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破敗
嫡姐害死全家,重生歸來棒殺她 作者:閑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棠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從浴室迴去的。
等她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
還是睡的正香,被銀杏和秋桐叫起來的,醒來時眼睛都睜不開,兩丫鬟其實也舍不得叫醒沈棠,但不能不叫醒,世子妃今兒要陪王妃去鎮國公府,不能起來遲了,叫王妃久等。
沈棠忍著困意坐起來,任由秋桐伺候她穿衣,最後洗了把冷水臉,人才清醒過來。
謝歸墨迴屋時,沈棠正坐在梳妝台前,秋桐在給她挽發髻,沈棠見謝歸墨精神抖擻的進來,心底那叫一個鬱悶。
折騰一晚上,她蔫了吧唧的,他倒好,起的早,還有力氣晨練。
氣不過,沈棠直瞪銅鏡裏的人。
吃過早飯,沈棠就帶著銀杏去牡丹院,剛好王妃從梧桐院迴去,喝了盞茶,丫鬟稟告馬車準備好了,沈棠就和王妃一起出了門。
靖陽王府和鎮國公府一個在西,一個在東,穿過長長的兩條鬧街才到。
沈棠陪王妃坐一駕馬車的,幾乎從坐上馬車,王妃的心情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前世也陪王妃去過鎮國公府好幾迴,知道王妃害怕迴去,她能做的,隻是安靜的陪著。
馬車徐徐在鎮國公府大門前停下。
沈棠掀開車簾,就看到佇立在門外的兩口大石獅子,威武氣派,但鎮國公府的鎏金匾額,早已失去光彩了。
大門許久沒有補過漆,露了幾分破敗之氣,甚至沒有人守門,事實上,鎮國公府的大門是常年關著的,隻有在王妃迴來的時候,才會打開,聽到門外有動靜,小廝出來迎接王妃和沈棠。
站在鎮國公府大門口,看著大門上先皇親筆禦賜的匾額,王妃鼻子酸澀,眼淚模糊。
王妃站了好一會兒,沈棠喚道,“母妃……”
王妃迴過神來,道,“母妃沒事,進去吧。”
怎麽可能沒事呢。
十二年前,鎮國公和王妃的兩位兄長全部戰死沙場,鎮國公府老夫人受不住打擊,都沒等到鎮國公的屍體送迴京,就撒手人寰了。
鎮國公府一夕之間落敗,最後連個繼承人都沒有。
王妃隻有兩位兄長,那些年邊關戰火不斷,安大少爺留在京都的時間不多,隻生了一個女兒。
安二少爺倒是有個兒子,可因為鎮國公府出事,府裏亂成一鍋粥,安二少奶奶也無心照顧兒子,安小少爺失足落水而亡,本就承受不了喪夫之痛的安二少奶奶,在喪子之痛的打擊下,懸梁自盡。
偌大一個鎮國公府,隻剩下安大少奶奶和才五歲大的女兒。
兩年前,安大姑娘及笄,被皇上賜婚給驃騎大將軍府霍大少爺,一年前,皇上派驃騎大將軍鎮守古州,霍家都搬去了,霍大少奶奶自然也要隨行。
如今鎮國公府裏,隻有安大太太一人。
跟在王妃身後,沈棠邁步進鎮國公府,鎮國公府雖然也有不少下人,但處處透著一股子蕭索,就像是枯木,沒有生機。
事實上,也確實沒有。
前世霍大少爺在古州出事,霍大少奶奶身懷有孕,受驚之下早產,一屍兩命。
噩耗傳迴京,安大太太當時就昏過去了,三天後,留書投繯。
那封信,沈棠也看到了,安大太太讓王妃原諒她,其實在安二太太懸梁自盡那天,她就已經不想活了,隻是女兒年紀尚小,她不忍心把她一個人留在世上,更不忍心將她一起帶走,還有王妃,她活著,鎮國公府就還在,王妃就還有娘家。
如今女兒沒了,她心底僅剩的牽掛就隻剩王妃一個了,王妃貴為靖陽王妃,謝歸墨是世子,早已能獨當一麵,有謝歸墨護著王妃,她可以放心的離開了。
安大太太沒了,鎮國公府就徹底沒了,王妃受不住打擊,一病不起,病了兩個月,在一個早上,盍然而逝。
前世沈棠沒懷疑過王妃的死,真當王妃是悲痛欲絕死的,現在想想,極有可能是被人給害死的。
父兄戰死沙場,王妃都沒有悲痛欲絕成那樣,沒道理安大太太解脫而死,王妃傷心病倒,不顧謝歸墨和王爺,追隨娘家寡嫂而去。
王妃死後,王爺戰死沙場,謝歸墨繼承爵位,上戰場,最後在凱旋途中被毒害……
外患平息,謝歸墨一死,兵權收迴,齊王穩坐帝位,葉貴妃母子高枕無憂。
雖然這一世,齊王不會再有機會坐到那個位置,但前世葉貴妃母子把他們害的那麽苦,這個仇,不能不報!
安大太太不住自己的院子,住在佛堂裏,一身素衣,吃齋念佛度日。
正如安大太太在信中寫的那樣,她是為了王妃和自己女兒還有娘家,在苦苦強撐。
見到王妃,安大太太眼眶泛紅,“怎麽迴來了?”
她知道王妃不敢迴來的,從前的鎮國公府有多熱鬧,有多溫馨,如今的鎮國公府就有多冷清寂寥,迴憶是最傷人的刀。
王妃哽咽道,“墨兒娶了世子妃,我帶她來見見你。”
安大太太在看到王妃的時候,就看到沈棠了,她再次看向沈棠,沈棠福身行禮,“見過舅母。”
安大太太扶沈棠起來,“墨兒好福氣,娶了這麽好一位世子妃。”
作為舅母,第一次見外甥媳婦,理應給見麵禮的,隻是她一身素衣,連頭上的簪子都是木頭的,沒法像其她貴夫人一樣隨手拿一件貴重之物賞人,安大太太吩咐丫鬟道,“去庫房,將我那套紫金首飾找出來,拿來。”
安大太太神情憔悴,但因為高興,有了幾分精氣神。
安大太太其實心底是很盼望王妃常迴來的,隻是從來不說。
安大太太道,“快進屋說話。”
進的是佛堂,一間勉強可以待客的屋子。
沈棠對這一切都不陌生,安大太太雖然閉門不出,但京都有關靖陽王府的事,隻要下人知道,都會稟告安大太太知道。
安大太太對王妃道,“墨兒已經成家,靖陽王這麽多年,待你都不錯,你我不用擔心了,隻是暖兒……”
安暖,正是安大太太的女兒,驃騎大將軍霍府大少奶奶。
等她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
還是睡的正香,被銀杏和秋桐叫起來的,醒來時眼睛都睜不開,兩丫鬟其實也舍不得叫醒沈棠,但不能不叫醒,世子妃今兒要陪王妃去鎮國公府,不能起來遲了,叫王妃久等。
沈棠忍著困意坐起來,任由秋桐伺候她穿衣,最後洗了把冷水臉,人才清醒過來。
謝歸墨迴屋時,沈棠正坐在梳妝台前,秋桐在給她挽發髻,沈棠見謝歸墨精神抖擻的進來,心底那叫一個鬱悶。
折騰一晚上,她蔫了吧唧的,他倒好,起的早,還有力氣晨練。
氣不過,沈棠直瞪銅鏡裏的人。
吃過早飯,沈棠就帶著銀杏去牡丹院,剛好王妃從梧桐院迴去,喝了盞茶,丫鬟稟告馬車準備好了,沈棠就和王妃一起出了門。
靖陽王府和鎮國公府一個在西,一個在東,穿過長長的兩條鬧街才到。
沈棠陪王妃坐一駕馬車的,幾乎從坐上馬車,王妃的心情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前世也陪王妃去過鎮國公府好幾迴,知道王妃害怕迴去,她能做的,隻是安靜的陪著。
馬車徐徐在鎮國公府大門前停下。
沈棠掀開車簾,就看到佇立在門外的兩口大石獅子,威武氣派,但鎮國公府的鎏金匾額,早已失去光彩了。
大門許久沒有補過漆,露了幾分破敗之氣,甚至沒有人守門,事實上,鎮國公府的大門是常年關著的,隻有在王妃迴來的時候,才會打開,聽到門外有動靜,小廝出來迎接王妃和沈棠。
站在鎮國公府大門口,看著大門上先皇親筆禦賜的匾額,王妃鼻子酸澀,眼淚模糊。
王妃站了好一會兒,沈棠喚道,“母妃……”
王妃迴過神來,道,“母妃沒事,進去吧。”
怎麽可能沒事呢。
十二年前,鎮國公和王妃的兩位兄長全部戰死沙場,鎮國公府老夫人受不住打擊,都沒等到鎮國公的屍體送迴京,就撒手人寰了。
鎮國公府一夕之間落敗,最後連個繼承人都沒有。
王妃隻有兩位兄長,那些年邊關戰火不斷,安大少爺留在京都的時間不多,隻生了一個女兒。
安二少爺倒是有個兒子,可因為鎮國公府出事,府裏亂成一鍋粥,安二少奶奶也無心照顧兒子,安小少爺失足落水而亡,本就承受不了喪夫之痛的安二少奶奶,在喪子之痛的打擊下,懸梁自盡。
偌大一個鎮國公府,隻剩下安大少奶奶和才五歲大的女兒。
兩年前,安大姑娘及笄,被皇上賜婚給驃騎大將軍府霍大少爺,一年前,皇上派驃騎大將軍鎮守古州,霍家都搬去了,霍大少奶奶自然也要隨行。
如今鎮國公府裏,隻有安大太太一人。
跟在王妃身後,沈棠邁步進鎮國公府,鎮國公府雖然也有不少下人,但處處透著一股子蕭索,就像是枯木,沒有生機。
事實上,也確實沒有。
前世霍大少爺在古州出事,霍大少奶奶身懷有孕,受驚之下早產,一屍兩命。
噩耗傳迴京,安大太太當時就昏過去了,三天後,留書投繯。
那封信,沈棠也看到了,安大太太讓王妃原諒她,其實在安二太太懸梁自盡那天,她就已經不想活了,隻是女兒年紀尚小,她不忍心把她一個人留在世上,更不忍心將她一起帶走,還有王妃,她活著,鎮國公府就還在,王妃就還有娘家。
如今女兒沒了,她心底僅剩的牽掛就隻剩王妃一個了,王妃貴為靖陽王妃,謝歸墨是世子,早已能獨當一麵,有謝歸墨護著王妃,她可以放心的離開了。
安大太太沒了,鎮國公府就徹底沒了,王妃受不住打擊,一病不起,病了兩個月,在一個早上,盍然而逝。
前世沈棠沒懷疑過王妃的死,真當王妃是悲痛欲絕死的,現在想想,極有可能是被人給害死的。
父兄戰死沙場,王妃都沒有悲痛欲絕成那樣,沒道理安大太太解脫而死,王妃傷心病倒,不顧謝歸墨和王爺,追隨娘家寡嫂而去。
王妃死後,王爺戰死沙場,謝歸墨繼承爵位,上戰場,最後在凱旋途中被毒害……
外患平息,謝歸墨一死,兵權收迴,齊王穩坐帝位,葉貴妃母子高枕無憂。
雖然這一世,齊王不會再有機會坐到那個位置,但前世葉貴妃母子把他們害的那麽苦,這個仇,不能不報!
安大太太不住自己的院子,住在佛堂裏,一身素衣,吃齋念佛度日。
正如安大太太在信中寫的那樣,她是為了王妃和自己女兒還有娘家,在苦苦強撐。
見到王妃,安大太太眼眶泛紅,“怎麽迴來了?”
她知道王妃不敢迴來的,從前的鎮國公府有多熱鬧,有多溫馨,如今的鎮國公府就有多冷清寂寥,迴憶是最傷人的刀。
王妃哽咽道,“墨兒娶了世子妃,我帶她來見見你。”
安大太太在看到王妃的時候,就看到沈棠了,她再次看向沈棠,沈棠福身行禮,“見過舅母。”
安大太太扶沈棠起來,“墨兒好福氣,娶了這麽好一位世子妃。”
作為舅母,第一次見外甥媳婦,理應給見麵禮的,隻是她一身素衣,連頭上的簪子都是木頭的,沒法像其她貴夫人一樣隨手拿一件貴重之物賞人,安大太太吩咐丫鬟道,“去庫房,將我那套紫金首飾找出來,拿來。”
安大太太神情憔悴,但因為高興,有了幾分精氣神。
安大太太其實心底是很盼望王妃常迴來的,隻是從來不說。
安大太太道,“快進屋說話。”
進的是佛堂,一間勉強可以待客的屋子。
沈棠對這一切都不陌生,安大太太雖然閉門不出,但京都有關靖陽王府的事,隻要下人知道,都會稟告安大太太知道。
安大太太對王妃道,“墨兒已經成家,靖陽王這麽多年,待你都不錯,你我不用擔心了,隻是暖兒……”
安暖,正是安大太太的女兒,驃騎大將軍霍府大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