華軍方陣所展現出的嚴整軍紀和強大戰鬥力,讓旁觀的羅馬禁衛軍士兵和百姓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從這支令行禁止、號令如山的軍隊身上,看到了華朝的強大與不可戰勝。相比之下,羅馬帝國的軍隊顯得如此不堪一擊,簡直給華朝這支軍隊提鞋都不配。


    也難怪在這場華朝對西方的征戰中,羅馬帝國的軍事力量輕易就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十萬海軍在茫茫大海上被華朝艦隊的炮火所吞噬,八十萬陸軍主力也在華朝陸軍的突襲攻勢下土崩瓦解,潰不成軍。而首都羅馬城的陷落,更是如同一記沉重的鐵錘,狠狠地敲在了羅馬人的心上,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絕望。皇帝亞曆山大·塞維魯的被俘,更是徹底擊垮了羅馬人的抵抗意誌,讓他們陷入了深深的絕望與無奈之中。


    隨著羅馬首都的轟然陷落和皇帝的被俘,羅馬帝國的各個地方行省與城鎮相繼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與迷茫的漩渦之中。華朝軍隊的大勝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以驚人的速度在帝國的每一個角落蔓延開來,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一陣陣震顫。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那些地方勢力中,除了少數仍固執地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試圖在絕望中負隅頑抗、妄圖挽迴一絲一毫的尊嚴與利益外,大多數人都隻能無奈地長歎一聲,選擇了向殘酷的現實低頭。他們紛紛卸下了沉重的武器,老老實實地將手中的權力與城防移交給了前來接收的華朝軍隊,以期在新的統治之下能夠尋得一線生機,苟延殘喘。


    而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曆史巨變中,攝政女王莫米婭的命運也如同風中殘燭,走到了油盡燈枯的盡頭。烏爾比曾經的預言如今已化為現實,在那場震撼人心的公審大會上,莫米婭的累累罪行被一一揭露,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將她牢牢地束縛在了罪惡的深淵之中。


    無數羅馬市民、皇宮侍衛以及曾經受她欺壓的宮女紛紛挺身而出,義憤填膺地揭發她草菅人命、欺壓屬下的惡行。在鐵證如山、眾目睽睽之下,莫米婭的狡辯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她最終被判處了死刑,與執政官卡西烏斯以及元老院中的諸多元老一同走上了斷頭台。


    他們的死,不僅是對他們個人罪行的嚴厲懲罰,更是對羅馬帝國舊時代的一次徹底清算與告別。從此,一個新的時代,將在華朝的鐵蹄與智慧之下緩緩拉開序幕,書寫著屬於勝利者的輝煌篇章。


    這一場驚心動魄的公審大會,如同一場狂暴的風暴,席卷了整個羅馬帝國,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一陣陣驚恐與震顫。華朝以鐵腕手段,對羅馬帝國的上層貴族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厲清算。數千名曾經權傾一時、高高在上的貴族奴隸主,在這場風暴中紛紛隕落,如同飄零的落葉,幾乎將羅馬帝國的上層貴族階層屠戮殆盡。


    這一幕,讓無數羅馬人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涼與無奈,他們仿佛看到了自己命運的縮影,卻也隻能黯然接受這殘酷而冰冷的現實。因為在這場戰爭的較量中,華朝是無可爭議的勝利者,而羅馬則是無奈的失敗者。勝敗之間,一切規則與秩序都由勝利者來書寫與製定,而失敗者則隻能默默承受這無法改變的曆史宿命。


    而那位一生都未曾真正握有實權,始終如同傀儡般存在的皇帝亞曆山大·塞維魯,在這場翻天覆地的巨變中,更是顯得孤苦無依,悲哀至極。他雖身居皇位,卻從未真正主導過國家的命運,如今更是無辜地背負上了國家淪喪的沉重罪責。同時,他的母親、攝政女王莫米婭,也在那場震撼人心的公審大會上被揭露了無數令人發指的罪行,最終難逃華朝法律的嚴懲,走上了斷頭台。


    這一連串的沉重打擊,讓亞曆山大·塞維魯的內心充滿了無盡的痛苦與自責,他深感自己愧對列祖列宗,愧對羅馬人民,愧對這片養育他的土地。


    在無盡的悔恨與自責中,亞曆山大·塞維魯寫下了一封充滿深情與悔意的罪己詔,字裏行間流露出他對羅馬的深深愧疚與對皇帝尊嚴的最後扞衛。隨後,他選擇了以自縊這種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充滿無奈與悲哀的一生,以此向羅馬人民表達他最後的歉意與作為皇帝的尊嚴。


    華朝皇帝張循得知亞曆山大·塞維魯的自縊身亡後,深表哀悼。他特意頒發聖旨,允許羅馬剩下的官員以皇帝之禮為亞曆山大·塞維魯舉行葬禮,這一舉動無疑在羅馬人民心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張循的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華朝對亞曆山大·塞維魯個人的尊重與哀悼,更是對羅馬人民情感的一種深切關懷與照顧。通過這種方式,華朝在一定程度上撫平了羅馬人的創傷,保全了他們的自尊心,也為華朝在羅馬的統治減少了潛在的阻力與不滿。


    張循的這一決策,無疑展現了他作為一位偉大君主的卓越智慧與深遠見識。他深知,要真正征服一個國家,不僅要靠武力與權謀,更要靠人心與情感。通過尊重羅馬的傳統與習俗,照顧羅馬人民的情感,張循為華朝在羅馬的統治奠定了更為穩固的基礎,也為未來的和平共處與融合發展鋪平了道路。


    至太平卅二年(225年)八月初一之日,華朝迎來了舉國歡騰、普天同慶的國慶佳節。曆經數載艱苦卓絕的征伐與奮鬥,華朝已如日中天,其輝煌光芒照耀四方,基本將康居、帕提亞、羅馬全境盡數納入其遼闊無垠的版圖之中。


    從歐洲內陸那廣袤無垠、沃野千裏的平原,到伊比利亞半島那風光旖旎、景色秀美的山川;從大不列顛島那蒼茫雲海、波濤洶湧的海岸,到亞平寧半島那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城;從雅典那璀璨奪目、輝煌燦爛的文明,到北非那神秘莫測、廣袤無際的沙漠綠洲,無一不成為華朝新的領土,無一不彰顯著華朝的赫赫戰功與無邊威勢。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連羅馬北方那些曾被日耳曼人野蠻侵占的土地,在華朝軍隊那如雷霆萬鈞、勢不可擋的強大威勢之下,日耳曼人也隻能如喪家之犬,驚慌失措地四散逃遁,不敢有絲毫的停留與反抗。他們曾經的囂張與跋扈,在華朝的赫赫戰功麵前,瞬間化為烏有,隻剩下瑟瑟發抖的軀殼和滿心的恐懼與敬畏。


    至此,華朝的領土已橫跨歐亞大陸,東起扶桑那旭日東升之地,西至大西洋那波濤洶湧之濱,直線距離長達一萬多公裏,領土總麵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五千多萬平方公裏,宛如一片遼闊無垠的海洋,包容著萬千生靈與無盡財富。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生活著超過兩億的民眾,他們或耕作於田野,或穿梭於市井,或投身於學業,共同見證了華朝的輝煌與崛起,共同書寫著華朝的曆史與傳奇。


    在人口方麵,華朝已占據全球人口的八成以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球霸主”。而剩餘的人口,則分散在一些小國之中,或是仍處於部落原始狀態的民族,他們與華朝相比,猶如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顯得微不足道。這樣的實力對比,無疑讓華朝成為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超級霸主,其威勢之盛,足以震撼整個世界,讓萬國來朝,共沐華朝之榮光。


    因此,在這個意義非凡、舉世共瞻的國慶之日,華朝舉國上下皆沉浸在一派歡騰與狂喜的海洋之中,共同慶賀征服羅馬帝國、即將成就一統全球這一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街頭巷尾,五彩斑斕的旗幟迎風飄揚,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此起彼伏,人們身著節日的華服,臉上綻放出由衷的幸福笑容,紛紛走出家門,湧入這場規模空前的國慶慶典,共同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華朝的官員們,身著金碧輝煌的朝服,佩戴著象征尊貴地位的飾品,齊聚於洛陽廣場。他們或放聲大笑,或低語交談,但無論何種形式,都離不開對華朝輝煌成就與宏偉藍圖的熱議。他們發自內心深處地覺得,皇帝張循那超凡脫俗的領導才能,正是華朝能夠攀登至如此巔峰的關鍵所在。他們滿懷敬意地歌頌著皇帝陛下的偉大與睿智,暢想著在皇上的引領下,繼續開疆拓土,征服全球,成就古往今來前所未有的超級霸業。


    學生們同樣熱情高漲,他們手捧鮮花,揮舞著色彩斑斕的彩旗,在學校的操場上舉辦著一場場熱烈非凡的慶祝活動。他們高聲吟誦著讚美華朝與張循的詩歌,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憧憬與渴望。他們堅信,在華朝的庇護之下,自己將能夠擁抱一個更加光明與美好的未來,而一統全球的偉大願景,也將在他們這一代人的見證下,逐步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商人們則借著國慶的喜慶氛圍,紛紛將琳琅滿目的商品擺上街頭,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顧客駐足選購。在繁忙的交易間隙,他們也不忘熱議華朝的強盛與繁榮。他們感慨萬分地表示,正是華朝那開放包容的政策,為他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業機遇與廣闊的發展空間。他們滿懷期待地盼望著華朝能夠繼續開疆拓土,為他們開辟出更加廣闊的商業帝國與市場前景。


    農民們同樣沒有忘記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他們暫時放下手中的農具,換上節日的盛裝,齊聚在村莊的廣場上,載歌載舞,共同歡慶華朝的勝利。他們感慨地訴說著皇帝張循給予他們的土地與安寧生活,心中充滿了對皇上的感激與敬仰。他們滿懷憧憬地期待著,在張循的英明領導下,華朝能夠將全球納入其統治之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就能踏上美洲大陸,到那些陌生的地方去耕田種菜,書寫屬於農民的輝煌篇章。


    在這個舉國歡騰的國慶之日,華朝上下共同慶祝著這一曆史性的勝利,也滿懷激情地暢想著一統全球的美好未來。他們堅信,在華朝皇帝張循那英明神武的領導下,華朝必將以勢如破竹、不可阻擋之勢,向著全球統一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令人矚目的明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能趨吉避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巧並收藏三國:我能趨吉避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