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製方案規劃新海軍 瞎指揮急壞袁可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作者:心慈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大龍去了希望島,帶著景天,楊童舒,王安寧,保明郡,張成毅,蘭華兵,鄧文勇七名新進百戶官,一個個穿著嶄新的官服,登上三條水翼船,威風凜凜又殺氣騰騰的直奔希望島而去。
目送飛翼船飛馳而去,大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自己的這些船好像都沒有編號,也沒有名字,現在船少還好說,隻需要說個那那那,今後船多了,哪裏分得清楚誰是誰。
不行,這個必須解決,任何事情都要開始就正規化,不能給今後留後患。
想想共和國海軍的命名規律,大少覺得好好的參考一下,改動改動不就就是現成的。
迴到學校,程風放下手裏的一切,開始專心致誌的規劃海軍的命名體係及舷號規劃。
中國海軍艦艇中文名的具體命名規則是這樣的:序列號的舷號規則是這樣的。
1字頭為驅逐艦;
2字頭、3字頭為常規潛艇;
4字頭為核潛艇;
5字頭為護衛艦;
6字頭為反潛護衛艇(獵潛艇);
7字頭為導彈護衛艇;
8字頭為補給艦、掃雷艦;
9字頭為登陸艦;
33字頭為氣墊登陸艇。
雖然現在大少手裏除了偵查艇之外,什麽船也沒有,但是這並不影響提前把規矩定好。
經過反的推敲,大少決定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反正這樣的構思,除了自己別人也不懂。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構思和設計,大少終於寫出了海軍艦隊發展命名的標準方案。
0字頭的為航空母艦。中文命名為海島名。
1字頭的為巡洋艦。中文命名為行省名
2字頭的為驅逐艦。中文命名為省會名。
3字頭的為護衛艦。中文命名為地市名。
4字頭的為兩棲登陸艦。中文命名為山川名。
5字頭的為綜合補給艦,步兵運輸艦。中文命名為湖泊名。綜合補給艦舷號為51開頭,步兵運輸艦舷號為52開頭。
6字頭的為常規動力潛艇。中文命名為河流名。
7字頭的為核動力潛艇。中文命名為海域名。
8字頭的為綜合指揮艦。中文命名為曆史名將。
9字頭的為醫療保障艦。中文命名為名醫名。
10字頭的為護衛艇,偵查艇。中文命名為縣城名。護衛艇舷號為101開頭,偵查艇舷號為102開頭
大少覺得吧,不管現在有沒有,先把這序號編好,把名分占著,省了以後麻煩。
現在吧,自己手裏有的隻有三條偵察艇。那就先給這三條命名為基隆號,花蓮號,台南號。
正在建造的戰船,依照發展的方向來看體型太小,隻能屬於護衛艦。
但在目前的條件下,還是屬於超大型戰船,暫時列為驅逐艦的序列。
大少決定了,正在建造的四條船,馬欄灣這條,命名為台北號,舷號3001。
寧海船廠三條分別命名為瓊州號,舷號3002。
交州號,舷號3003。
馬邑城號,舷號3004。
為了讓這些舷號有立體的效果,大少是費盡了心思,才把那1~0的10個阿拉伯數字3d立體寫法畫了出來。
看著紙上,那如同漂浮在空中的立體數字,大嫂非常的滿意,決定把這些數字圖樣送到船廠去,讓他們學著在船上寫字。
程風拿著手裏的立體圖樣,高高興興的來到船廠,把圖樣交給韋遠武,並告訴他,要把這字寫到那大船上去,字體要有大人這麽大高的字才行。
並且把現有的四條船的舷號都給了韋遠武,並在地上畫了一個船的樣子,指出了把舷號寫在船頭上的大概位置,讓他把這些舷號寫到船上去。
韋遠武看著那些幾乎快要飄出紙麵的立體字樣,頭有些大,隻能訕訕的道:“小東家,一看這字的寫法就很有難度,咱們得要派專人好好的練習一段時間,估計才能寫得好。”
程風笑道:“現在船不是還沒有造出來嗎?先安排兩個人做一個大的模板,每天就這麽練,等到能把這字練得像我寫的這個一樣,能夠看見字都能飄得出來的時候,再讓他們寫到船上去。”
韋遠武見程風說先練習一段時間,等練好了再往船上寫,自然也就放下心來。
天快黑的時候,一條飛翼船返迴了碼頭。帶迴了希望島的消息,那個李郡守的管家,已經返迴去了,估計再有兩天才會有下一步的消息。
九月十九日,程風把三麵旗幟的圖樣交給錦繡坊的管事秦娘子,請她們幫忙繡幾麵紅旗。
程風指著其中一張圖案解釋:“這麵紅旗,紅色底,邊上套旗杆處為白色,五角星在紅旗中間,用金色,五角星裏的火炬為紅色,鑲金邊。”
又指著第二張圖案道:“這一張跟上一張一樣,隻是在五角星的外麵加了一圓圈,顏色也黃色的,注意這個圈一定要圓。”
秦娘子看那圖案,是在第一張圖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黃色的圓圈,圖案還是很簡單,沒什麽問題。
看秦娘子無異議,程風又指著第三張道:“這個也是一樣的要求,所有的圖案都用黃顏色的。”
秦娘子看這第三幅圖案,還是在第二幅的基礎上增加了四個五角星,呈現一個小度角的扇麵鋪開。位置也不在旗幟中間,而是擺在了左上角。
秦娘子接過圖紙問道:“小公子,這些圖案很是簡單,如果一麵隻要一幅的話,一天就能繡出來。”
程風笑道:“每麵旗幟繡三麵吧,最好都繡成雙麵繡。這三麵旗子,今後可能會長期收藏保存的,所以做工要好。
其它的隻須按照尺寸在做五十麵不用繡圖案的紅旗。你們隻需要做出紅旗來,我讓師傅們去雕雙麵印章,咱們需要什麽樣的旗幟,直接印上去可能會更好。”
秦娘子秒懂,開心的收起圖紙:“公子放心,四五天就能全部做出來。”
程風笑笑:“謝謝秦娘子,等會你去領材料的時候,記得告訴我姐姐可以讓她給你們這些繡娘姑姑們一人一身絲綢布料作衣裳。”
程風的話把這秦娘子嚇了一跳,忙擺手拒絕:“小公子有所不知,絲綢這種布料不是俺們這些草民能穿的。
大明律有規定,非官眷顯貴不得穿絲綢。再說了,奴家見公子夫人都沒有穿絲綢,繡娘們低賤,哪裏敢穿那絲綢衣裳。”
程風微微一笑:“秦娘子多慮了,那規定是二百年前的,現在兵荒馬亂的誰還管。
我在外麵看著那些做生意的員外們哪個不是綾羅綢緞的,也沒見當官的說他們什麽。
再說了,你們是繡娘,如果你們都穿得粗布麻衣破破爛爛的,如何能讓人相信你們是手藝高明的繡娘。
秦娘子隻管放心,在我家這裏,我家說了算,隻要你願意,穿啥都不犯法。”
秦娘子感動萬分,連連道謝,然而當秦娘子到庫房去提布料的時候,還是沒有要絲綢,而是選了質量比較上乘的印花細棉布。
九月二十一日,希望島再次傳來消息,那郡守親自上了島談判,目前還沒有結果。
九月二十三日,尋山所的一支建築隊趕著二十輛牛車迴到青山堡,送來了最後的二十車鋁礬土燒製的耐火磚。
青山堡的第一座土法煉鐵高爐,以及配套的小型煉鋼轉爐建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馬上就開始煉鐵爐外的廠房建設,預計一個月內便能全部完工。
九月二十六日,程風的老娘終於坐滿了月子出來了。大家隨便給了新生的小生命辦了一個滿月宴。
剛滿月的小丫頭第一次離開了屋子,到了外麵。瞪著一雙大眼睛,看著這個陌生的世界。
程風扒過去看了看自己的妹妹,長得是白白胖胖的,可比自己當年那瘦的像牙簽一樣的苦日子沒得比。
想想當年的自己,老娘瘦的像根柴火棍,姐姐瘦的像根柴火棍,自己三天吃不飽一頓,整日整夜的擔心自己活不到三歲就得餓死,那日子想想就傷心。
程二虎本來要把這丫頭取名叫程二妮的,遭到了程風的堅決反對,最後還是找袁可立老爺子給起了一個大名叫程思雨。
程風知道,這定是老爺子天天想著老天下雨想出來的名字,這是老師美好的願望,當然要全力支持,程風自然不會反對。
九月二十八日,船隊再次送迴來四船鐵礦石還有船尾拖拽著的四長排捆綁滿了木材的木排隊伍。
船廠把木排留了下來,隻安排船隻把礦石送到龍眼灣貨運碼頭去,那裏的貨運碼頭已經建好,有了專業的礦石貨場。
說是貨運碼頭,其實上卸貨的裝備都沒有,沒有行吊,也沒有輸送帶。
隻能靠人力從船上一籮筐一籮筐的往下抬。費時費力費功夫,足足卸載了兩天才保證四船礦石卸載完。
兩趟六船的鐵礦石堆放在碼頭上,大少根據堆垛的尺寸估算了一下,大概也就八十來噸不到。
看著如此效率低下的碼頭,大少爺是欲哭無淚啊,高昂著頭,狠狠的問天:“老天爺啊,你告訴我,我啥時候能用上那行吊啊?”
景正榮帶迴來的消息,第一就是種花桂英她們在鐵山鎮的女護衛招聘不是那麽順利。如今過去了半個月,也才招到七八十人。
而且大多數都是朝鮮女孩,漢族女孩很少,采珠女也招到了十幾個。因為人數太少,並沒有隨船迴來,正在東江鎮休養調整身體。
到是希望島招的男護衛,已經又送過去了二百多戶,目前島上的護衛人數已經超過了八百人。
第二個消息就是希望島的談判還沒有結果,據說那李郡守已經送了兩次禮了,程千戶都沒有鬆口的意思。
十月初三,程大龍等人迴來了,一個個的滿麵紅光,意氣風發。
一看見程風,程大龍就開心:“風哥兒,那希望島可真是個好地方,比咱們這裏涼快多了。
那土地也好的不得了,不像咱們這裏的沙土地,那土地啊,黑黝黝的全是油。俺都想把家搬到那裏去,好好的種地去。”
程風忍不住的笑了起來:“大爺,你這想法可不對,你現在應該做的不是到那裏去種地,而是要讓別的人好好的種地。
咱們想辦法保護好他們的安全,別讓他們受到傷害才是正理。”
程大龍嘿嘿一笑,小聲說道:“風哥兒有理,風哥兒說的對。
哥兒俺們這次收獲可不小,那李郡守果然如哥兒說的那樣,不敢讓這事情擴大。
自個兒偷偷的上到島上去親自磋商,偷偷摸摸的送了俺們幾箱子的珍珠寶石,前前後後還送了十八個十二三歲的朝鮮小女子,俺沒敢帶迴來,全留在島上了。”
說完便從懷裏順出一個木盒子來遞給程風看:“哥兒你看,這裏麵除了珍珠,還有紅色的藍色的寶石,還有一些玉器,也不知道能值多少銀子。
而且俺說要把這事壓下去就得花銀子打點上官,他就單獨送了二萬兩的銀子作為打點費。
俺覺得已經不少了,便同意了向上報告是船舶遇風浪沉沒了,跟他們朝鮮沒關係。”
跟在程大龍身後的董祖輝也笑著說道:“少爺,千戶大人那箱子裏的東西大約值個一萬兩左右。
那七個小箱子裏的東西估摸著能值個兩萬多三萬兩的樣子。俺見大老爺都已經同意了,便沒有再提出異議。
還是找了個空檔和他的管家推薦了咱們家的東西,沒想到那個李郡守非常的感興趣,願意做俺們家的生意。
俺也同他們說了,他們可以用物品交換,比如說皮毛,人參,鐵錠鐵礦石,銅錠銅礦石,糧食都可以換。”
對於董祖輝的工作,程風還是比較滿意的。早就知道自家大爺的經驗不足,幾萬兩就被人打發了。
不過這個沒關係,隻要那島的事情解決了就好,何況還和那郡守聯係上了買賣。今後有了機會,把自己的業務拓展到黃海道去。
晚上的時候,幾個百戶抱著手裏的箱子來到程家,準備上交那些珍珠寶石。
程風覺得那些珍珠寶石的,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真正的價值,尤其收到庫房裏更是沒有任何的價值,還不如分給大家做個留念。
於是便跟自己大爺老爹一商量,八個禮盒合並在一起,把裏麵的物品分成十三份,一家一份分了做個留念。
程風的這個提議程大龍程二虎都沒有反對,其他的百戶們更是沒人反對,於是大家開開心心的就分了贓。
而這個時候,正在萊州路上,帶著四百名護衛,趕著八百匹馬,一千六百多頭牛的薑雲升,正在辛辛苦苦的往家趕,並不知道自己的家裏增加了一小筆存款。
自打七月出門到關外去采購馬牛,這都兩個多月了,去的時候倒是挺快,這迴來可就遭了老罪了。
那群性情溫順的牛牛一天慢條斯理的,如同閑庭信步般的慢慢走著,一天走不了三十裏,從遵化到萊州,整整走了一個半月。
要不是自己帶的護衛多,又從蒙古雇了十戶放牧經驗豐富的牧民跟隨,薑雲升都不知道如何把這些牛馬趕迴成山去。
本來薑雲升想在天津租用些船隻把牛馬運迴來的,可是到了天津才知道,登州府一線禁了海,百姓的船隻根本不敢往那個方向去。
薑雲升沒有辦法,隻好罵罵咧咧的趕著這群牛馬走陸路。護衛長林從虎帶著護衛一路護送,到滄州時又帶上了一老一少兩個人。
林叢虎說是為書院聘請的拳師,隻是這老拳師有些不放心,想到實地去看一看再做決斷。
本來俺們準備專程送他們師徒過去的,現在正好你們路過,便跟你們一路同行。
有拳師同行,薑雲升自是高興。林叢虎送到德州地界方才返迴天津。
薑雲升帶著隊伍,繼續向著濟南緩慢前行。天啟四年的山東,那是豔陽高照長達半年之久,沒有一個涼快的時候。
沿路所見的都是土地幹裂嚴重,樹枯草黃,毫無生機。
各地除了大地主,大士紳的田地,仗著家生奴才多,全靠人力還能有水澆灌,普通百姓的田地已經幹旱的寸草不生。
這一路上把個薑雲升愁的人都老了幾歲,別的倒也沒有什麽,自己這裏幾百號人,普通的山賊土匪也不敢動了打劫的主意。
隻是一路上的水源和草都非常難尋,很多的時候都得到當地的大地主,大士紳家裏去花高價購買。
一路上單是給這些祖宗買水和買草料,就花了上千兩的銀子。
天氣幹燥又炎熱,正午時候根本不敢走路,每天隻能早早的走,中午的時候休息,太陽落山之前再走一段。
辛辛苦苦走了一個多月,終於到了萊州府時,都已經十月初三了,再有兩天的路程,就能到達文登縣。
好在現在的萊州府有自己的人馬府邸,再加上萊州通判石三畏照顧,運送牛馬的隊伍終於在萊州府得到了短暫的休整。
把管理牛馬的工作暫時交給了萊州府的鏢師們,薑雲升整個的心神都放鬆了不少。
好好的在萊州休息了兩天,正好有文登縣的護衛過來,便把原本從萊州帶走的一百名護衛留了下來,並且留下了一百匹馬給萊州的鏢局。
剩下的路程換成文登縣鏢局的護衛接管,薑雲升帶著人馬再次出發,緊趕慢趕的走了兩天的路,十月初八才到達文登縣城。
薑雲升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走穿了整個山東,雖然這時候的山東各地依然是幹旱嚴重,但是由於這個時候的朝廷還有威望,地方官員還不敢明目張膽的荒廢政務。
各地官府能力出眾者也不少,在地方官府的積極組織下,安排村民抗旱自救,又要求各地士紳大戶出錢出糧救濟災民。
再加上這是災難頭一年,很多百姓還能勉強支撐。天啟四年的山東,旱災竟然沒有引起災民潮。
至打程風確定了海軍艦船序號標準,便開始為增加艦船種類而廢寢忘食。
在改良版的飛翼帆飛剪船的基礎上對船體內部布局做了大改動。
首先在船體不變的條件下,擴展了船體上層甲板的寬度,擴大舷窗麵積,做為綜合指揮艦。
船體上層夾板由原本的十四米,左右各向外飛出三米的飛簷,總寬擴展到二十米。
原本隻有五米寬的船頭一下子擴展到了十一米,上層夾板總麵積達到了一千六百平方米。
甲板上層建築的麵積也擴大了一倍。並把一層船艙的二十六個休息間合並成四間大型會議室。
其次,設計兩棲登陸艦。
主要是改變船體尾艙的結構,使船尾板變成可以放倒成一個斜麵直達水麵的活動艙門,艙門有四個五噸級大型手動葫蘆拉動進行升降。
一層艙室保留原樣,取消二,三,四層船體的隔層,使船體上二至四層甲板成為直通甲板,每層甲板上鋪設四條軌道,用於停放臨時棧橋專用船。
每層可以停放十米x三米的棧橋專用船六十條。可搭建長度為六百米的臨時棧橋。三層甲板裝滿,可以搭建三條六百米長的臨時棧橋。
第三,除保留一百人水兵房間外,取消五層艙室所有的隔層板,改造成三通道五條通鋪的運兵船。
第四,在原船基礎上縮小船舶尺寸,改裝為甲板長七十米,寬十米,船高十二米,分三層,水線長五十四米的輕型護衛艦。
第五,封閉式棧橋專用船,船長十米,寬三米,船麵加十米長三米寬的,可旋轉甲板。入水後船體打橫形成十字,旋轉夾板相連就可以形成平穩的棧橋。
第六,建造雙體快速魚雷艇。該魚雷艇,全寬船麵寬四米,全長十五米,水下為w型船體。其動力為一麵三角風帆加火箭推進器。
正常行駛時使用三角風帆作為驅動力。戰鬥時降下風帆,使用火箭推進器作為主動力,進行高速機動。
大少廢寢忘食的畫了整整七天的時間,才把這些基礎船型建造圖紙設計完成。
這剛鬆了一口氣,便得到了薑伯伯已經到達文登縣的消息,大爺程大龍已經安排人手前去迎接。
總算是有了薑雲升的消息,這讓程風暗暗的也鬆了一口氣,畢竟帶著五萬兩的巨款前往關外是非之地,說不擔心那是假的。
現在有了消息,甭管買賣如何,至少人是平安的。然而就在大少放鬆心情的當晚半夜時刻,氣溫突然下降。
原本白天還在把人熱得半死的氣溫突然降了下來,寒冷的西北風吹得嗚嗚直響。
大少在睡夢中被凍醒,抖著牙花子睜開眼睛,透著皎潔的月光,便看見幼兒園的阿姨們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在翻箱倒櫃找棉被。
誰也沒有想到,原本還是熱死人的天氣 ,隻睡了半個晚上,便突發的就入了冬。
好在幼兒園的裝備本來備的就很齊全,春夏秋冬的衣服棉被都有,大人們也顧不得自己被凍的渾身發抖,匆匆忙把鋪蓋的厚棉被翻了出來,換掉了床鋪上的涼席薄巾。
小朋友們重新備蓋迴了厚被子裏。總算是沒有出事,林家三姐妹和那六個阿姨,這才有空找出自己的厚衣服出來禦寒。
一陣兵荒馬亂之後,幼兒園又恢複了平靜,但是程風心裏踏實不下來了。
他擔心大家在遇到這種突變情況的時候,隻想到了自我處理,而沒有考慮到其他人。
畢竟中國數千年來就沒有人組織過類似的臨時應急預案,大家的潛意識裏壓根就不會去考慮別人家會怎麽樣。
大少很想自己起來去看一看,但是現在確實沒有辦法,自己的厚衣服全在家裏,幼兒園裏壓根就沒有自己的衣物。
心裏焦急的程風,隻能默默的等待幼兒園的老師和阿姨們把自己先拾掇好。
終於等到林家姐妹穿戴好了自己的厚衣裳,程風這才叫住林文漪:“林夫子,我覺得你應該到學校裏去看一看,把別夫子們叫起來,檢查一下各個寢室的學生情況,看看他們有沒有人被凍壞的。
另外讓學校安排人去找我大爺和我爹,讓他們組織人馬,連夜到各村寨各廠區去檢查情況,我擔心這天氣突然變冷,有些人可能會醒不過來。
對了,還得趕快派人去教師樓看一看袁老先生和沈老先生情況,他們年紀大了,最容易出事。”
林文漪,確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自己穿好了厚衣服,正準備檢查一下學生的情況,便上床睡覺。
聽到程風這麽一說,也不敢怠慢,覺也不敢睡了,趕緊的叫上妹妹林又漪給自己作伴,姐妹倆打開了幼兒園的大門。
抬頭看了看天空,一點雲彩都沒有,頭頂一輪明月,伴著滿天繁星的天空,這滿天繁星的夜空竟然會突然變得如此的寒冷,真的讓人措手不及。
“唉,真的是天有不測風雲,這大熱的天突然就變這麽冷。”林又漪歎息了一聲,緊了緊自己身上的衣服,頂著寒風直奔教師小區。
而這個時候的教師區,不少人家已經被寒冷凍醒,都是打著寒戰,翻找出厚棉衣棉被重新把床鋪鋪好,便又返迴睡覺。
確實沒有人想到過,要到學校去看一看那些學生的情況如何。
當林家姐妹來到教師小區,挨家挨戶叫門的時候,那些已經收拾好床鋪重新鑽迴被窩,準備繼續睡覺的夫子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隻得重新起床,開門出來詢問情況。
林又漪把程風的話給大家敘述了一遍,眾夫子們這次想起來,這學校裏不隻是他們,還有上千的小孩子需要人照顧。
大家頓時睡意全無,紛紛收拾好自己,前往學學生宿舍去,查看學生的情況。
林又漪借著這個機會,也趕緊到了袁可立和沈有榮的家查看。
好在袁家是有仆人執夜的,當發現氣溫急降的時候,那些執夜的仆人便通知了主家。
沈家雖然沒有袁家的家仆人多,但也還是有好幾個老兵丁的,晚上總是有年紀大的睡不著,發現了異常。
聽著幼兒園外麵又是一陣的兵荒馬亂。大少哪裏還有睡覺的心情,隻默默的蜷在被窩裏等著消息。
一直等到天光大亮,林文漪兩姐妹才迴到幼兒園。
跟隨林家姐妹一起過來的,還有程大妮,他是來給程風送棉衣棉褲棉鞋棉帽的。
程風在林家姐妹和程大妮的幫助下,很快穿好了一身行頭,也顧不得去洗什麽臉了,便直奔學校教務室。
來到教務室就看見老師袁可立,師母宋氏,沈老爺子都在這裏,夫子李玉玲也在。
程風先給三老請了安,才問李玉玲:“李夫子,現在情況怎麽樣?有沒有人會凍死凍傷?”
李玉玲把程風抱到前椅子上坐好,又倒了一杯熱水給他抱在手裏捂手。
這才說道:“目前的情況是,學校裏沒什麽事,學生們被凍醒後都紛紛叫醒同學,即使更換了棉被倒也沒什麽問題。
那些繡娘們雖然剛來,但她們自己備有冬天的衣物,遇到這極端的天氣倒也應付得來。
就是那十幾個在這裏培訓的夫子,他們沒有厚衣服可換,現在隻能讓他們全在被子裏,不要出來活動。
學校已經讓繡娘們搶抓時間給他們做棉衣棉褲。
至於下麵廠區和村莊的情況,剛得到林小夫子的傳活,秦夫子就找千戶大人去了。隻是到現在還沒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咱們現在隻能在這裏等待。”
“隻要全都通知到了就好,剩下的隻能看天意了。唉!這老天爺莫不是喝醉了酒,咋說變天就變天,這都不給人一點準備的機會。
這一下不知外麵要凍死多少人了。”程風抱著手裏熱水杯,無奈的歎息。
臨近中午的時候,陸陸續續的才有人迴來匯報。因為消息來得早,又馬上安排人挨家挨戶的敲門通知。
一些年紀大了的老年人也被年輕的及時唿醒換了被子。
幸好這次突發的事件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沒有出現死人的現象,但是受了風寒的人不少。
醫務室的四位大夫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叫了十幾個跟他們學過一些醫術的學生過去幫忙,正在準備治療風寒的藥物,估摸著大概半個小時就能出發到各村寨去。
“麻煩你們重點關注一下剛來的那幾戶匠人家,缺少衣物的給他們安排衣物,千萬不能讓他們有事。”程風有些擔心剛來的那幾戶工匠家庭,怕他們沒有厚棉衣可以支撐。
好在反應及時,通過一天的忙碌,雖然各地受風寒的人不少,但是沒有一個人被凍死,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中午的時候,感覺北風稍微小了一點,程大龍便讓船廠的試航員開著偵查艇到希望島去,了解一下那邊的情況,看看有沒有人凍死凍傷。
再說已經到達了文登縣的薑雲升,在文登縣休息了二天,在十月初十的時候,程大龍派來接應的人馬便趕到了文登縣。
等到了前來迎接的人馬,薑雲開把原來屬於登州府和寧海州的的護衛連人帶馬也留了下來,.讓他們自行返迴兩地,準備在十月十一的淩晨便出發迴青山堡。
不想半夜三更的時候,天氣突然變冷,把薑雲升打了個措手不及,現在這裏的護衛,以及那十家蒙古人還有那滄州的爺孫倆,全沒有帶足禦寒的衣物,人們準備返迴的行程不得不向後推遲。
吳掌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買新的,點舊的,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跑遍了文登縣的大小當鋪,又找了當地的一些士紳購買。
甭管這些東西是如何的破爛,如何的花裏胡哨吧,總算是把這三百多號沒有冬衣的人準備好衣裳。這讓薑雲升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原本預計十月十二便能到家的薑雲升,直到十月十二日才和登州,寧海的護衛分道揚鑣。
薑雲升帶著人馬沒敢直接返迴青山堡,而是直奔尋山所,從文登縣到尋山所隻需要一天的路程。
如果直接走青山堡,那就需要在成山衛休息一晚才行,遠沒有走尋山所路線方便。
當天晚上在尋山所住了一夜,第二天,才敢放心大膽的迴青山堡。
程家父子和青山保的一眾人等,在那家裏望眼欲穿,在十月十三日的傍晚,總算是看到了浩浩蕩蕩的趕牛隊伍出現。
程大龍兄弟倆,熱情的款待了,一起到來的那十戶蒙古牧民,給他們安排了臨時住宿之地,隻等著天氣變暖一些,再送他們迴歸。
而滄州來的拳師爺孫倆,也受到了學校的熱情款待,程風程大少親自陪同,交談間,程風得知老拳師姓賴,是名遊方的道士,小孩是他新收的徒弟,姓吳,單名一個鍾字,家住滄州孟村。
年輕時一直在外行走江湖,如今年紀大了,又剛收了中意的弟子,便想找個安寧的環境教授徒弟。
得天津巡撫李大人推薦,願意到這齊魯書院來看看,如得心意,自是願意到此教拳。
程風大喜,一看這老頭鶴發童顏,神采奕奕,想必定然是高來高去的武林高手,便極力的想讓這老頭子對自己的書院感興趣。
程風安排了專人陪同這師徒倆四處參觀瀏覽,並介紹賴老爺子認識了前登萊巡撫袁可立,即前登萊水師總兵沈有容。
希望通過二人的聲望提升書院的吸引力,能夠讓賴老英雄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心甘情願的來書院當教頭。
……
這一次外出塞外采購,前後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薑雲升終於為青山堡帶迴來了四百匹馬一千六百頭牛。
也給萊州,登州,寧海,文登迴個地方各增加了一百騎兵護衛。
十月十四日,是個值得歡慶的日子,因為向陽村,紅旗村和試驗新村,每一個村子突然增加了一百頭牛,每個村再也不是那可憐巴巴的十頭牛了。
雖然這些牛目前還不會耕地,需要慢慢的教,但有了牛,總是能教會的。一個村有了一百一十頭牛,整個村子的勞動力蹭蹭的往上漲,這讓村民們興奮的不行。
造船廠,五金廠,各分到了五十頭牛,作為輔助動力。肥料廠,造紙廠也各分得了五頭牛。
造船廠,五金廠,學校,居民委員會,各自獲得十匹專業拉車的馬,從今以後大家都有了自己固定的馬車隊。
十月十六日,去東江鎮的船隊,再次迴到了青山堡,帶迴來了兩船鐵礦石。一船木材,還有一些皮毛,藥材等。
種花桂英,種花紅玉等四人也隨船返迴,她們帶迴來了新招的一百五十四名少女護衛。
順便把李郡守送的那十八名少女也編入了隊伍帶了迴來。雖然她們來的挺突然的,一個個的衣服也挺單薄。
好在這一年多來,堡子裏的姑姑嬸嬸們一直在不停的為學校的學生做棉衣棉褲。
所以,這一百七十二名少女的到來,並沒有讓她們缺衣少穿。
學校很快調來了一百七十二套棉衣棉被,並把她們安置在已經空閑下來的水兵訓練營裏。
十月十九日,最後一船,船用玻璃被裝上了船,送往希望島的二百頭牛,五十匹馬以及需要送到朝鮮去銷售的各種物資也被裝上了船。
吳正帶著五名熟手學徒,隨船一起前往朝鮮,準備在那裏等到天氣最寒冷的時候,加工鋼化玻璃,這一去,最少要到明年二月才能迴來。
吳世華,溫山,戴岐山三位大夫也帶著藥材登船,他們要前往希望島,為島上那些新來的村民檢查身體,驅除體內的寄生蟲。
十月二十二日,通過改良的第一套火箭發射架正式下線,程風帶著小夥伴們再一次開始了火箭彈試驗,收集火箭彈各種角度的射程參數。
十月二十四日,氣溫越來越低,眼看著地裏的紅薯與馬鈴薯就要支撐不住,居委會決定提前采收入窖。
這次收割讓村民們開了眼界,沒想到還沒到成熟期的紅薯和馬鈴薯,提前采收入窖,除了產量低了不少,竟然不影響正常食用,這可比其他的農作物強大多了。
而且正長得綠油油的紅薯秧也被切成一寸來長,收藏到地窖裏作為冬天牛馬的儲備青儲料。這真的是一點都不會浪費呀。
十月二十五日,登州府那邊傳的消息,登萊巡撫武之望認為水師耗費錢糧巨大,除了運送物資,沒有實際戰略意義。
決定停止登萊水師的戰船采購,並對現有水師的一些老舊艦船進行清理發賣。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袁可立大罵:“武之望你個老匹夫,你誤國誤民啊,老夫多年的心血,竟毀在你這老匹夫手裏。”
老頭氣得差點吐血,直接臥床不起,直接把程風程大少嚇了個半死,可現在書院的三位會看雜病的大夫全部都不在,就因為隻會看外科的大夫屁用沒有。
程大少擔憂老師的身體,又掛念登萊水師的戰船,隻好讓自家老爹和大爺兵分兩路,老爹前往文登縣和成山衛城,把兩個城裏有一些名望的大夫全都高價請了過來給袁可立調理。
大爺程大龍帶著景天,楊童舒,王安寧,保明郡,張成毅五位百戶,拿著程風開出來的采購清單,快馬加鞕直奔登州府。
目送飛翼船飛馳而去,大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自己的這些船好像都沒有編號,也沒有名字,現在船少還好說,隻需要說個那那那,今後船多了,哪裏分得清楚誰是誰。
不行,這個必須解決,任何事情都要開始就正規化,不能給今後留後患。
想想共和國海軍的命名規律,大少覺得好好的參考一下,改動改動不就就是現成的。
迴到學校,程風放下手裏的一切,開始專心致誌的規劃海軍的命名體係及舷號規劃。
中國海軍艦艇中文名的具體命名規則是這樣的:序列號的舷號規則是這樣的。
1字頭為驅逐艦;
2字頭、3字頭為常規潛艇;
4字頭為核潛艇;
5字頭為護衛艦;
6字頭為反潛護衛艇(獵潛艇);
7字頭為導彈護衛艇;
8字頭為補給艦、掃雷艦;
9字頭為登陸艦;
33字頭為氣墊登陸艇。
雖然現在大少手裏除了偵查艇之外,什麽船也沒有,但是這並不影響提前把規矩定好。
經過反的推敲,大少決定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反正這樣的構思,除了自己別人也不懂。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構思和設計,大少終於寫出了海軍艦隊發展命名的標準方案。
0字頭的為航空母艦。中文命名為海島名。
1字頭的為巡洋艦。中文命名為行省名
2字頭的為驅逐艦。中文命名為省會名。
3字頭的為護衛艦。中文命名為地市名。
4字頭的為兩棲登陸艦。中文命名為山川名。
5字頭的為綜合補給艦,步兵運輸艦。中文命名為湖泊名。綜合補給艦舷號為51開頭,步兵運輸艦舷號為52開頭。
6字頭的為常規動力潛艇。中文命名為河流名。
7字頭的為核動力潛艇。中文命名為海域名。
8字頭的為綜合指揮艦。中文命名為曆史名將。
9字頭的為醫療保障艦。中文命名為名醫名。
10字頭的為護衛艇,偵查艇。中文命名為縣城名。護衛艇舷號為101開頭,偵查艇舷號為102開頭
大少覺得吧,不管現在有沒有,先把這序號編好,把名分占著,省了以後麻煩。
現在吧,自己手裏有的隻有三條偵察艇。那就先給這三條命名為基隆號,花蓮號,台南號。
正在建造的戰船,依照發展的方向來看體型太小,隻能屬於護衛艦。
但在目前的條件下,還是屬於超大型戰船,暫時列為驅逐艦的序列。
大少決定了,正在建造的四條船,馬欄灣這條,命名為台北號,舷號3001。
寧海船廠三條分別命名為瓊州號,舷號3002。
交州號,舷號3003。
馬邑城號,舷號3004。
為了讓這些舷號有立體的效果,大少是費盡了心思,才把那1~0的10個阿拉伯數字3d立體寫法畫了出來。
看著紙上,那如同漂浮在空中的立體數字,大嫂非常的滿意,決定把這些數字圖樣送到船廠去,讓他們學著在船上寫字。
程風拿著手裏的立體圖樣,高高興興的來到船廠,把圖樣交給韋遠武,並告訴他,要把這字寫到那大船上去,字體要有大人這麽大高的字才行。
並且把現有的四條船的舷號都給了韋遠武,並在地上畫了一個船的樣子,指出了把舷號寫在船頭上的大概位置,讓他把這些舷號寫到船上去。
韋遠武看著那些幾乎快要飄出紙麵的立體字樣,頭有些大,隻能訕訕的道:“小東家,一看這字的寫法就很有難度,咱們得要派專人好好的練習一段時間,估計才能寫得好。”
程風笑道:“現在船不是還沒有造出來嗎?先安排兩個人做一個大的模板,每天就這麽練,等到能把這字練得像我寫的這個一樣,能夠看見字都能飄得出來的時候,再讓他們寫到船上去。”
韋遠武見程風說先練習一段時間,等練好了再往船上寫,自然也就放下心來。
天快黑的時候,一條飛翼船返迴了碼頭。帶迴了希望島的消息,那個李郡守的管家,已經返迴去了,估計再有兩天才會有下一步的消息。
九月十九日,程風把三麵旗幟的圖樣交給錦繡坊的管事秦娘子,請她們幫忙繡幾麵紅旗。
程風指著其中一張圖案解釋:“這麵紅旗,紅色底,邊上套旗杆處為白色,五角星在紅旗中間,用金色,五角星裏的火炬為紅色,鑲金邊。”
又指著第二張圖案道:“這一張跟上一張一樣,隻是在五角星的外麵加了一圓圈,顏色也黃色的,注意這個圈一定要圓。”
秦娘子看那圖案,是在第一張圖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黃色的圓圈,圖案還是很簡單,沒什麽問題。
看秦娘子無異議,程風又指著第三張道:“這個也是一樣的要求,所有的圖案都用黃顏色的。”
秦娘子看這第三幅圖案,還是在第二幅的基礎上增加了四個五角星,呈現一個小度角的扇麵鋪開。位置也不在旗幟中間,而是擺在了左上角。
秦娘子接過圖紙問道:“小公子,這些圖案很是簡單,如果一麵隻要一幅的話,一天就能繡出來。”
程風笑道:“每麵旗幟繡三麵吧,最好都繡成雙麵繡。這三麵旗子,今後可能會長期收藏保存的,所以做工要好。
其它的隻須按照尺寸在做五十麵不用繡圖案的紅旗。你們隻需要做出紅旗來,我讓師傅們去雕雙麵印章,咱們需要什麽樣的旗幟,直接印上去可能會更好。”
秦娘子秒懂,開心的收起圖紙:“公子放心,四五天就能全部做出來。”
程風笑笑:“謝謝秦娘子,等會你去領材料的時候,記得告訴我姐姐可以讓她給你們這些繡娘姑姑們一人一身絲綢布料作衣裳。”
程風的話把這秦娘子嚇了一跳,忙擺手拒絕:“小公子有所不知,絲綢這種布料不是俺們這些草民能穿的。
大明律有規定,非官眷顯貴不得穿絲綢。再說了,奴家見公子夫人都沒有穿絲綢,繡娘們低賤,哪裏敢穿那絲綢衣裳。”
程風微微一笑:“秦娘子多慮了,那規定是二百年前的,現在兵荒馬亂的誰還管。
我在外麵看著那些做生意的員外們哪個不是綾羅綢緞的,也沒見當官的說他們什麽。
再說了,你們是繡娘,如果你們都穿得粗布麻衣破破爛爛的,如何能讓人相信你們是手藝高明的繡娘。
秦娘子隻管放心,在我家這裏,我家說了算,隻要你願意,穿啥都不犯法。”
秦娘子感動萬分,連連道謝,然而當秦娘子到庫房去提布料的時候,還是沒有要絲綢,而是選了質量比較上乘的印花細棉布。
九月二十一日,希望島再次傳來消息,那郡守親自上了島談判,目前還沒有結果。
九月二十三日,尋山所的一支建築隊趕著二十輛牛車迴到青山堡,送來了最後的二十車鋁礬土燒製的耐火磚。
青山堡的第一座土法煉鐵高爐,以及配套的小型煉鋼轉爐建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馬上就開始煉鐵爐外的廠房建設,預計一個月內便能全部完工。
九月二十六日,程風的老娘終於坐滿了月子出來了。大家隨便給了新生的小生命辦了一個滿月宴。
剛滿月的小丫頭第一次離開了屋子,到了外麵。瞪著一雙大眼睛,看著這個陌生的世界。
程風扒過去看了看自己的妹妹,長得是白白胖胖的,可比自己當年那瘦的像牙簽一樣的苦日子沒得比。
想想當年的自己,老娘瘦的像根柴火棍,姐姐瘦的像根柴火棍,自己三天吃不飽一頓,整日整夜的擔心自己活不到三歲就得餓死,那日子想想就傷心。
程二虎本來要把這丫頭取名叫程二妮的,遭到了程風的堅決反對,最後還是找袁可立老爺子給起了一個大名叫程思雨。
程風知道,這定是老爺子天天想著老天下雨想出來的名字,這是老師美好的願望,當然要全力支持,程風自然不會反對。
九月二十八日,船隊再次送迴來四船鐵礦石還有船尾拖拽著的四長排捆綁滿了木材的木排隊伍。
船廠把木排留了下來,隻安排船隻把礦石送到龍眼灣貨運碼頭去,那裏的貨運碼頭已經建好,有了專業的礦石貨場。
說是貨運碼頭,其實上卸貨的裝備都沒有,沒有行吊,也沒有輸送帶。
隻能靠人力從船上一籮筐一籮筐的往下抬。費時費力費功夫,足足卸載了兩天才保證四船礦石卸載完。
兩趟六船的鐵礦石堆放在碼頭上,大少根據堆垛的尺寸估算了一下,大概也就八十來噸不到。
看著如此效率低下的碼頭,大少爺是欲哭無淚啊,高昂著頭,狠狠的問天:“老天爺啊,你告訴我,我啥時候能用上那行吊啊?”
景正榮帶迴來的消息,第一就是種花桂英她們在鐵山鎮的女護衛招聘不是那麽順利。如今過去了半個月,也才招到七八十人。
而且大多數都是朝鮮女孩,漢族女孩很少,采珠女也招到了十幾個。因為人數太少,並沒有隨船迴來,正在東江鎮休養調整身體。
到是希望島招的男護衛,已經又送過去了二百多戶,目前島上的護衛人數已經超過了八百人。
第二個消息就是希望島的談判還沒有結果,據說那李郡守已經送了兩次禮了,程千戶都沒有鬆口的意思。
十月初三,程大龍等人迴來了,一個個的滿麵紅光,意氣風發。
一看見程風,程大龍就開心:“風哥兒,那希望島可真是個好地方,比咱們這裏涼快多了。
那土地也好的不得了,不像咱們這裏的沙土地,那土地啊,黑黝黝的全是油。俺都想把家搬到那裏去,好好的種地去。”
程風忍不住的笑了起來:“大爺,你這想法可不對,你現在應該做的不是到那裏去種地,而是要讓別的人好好的種地。
咱們想辦法保護好他們的安全,別讓他們受到傷害才是正理。”
程大龍嘿嘿一笑,小聲說道:“風哥兒有理,風哥兒說的對。
哥兒俺們這次收獲可不小,那李郡守果然如哥兒說的那樣,不敢讓這事情擴大。
自個兒偷偷的上到島上去親自磋商,偷偷摸摸的送了俺們幾箱子的珍珠寶石,前前後後還送了十八個十二三歲的朝鮮小女子,俺沒敢帶迴來,全留在島上了。”
說完便從懷裏順出一個木盒子來遞給程風看:“哥兒你看,這裏麵除了珍珠,還有紅色的藍色的寶石,還有一些玉器,也不知道能值多少銀子。
而且俺說要把這事壓下去就得花銀子打點上官,他就單獨送了二萬兩的銀子作為打點費。
俺覺得已經不少了,便同意了向上報告是船舶遇風浪沉沒了,跟他們朝鮮沒關係。”
跟在程大龍身後的董祖輝也笑著說道:“少爺,千戶大人那箱子裏的東西大約值個一萬兩左右。
那七個小箱子裏的東西估摸著能值個兩萬多三萬兩的樣子。俺見大老爺都已經同意了,便沒有再提出異議。
還是找了個空檔和他的管家推薦了咱們家的東西,沒想到那個李郡守非常的感興趣,願意做俺們家的生意。
俺也同他們說了,他們可以用物品交換,比如說皮毛,人參,鐵錠鐵礦石,銅錠銅礦石,糧食都可以換。”
對於董祖輝的工作,程風還是比較滿意的。早就知道自家大爺的經驗不足,幾萬兩就被人打發了。
不過這個沒關係,隻要那島的事情解決了就好,何況還和那郡守聯係上了買賣。今後有了機會,把自己的業務拓展到黃海道去。
晚上的時候,幾個百戶抱著手裏的箱子來到程家,準備上交那些珍珠寶石。
程風覺得那些珍珠寶石的,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真正的價值,尤其收到庫房裏更是沒有任何的價值,還不如分給大家做個留念。
於是便跟自己大爺老爹一商量,八個禮盒合並在一起,把裏麵的物品分成十三份,一家一份分了做個留念。
程風的這個提議程大龍程二虎都沒有反對,其他的百戶們更是沒人反對,於是大家開開心心的就分了贓。
而這個時候,正在萊州路上,帶著四百名護衛,趕著八百匹馬,一千六百多頭牛的薑雲升,正在辛辛苦苦的往家趕,並不知道自己的家裏增加了一小筆存款。
自打七月出門到關外去采購馬牛,這都兩個多月了,去的時候倒是挺快,這迴來可就遭了老罪了。
那群性情溫順的牛牛一天慢條斯理的,如同閑庭信步般的慢慢走著,一天走不了三十裏,從遵化到萊州,整整走了一個半月。
要不是自己帶的護衛多,又從蒙古雇了十戶放牧經驗豐富的牧民跟隨,薑雲升都不知道如何把這些牛馬趕迴成山去。
本來薑雲升想在天津租用些船隻把牛馬運迴來的,可是到了天津才知道,登州府一線禁了海,百姓的船隻根本不敢往那個方向去。
薑雲升沒有辦法,隻好罵罵咧咧的趕著這群牛馬走陸路。護衛長林從虎帶著護衛一路護送,到滄州時又帶上了一老一少兩個人。
林叢虎說是為書院聘請的拳師,隻是這老拳師有些不放心,想到實地去看一看再做決斷。
本來俺們準備專程送他們師徒過去的,現在正好你們路過,便跟你們一路同行。
有拳師同行,薑雲升自是高興。林叢虎送到德州地界方才返迴天津。
薑雲升帶著隊伍,繼續向著濟南緩慢前行。天啟四年的山東,那是豔陽高照長達半年之久,沒有一個涼快的時候。
沿路所見的都是土地幹裂嚴重,樹枯草黃,毫無生機。
各地除了大地主,大士紳的田地,仗著家生奴才多,全靠人力還能有水澆灌,普通百姓的田地已經幹旱的寸草不生。
這一路上把個薑雲升愁的人都老了幾歲,別的倒也沒有什麽,自己這裏幾百號人,普通的山賊土匪也不敢動了打劫的主意。
隻是一路上的水源和草都非常難尋,很多的時候都得到當地的大地主,大士紳家裏去花高價購買。
一路上單是給這些祖宗買水和買草料,就花了上千兩的銀子。
天氣幹燥又炎熱,正午時候根本不敢走路,每天隻能早早的走,中午的時候休息,太陽落山之前再走一段。
辛辛苦苦走了一個多月,終於到了萊州府時,都已經十月初三了,再有兩天的路程,就能到達文登縣。
好在現在的萊州府有自己的人馬府邸,再加上萊州通判石三畏照顧,運送牛馬的隊伍終於在萊州府得到了短暫的休整。
把管理牛馬的工作暫時交給了萊州府的鏢師們,薑雲升整個的心神都放鬆了不少。
好好的在萊州休息了兩天,正好有文登縣的護衛過來,便把原本從萊州帶走的一百名護衛留了下來,並且留下了一百匹馬給萊州的鏢局。
剩下的路程換成文登縣鏢局的護衛接管,薑雲升帶著人馬再次出發,緊趕慢趕的走了兩天的路,十月初八才到達文登縣城。
薑雲升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走穿了整個山東,雖然這時候的山東各地依然是幹旱嚴重,但是由於這個時候的朝廷還有威望,地方官員還不敢明目張膽的荒廢政務。
各地官府能力出眾者也不少,在地方官府的積極組織下,安排村民抗旱自救,又要求各地士紳大戶出錢出糧救濟災民。
再加上這是災難頭一年,很多百姓還能勉強支撐。天啟四年的山東,旱災竟然沒有引起災民潮。
至打程風確定了海軍艦船序號標準,便開始為增加艦船種類而廢寢忘食。
在改良版的飛翼帆飛剪船的基礎上對船體內部布局做了大改動。
首先在船體不變的條件下,擴展了船體上層甲板的寬度,擴大舷窗麵積,做為綜合指揮艦。
船體上層夾板由原本的十四米,左右各向外飛出三米的飛簷,總寬擴展到二十米。
原本隻有五米寬的船頭一下子擴展到了十一米,上層夾板總麵積達到了一千六百平方米。
甲板上層建築的麵積也擴大了一倍。並把一層船艙的二十六個休息間合並成四間大型會議室。
其次,設計兩棲登陸艦。
主要是改變船體尾艙的結構,使船尾板變成可以放倒成一個斜麵直達水麵的活動艙門,艙門有四個五噸級大型手動葫蘆拉動進行升降。
一層艙室保留原樣,取消二,三,四層船體的隔層,使船體上二至四層甲板成為直通甲板,每層甲板上鋪設四條軌道,用於停放臨時棧橋專用船。
每層可以停放十米x三米的棧橋專用船六十條。可搭建長度為六百米的臨時棧橋。三層甲板裝滿,可以搭建三條六百米長的臨時棧橋。
第三,除保留一百人水兵房間外,取消五層艙室所有的隔層板,改造成三通道五條通鋪的運兵船。
第四,在原船基礎上縮小船舶尺寸,改裝為甲板長七十米,寬十米,船高十二米,分三層,水線長五十四米的輕型護衛艦。
第五,封閉式棧橋專用船,船長十米,寬三米,船麵加十米長三米寬的,可旋轉甲板。入水後船體打橫形成十字,旋轉夾板相連就可以形成平穩的棧橋。
第六,建造雙體快速魚雷艇。該魚雷艇,全寬船麵寬四米,全長十五米,水下為w型船體。其動力為一麵三角風帆加火箭推進器。
正常行駛時使用三角風帆作為驅動力。戰鬥時降下風帆,使用火箭推進器作為主動力,進行高速機動。
大少廢寢忘食的畫了整整七天的時間,才把這些基礎船型建造圖紙設計完成。
這剛鬆了一口氣,便得到了薑伯伯已經到達文登縣的消息,大爺程大龍已經安排人手前去迎接。
總算是有了薑雲升的消息,這讓程風暗暗的也鬆了一口氣,畢竟帶著五萬兩的巨款前往關外是非之地,說不擔心那是假的。
現在有了消息,甭管買賣如何,至少人是平安的。然而就在大少放鬆心情的當晚半夜時刻,氣溫突然下降。
原本白天還在把人熱得半死的氣溫突然降了下來,寒冷的西北風吹得嗚嗚直響。
大少在睡夢中被凍醒,抖著牙花子睜開眼睛,透著皎潔的月光,便看見幼兒園的阿姨們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在翻箱倒櫃找棉被。
誰也沒有想到,原本還是熱死人的天氣 ,隻睡了半個晚上,便突發的就入了冬。
好在幼兒園的裝備本來備的就很齊全,春夏秋冬的衣服棉被都有,大人們也顧不得自己被凍的渾身發抖,匆匆忙把鋪蓋的厚棉被翻了出來,換掉了床鋪上的涼席薄巾。
小朋友們重新備蓋迴了厚被子裏。總算是沒有出事,林家三姐妹和那六個阿姨,這才有空找出自己的厚衣服出來禦寒。
一陣兵荒馬亂之後,幼兒園又恢複了平靜,但是程風心裏踏實不下來了。
他擔心大家在遇到這種突變情況的時候,隻想到了自我處理,而沒有考慮到其他人。
畢竟中國數千年來就沒有人組織過類似的臨時應急預案,大家的潛意識裏壓根就不會去考慮別人家會怎麽樣。
大少很想自己起來去看一看,但是現在確實沒有辦法,自己的厚衣服全在家裏,幼兒園裏壓根就沒有自己的衣物。
心裏焦急的程風,隻能默默的等待幼兒園的老師和阿姨們把自己先拾掇好。
終於等到林家姐妹穿戴好了自己的厚衣裳,程風這才叫住林文漪:“林夫子,我覺得你應該到學校裏去看一看,把別夫子們叫起來,檢查一下各個寢室的學生情況,看看他們有沒有人被凍壞的。
另外讓學校安排人去找我大爺和我爹,讓他們組織人馬,連夜到各村寨各廠區去檢查情況,我擔心這天氣突然變冷,有些人可能會醒不過來。
對了,還得趕快派人去教師樓看一看袁老先生和沈老先生情況,他們年紀大了,最容易出事。”
林文漪,確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自己穿好了厚衣服,正準備檢查一下學生的情況,便上床睡覺。
聽到程風這麽一說,也不敢怠慢,覺也不敢睡了,趕緊的叫上妹妹林又漪給自己作伴,姐妹倆打開了幼兒園的大門。
抬頭看了看天空,一點雲彩都沒有,頭頂一輪明月,伴著滿天繁星的天空,這滿天繁星的夜空竟然會突然變得如此的寒冷,真的讓人措手不及。
“唉,真的是天有不測風雲,這大熱的天突然就變這麽冷。”林又漪歎息了一聲,緊了緊自己身上的衣服,頂著寒風直奔教師小區。
而這個時候的教師區,不少人家已經被寒冷凍醒,都是打著寒戰,翻找出厚棉衣棉被重新把床鋪鋪好,便又返迴睡覺。
確實沒有人想到過,要到學校去看一看那些學生的情況如何。
當林家姐妹來到教師小區,挨家挨戶叫門的時候,那些已經收拾好床鋪重新鑽迴被窩,準備繼續睡覺的夫子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隻得重新起床,開門出來詢問情況。
林又漪把程風的話給大家敘述了一遍,眾夫子們這次想起來,這學校裏不隻是他們,還有上千的小孩子需要人照顧。
大家頓時睡意全無,紛紛收拾好自己,前往學學生宿舍去,查看學生的情況。
林又漪借著這個機會,也趕緊到了袁可立和沈有榮的家查看。
好在袁家是有仆人執夜的,當發現氣溫急降的時候,那些執夜的仆人便通知了主家。
沈家雖然沒有袁家的家仆人多,但也還是有好幾個老兵丁的,晚上總是有年紀大的睡不著,發現了異常。
聽著幼兒園外麵又是一陣的兵荒馬亂。大少哪裏還有睡覺的心情,隻默默的蜷在被窩裏等著消息。
一直等到天光大亮,林文漪兩姐妹才迴到幼兒園。
跟隨林家姐妹一起過來的,還有程大妮,他是來給程風送棉衣棉褲棉鞋棉帽的。
程風在林家姐妹和程大妮的幫助下,很快穿好了一身行頭,也顧不得去洗什麽臉了,便直奔學校教務室。
來到教務室就看見老師袁可立,師母宋氏,沈老爺子都在這裏,夫子李玉玲也在。
程風先給三老請了安,才問李玉玲:“李夫子,現在情況怎麽樣?有沒有人會凍死凍傷?”
李玉玲把程風抱到前椅子上坐好,又倒了一杯熱水給他抱在手裏捂手。
這才說道:“目前的情況是,學校裏沒什麽事,學生們被凍醒後都紛紛叫醒同學,即使更換了棉被倒也沒什麽問題。
那些繡娘們雖然剛來,但她們自己備有冬天的衣物,遇到這極端的天氣倒也應付得來。
就是那十幾個在這裏培訓的夫子,他們沒有厚衣服可換,現在隻能讓他們全在被子裏,不要出來活動。
學校已經讓繡娘們搶抓時間給他們做棉衣棉褲。
至於下麵廠區和村莊的情況,剛得到林小夫子的傳活,秦夫子就找千戶大人去了。隻是到現在還沒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咱們現在隻能在這裏等待。”
“隻要全都通知到了就好,剩下的隻能看天意了。唉!這老天爺莫不是喝醉了酒,咋說變天就變天,這都不給人一點準備的機會。
這一下不知外麵要凍死多少人了。”程風抱著手裏熱水杯,無奈的歎息。
臨近中午的時候,陸陸續續的才有人迴來匯報。因為消息來得早,又馬上安排人挨家挨戶的敲門通知。
一些年紀大了的老年人也被年輕的及時唿醒換了被子。
幸好這次突發的事件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沒有出現死人的現象,但是受了風寒的人不少。
醫務室的四位大夫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叫了十幾個跟他們學過一些醫術的學生過去幫忙,正在準備治療風寒的藥物,估摸著大概半個小時就能出發到各村寨去。
“麻煩你們重點關注一下剛來的那幾戶匠人家,缺少衣物的給他們安排衣物,千萬不能讓他們有事。”程風有些擔心剛來的那幾戶工匠家庭,怕他們沒有厚棉衣可以支撐。
好在反應及時,通過一天的忙碌,雖然各地受風寒的人不少,但是沒有一個人被凍死,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中午的時候,感覺北風稍微小了一點,程大龍便讓船廠的試航員開著偵查艇到希望島去,了解一下那邊的情況,看看有沒有人凍死凍傷。
再說已經到達了文登縣的薑雲升,在文登縣休息了二天,在十月初十的時候,程大龍派來接應的人馬便趕到了文登縣。
等到了前來迎接的人馬,薑雲開把原來屬於登州府和寧海州的的護衛連人帶馬也留了下來,.讓他們自行返迴兩地,準備在十月十一的淩晨便出發迴青山堡。
不想半夜三更的時候,天氣突然變冷,把薑雲升打了個措手不及,現在這裏的護衛,以及那十家蒙古人還有那滄州的爺孫倆,全沒有帶足禦寒的衣物,人們準備返迴的行程不得不向後推遲。
吳掌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買新的,點舊的,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跑遍了文登縣的大小當鋪,又找了當地的一些士紳購買。
甭管這些東西是如何的破爛,如何的花裏胡哨吧,總算是把這三百多號沒有冬衣的人準備好衣裳。這讓薑雲升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原本預計十月十二便能到家的薑雲升,直到十月十二日才和登州,寧海的護衛分道揚鑣。
薑雲升帶著人馬沒敢直接返迴青山堡,而是直奔尋山所,從文登縣到尋山所隻需要一天的路程。
如果直接走青山堡,那就需要在成山衛休息一晚才行,遠沒有走尋山所路線方便。
當天晚上在尋山所住了一夜,第二天,才敢放心大膽的迴青山堡。
程家父子和青山保的一眾人等,在那家裏望眼欲穿,在十月十三日的傍晚,總算是看到了浩浩蕩蕩的趕牛隊伍出現。
程大龍兄弟倆,熱情的款待了,一起到來的那十戶蒙古牧民,給他們安排了臨時住宿之地,隻等著天氣變暖一些,再送他們迴歸。
而滄州來的拳師爺孫倆,也受到了學校的熱情款待,程風程大少親自陪同,交談間,程風得知老拳師姓賴,是名遊方的道士,小孩是他新收的徒弟,姓吳,單名一個鍾字,家住滄州孟村。
年輕時一直在外行走江湖,如今年紀大了,又剛收了中意的弟子,便想找個安寧的環境教授徒弟。
得天津巡撫李大人推薦,願意到這齊魯書院來看看,如得心意,自是願意到此教拳。
程風大喜,一看這老頭鶴發童顏,神采奕奕,想必定然是高來高去的武林高手,便極力的想讓這老頭子對自己的書院感興趣。
程風安排了專人陪同這師徒倆四處參觀瀏覽,並介紹賴老爺子認識了前登萊巡撫袁可立,即前登萊水師總兵沈有容。
希望通過二人的聲望提升書院的吸引力,能夠讓賴老英雄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心甘情願的來書院當教頭。
……
這一次外出塞外采購,前後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薑雲升終於為青山堡帶迴來了四百匹馬一千六百頭牛。
也給萊州,登州,寧海,文登迴個地方各增加了一百騎兵護衛。
十月十四日,是個值得歡慶的日子,因為向陽村,紅旗村和試驗新村,每一個村子突然增加了一百頭牛,每個村再也不是那可憐巴巴的十頭牛了。
雖然這些牛目前還不會耕地,需要慢慢的教,但有了牛,總是能教會的。一個村有了一百一十頭牛,整個村子的勞動力蹭蹭的往上漲,這讓村民們興奮的不行。
造船廠,五金廠,各分到了五十頭牛,作為輔助動力。肥料廠,造紙廠也各分得了五頭牛。
造船廠,五金廠,學校,居民委員會,各自獲得十匹專業拉車的馬,從今以後大家都有了自己固定的馬車隊。
十月十六日,去東江鎮的船隊,再次迴到了青山堡,帶迴來了兩船鐵礦石。一船木材,還有一些皮毛,藥材等。
種花桂英,種花紅玉等四人也隨船返迴,她們帶迴來了新招的一百五十四名少女護衛。
順便把李郡守送的那十八名少女也編入了隊伍帶了迴來。雖然她們來的挺突然的,一個個的衣服也挺單薄。
好在這一年多來,堡子裏的姑姑嬸嬸們一直在不停的為學校的學生做棉衣棉褲。
所以,這一百七十二名少女的到來,並沒有讓她們缺衣少穿。
學校很快調來了一百七十二套棉衣棉被,並把她們安置在已經空閑下來的水兵訓練營裏。
十月十九日,最後一船,船用玻璃被裝上了船,送往希望島的二百頭牛,五十匹馬以及需要送到朝鮮去銷售的各種物資也被裝上了船。
吳正帶著五名熟手學徒,隨船一起前往朝鮮,準備在那裏等到天氣最寒冷的時候,加工鋼化玻璃,這一去,最少要到明年二月才能迴來。
吳世華,溫山,戴岐山三位大夫也帶著藥材登船,他們要前往希望島,為島上那些新來的村民檢查身體,驅除體內的寄生蟲。
十月二十二日,通過改良的第一套火箭發射架正式下線,程風帶著小夥伴們再一次開始了火箭彈試驗,收集火箭彈各種角度的射程參數。
十月二十四日,氣溫越來越低,眼看著地裏的紅薯與馬鈴薯就要支撐不住,居委會決定提前采收入窖。
這次收割讓村民們開了眼界,沒想到還沒到成熟期的紅薯和馬鈴薯,提前采收入窖,除了產量低了不少,竟然不影響正常食用,這可比其他的農作物強大多了。
而且正長得綠油油的紅薯秧也被切成一寸來長,收藏到地窖裏作為冬天牛馬的儲備青儲料。這真的是一點都不會浪費呀。
十月二十五日,登州府那邊傳的消息,登萊巡撫武之望認為水師耗費錢糧巨大,除了運送物資,沒有實際戰略意義。
決定停止登萊水師的戰船采購,並對現有水師的一些老舊艦船進行清理發賣。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袁可立大罵:“武之望你個老匹夫,你誤國誤民啊,老夫多年的心血,竟毀在你這老匹夫手裏。”
老頭氣得差點吐血,直接臥床不起,直接把程風程大少嚇了個半死,可現在書院的三位會看雜病的大夫全部都不在,就因為隻會看外科的大夫屁用沒有。
程大少擔憂老師的身體,又掛念登萊水師的戰船,隻好讓自家老爹和大爺兵分兩路,老爹前往文登縣和成山衛城,把兩個城裏有一些名望的大夫全都高價請了過來給袁可立調理。
大爺程大龍帶著景天,楊童舒,王安寧,保明郡,張成毅五位百戶,拿著程風開出來的采購清單,快馬加鞕直奔登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