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抱著另兩份圖紙,拿著兩套小32倍鏡片來到五金廠銅器車間。


    劉老實正在指導著劉永福與幾個學徒在製作鏡子的銀外殼。見到程風進來,老頭離開操作台,遠遠的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衣服,確認身上沒有灰,這才笑嘻嘻的來到程風麵前:“少爺手裏拿著圖紙,是不是又設計出什麽新鮮的東西要俺們來做?”


    程風看了幾眼劉永福幾人正在加工的東西,笑嗬嗬的說“劉伯伯說的一點都沒錯,這次又帶了一個新鮮的玩意兒,讓劉伯伯幫我做。那些鏡子的外殼還沒做好嗎?”


    劉老實笑答:“那種銅製的小圓鏡早就做完了,現在俺們做的是橢圓的銀鏡和方鏡。”


    “那千裏鏡的呢?”


    “那個四倍的一百支已經做完,八倍的沒做,十六倍的做了十套。現在就等著鏡片安裝就可以了。”


    大少滿意了,來到了桌子旁,把手裏的一張圖紙鋪開,用鎮子壓了,就把手裏的玻璃配件放在圖紙的四個位置:“劉伯伯你看,這就是我讓你做的新的千裏鏡,雙筒的。


    這圖是按照1:1的比例繪出來的,做出來的東西就和這圖的大小完全一樣,前麵是物鏡,後麵是目鏡,中間這兩個三角形就是用來折射光線的,這個東西比較難做,要是調試不好就會沒用,所以特別困難,不過我相信劉伯伯總有辦法的。”


    劉老實笑笑:“少爺放心吧,這一年來跟著少爺學看這圖紙都看得滾瓜爛熟的了,照著這圖紙加工,總能加工個八九不離十,最多就是多失敗幾次,多測試幾迴總是能做出來的。”


    程風又把開一張圖紙:“那雙筒的能做出來那自然是最好的,我這裏還有一張圖也是急需的,本來我想到的是用鐵來做,但我也又擔心鐵做不了這麽薄,怕是壓不動。


    所以覺得還是貴就貴一點吧,用銅來做,不過你看前麵這個圓頭非常重要,這圓頭用的銅一定要薄,薄到就是咱們把它從屋頂上掉在地上,這個圓頭都能被壓變形才行。”


    用手指指著那圓頭下麵的一個牙口:“還有這個地方的距離一定要注意按照標定的尺度來,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特別是這牙口的斜麵一定夠足,最好是把它做成一個固定的模具,直接在模具上加工出標準件來最好。”


    劉老實點點頭:“少爺放心吧,對銅器匠人來說,這種要求很簡單的,並不是什麽難事。”


    程風點頭:“劉伯伯理解透了,沒有問題就行,那就先做五十個出來。那我就不在這裏打擾了,我到羅師傅那裏去。”


    ……


    羅三兩天前剛把新生產出來的符合三千料大船的方向機檢測完畢送到船廠,製造方向機的師傅們正沒事做,準備試製那個巨大的叫什麽螺旋槳的東西。


    所有的配件木匠師傅們都按實際尺寸做好,鐵匠師傅們正在研究如何製模的問題,主要是這個叫螺旋槳的玩意兒實在是太大了,架在操作台上,竟然占了整整兩個操作台。


    大家都沒有操作過這麽大的模具,正在這裏撓頭,研究如何才能把這麽大的模具搞出來,這還一點眉目都沒有,隔壁劉永壽就給自己送來了兩個不知道要做啥用的硬紙筒。


    幾個師傅把那劉永壽送來的兩個紙筒放在操作台上,研究這玩意是幹什麽用的。


    幾個老師傅在這裏看著兩個紙筒,翻來覆去的研究有沒有搞明白這紙筒跟自己這些鐵匠有啥關係。


    羅三也在為少爺把這紙筒送過來的目的是啥而撓頭的時候,就見著大少爺拿著一張圖紙晃晃悠悠的進來了。


    正主來了,那還研究個啥,直接問就得了。羅三趕忙把少爺抱到操作台上,正好坐在螺旋槳的旁邊。


    程風看著眼麵前的那巨大螺旋槳扇葉,忍不住的伸出小胖手去扒拉了一下,沒想到那槳葉子竟然轉了起來。


    “喲嗬?這螺旋槳挺絲滑的嘛。”程風怎麽也沒想到,這麽大的螺旋槳葉,自己竟然能夠輕輕的就把它扒拉轉動起來。


    羅三笑笑:“那是必須的,為了這個螺旋槳,俺們可是用了上百斤做彈簧的好鋼才做了八對鋼軸承,每一個滾軸都是經過精雕細琢的,自然是輕巧絲滑。”


    大少也笑笑,把手裏的圖紙撲在了自己的麵前,招唿起在場的鐵匠師傅們:“幾位師傅也過來看看我這個新玩意。”


    各位師傅圍過來看了一眼,不在操作台前的圖紙,其中一副忍不住的感歎:“這模樣咋長得像個大蘿卜?”


    程風嗬嗬一笑:“老師傅說的沒錯,這東西就像一個大蘿卜,隻不過是個空心大蘿卜。”


    “這東西做出來是幹嘛用的?”


    程風指著那兩硬紙筒:“就是裝在那個紙筒的外麵,那紙筒就變成一個帶尖的紙筒。”說完自己都忍不住嗬嗬的笑了起來。


    用手指指著圖紙右下角一個方框裏的圖樣:“這裏是簡易組裝示意圖,裝出來之後就是這個樣子的。”


    大家這才注意到,圖紙的右下角竟然有個小方框,那小方框裏竟然有一個完整的圖樣。


    這迴大家算是明白了,為啥要把那兩個直筒先送過來,這就是來做比對的模具。


    “小東家,這可有什麽要求?”


    “當然有了,主要就是三點,第一,就是要求所有製作出來的尺寸必須完全一樣,連重量都得一樣。所以這個東西你們必須要做成模具來鑄造。第二,要求它的壁厚隻有1.2~2毫米。第三,要求不能有砂眼。”


    羅三指著,左上角的一個小時的圖上那個畫滿菱形的蘿卜問:“少偉,這些棱形的線是幹嘛用的?”


    “這就是刻在外麵的棱形破片線。”


    “就是把這外麵刻畫成類似於少爺的那個手榴彈的外殼樣子?”羅三不敢肯定,又確認了一下。


    “沒錯,隻是那手榴彈的刻得比較深,這個刻的比較淺而已,畢竟這個壁厚要少的多。”大少肯定道。


    “這個需要多少個?”羅三問。


    “目前先各要五十個,我做實驗用,但試驗成功之後要的數量肯定會多的嚇人。”


    首先要的就是五十個?這個數量有點多啊,羅三看了看在場的幾位師父,馬上有個師傅站出來說:“小東家如果要五十個的話,我們肯定要開模才行,要不然做不出一模一樣的來。”


    “這個必須要開模,而且還要是那種永久性的鐵模,因為今後的數量會非常的大,量大到你不敢想象。”


    師傅們點點頭,老師傅又問:“鐵料上可有要求?”


    程風搖搖頭:“鐵料上沒什麽要求,啥破爛鐵都可以,隻要做出來的沒有沙眼,外觀標準不變形就成,內壁和外壁光不光滑都沒關係。”


    “如果都是這樣要求的話,那肯定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公子隻管放心,很快就能做出來樣品件。”聽到這樣的要求,師傅們都鬆了口氣。


    那就簡單多了。隻要認認真真的把那鐵模做出來,以後就是除了用點力氣之外,沒啥技術要求了,完全可以扔給徒弟們去幹。


    既然這個東西已經交代出去,師傅們也搞明白了怎麽迴事,那這事就算是結束了,大少這才問起火槍的事:“那個改進的槍機可有結果?”


    說起改進槍機的事情,羅三便眉開眼笑起來:“還是少爺你厲害,俺們按你說的,往那鋼水裏加了硼砂之後,那鋼的韌性彈性都強了好幾倍,現在咱們用這鋼做的彈簧,打一百多次都不會帶軟的,俺們最多達到了一百五十次都沒有一點乏力的感覺,那這樣的次數應該是夠了,便沒有再試。”


    大少有些洋洋得意:“那是當然了,這種鋼叫棚鋼,它的韌性和彈性比普通的鋼要強四倍。現在彈簧的問題解決了,那零配件的事情如何?”


    “其它的配件俺們都開了模,現在都是那些學徒在做,一天能做一百多套,每一套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啥誤差,夜間之間完全可以互換,沒有啥問題,現在都已經做出來一千多套了。”


    已經做了一千多套燧發槍的槍機,春風有些小興奮:“那有沒有已經完全改裝好的火銃拿來我看看。”


    羅三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有的,隻是少爺,咱們這改裝之後,那銃把兒不配套,所以改出來之後就留下了一些大洞小眼的窟窿,看著挺醜。”


    “不就是槍托不配套嗎?那多大的事,拿來我看看。”程風也想看一看改裝好的槍托變成了啥模樣?


    “少爺等會,馬上給你拿過來。”羅三轉身去了休息室,從裏麵拿出了一大一小兩支槍迴來放在操作台上:“少爺你看,俺們改了一把火銃,改了一把羅密銃,隻是因為原來的火銃配件和這種不是一樣的,所以說以前開的孔,拉的槽都不能用了,重新拉槽開孔之後就變成這個樣子。”


    程風把那兩隻火槍扒拉到自己麵前一看,果然,因為原來的尺寸不符,重新打了尺寸,開了槽之後,到處都是大洞小眼的露著,真的是很不美觀。


    “俺們覺得應該重新做著槍托才好,隻是還沒有來得及和少爺你商量,不知少爺你的意下如何。”羅三小心翼翼的問道,其他師傅都用眼睛看著程風,眼睛裏帶著一種期待。


    程風也是這個意思:“既然要重新做槍托,咱們就不做成這個樣子了,拿紙筆來,我重新給你們畫一個新式的。”


    程風又指著那個打火槽的底部:“還有這裏打火的地方,底部不能搞這麽光滑,舊的搞得像那癩蛤蟆的背一樣,疙疙瘩瘩的,那打火率才能提高。”


    少爺說要重新畫新式的槍托,馬上有師傅把桌子底下的紙和筆都遞了過來。


    羅三接過紙筆遞給程風,點頭讚道:“還是少爺想的周到,這裏是應該搞得坑坑窪窪的才好,太平整了反而打不起火來,咱們現在的成功率高,也隻是因為彈簧力量夠足,才打出這麽好的火花來。按少爺說的改一下,那打火的成功率應該還要再高一些,這是紙筆少爺請拿好。”


    春風接過紙筆把紙鋪在操作台上,再把那火繩槍扒拉過來,把槍把兒放到紙上,然後沿著那原來槍把的位置,往後畫了一個長長的槍托:“你們把這槍托兒改成這個樣子的如果?”


    幾個老師傅向前一看,這槍後麵增加了一個又長又寬的托兒,有些不解何意:“小東家,為什麽要把這槍托兒頭做這麽長是有何目的?”


    程風坐在操作台上,用雙手模仿了一下打槍的姿勢:“看原來的槍托模樣,你們打銃是不是這樣的?雙手都懸空在外麵,這銃打起來的時候銃口都會晃,根本握不住對嗎?”


    “是啊,不這樣打怎麽打,要是靠得太近了,那火繩的煙能把眼睛熏瞎。”師傅們都表示火繩槍就得這麽打。


    程風用雙手比劃了一下新式的操槍姿勢:“而我把這銃托改了一個加長的托之後,這銃托就可以頂在咱們的肩上,這樣咱打銃的時候銃頭就不會晃動,這樣才能打得準。你們就按我說的這種方法來改,改好之後這火銃就不能再叫火銃了,該改名叫前裝式步槍。”


    “要不咱們試試,先改一版出來看看?”羅三,看著眾師傅詢問意見。


    眾師傅們相互看了一眼,紛紛點頭表示:“要不咱們先試一試看一把,出來看看就知道好壞。”


    “哈哈哈哈,就這樣吧,我本來過來就是想找袁爺爺他們談著改槍托的事,正好大家都有這個意思,那咱們就直接過去,先改一把出來試試,反正現在有車床,做一個槍托也快的很。”大少開心的笑出聲來。


    於是羅三抱起程風,其他的師傅拿著那雙把已經改造好的火銃和魯密銃,又拿著程風畫的圖紙,一夥人便去了木器廠找袁老太爺去了。


    袁丙辰等幾個老爺子剛剛把那工藝要求高得不行的螺旋槳給弄好,為了搞出那個標準的螺旋槳來,幾個老頭子把那機床都已經玩得溜熟,費了老大的勁,總算是把這個祖宗給雕刻出來。


    花費的心思和精力比雕刻一樣精美的實木雕花藝術品還難得多。這才剛送到五金車間去半天,五金車間的那幫子鐵匠師傅們便滿臉堆笑的跑自己這邊來了。莫非是那個玩意兒太大,他們搞不定,想來找我們幫忙?


    正覺得奇怪的袁老太爺突然就看見羅三懷裏的那個小胖子,哎喲喂,既然是這小子來了,那肯定有別的事,正好問問他要的那個盒子上要刻的字到底是啥內容?


    程風一進這木器車間,便看著那一溜的老頭子正在那裏喝茶,大少爺那臉上的笑容馬上就燦爛起來了:“幾位爺爺好,爺爺們想我沒?”


    沙波放下手裏的茶杯,笑嗬嗬的說道:“小公子你一天忙得跟個陀螺似的,想你也沒用啊,你也沒時間來陪爺爺們玩。”


    程風彎著那豌豆兒一樣的小眼睛,笑嘻嘻的迴答:“就知道爺爺們會想我,這不我今天就來找爺爺們玩來了。”


    老頭朱焰也放下了手裏的茶杯:“小公子你可是個大忙人,你今天到這裏來肯定是有事。說說吧,有啥事要爺爺幫忙幹的?”


    程風嗬嗬一笑:“師傅把這改槍托的事情給爺爺們說說,看聽聽爺爺們的意見。”


    馬上有鐵匠把那已經改好了兩支起火槍和程風畫的草圖紙遞了上去,給幾個老爺子進行了解說。


    袁丙辰看後:“這個很簡單,咱們現在有機床,刨床,加工這玩意輕巧的很,就是咱們這裏沒有適合做槍托的材料。要說做銃托,還是船廠那已經處理過的紅鬆木最合適,不會變形,又不會開裂的。”


    “不需要什麽好的材料,就這裏的木料,咱們先做一把出來試一試。等試好之後再讓人到船廠那裏去拉一些木材過來,加工就行了。”


    老頭子周北風站了起來:“把那銃和圖紙給老夫吧,老夫去試試要機床刨床的能力如何。”


    就讓師傅們把那火銃和圖紙遞給了周北風,老頭子接過火銃和圖紙:“你們坐這裏喝茶,等會兒這點小玩意,兩盞茶就能搞好。”


    周北風拿著東西加工去了,袁老太爺這才說道:“其實吧,做著銃托要的材料也不大,那船廠裏改下來的廢料多得很,造船都用不上,扔在那裏也是可惜,還不如讓人去選一選,把那用不上的都拿迴來,廢物利用,可比用整木材做銃托要省得多。”


    “既然隻需要用船廠用不上的廢木料,那就派人去把那些能用的都挑了帶過來,以後總是能用得上的。”


    果然還不到三盞茶的時間,周北風就拿著一個加工好的槍托迴來了:“你們試一試合不合適?”


    一名老鐵匠接過了精加工出來的槍托,又把那支火槍接過來,快速的把那槍就拆成了零件,然後在新的槍托上安裝起來。


    通過機床加工的,已經類似於標準件,安裝起來還是挺容易的,也就一會兒的功夫,那把全新的燧發槍便被組裝了出來。


    羅三接過組裝好的是槍來扣下的機錘頭,然後按照少爺所說的,把那槍托頂在自己的肩上,把槍口對著空曠處扣動了扳機,隻聽哐當一下,那引火槽裏閃出了火光。


    程風看著羅三的操作,笑嗬嗬的說道:“這火銃沒有望山,沒有準星,瞄都沒法瞄,羅師傅你想想辦法,把這火銃補上望山和準星。


    周爺爺,麻煩您老再去忙一下,把那個魯密銃改出來,還有這槍托的後麵要帶一點點弧形,這樣頂在肩上的時候才不會傷到肩骨。


    另外,這槍托太重了,把槍托裏麵全部掏空,在外麵加上一個可以打開的外蓋。這就可以把一些小玩意兒放在這個槍托裏。”


    聽了程風的描述,周北風拿起來把魯密銃:“小東家你等會兒,馬上就迴來。”


    一會兒的時間,那把魯密銃專用的槍托也被加工了出來。剛才更換槍托的那位鐵匠師傅,又快速的把那魯密銃拆成了零件,重新裝在了新的槍托上。羅三再次接過這支魯密銃,對著遠處比劃了一下,看了羅山比劃的姿勢,程風笑笑:“羅師傅,你把那槍遞過來,幫我拿著,我比劃給你看。”


    羅三知道程風根本就抱不動這把銃,所以隻能把這銃托放在程風的麵前,然後自己根據少爺的意願,擺好的槍托的位置。


    程風就這樣靠著那槍托,把正確的握槍姿勢比劃了一下:“羅師傅,像我這樣握槍,你重新把槍端好,我再跟你說細節。”


    羅三按照程風剛才所比的動作,重新把那槍給握好,槍托牢牢的頂在自己的肩上。


    春風這才從操作台上站起來:“羅師傅你把頭往這槍這邊偏一點,用眼睛看著中間的望山,穿過望山再看著槍口的準心,準心外麵是瞄準的目標,隻要望山,準心,目標成一條直線,就可以開槍了,一般情況下隻要不出意外就能打得中,這就叫三點一線。”


    羅三點點頭:“少爺說的是,隻是少爺可能不知道,那彈丸打出去的時候會飄,就算瞄得準也不一定打得準。”


    “羅師傅放心吧,等你們把這些槍都改好了,我在去改造彈丸,隻要我把彈丸改過之後,那彈丸打出去就不會飄,那瞄得準就一定打得準。”


    袁丙辰笑問:“小東家想好了,就這樣改嗎?”


    程風點點頭:“我決定了,就這麽改,這兩種槍的槍托,火槍的先加工一千把出來,這魯密銃就加工二百把出來吧,反正這魯密銃咱們隻有二百條,也沒有多的。”


    袁丙辰點點頭:“既然小東家已經確定下來了,那咱們就安排人去船廠那裏收集廢料,盡快把它加工出來。對了,小東家,你那盒子上要刻的字到底是啥字?啥時候把字樣給俺們,俺們這裏盒子都已經做完了,就差往上刻字後上漆了。”


    程風從自己的口袋裏拿出一張紙條來遞給了袁丙辰:“袁老爺爺,就這些字樣,這些字印在裝鏡子的盒子上。不過我想了一下,咱們這字還是不刻了,上麵刻字實在是太麻煩。你們把它刻成一個大的印章,然後用朱砂漆把它印到盒子上去就行了。”


    袁丙辰嗬嗬的笑著接過紙條:“小東家這辦法好,省時省力不麻煩,想蓋多少蓋多少。”嘴裏說著說話,順手就把那紙打開來看,隻見上麵用簡體漢字寫著:環中華洋人民民主共和國商務部,環球商貿進出口總公司監製。國家工業與技術發展部,第一輕工業管理局,第七光學儀器廠製。


    袁老頭抬眼看著程風:“小東家,這環中華洋人民民主共和國在哪裏?”


    程風嗬嗬的笑了起來:“袁老爺爺實誠了不是,咱們做的這個買賣,將來出名了,惦記的人肯定會有很多,如果不造個假的地址讓別人去找,咱們就會不安全。


    這就是為了保證商業機密而製造的一個煙霧,以後不管誰問這些東西得來路,咱們都是從海外這個國家得到的,別人要問這個國家在哪裏,就告訴他向東二萬六千裏。”


    程風說著又拿過一張紙寫了一串文字遞給袁丙辰看:“這個主意不錯,這事還得去找劉師傅說說,以後他的銅器裏凡是往外賣的,都要打上這幾個字。以後咱們賣的東西,凡是帶包裝的,都用這個地名稱,哈哈哈哈,我可真是個天才。”


    袁丙辰接過紙來查看,這紙上寫著:環中華洋人民民主共和國商務部,環球商貿進出口總公司監製。國家兵器工業部,廠製。


    看著如此莫名其妙的內容,袁丙辰也笑了起來:“你小子人不大,花花腸子挺多。胡編亂造這麽一個地方,誰能找得到就奇怪了。”


    “我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好不行,我還得迴去把咱們的鹽也帶上包裝,必須要讓那個東西高端大氣上檔次才行。”


    ……


    心裏有了成算,大少爺興高采烈的跑迴到學校,一頭紮進實驗室裏,開始設計食用鹽包裝袋,他要為他的雪花鹽打一個虛假廣告。


    晚飯的時候,程風在歺廳裏等到了商務印書室的負責人譚永,遠遠的大少就打招唿:“潭夫子好。”


    譚永剛走進餐廳,真想看看在哪裏排隊好,就聽見一個奶聲奶氣的小孩在叫自己。尋著聲音望去,就看見小東家正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排在一起,在等著打飯。


    那個打飯窗口是專為幼兒園的小孩開通的,窗口特別的矮,裏麵打飯的師傅打飯都是坐著打的,因為站著就找不到窗口。


    見小東家在隊伍裏麵跟自己打招唿,譚永隻得放棄自己排隊的念想,來到了程風的麵前:“小東家好,小東家可要俺來幫忙排隊?”


    程風笑笑:“不用,不用,先給譚夫子打個招唿,等一會兒吃完飯我到印刷室去找夫子有些事。”


    譚永點頭哈腰的:“沒有問題,一會俺在印刷室裏等小東家光臨。”因為程風要到印刷室去找自己談話,譚永吃飯的速度都比平時快了很多,三下五除二吃完飯,放下碗筷便毫不停留的迴到印刷室,靜靜的等待著程風的到來。


    大少爺吃飯可是一點都不慌張的,那是慢條斯理,細嚼慢咽,吃飯的時間比正常人的吃飯時間要長一倍。


    就因為吃的慢,學校裏專為夫子們開通的專用食堂,自打老師袁可立來後,他是天天混在幼兒園的餐食隊伍裏,夫子專用食堂從來不去。


    因為在那裏他會遇見他的老師,老頭子看他吃飯半死不活的,他就得挨罵。所以等他吃完的時候,整個食堂裏都已經沒有吃飯的人了。


    大少爺這吃飯的速度,整個學校食堂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以也沒人來催他,隻等他自己慢慢吃飽。


    花了很長的時間,終於吃飽了飯,摸摸自己的小肚子,大少心滿意足的離開歺廳,邁著小短腿,一路閑庭信步,晃悠到了商務印書室門口。小短腿一抬,便跨進了印刷室的屋子,負責人譚永正在這裏等著他。


    見到譚永,程風便從懷裏拿出一張設計好的圖紙出來:“譚夫子,我這裏有一個包裝袋的設計圖紙案,你抓緊時間把它印出來。”


    潭永接過圖案一看,設計圖樣分前後兩塊。


    前麵的圖案,左上角有個圓圈,圓圈裏畫有一個老頭拄著一條龍頭拐杖,身邊還站著一頭梅花鹿,圓圈的下麵還寫著三個字:長壽仙。


    正中央寫著:仙界雪花鹽五個大字。這五個字的下麵寫著二十個字,如同一副對聯:人要想長壽,冰川鹽來湊,保健食用鹽,健康又延年。在下麵還有一排字寫著,自然,安全,綠色,無添加。最下麵還寫著:環中華洋人民民主共和國,國家食品安全部監製,國家食用鹽專賣局南極洲保健鹽業有限公司製。


    看著這些字樣,譚永是一頭的霧水。這上麵的字他全都認識,可這些字組織起來的文字,他全都不理解。


    再看另一麵:保健食用鹽使用說明,本保健食用鹽采於南極洲萬年寒冰之下千丈深潭,經日月神火煉化成形,色澤潔白如雪,品質典雅高貴,口感純淨無異味,營養豐富,綠色環保,含有靈氣靈元靈識等多種微量元素,是修仙,練氣,化神,飛升,追求健康,實現長壽的必備良品。


    譚永看著程風:“小東家確定這是裝鹽的袋子?不是裝仙丹的?”


    “是啊,裝鹽用的,不裝仙丹。”程風點點頭。


    “這上麵寫的是不是太誇張了一點?”


    “沒事,又不是賣到咱們這裏的,咱這是賣到朝鮮和後金的。這東西隻有咱們有,咱就把牛吹大了,去賺那些後金建奴有錢人的錢,等他們知道這是虛假廣告的時候,估計都過去幾十年了。”


    譚永點點頭,覺得也是這個理,反正事是你家的事,錢是你家的錢,你愛咋玩就咋玩吧,心中無壓力,拍馬自然易:“小東家言之有理,那些野人的錢不賺白不賺,這個少爺要多少份?”


    “先印五千份吧,那雕板雕好一點,做的精美一點,看上去就得要高端大氣上檔次,讓人一看見這包裝,就覺得那不是用銅板能買得起的。


    這東西以後我們經常會用,一套雕版估計會用很長很長的時間。這麽好的東西,咱們不但要賣給朝鮮人,後金人,還要賣給倭奴,弄不好還能賣給那些西夷人也不一定。”


    “小東家放心吧,這事看上去挺複雜,其實內容並不多,兩天就能把板雕出來,兩天後便能開印,一天印個一兩千份都不是問題。”譚永心裏盤算了一下成本,五千份也就二十兩銀子本錢,就算是帶了包裝後都賣不出去,這錢也丟得起。


    這迴程風放心了,鹽這東西必須給它穿件漂亮又神秘的衣服,才能讓別人想找他的根源都找不到方向。


    ……


    天不亮就起來,大少爺忙了整整的一天,一點喘息的時間都沒有,臨到天快黑的時候,這才突然想起來,自己又要被打手心了,老師布置的五百個字,是一個字也沒寫啊。


    好在咱大少爺聰明,當天晚上是死活不露麵,連家都沒敢迴,混在幼兒園的大通鋪裏睡了一晚上。幼兒園負責的林家姐妹沒有辦法,隻好遣人四處傳遞消息,通知家長小少爺的去向。


    直到第二天早晨,大少早早的跑到老師的院子裏去,借著老師還沒起床的檔口,對著老師的房間大喊了一聲:“學生程虛穀給老師,師母請安。學生最近有些忙,先請幾天假,老師、師母再見。”說完也不等袁可立有所迴應是否同意,轉身就跑,他今天可還有很多的事,要到船廠去布置新任務。可不能讓老師抓著去練字。


    那隻可憐的山羊,大清早的草都還沒有得吃口,餓著個肚子就拉著程風一路飛奔,早早的逃離了學校。


    來到船廠,正好船廠在吃早餐,大少暗暗佩服自己的時間掐的可真準,正好能趕上早餐,要是晚了一會兒,估計連洗碗水都沒有了。


    又是混個肚圓的一天,大少吃飽喝足,在徐盛宇,何英傑幾個大匠的陪同下,查看了新船的進度,整整一個月過去,剛從登州迴來的時候,那隻鋪了五分之一肋骨的龍骨,現在已經全部鋪完,延龍骨向兩邊延伸的船底木都已經鋪開五六米寬,按這樣的速度估計用不了一年就能完工。


    程風有些驚訝:“我咋感覺這建造的速度好像比估計的快呀?”


    徐盛宇笑笑:“咱們試手那條三百料小船的時候,那手藝就已經迴來了一半。這條船自開工到現在兩個來月,俺們造船的手藝是一天比一天強,那以前丟掉的手藝現在又撿迴來了,原本以為這條船至少要造一年,現在看來最多七八個月甚至還會更短些應該就能完工了。”


    “咱們就按正常的進度來,萬萬不能趕工,趕工就有可能會出錯誤,這船要是有錯誤,那可能就是人命關天的。”大家也提醒了,畢竟趙傳是大事,趕工還是怕趕出問題來。


    “小東家放心吧,這速度就是俺們最正常的速度,一點也沒趕工,如果趕工的話那速度會更快,但是目前覺得沒這個必要。”何英傑說道。


    程風點點頭:“完全沒必要趕工,這船也不是我們急著要用的,一切都是要以質量為主,保證質量才是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生命保障。”


    圍著船塢走了一圈,真空看著停在碼頭上的那條大福船:“毛大帥的那條船改裝的怎麽樣了?”大少不想費勁巴拉的到那碼頭上去,這才直接問改裝的進度。


    “那個方向機昨天才吊裝進去,三天內應該能夠裝好,兩天能把那駕駛艙的琉璃片裝好,在檢查一天應該就可以出海去試航了。”徐盛宇說道。


    “也就是說最多六七天,這船就能改造完。”


    “差不多就這樣吧,七天應該沒有啥問題。”


    “等他們改造完之後,這些改船的師傅就別安排別的事了,讓他們造一種新的船。走,走,走,咱們迴議事廳去,我給你們看看我新帶來的圖紙。”看到船廠的施工進度,程風還是很滿意的,今天他決定造一種全新的高速偵察船。


    倆老頭見又有新船,有些興奮,便把另外幾個老頭也一塊招唿上,大家一起迴到議事廳,要看看這小東家帶來的新船是長什麽樣的。


    來到議事廳,程風把圖紙拿出來,讓老頭把圖紙卡在黑板上。那張圖紙完全被展開的時候,老頭們看著有些鬱悶了,竟然是艘單帆船。再一看這船的尺寸,竟然隻有十五米長,三米寬,整個船身又瘦又長。


    而且更奇怪的是,這船的結構和常見的木船完全不同。首先坐船的船身隻有兩米高,船尾還有高出甲板一米,長五米的駕駛艙。這些雖然有些奇怪,但還不是特奇怪。


    真正奇怪的是這船的下麵竟然還有兩條像彎弓一樣的腿,兩條腿的下麵是兩塊曲麵形木板,有點像那條大船用的減搖鰭。這兩條屈弓腿的寬度明顯比上麵的船身要寬,足足有五米。


    而那船的船舵竟然也不是靠著船身的,而是長長的伸到了下麵的那兩條弓腿平齊,這也太奇怪了。


    幾個老頭盯著這圖看了又看,實在看不明白這船為什麽會是這樣的。除了那上麵的飛翼帆能夠看得懂,其他的全都不知是為何。


    何英傑紅著老臉問:“小東家這是啥船啊?咋長得這麽怪模怪樣的?”


    程風笑笑:“這種船你們肯定沒見過,這叫水翼船。這種船在全速的時候,船舶下麵的那兩塊水翼板,會因為水的浮力而產生升力,會把整條船的船身都頂出水麵,整條船是漂浮在水麵上走的。


    因為船身離開了水麵,船體隻有空氣的阻力,水對船產生的阻力大大的降低,但是空氣阻力隻是水阻力的八百分之一,空氣的阻力幾乎可以低到忽略不計,所以這船的速度非常的快。”


    “那小東家說說,這非常的快到底怎麽個快法,給咱比喻比喻。”老頭子們沒法理解,這非常的快,到底是多快。


    程風低頭算了算說道:“就這麽說吧,從咱們這裏到天津,一千二百裏水路,如果是福船,那最快需要走三天。像咱們新建的那條大船,大概需要一天。如果是這條小船,最多五個時辰就到,也就是在咱們這裏吃了早餐,可以到天津去吃晚飯。”


    “這麽快?小東家你開玩笑的吧。他的速度那不跟飛一樣。”老頭子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程風笑笑:“差不多吧,所以這種船被稱為海上輕騎兵。可它跑的比馬快多了。這船唯一的毛病就是在高速的時候不能急轉彎,急轉彎就會側翻。


    別看這船小,他在高速時安全轉彎所需要的曲線幅度,可比那三千料的大福船還要大的多。而且打造這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能使用薄船板的地方,一定要使用薄船板,這船身要盡量的輕,越輕越好,船身越輕,這船越跑得快。


    這船的主要功能就是偵察和傳遞消息,並非戰鬥船隻,所以這船的建造要求就隻有一個,在保證你本身安全的情況下,全身越輕越好。”


    老頭隻會點點頭:“這船比較小,咱們可以試試,最多也就一個月就能造出來。到時候一試便知,這艘船的速度到底像不像小東家說的速度那麽快。”


    聽了老頭子們的話,程風那奶聲奶氣的笑聲響了起來:“這不算什麽,等你們把這船造上幾條出來,我再給你們一張圖紙,咱們造雙體的高速魚雷艇。等有了高速魚雷艇,別說是咱們這種慢悠悠的福船,就算是那西夷人的蓋侖船,咱們也能用幾條小船挑他一支船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慈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慈道人並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