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尋山所地多家當少 新玩意物小功能大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作者:心慈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目送張、湯兩位離去,程風迴頭看看站在千戶衙門口,一點興奮感都沒有的老爹,又看了看站在遠處看豬褪毛三位百戶。本想過來找他們聊聊,可是看到殺豬的那個地方人頭攢動,亂糟糟的,大少有些擔心自己個小,被人踩到。
想了想,還是來到老爹那裏,看著遠眺曠野發呆的程二虎:“爹爹在想啥呢?兒子看你一臉的愁容。”
程二虎歎息一聲:“爹爹在想,如果咱們大明所有的衛所全都成咱們衛所這個樣子,那衛所前途就危險了。”
程風嘿嘿一笑:“老爹合著在這裏杞人憂天,咱們都是小人物,衛所前途危不危險那是大人物想的事,跟咱們無關。再說了,危機、危機,有危險才有機會,衛所的危險來了,咱們的機會不就來了嗎,如果所有衛所都是好好的,那咱們怎麽可能得到這麽大一片天地。”
“可是這這麽下等的土地,咱家拿來又有何用?品牌的還給咱們增加了麻煩。”
“爹爹就莫要多想了,現在你憂愁也沒用,這地已經是咱們家的了,想辦法養活這些人已經是咱們家的責任。你現在應該想的是,下一步該怎麽辦,是明天咱們就迴家,對這裏不管不問,還是想想該怎麽把這裏經營好。”
程二虎撓撓頭:“爹爹腦袋都是漿糊,哪裏知道怎麽辦,你就說說你的想法吧,該怎麽辦好?”
程風知道自己老爹,剛升官沒經驗,肯定不知道怎麽辦好,就把自己早早已經想好的提出來:“你應該先叫那兩位百戶大人過來了解一下這周邊的情況,問一問這周邊有沒有碼頭,有沒有粘土礦,鐵礦,銅礦等等。
還要安排他們把千戶所修一修,該換門窗的換門窗,該修房頂的修房頂,還要讓他們把到成山衛城去的道路也要維修好。
如果這裏有碼頭,那碼頭也需要維修維修,如果沒碼頭,還得讓他們修一個碼頭,這陸地上的路實在太爛了,咱們下次可不能在走陸路,必須能坐船過來才行。咱們送了這麽多糧食過來,不可能讓他們就這樣白吃不幹活。”
“兒子說的對,不能讓他們閑著吃白飯。俺去叫他們過來問問。”程二虎轉身就要去叫人,程風,一把拉住:“爹爹,是你叫他們過來問話,不是我叫他們過來問話,你去叫他們算怎麽迴事啊。”
看了看周圍,正好宋玉成離自己比較近,程風扯著小奶音就喊:“玉成哥哥,玉成哥哥,你來一下。”
正站在不遠處看著那些女孩們嘻哈打鬧的宋軼辰,突然聽見程風的叫喊聲,忙跑了過來:“二老爺,少爺有啥事。”
程風指著站在在遠處看人殺豬的那幾個百戶:“麻煩玉成哥哥去叫薑伯伯和那兩個百戶過來,就說千戶大人找他們有事詢問。”
“好的少爺,你們等會,我馬上去叫。”宋玉成轉身就朝那三個百戶跑去。
薑雲升正和顧石兩個百戶在那裏看軍戶們給豬褪毛,宋玉成跑過來:“薑大人,兩位大人,我們家少爺請你們過去一下,有事詢問。”
薑雲升笑笑:“好的,知道了,馬上就過去。”看著宋玉成走遠,顧百戶,看著薑雲升麵帶不解:“薑大人,是千戶大人那個小公子叫咱們嗎?”
“是啊,怎麽啦?”
“下官有些迷惑,那小孩就算是千戶大人家的公子,咱們也不應該這樣溜須拍馬吧,屁大點小孩能有什麽事,怎麽他一叫你就得屁顛屁顛的去,就算是給千戶大人麵子,這是不是也太過了了些。照這樣下去,小孩子很容易被慣壞的。”
薑雲升哈哈大笑,伸手拍了拍顧百戶的肩膀:“顧老哥你有所不知,在咱們青山堡,你可以不聽千戶大人的,但不能不聽風哥兒的。”
“為何?千戶大人也不管管,就這麽慣著他?”
薑雲升哈哈一笑:“不瞞顧老哥說,不單是千戶大人慣著他,俺們前衛所,所有的人都慣著他。隻要是他說的話,俺們都聽,隻要他安排做的事,俺們都會去做。”
“為什麽會這樣?你們是不是都中了邪了?”顧百戶覺得前衛所的這些人肯定是腦筋有毛病,一個個大老爺們,竟然隻聽從一個小奶娃娃的。
“就知道你要問為什麽,因為他本事大啊,俺們跟著他混有飯吃。”
“薑大人這牛皮吹的,他一個小奶娃娃,還沒個三堆牛屎高,他本事再大還能大到哪裏去!”
薑雲升嘿嘿一笑:“不是老弟俺吹牛,風哥兒的本事,就是你倆加上俺,加上咱們兩個千戶所所有的人,再加上兩個千戶官捆一塊,都不及他一個小指頭的本事。”
“俺咋這麽不信呢?你這還不算吹牛,你這牛都吹到天外去了。”顧、石兩個是一點也不相信薑雲升的話。
薑雲升哈哈大笑起來,兩眼看著顧、石二人:“兩位老哥別不信,俺就說說他三歲的時候做的事,你倆可做得到就完了!”
“俺是不太相信,不給俺看薑大人說的這麽鄭重其事的,還是有些好奇,他三歲的時候做了啥事,讓你們這麽聽話的。”石百戶也不太相信,但好奇心呢顧百戶重,自然想聽聽真相。
薑雲升清了清嗓子:“要不是因為這尋山所已經歸了俺二虎兄弟,兩位老哥現在也算得上是自己人,要不然俺都不會跟你們說這事。
風哥兒的故事在俺們青山堡,可是捂的很嚴實的,那些婆娘迴娘家都不會說一句出去。所以俺跟你倆說了,你倆可不能往外說,萬一被外麵的大人物知道了,把風哥兒搶了去,咱們可就全都沒活路了。”
兩位百戶聽薑雲升在這裏說了老半天,竟然沒有一句說到他們想知道的重點上,心裏也很著急:“俺說薑大人啦,咱能不能說重點,那小奶娃三歲的時候到底幹了啥?讓你們這麽心甘情願的聽他的話。
你放心,俺們聽了絕對不往外說一個字。俺們向天發誓,俺倆敢對其他人包括自家婆娘亂說一個字,讓俺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薑雲升看看四周的人都離自己有些遠,估摸著沒人聽得見,這才是壓低聲音繼續說道:“這風哥兒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你們可別把他當一個小孩來看待,他本事可大得很。
他吧很神奇,三歲才學會說話,開始的時候俺們都還以為他是個啞巴。
你們也知道,咱們堡以前也跟你們一樣窮的要死,吃了上頓沒下頓,老婆孩子餓的嗷嗷叫。
在他三歲學說話之前,他們家還不如俺家,俺家至少一天隻餓兩頓,他們家一天能餓三頓。
那老婆孩子呀,餓得就隻剩個骨頭架子。你們別看現在的風哥兒白白胖胖的,可他三歲之前也是沒飯吃,餓的就剩一個腦袋,全身上下瘦得像根柴火棍子。
那時候堡子裏的女人們都擔心他長不大,早晚會被餓死。
可是當他滿了三歲,開始學著說話,聽說他開口說的第一句話,不是叫娘,也不是叫爹,而是叫的是肉。你們說神奇不神奇!”
“這是夠神奇了,然後呢?”
“然後可就不得了啦,自打他學會說話,他就開始攛掇她娘去做買賣,她娘聽了他的話,他們家一個月就吃飽飯了。
後來俺們堡子裏的男人們從外麵幫閑迴來,他就讓二虎兄弟攛掇俺們堡子裏的人和他家一起做買賣。
你們也知道咱們堡子裏的女人們關係比較好,大家都看著他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
家裏的女人們也攛掇俺們信他們家一迴,和他們家一起做買賣。俺們十二家一商量,也就同意了,你們猜結果如何?”
“你快說呀,結果如何?咱說話可不能賣關子。”兩百戶已經聽得心裏會發癢了。
薑雲升微微一笑:“結果就是一個月,俺們全堡的人都吃得飽飯了,全堡的小孩子全都開始上學堂認字了。
隻半年的時間,俺們全堡十三家全都住上了高大明亮的大磚房,俺們堡現在種地都用上了牛,出門都坐上了馬車。
你們說說,就他三歲的時候做的事情,你們哪位做得到?你們要有他小指頭蓋這麽點本事啊,這尋山所也不會窮成這樣。”
“這就是你們大人都聽那個小孩的原因?”顧百戶問。
“當然啦,他能讓俺們吃得飽飯,俺們為什麽不聽他的。”薑雲升迴答的理直氣壯。
“才三歲的小孩就這麽大本事,他不會是妖怪吧?”這顧百戶那鏽蝕的腦瓜子突然就想偏了。
“顧老頭,你那腦瓜子裏裝的是屎啊,他為什麽一定得是妖怪而不是神仙?老子就不像你,心思這麽歪,老子管他是妖怪還是神仙,誰讓老子吃飽飯,老子就認他是神仙,別說是聽他的話了,就算是為他去殺人放火造大反老子也幹。”
石百戶罵罵咧咧,鼻子裏直哼哼:“還妖怪,妖怪怎麽啦?誰他娘讓老子吃飽飯,妖怪也他娘的是神仙,誰他娘讓俺老子吃不飽飯,神仙也是妖怪。這風哥兒隻要能讓俺吃得飽飯,就算要俺跟著他造反,老子也幹。”
這石百戶一口一個造反,把薑雲升和顧百戶嚇了一跳,薑雲升趕緊阻攔:“石哥哥可別亂說,俺們風哥兒心地善良的很,怎麽可能會幹造反這種殺人越貨的勾當。
這兩年被他救下的窮苦之人都快有小二萬了,他可見不得百姓受苦,你也別跟他說什麽造反不造反的,他會不高興。”
石百戶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俺也是說了順口,一不小心就禿嚕瓢了。俺說薑大人,俺們這尋山所現在也歸了他們家,是不是說俺們也能跟著他們家一起吃飽飯了?”
“那是肯定的,沒見俺們來的時候就帶了二百石糧食過來,那就是來幫助你們度過春荒的,隻要你們聽風哥兒的話,他怎麽說你們就怎麽做,你們肯定能吃得飽飯的。”
薑雲升又把聲音壓得更低了一些:“俺在告訴你你這個更大的秘密,你們可不能外傳。”
“薑大人請說,俺們知道輕重,不會胡說八道的。”顧石二人,聽說還有秘密,還是大秘密,趕緊的把頭給湊近了些。
薑雲升神秘的笑笑:“你們知道風哥兒為什麽三歲前都不會說話嗎?”
“不知。”顧、石二人紛紛搖頭。
薑雲升又把聲音低了低,顯得更加的神秘:“俺聽俺家媳婦說,風哥兒有兩個神仙師傅在教他本事,因為怕他人小亂說話,所以封了他的啞穴。
直到他三歲的時候,神仙把所有的本事全都教給了他,這才解了他的啞穴,所以他直到三歲才會說話。
這事可千萬別往外說,說錯話讓老天爺知道了,可是會遭天打雷劈的。”
好家夥,這消息才是真正的勁爆,顧石兩位百戶也不敢亂問,更不敢亂說了,得罪神仙的事誰敢幹,除非是嫌自己命太長。可是總感覺哪裏怪怪的,可一時也想不出來是哪裏不對勁。
顧百戶忙擺擺手說:“俺們啥也不知道,啥也沒聽說過。風哥兒不是找咱們有事嗎!走,走,走,咱們趕快去聽聽是啥事。”
“對對,咱們趕緊走,別讓風哥兒等久了。”石百戶也忙著岔開話題。
看見兩個百戶那種緊張的樣子,薑雲升也不好再聊下去了,跟著兩人快步去找程二虎。
三人來到衙門口,看見程二虎父子正站在那裏等著,薑雲升忙問:“二虎兄弟,咱倆沒有何事?”
“風哥兒有一些事情不明白,想找兩位百戶大人了解了解情況,所以才叫你們過來。”程二虎直接就說是自家兒子找他們有事,是一點想為兒子遮掩的覺悟都沒有。
顧、石二人一聽程二虎的口氣,心裏的那一點點疑問徹底的消失不見,果然如薑大人所說,這不是大人說了算,而是小孩說了算。對這小孩的敬畏之心,從心底油然升起。
顧百戶麵對程風,臉上帶著敬畏之色,非常客氣的詢問:“風哥兒有啥需要知道的,隻管問來,小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絕不敢隱瞞。”
程風見老爹直接把事甩給了自己,沒法子,隻好開口:“顧伯伯,石伯伯,我叫你們伯伯應該沒叫錯吧?”
顧、石二人麵麵相覷,不知道迴答對好還是不對好,一時之間,竟然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程二虎一時也有些懵,不知道該讓兒子叫對方伯伯好,還是叫對方爺爺好。
薑雲升一看這架勢,估計薑二虎也沒經驗,那笑著插嘴:“沒錯,叫伯伯是對的,他們都比你爹爹年紀大。”
顧、石二人,也迴過神來,忙點頭:“沒錯,沒錯,是叫伯伯。”
“沒有叫錯就好。”程風麵帶微笑:“兩位伯伯,我想問一下咱們這裏可有碼頭?”
“有,南邊一裏地一個小碼頭,以前是停靠小漁船的,隻需要維繕維繕,應該是能用的。還有一處,向南四裏地有一條十裏河。
河口那個地方是個大海灣子,是個非常好的避風港灣,那灣子裏麵也有一處大碼頭,有十幾處泊位,以前是可以停靠三千料大船的,隻是年久失修,需要花大功夫才能再使用。”
“這碼頭的事你們懂得修繕嗎?”
“能,隻要有工具,能讓俺們吃飽飯,啥都能修。”石百戶不等顧百戶開口,搶先表態,生怕顧百戶會說錯話一樣。
“那就行,這事先放一放,你們可知道在咱們這轄區內可有出產粘土的地方?就是能燒磚燒瓦的那種粘土!”
一聽是問出粘土的地方,顧百戶倒是非常清楚,他用手指指著西方:“有啊,有很多地方都出產粘土,風哥兒請看,西邊那三個小土山,就是粘土山,隻需要把上麵的沙土扒拉開,底下全是上好的粘土。
還有這三座土山的背後大概一裏地,還有一座大一些的土山,隻是那山的顏色和前麵的三座不一樣,前麵那三座山的粘土是黃色的,而後麵那個土山,產的粘土是灰白色的。
另外還有西南方向,那兩條河的中間也有一座山,那山甚是奇怪,向東的一麵全是石頭,一點泥土也沒有,靠西的方麵全是泥土,一塊石頭也沒有,但是那泥土是紅色的。”
“等等,兩位伯伯等等,你們說那三座小山後麵的那座山的泥土是灰白色的?”程風聽見了灰白色的泥土,腦袋瓜子慢了半拍,但立馬還是打斷了他們的話:“那灰白色的粘土礦裏可發現過鐵礦,或者其他的礦石。”
“沒有,那地方除了那灰白色的泥土,就是普通的石頭都沒有。”
純粹的灰白色泥土,沒有伴生礦,那肯定不是錳礦,純錳礦好像是黑色的。也許是矽藻泥,最有可能的是鋁礬土。
不管是鋁礬土還是矽藻泥,可都是好東西。
如果是鋁礬土,那超高溫耐火磚就有希望了。如果是矽藻泥,那等到搞硝酸甘油的時候,那可是優良的穩定劑。不管是什麽吧,總要去取個樣來看看。
“除了這些可還有其他的什麽礦產沒有?如銅礦,硝礦,石炭礦之類的。”
“這些都沒有,不過俺聽說靖海衛有石炭,隻是不知道還開采沒有。除了這些,俺們這裏還有一種石頭,五顏六色的,很是好看,知不知道算不算礦。”
五顏六色的石頭,程風想起來了,是花崗石,紅色、黑色、花色的都有,是生產花崗石地板的好材料,隻是自己現在還用不上。
程風搖搖頭:“算了,這些以後再說吧,反正地就在那裏擺著,又跑不掉了,也不急這一時。對了,你們的春耕可幹完了?”
“還沒幹完,俺們沒有鐵農具,也沒有耕牛,想多種一些都不能夠。”說起春耕,顧、石兩個百戶都唉聲歎氣的。
大少想了想,還是安排道:“算了,已經種下的就種下吧,還沒有種的就別種了,讓地休息一年,明年在種。”
聽見風哥兒說不讓種地,兩個百戶急了:“風哥兒,不行啊,種地這事你不懂,這地可不能不種啊,產量在低多少也能產出些不是,不種地俺們都得餓死。”
程二虎忙出言打斷:“兩位大人莫慌忙,等風哥兒說完咱在商議。”
見千戶大人阻止,兩人隻能閉嘴。
程風接著說:“今年年生不好,你們種了估計也是白種,不如今年放荒一年,專職的幹一年手藝人,先把這裏的碼頭,千戶所,去衛城的道路都修繕好,再修建幾處磚窯,今天就差不多了。”
“可是,這一年俺們吃啥?”顧百戶不死心,還是要問。
“你們今年的所有糧食都由我們保證,你們隻管做好安排的事情就行,讓你們吃好不太可能,但是天天吃飽是能保證的。”
可能還在因為不讓種地而著急的兩個百貨,一聽說糧食由衛所提供,可能天天管飽,頓時眉開眼笑起來:“風哥兒都這麽說了,俺們還有什麽好說的,吃完飯馬上就安排人開始幹。”
兩人說完又看看程二虎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千戶大人,還是還有個問題,有些不好意思說。”
程二虎見兩人扭扭捏捏的樣子,也不知道是啥事,隻能直接問:“是啥問題隻管說來,沒什麽不好說的。”
“就是俺們這些能動的今天都來了,可家裏還有走不動的老人和小孩,他們在家還沒吃的,不知道千戶大人能不能給俺們一些糧食送迴去。”兩個百戶都有些臉紅,好像找別人要糧食是多麽不好意思的事情。
程二虎聽了,自然是不會反對的,隻是不知道該給他們多少合適。也不知道自己帶來的糧食能分多少出去,需要留下多少自用才合理。自己不敢亂表態,隻能看著自己兒子,用於眼神詢問答案。
“現在全所還是多少戶人家。”
“全所十個百戶所現今還有丁戶二百一十七戶,丁口九百五十三人。”石百戶迴答道,這些都是他負責的事。
程二虎問:“那現在在到這裏的一共有多少人?”
顧百戶:“今早張千戶剛數過人頭。除了住在千戶所周圍的四十七戶人家之外,居住在其他百戶所的一共來了三百二十人。現在在場的有四百零九人,加上留在家裏的老人小孩,千戶所周邊應該有六百多人。”
“也就是說,現在在其他百戶所留守的老人和小孩一共還有三百多人?”大少算了算,心裏歎氣,真是難搞啊,來的時候帶的糧食太少,一家給十斤,剩下的都隻夠兩天吃的。
可是不給他們家裏分糧食也不行,成年人全都在這裏幹活,那家裏老的小的還不得都餓死。
“我看這樣吧,先按一人二斤糧,先分到各家各戶去,剩下的應該夠在這裏的人喝兩天的粥。
你們組織好青壯男女,今天開始就動工準備,明天開始了,先維修從這裏到成山衛的道路。這件事情你們兩個百戶負責,先把道路修出個樣來。
記得維修的時候把人分散,每個人負責三丈長,從最遠處往迴修,一天最少能修六裏地。”
“可是風哥兒,這裏的糧食隻夠吃兩天,咱們兩天也修不好的路啊。”顧百戶憂慮的不行,他看了千戶大人帶來的那些糧食,最多就夠吃兩天。
程二虎現在知道怎麽做了:“隻要過兩天就行了,後天俺們還會送糧食過來,你們不用怕沒飯吃。
這裏的事情就由兩位老哥負責安排,吃完飯俺們就先迴去了,來的時候沒有想過這地方連個住的都沒有,都沒有準備過夜的東西,真是的。”
陪著尋山所的軍戶們吃了一頓飯,看著太陽已經偏西,再不啟程,天黑前就趕不迴去了,程二虎召集本部人馬準備返程。
出門的時候因為考慮的不仔細,隻圖用別人的馬車,就沒考慮過自己返程需要用馬車。隻是沒有想到,有馬車的湯百戶會直接就去了縣城。
這下好了,沒有便車坐了,一共三十二個人,隻有二十匹馬,這返程的路不知道怎麽走好。
如果一馬雙人,別人都好說,可那六個女孩可不行,大的都有十五歲,小的也八九歲了。不可能和其他男子同騎一馬。
程二虎和薑雲升商量之後決定,先迴去十騎帶著三個男孩一起,快馬加鞭趕迴去,然後再趕輛馬車返迴半路來接。大家都覺得如此安排可行,於是十匹馬帶著十三個人,快馬奔馳而去。
剩下來的十匹馬十九個人,怎麽安排都需要有八個人走路。程風一想反正都需要有人走路,幹脆就讓姐姐們借這個機會學著騎馬吧。
大家也覺得這樣也行,於是,在大男孩們的保護下,六個女孩開始學著騎馬,雖然開始的時候是有人牽著馬走,她們騎在馬背上,但這也比讓她們走路要快得多。
隻是因為那馬都是給成年人騎的,月兒、無豔,程大妮三個女孩年紀小,腿也不夠長,根本踩不到馬凳。就這樣走了十餘裏地,桂英、紅玉、程丫丫三個女孩就騎出了感覺,他們接過了牽馬人手裏的韁繩,開始自己獨立騎馬行走。
程風坐在馬背上,看著前麵三個年紀小的姐姐騎在馬背上,雙腿根本夠不到馬蹬,懸在空中的雙腿使不上勁,不能很好的把握住自己的重心,心裏就開始有了一些想法。
是不是可以在馬鞍兩邊再掛一副短一些的馬凳,這樣讓年紀小的人也可以踩著馬凳,並在馬鞍的兩邊大腿的位置,安上兩條保險帶,把兩腿牢牢的固定在馬鞍上,這樣是不是能夠保證學習騎馬的時候,隻要馬鞍不會翻下馬背,人就不會從馬背上掉下來。
大少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可行性很高,迴去應該試一試,要不然自己那匹小紅馬估計長成大馬自己都騎不了。
程風的思想比較的跳脫,天馬行空,比較隨意。剛想著學馬的事,馬上就會跳到另外一樁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上去。
這不,剛想起來給馬鞍改個裝升個級,小腦袋一個急轉彎,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便問抱著自己騎馬的老爹:“對了,爹爹,我想起一件事情,我記得咱們從文登縣收流民的時候,有四個滿臉橫肉的乞丐頭子,你們把他們弄到哪裏去了?”
程二虎想了一下:“你說的可是哪四個礦工,馬六,鄧彪子,洪狗子,田老二四人?”
程風搖搖頭:“我也不知道,應該就是他們吧,反正就是那四個滿臉橫肉的家夥,後來聽大爺說他們是招遠鐵礦的礦工,白蓮教民亂的時候跑出來的,不敢迴去。
聽說他們在縣城的時候也隻是收那些小孩的保護費,但也確實給了那些小孩安全保護,並沒有傷害過那些小孩。”
程二虎說道:“他們四人俺們還真調查過,確實沒有出過人命,隻是人長得有些兇相,看著嚇人罷了。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把他們四個收入軍戶,後來你大爺當了千戶之後,就把他們四人調到崖山溝百戶所當值去了,今天怎麽想起他們四個來了?”
“我記得他們四個原來就是幹鐵礦的,應該對鐵礦比較熟悉,我覺得是不是把他們叫來,讓他們到巡山所的那個鐵礦去看看是怎麽迴事。
如果他們四個在挖礦上確實有些本事,你就把他們調到你這邊來,反正你這裏也沒幾個兵,到時就給他們提個小官,收收他們的人心。”
“這個可以,俺迴去就跟你大爺商量商量,先把他們叫過去試試看,如果有真本事,再調他們也不遲。”
父子倆騎在馬上,倒也算輕鬆。眼看太陽就要落山,走進右巡所地界的程二虎總算是看到了返迴來接人的隊伍,四人九馬,加上輛馬車。程二虎鬆口氣,天黑前總算是能夠平安趕迴家了。
去了一趟尋山千戶所,一個銅板的賬都沒有查到,搞得大家都精疲力盡,唯一的一點收獲就是幾個丫頭學會了四平八穩的騎馬技術。如果能每天都騎一騎,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敢讓馬兒跑幾步。
大少人倒是不累,就是心累的不行。一想起尋山所那十裏無犬吠,村村無雞鳴的破敗相,就有些心情不美好,晚上想了大半夜,也沒有想出如何用最小的代價,讓那個地方的人不被餓死。
可天啟四年這個時間段,正好是天時地利都不合的時候,想用最小的代價,讓他們富裕起來難啊。大少爺想到人睡著,也沒有想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
早上睡到日上三竿,這才想起來,要到船廠去看看他們加工船龍骨是如何做的。匆匆忙忙的起了床,走出房間便看見已經套好了車,拴在柱子上的羊羊車。
大少的心情突然就美好起來了,自家老爹可真夠貼心的,知道自己今天肯定要出門,就已經把車都給自己套好了。
急匆匆來到船廠,隻看見船廠裏到處都是架好的木架子。每個木架子上都架著一棵十多米長,一米多直徑的圓木。有的原木已經成形,成了四四方方的正方體,有木匠正在平麵上開槽。
在龍骨大師徐勝宇的解說下,程風總算是知道了木質大船的龍骨是怎麽加工出來了。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大船的龍骨必須要一根完整的原木才行。如果船的龍骨必須是一根完整的原木,那麽全世界的木質海船都不可能超過三十米。
因為想使用一根完整的三十米長原木做龍骨,那這棵樹的直徑最少也得四米以上,要想得到一顆頭尾一樣粗細的三十米長原木,那這棵樹的樹高最少也要在五十米以上,才能掐頭去尾,得到相同粗細的大木,五十米相當於是十七層樓這麽高,可世界上哪有十七層樓高的大樹可用。
而實際的龍骨做法就是把無數棵差不多大小的樹木並列起來,然後用榫卯的方法把它們全部相連,形成一個巨大的龍骨結構。不然怎麽會叫鋪設龍骨呢?
就如現在要造的這條船,因為是龍骨長度需要七十米,高六米,寬五米。能得到這個尺寸的龍骨,就是用直徑一米五左右,長十五米左右的圓木,修整成一米直徑的方木。
用這種一米直徑十五米長的原木五條並列,從側麵打入方木卯在一起,就可以組成十五米長,五米寬的組件,用五組這種規格的組件,用榫卯首尾相連,榫卯處在卡入主肋骨,就能得到五米寬,一米高,七十米長的龍骨組件。
第二層龍骨用同樣的組件,隻不過第二層的第一組原木是七米五,第二組後才是十五米。這樣兩層相疊加的時候,第二層第二組原木的中間位置正好在第一層原木的首尾相接處。
以此類推,第一第三第五,結構相同,第二第四,第六結構相同,就能夠得到一條完整的,五米寬,六米高,七十米長的龍骨。
再加上每一米五一條肋骨,每三米一層肋骨加肋板,十五米一條主肋骨,加上兩層間的甲板,就組成由無數個三角形構成的船底隔水艙。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加上各層的輔助龍骨,甲板,隔板之類,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船體。
實際上木船的龍骨是從船底一直貫穿到船頂層的,每層船艙之間的牆板其本身也是船體龍骨的一部分。並不是單純的一根臥在船底的大木這麽簡單。
大少每天都很忙,隻要他願意,每天要他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而這些事情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別人取代不了的,想找個人跑腿都不行。
在了解龍骨的基本鋪設方式後,大少馬不停蹄的又去看了雙龍泉樹蔭下的辣椒和西紅柿苗生長情況。
看過辣椒西紅柿苗的情況之後,又快羊加鞕的跑到新鹽場去看鹽場是否已經生產。
看見新鹽場的曬鹽已經有了一些成效,再有兩天就可以出成果,這才放心下來,又匆匆忙忙的跑到琉璃廠看新產品的試製情況。
琉璃廠,各種各樣的玻璃片平放在木模板裏,一塊塊木模板擺滿操作台,大少是一片一片的摳出來檢驗,檢驗的無比認真,哪怕隻是一點點的缺陷都不能放過的那種認真。
看少爺看得仔細,劉永壽笑道:“少爺放心,俺們生產了幾百片才挑選出一百片,肯定是一點瑕疵都沒有,但凡有些許瑕疵的都迴爐了。”
大少查看著劉永壽搬過來的玻璃問劉永壽:“永壽哥哥,你們家可會打錫箔紙?”
劉永壽笑笑:“會啊,銅器匠人都會,打錫箔紙可比打銅板簡單多了。”
程風就知道銅器匠人懂得如何打製錫箔紙,但還是確定一下:“這麽說永福哥哥,永祿哥哥都會打錫箔紙?”
劉永壽笑說:“俺們銅器匠人用的就是銅和錫,打製錫箔紙自然都是會的。”
大少高興了:“永壽哥哥,你讓兩位哥哥多打些錫箔紙來,俺們把這些琉璃片都擦拭幹淨,一點灰塵不能有,然後把錫箔紙緊貼到琉璃片上去,再把琉璃片放進這模具槽中。你去庫房把水銀搬過來,把水銀倒在錫箔紙上,然後放邊上靜置一個月後取出就行了。”
“這事簡單,俺馬上去叫哥哥們幹活,隻是少爺你這樣做能得到什麽?”劉永壽對這事充滿了好奇心。
大少嘿嘿一笑:“這個我現在不說,等一個月後哥哥自然就知道是啥玩意兒了。”
劉永壽淡淡一笑:“好吧,現在不問,俺找哥哥們幹活去。”
程風忙提醒道:“永壽哥哥先把那些特殊的琉璃片搬過來讓我先看著。”
“好的,少爺等一下。”劉永壽從架子上又搬下來一木盒子放在程風麵前,這才去銅器廠找哥哥們打錫紙去。
程風打開蓋子,拿出裏麵的凸透鏡來看,鏡片還是可以的,也不知道他們加工了多少塊,才得了這幾塊達到要求的。隻是這些凸透鏡,單從門窗玻璃的角度來說是完全合格的。
但是對於作為鏡片的要求來說,鏡片有些發烏,透光性明顯不夠,程風知道,造成鏡片發烏的原因,一是因為石英砂沒有精選過,石英純淨度不夠,其二是因為現在采用的是對石英沙溶解溫度要求比較低的鉛玻璃配方。
雖然要求我的溫度低了,但是玻璃本身的顏色會變得有些烏黑,嚴重影響透光性。不過現階段不是要求高質量的問題,而是先解決好有無的問題,雖然現在的凸透鏡透光性不好,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現在這個玻璃片內部沒有氣泡,外麵沒有波紋,已經很不錯了,先用這些鏡片做幾部望遠鏡出來用著。改進玻璃生產工藝的問題,還是等自己迴來之後再說。
等到劉永壽安排好錫箔紙的事迴來,大少就讓劉永壽抬著放著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箱子去找劉老實,現在需要劉老實的手藝打造單筒望遠鏡的外殼。
在劉老實處,程風在桌子上畫了望遠鏡的草圖,又拿起鏡片來比劃了半天,劉老實才搞明白。為了不讓鏡筒之間密封不好,劉老實還提出兩節鏡筒之用鑼紋相聯,又能增加兩筒之間的穩定性,又能起到密封光線的作用。
其實這些東西隻要把原理說透了,做起來很簡單。劉老實隻是試驗了半天的時間,前後改進了十來次後就組裝出了第一台單筒望遠鏡。
雖然還達不到程風心目中的要求,但是因為玻璃的生產工藝比目前西方的玻璃生產工藝要先進的多。所以不管是望遠鏡的清晰度還是倍數,都比西洋過來的那個天價望遠鏡要好得多。
隻要成功製造出了第一台,那第二台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就更簡單了,增加單筒望遠鏡的安全性,還在望遠鏡的前後增加了銅質的鏡頭蓋,並且每個蓋子都有拴繩手的環,這樣就可以用繩索把蓋子和望遠鏡連在一起,防止鏡頭蓋丟失。還可以拴上失手繩,防止望遠鏡丟失。
到下午吃飯的時候程風已經得到了兩隻完整的望遠鏡,一支四倍鏡,一支八倍鏡。四倍鏡拿著還合手,八倍鏡的就有些重了,大少拿著都吃力,更別說長時間觀望了。
終於有了自己的望遠鏡,大少開心極了:“劉伯伯,明天我還來,麻煩伯伯把那台最大的做出來。”
想了想,還是來到老爹那裏,看著遠眺曠野發呆的程二虎:“爹爹在想啥呢?兒子看你一臉的愁容。”
程二虎歎息一聲:“爹爹在想,如果咱們大明所有的衛所全都成咱們衛所這個樣子,那衛所前途就危險了。”
程風嘿嘿一笑:“老爹合著在這裏杞人憂天,咱們都是小人物,衛所前途危不危險那是大人物想的事,跟咱們無關。再說了,危機、危機,有危險才有機會,衛所的危險來了,咱們的機會不就來了嗎,如果所有衛所都是好好的,那咱們怎麽可能得到這麽大一片天地。”
“可是這這麽下等的土地,咱家拿來又有何用?品牌的還給咱們增加了麻煩。”
“爹爹就莫要多想了,現在你憂愁也沒用,這地已經是咱們家的了,想辦法養活這些人已經是咱們家的責任。你現在應該想的是,下一步該怎麽辦,是明天咱們就迴家,對這裏不管不問,還是想想該怎麽把這裏經營好。”
程二虎撓撓頭:“爹爹腦袋都是漿糊,哪裏知道怎麽辦,你就說說你的想法吧,該怎麽辦好?”
程風知道自己老爹,剛升官沒經驗,肯定不知道怎麽辦好,就把自己早早已經想好的提出來:“你應該先叫那兩位百戶大人過來了解一下這周邊的情況,問一問這周邊有沒有碼頭,有沒有粘土礦,鐵礦,銅礦等等。
還要安排他們把千戶所修一修,該換門窗的換門窗,該修房頂的修房頂,還要讓他們把到成山衛城去的道路也要維修好。
如果這裏有碼頭,那碼頭也需要維修維修,如果沒碼頭,還得讓他們修一個碼頭,這陸地上的路實在太爛了,咱們下次可不能在走陸路,必須能坐船過來才行。咱們送了這麽多糧食過來,不可能讓他們就這樣白吃不幹活。”
“兒子說的對,不能讓他們閑著吃白飯。俺去叫他們過來問問。”程二虎轉身就要去叫人,程風,一把拉住:“爹爹,是你叫他們過來問話,不是我叫他們過來問話,你去叫他們算怎麽迴事啊。”
看了看周圍,正好宋玉成離自己比較近,程風扯著小奶音就喊:“玉成哥哥,玉成哥哥,你來一下。”
正站在不遠處看著那些女孩們嘻哈打鬧的宋軼辰,突然聽見程風的叫喊聲,忙跑了過來:“二老爺,少爺有啥事。”
程風指著站在在遠處看人殺豬的那幾個百戶:“麻煩玉成哥哥去叫薑伯伯和那兩個百戶過來,就說千戶大人找他們有事詢問。”
“好的少爺,你們等會,我馬上去叫。”宋玉成轉身就朝那三個百戶跑去。
薑雲升正和顧石兩個百戶在那裏看軍戶們給豬褪毛,宋玉成跑過來:“薑大人,兩位大人,我們家少爺請你們過去一下,有事詢問。”
薑雲升笑笑:“好的,知道了,馬上就過去。”看著宋玉成走遠,顧百戶,看著薑雲升麵帶不解:“薑大人,是千戶大人那個小公子叫咱們嗎?”
“是啊,怎麽啦?”
“下官有些迷惑,那小孩就算是千戶大人家的公子,咱們也不應該這樣溜須拍馬吧,屁大點小孩能有什麽事,怎麽他一叫你就得屁顛屁顛的去,就算是給千戶大人麵子,這是不是也太過了了些。照這樣下去,小孩子很容易被慣壞的。”
薑雲升哈哈大笑,伸手拍了拍顧百戶的肩膀:“顧老哥你有所不知,在咱們青山堡,你可以不聽千戶大人的,但不能不聽風哥兒的。”
“為何?千戶大人也不管管,就這麽慣著他?”
薑雲升哈哈一笑:“不瞞顧老哥說,不單是千戶大人慣著他,俺們前衛所,所有的人都慣著他。隻要是他說的話,俺們都聽,隻要他安排做的事,俺們都會去做。”
“為什麽會這樣?你們是不是都中了邪了?”顧百戶覺得前衛所的這些人肯定是腦筋有毛病,一個個大老爺們,竟然隻聽從一個小奶娃娃的。
“就知道你要問為什麽,因為他本事大啊,俺們跟著他混有飯吃。”
“薑大人這牛皮吹的,他一個小奶娃娃,還沒個三堆牛屎高,他本事再大還能大到哪裏去!”
薑雲升嘿嘿一笑:“不是老弟俺吹牛,風哥兒的本事,就是你倆加上俺,加上咱們兩個千戶所所有的人,再加上兩個千戶官捆一塊,都不及他一個小指頭的本事。”
“俺咋這麽不信呢?你這還不算吹牛,你這牛都吹到天外去了。”顧、石兩個是一點也不相信薑雲升的話。
薑雲升哈哈大笑起來,兩眼看著顧、石二人:“兩位老哥別不信,俺就說說他三歲的時候做的事,你倆可做得到就完了!”
“俺是不太相信,不給俺看薑大人說的這麽鄭重其事的,還是有些好奇,他三歲的時候做了啥事,讓你們這麽聽話的。”石百戶也不太相信,但好奇心呢顧百戶重,自然想聽聽真相。
薑雲升清了清嗓子:“要不是因為這尋山所已經歸了俺二虎兄弟,兩位老哥現在也算得上是自己人,要不然俺都不會跟你們說這事。
風哥兒的故事在俺們青山堡,可是捂的很嚴實的,那些婆娘迴娘家都不會說一句出去。所以俺跟你倆說了,你倆可不能往外說,萬一被外麵的大人物知道了,把風哥兒搶了去,咱們可就全都沒活路了。”
兩位百戶聽薑雲升在這裏說了老半天,竟然沒有一句說到他們想知道的重點上,心裏也很著急:“俺說薑大人啦,咱能不能說重點,那小奶娃三歲的時候到底幹了啥?讓你們這麽心甘情願的聽他的話。
你放心,俺們聽了絕對不往外說一個字。俺們向天發誓,俺倆敢對其他人包括自家婆娘亂說一個字,讓俺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薑雲升看看四周的人都離自己有些遠,估摸著沒人聽得見,這才是壓低聲音繼續說道:“這風哥兒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你們可別把他當一個小孩來看待,他本事可大得很。
他吧很神奇,三歲才學會說話,開始的時候俺們都還以為他是個啞巴。
你們也知道,咱們堡以前也跟你們一樣窮的要死,吃了上頓沒下頓,老婆孩子餓的嗷嗷叫。
在他三歲學說話之前,他們家還不如俺家,俺家至少一天隻餓兩頓,他們家一天能餓三頓。
那老婆孩子呀,餓得就隻剩個骨頭架子。你們別看現在的風哥兒白白胖胖的,可他三歲之前也是沒飯吃,餓的就剩一個腦袋,全身上下瘦得像根柴火棍子。
那時候堡子裏的女人們都擔心他長不大,早晚會被餓死。
可是當他滿了三歲,開始學著說話,聽說他開口說的第一句話,不是叫娘,也不是叫爹,而是叫的是肉。你們說神奇不神奇!”
“這是夠神奇了,然後呢?”
“然後可就不得了啦,自打他學會說話,他就開始攛掇她娘去做買賣,她娘聽了他的話,他們家一個月就吃飽飯了。
後來俺們堡子裏的男人們從外麵幫閑迴來,他就讓二虎兄弟攛掇俺們堡子裏的人和他家一起做買賣。
你們也知道咱們堡子裏的女人們關係比較好,大家都看著他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
家裏的女人們也攛掇俺們信他們家一迴,和他們家一起做買賣。俺們十二家一商量,也就同意了,你們猜結果如何?”
“你快說呀,結果如何?咱說話可不能賣關子。”兩百戶已經聽得心裏會發癢了。
薑雲升微微一笑:“結果就是一個月,俺們全堡的人都吃得飽飯了,全堡的小孩子全都開始上學堂認字了。
隻半年的時間,俺們全堡十三家全都住上了高大明亮的大磚房,俺們堡現在種地都用上了牛,出門都坐上了馬車。
你們說說,就他三歲的時候做的事情,你們哪位做得到?你們要有他小指頭蓋這麽點本事啊,這尋山所也不會窮成這樣。”
“這就是你們大人都聽那個小孩的原因?”顧百戶問。
“當然啦,他能讓俺們吃得飽飯,俺們為什麽不聽他的。”薑雲升迴答的理直氣壯。
“才三歲的小孩就這麽大本事,他不會是妖怪吧?”這顧百戶那鏽蝕的腦瓜子突然就想偏了。
“顧老頭,你那腦瓜子裏裝的是屎啊,他為什麽一定得是妖怪而不是神仙?老子就不像你,心思這麽歪,老子管他是妖怪還是神仙,誰讓老子吃飽飯,老子就認他是神仙,別說是聽他的話了,就算是為他去殺人放火造大反老子也幹。”
石百戶罵罵咧咧,鼻子裏直哼哼:“還妖怪,妖怪怎麽啦?誰他娘讓老子吃飽飯,妖怪也他娘的是神仙,誰他娘讓俺老子吃不飽飯,神仙也是妖怪。這風哥兒隻要能讓俺吃得飽飯,就算要俺跟著他造反,老子也幹。”
這石百戶一口一個造反,把薑雲升和顧百戶嚇了一跳,薑雲升趕緊阻攔:“石哥哥可別亂說,俺們風哥兒心地善良的很,怎麽可能會幹造反這種殺人越貨的勾當。
這兩年被他救下的窮苦之人都快有小二萬了,他可見不得百姓受苦,你也別跟他說什麽造反不造反的,他會不高興。”
石百戶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俺也是說了順口,一不小心就禿嚕瓢了。俺說薑大人,俺們這尋山所現在也歸了他們家,是不是說俺們也能跟著他們家一起吃飽飯了?”
“那是肯定的,沒見俺們來的時候就帶了二百石糧食過來,那就是來幫助你們度過春荒的,隻要你們聽風哥兒的話,他怎麽說你們就怎麽做,你們肯定能吃得飽飯的。”
薑雲升又把聲音壓得更低了一些:“俺在告訴你你這個更大的秘密,你們可不能外傳。”
“薑大人請說,俺們知道輕重,不會胡說八道的。”顧石二人,聽說還有秘密,還是大秘密,趕緊的把頭給湊近了些。
薑雲升神秘的笑笑:“你們知道風哥兒為什麽三歲前都不會說話嗎?”
“不知。”顧、石二人紛紛搖頭。
薑雲升又把聲音低了低,顯得更加的神秘:“俺聽俺家媳婦說,風哥兒有兩個神仙師傅在教他本事,因為怕他人小亂說話,所以封了他的啞穴。
直到他三歲的時候,神仙把所有的本事全都教給了他,這才解了他的啞穴,所以他直到三歲才會說話。
這事可千萬別往外說,說錯話讓老天爺知道了,可是會遭天打雷劈的。”
好家夥,這消息才是真正的勁爆,顧石兩位百戶也不敢亂問,更不敢亂說了,得罪神仙的事誰敢幹,除非是嫌自己命太長。可是總感覺哪裏怪怪的,可一時也想不出來是哪裏不對勁。
顧百戶忙擺擺手說:“俺們啥也不知道,啥也沒聽說過。風哥兒不是找咱們有事嗎!走,走,走,咱們趕快去聽聽是啥事。”
“對對,咱們趕緊走,別讓風哥兒等久了。”石百戶也忙著岔開話題。
看見兩個百戶那種緊張的樣子,薑雲升也不好再聊下去了,跟著兩人快步去找程二虎。
三人來到衙門口,看見程二虎父子正站在那裏等著,薑雲升忙問:“二虎兄弟,咱倆沒有何事?”
“風哥兒有一些事情不明白,想找兩位百戶大人了解了解情況,所以才叫你們過來。”程二虎直接就說是自家兒子找他們有事,是一點想為兒子遮掩的覺悟都沒有。
顧、石二人一聽程二虎的口氣,心裏的那一點點疑問徹底的消失不見,果然如薑大人所說,這不是大人說了算,而是小孩說了算。對這小孩的敬畏之心,從心底油然升起。
顧百戶麵對程風,臉上帶著敬畏之色,非常客氣的詢問:“風哥兒有啥需要知道的,隻管問來,小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絕不敢隱瞞。”
程風見老爹直接把事甩給了自己,沒法子,隻好開口:“顧伯伯,石伯伯,我叫你們伯伯應該沒叫錯吧?”
顧、石二人麵麵相覷,不知道迴答對好還是不對好,一時之間,竟然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程二虎一時也有些懵,不知道該讓兒子叫對方伯伯好,還是叫對方爺爺好。
薑雲升一看這架勢,估計薑二虎也沒經驗,那笑著插嘴:“沒錯,叫伯伯是對的,他們都比你爹爹年紀大。”
顧、石二人,也迴過神來,忙點頭:“沒錯,沒錯,是叫伯伯。”
“沒有叫錯就好。”程風麵帶微笑:“兩位伯伯,我想問一下咱們這裏可有碼頭?”
“有,南邊一裏地一個小碼頭,以前是停靠小漁船的,隻需要維繕維繕,應該是能用的。還有一處,向南四裏地有一條十裏河。
河口那個地方是個大海灣子,是個非常好的避風港灣,那灣子裏麵也有一處大碼頭,有十幾處泊位,以前是可以停靠三千料大船的,隻是年久失修,需要花大功夫才能再使用。”
“這碼頭的事你們懂得修繕嗎?”
“能,隻要有工具,能讓俺們吃飽飯,啥都能修。”石百戶不等顧百戶開口,搶先表態,生怕顧百戶會說錯話一樣。
“那就行,這事先放一放,你們可知道在咱們這轄區內可有出產粘土的地方?就是能燒磚燒瓦的那種粘土!”
一聽是問出粘土的地方,顧百戶倒是非常清楚,他用手指指著西方:“有啊,有很多地方都出產粘土,風哥兒請看,西邊那三個小土山,就是粘土山,隻需要把上麵的沙土扒拉開,底下全是上好的粘土。
還有這三座土山的背後大概一裏地,還有一座大一些的土山,隻是那山的顏色和前麵的三座不一樣,前麵那三座山的粘土是黃色的,而後麵那個土山,產的粘土是灰白色的。
另外還有西南方向,那兩條河的中間也有一座山,那山甚是奇怪,向東的一麵全是石頭,一點泥土也沒有,靠西的方麵全是泥土,一塊石頭也沒有,但是那泥土是紅色的。”
“等等,兩位伯伯等等,你們說那三座小山後麵的那座山的泥土是灰白色的?”程風聽見了灰白色的泥土,腦袋瓜子慢了半拍,但立馬還是打斷了他們的話:“那灰白色的粘土礦裏可發現過鐵礦,或者其他的礦石。”
“沒有,那地方除了那灰白色的泥土,就是普通的石頭都沒有。”
純粹的灰白色泥土,沒有伴生礦,那肯定不是錳礦,純錳礦好像是黑色的。也許是矽藻泥,最有可能的是鋁礬土。
不管是鋁礬土還是矽藻泥,可都是好東西。
如果是鋁礬土,那超高溫耐火磚就有希望了。如果是矽藻泥,那等到搞硝酸甘油的時候,那可是優良的穩定劑。不管是什麽吧,總要去取個樣來看看。
“除了這些可還有其他的什麽礦產沒有?如銅礦,硝礦,石炭礦之類的。”
“這些都沒有,不過俺聽說靖海衛有石炭,隻是不知道還開采沒有。除了這些,俺們這裏還有一種石頭,五顏六色的,很是好看,知不知道算不算礦。”
五顏六色的石頭,程風想起來了,是花崗石,紅色、黑色、花色的都有,是生產花崗石地板的好材料,隻是自己現在還用不上。
程風搖搖頭:“算了,這些以後再說吧,反正地就在那裏擺著,又跑不掉了,也不急這一時。對了,你們的春耕可幹完了?”
“還沒幹完,俺們沒有鐵農具,也沒有耕牛,想多種一些都不能夠。”說起春耕,顧、石兩個百戶都唉聲歎氣的。
大少想了想,還是安排道:“算了,已經種下的就種下吧,還沒有種的就別種了,讓地休息一年,明年在種。”
聽見風哥兒說不讓種地,兩個百戶急了:“風哥兒,不行啊,種地這事你不懂,這地可不能不種啊,產量在低多少也能產出些不是,不種地俺們都得餓死。”
程二虎忙出言打斷:“兩位大人莫慌忙,等風哥兒說完咱在商議。”
見千戶大人阻止,兩人隻能閉嘴。
程風接著說:“今年年生不好,你們種了估計也是白種,不如今年放荒一年,專職的幹一年手藝人,先把這裏的碼頭,千戶所,去衛城的道路都修繕好,再修建幾處磚窯,今天就差不多了。”
“可是,這一年俺們吃啥?”顧百戶不死心,還是要問。
“你們今年的所有糧食都由我們保證,你們隻管做好安排的事情就行,讓你們吃好不太可能,但是天天吃飽是能保證的。”
可能還在因為不讓種地而著急的兩個百貨,一聽說糧食由衛所提供,可能天天管飽,頓時眉開眼笑起來:“風哥兒都這麽說了,俺們還有什麽好說的,吃完飯馬上就安排人開始幹。”
兩人說完又看看程二虎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千戶大人,還是還有個問題,有些不好意思說。”
程二虎見兩人扭扭捏捏的樣子,也不知道是啥事,隻能直接問:“是啥問題隻管說來,沒什麽不好說的。”
“就是俺們這些能動的今天都來了,可家裏還有走不動的老人和小孩,他們在家還沒吃的,不知道千戶大人能不能給俺們一些糧食送迴去。”兩個百戶都有些臉紅,好像找別人要糧食是多麽不好意思的事情。
程二虎聽了,自然是不會反對的,隻是不知道該給他們多少合適。也不知道自己帶來的糧食能分多少出去,需要留下多少自用才合理。自己不敢亂表態,隻能看著自己兒子,用於眼神詢問答案。
“現在全所還是多少戶人家。”
“全所十個百戶所現今還有丁戶二百一十七戶,丁口九百五十三人。”石百戶迴答道,這些都是他負責的事。
程二虎問:“那現在在到這裏的一共有多少人?”
顧百戶:“今早張千戶剛數過人頭。除了住在千戶所周圍的四十七戶人家之外,居住在其他百戶所的一共來了三百二十人。現在在場的有四百零九人,加上留在家裏的老人小孩,千戶所周邊應該有六百多人。”
“也就是說,現在在其他百戶所留守的老人和小孩一共還有三百多人?”大少算了算,心裏歎氣,真是難搞啊,來的時候帶的糧食太少,一家給十斤,剩下的都隻夠兩天吃的。
可是不給他們家裏分糧食也不行,成年人全都在這裏幹活,那家裏老的小的還不得都餓死。
“我看這樣吧,先按一人二斤糧,先分到各家各戶去,剩下的應該夠在這裏的人喝兩天的粥。
你們組織好青壯男女,今天開始就動工準備,明天開始了,先維修從這裏到成山衛的道路。這件事情你們兩個百戶負責,先把道路修出個樣來。
記得維修的時候把人分散,每個人負責三丈長,從最遠處往迴修,一天最少能修六裏地。”
“可是風哥兒,這裏的糧食隻夠吃兩天,咱們兩天也修不好的路啊。”顧百戶憂慮的不行,他看了千戶大人帶來的那些糧食,最多就夠吃兩天。
程二虎現在知道怎麽做了:“隻要過兩天就行了,後天俺們還會送糧食過來,你們不用怕沒飯吃。
這裏的事情就由兩位老哥負責安排,吃完飯俺們就先迴去了,來的時候沒有想過這地方連個住的都沒有,都沒有準備過夜的東西,真是的。”
陪著尋山所的軍戶們吃了一頓飯,看著太陽已經偏西,再不啟程,天黑前就趕不迴去了,程二虎召集本部人馬準備返程。
出門的時候因為考慮的不仔細,隻圖用別人的馬車,就沒考慮過自己返程需要用馬車。隻是沒有想到,有馬車的湯百戶會直接就去了縣城。
這下好了,沒有便車坐了,一共三十二個人,隻有二十匹馬,這返程的路不知道怎麽走好。
如果一馬雙人,別人都好說,可那六個女孩可不行,大的都有十五歲,小的也八九歲了。不可能和其他男子同騎一馬。
程二虎和薑雲升商量之後決定,先迴去十騎帶著三個男孩一起,快馬加鞭趕迴去,然後再趕輛馬車返迴半路來接。大家都覺得如此安排可行,於是十匹馬帶著十三個人,快馬奔馳而去。
剩下來的十匹馬十九個人,怎麽安排都需要有八個人走路。程風一想反正都需要有人走路,幹脆就讓姐姐們借這個機會學著騎馬吧。
大家也覺得這樣也行,於是,在大男孩們的保護下,六個女孩開始學著騎馬,雖然開始的時候是有人牽著馬走,她們騎在馬背上,但這也比讓她們走路要快得多。
隻是因為那馬都是給成年人騎的,月兒、無豔,程大妮三個女孩年紀小,腿也不夠長,根本踩不到馬凳。就這樣走了十餘裏地,桂英、紅玉、程丫丫三個女孩就騎出了感覺,他們接過了牽馬人手裏的韁繩,開始自己獨立騎馬行走。
程風坐在馬背上,看著前麵三個年紀小的姐姐騎在馬背上,雙腿根本夠不到馬蹬,懸在空中的雙腿使不上勁,不能很好的把握住自己的重心,心裏就開始有了一些想法。
是不是可以在馬鞍兩邊再掛一副短一些的馬凳,這樣讓年紀小的人也可以踩著馬凳,並在馬鞍的兩邊大腿的位置,安上兩條保險帶,把兩腿牢牢的固定在馬鞍上,這樣是不是能夠保證學習騎馬的時候,隻要馬鞍不會翻下馬背,人就不會從馬背上掉下來。
大少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可行性很高,迴去應該試一試,要不然自己那匹小紅馬估計長成大馬自己都騎不了。
程風的思想比較的跳脫,天馬行空,比較隨意。剛想著學馬的事,馬上就會跳到另外一樁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上去。
這不,剛想起來給馬鞍改個裝升個級,小腦袋一個急轉彎,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便問抱著自己騎馬的老爹:“對了,爹爹,我想起一件事情,我記得咱們從文登縣收流民的時候,有四個滿臉橫肉的乞丐頭子,你們把他們弄到哪裏去了?”
程二虎想了一下:“你說的可是哪四個礦工,馬六,鄧彪子,洪狗子,田老二四人?”
程風搖搖頭:“我也不知道,應該就是他們吧,反正就是那四個滿臉橫肉的家夥,後來聽大爺說他們是招遠鐵礦的礦工,白蓮教民亂的時候跑出來的,不敢迴去。
聽說他們在縣城的時候也隻是收那些小孩的保護費,但也確實給了那些小孩安全保護,並沒有傷害過那些小孩。”
程二虎說道:“他們四人俺們還真調查過,確實沒有出過人命,隻是人長得有些兇相,看著嚇人罷了。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把他們四個收入軍戶,後來你大爺當了千戶之後,就把他們四人調到崖山溝百戶所當值去了,今天怎麽想起他們四個來了?”
“我記得他們四個原來就是幹鐵礦的,應該對鐵礦比較熟悉,我覺得是不是把他們叫來,讓他們到巡山所的那個鐵礦去看看是怎麽迴事。
如果他們四個在挖礦上確實有些本事,你就把他們調到你這邊來,反正你這裏也沒幾個兵,到時就給他們提個小官,收收他們的人心。”
“這個可以,俺迴去就跟你大爺商量商量,先把他們叫過去試試看,如果有真本事,再調他們也不遲。”
父子倆騎在馬上,倒也算輕鬆。眼看太陽就要落山,走進右巡所地界的程二虎總算是看到了返迴來接人的隊伍,四人九馬,加上輛馬車。程二虎鬆口氣,天黑前總算是能夠平安趕迴家了。
去了一趟尋山千戶所,一個銅板的賬都沒有查到,搞得大家都精疲力盡,唯一的一點收獲就是幾個丫頭學會了四平八穩的騎馬技術。如果能每天都騎一騎,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敢讓馬兒跑幾步。
大少人倒是不累,就是心累的不行。一想起尋山所那十裏無犬吠,村村無雞鳴的破敗相,就有些心情不美好,晚上想了大半夜,也沒有想出如何用最小的代價,讓那個地方的人不被餓死。
可天啟四年這個時間段,正好是天時地利都不合的時候,想用最小的代價,讓他們富裕起來難啊。大少爺想到人睡著,也沒有想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
早上睡到日上三竿,這才想起來,要到船廠去看看他們加工船龍骨是如何做的。匆匆忙忙的起了床,走出房間便看見已經套好了車,拴在柱子上的羊羊車。
大少的心情突然就美好起來了,自家老爹可真夠貼心的,知道自己今天肯定要出門,就已經把車都給自己套好了。
急匆匆來到船廠,隻看見船廠裏到處都是架好的木架子。每個木架子上都架著一棵十多米長,一米多直徑的圓木。有的原木已經成形,成了四四方方的正方體,有木匠正在平麵上開槽。
在龍骨大師徐勝宇的解說下,程風總算是知道了木質大船的龍骨是怎麽加工出來了。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大船的龍骨必須要一根完整的原木才行。如果船的龍骨必須是一根完整的原木,那麽全世界的木質海船都不可能超過三十米。
因為想使用一根完整的三十米長原木做龍骨,那這棵樹的直徑最少也得四米以上,要想得到一顆頭尾一樣粗細的三十米長原木,那這棵樹的樹高最少也要在五十米以上,才能掐頭去尾,得到相同粗細的大木,五十米相當於是十七層樓這麽高,可世界上哪有十七層樓高的大樹可用。
而實際的龍骨做法就是把無數棵差不多大小的樹木並列起來,然後用榫卯的方法把它們全部相連,形成一個巨大的龍骨結構。不然怎麽會叫鋪設龍骨呢?
就如現在要造的這條船,因為是龍骨長度需要七十米,高六米,寬五米。能得到這個尺寸的龍骨,就是用直徑一米五左右,長十五米左右的圓木,修整成一米直徑的方木。
用這種一米直徑十五米長的原木五條並列,從側麵打入方木卯在一起,就可以組成十五米長,五米寬的組件,用五組這種規格的組件,用榫卯首尾相連,榫卯處在卡入主肋骨,就能得到五米寬,一米高,七十米長的龍骨組件。
第二層龍骨用同樣的組件,隻不過第二層的第一組原木是七米五,第二組後才是十五米。這樣兩層相疊加的時候,第二層第二組原木的中間位置正好在第一層原木的首尾相接處。
以此類推,第一第三第五,結構相同,第二第四,第六結構相同,就能夠得到一條完整的,五米寬,六米高,七十米長的龍骨。
再加上每一米五一條肋骨,每三米一層肋骨加肋板,十五米一條主肋骨,加上兩層間的甲板,就組成由無數個三角形構成的船底隔水艙。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加上各層的輔助龍骨,甲板,隔板之類,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船體。
實際上木船的龍骨是從船底一直貫穿到船頂層的,每層船艙之間的牆板其本身也是船體龍骨的一部分。並不是單純的一根臥在船底的大木這麽簡單。
大少每天都很忙,隻要他願意,每天要他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而這些事情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別人取代不了的,想找個人跑腿都不行。
在了解龍骨的基本鋪設方式後,大少馬不停蹄的又去看了雙龍泉樹蔭下的辣椒和西紅柿苗生長情況。
看過辣椒西紅柿苗的情況之後,又快羊加鞕的跑到新鹽場去看鹽場是否已經生產。
看見新鹽場的曬鹽已經有了一些成效,再有兩天就可以出成果,這才放心下來,又匆匆忙忙的跑到琉璃廠看新產品的試製情況。
琉璃廠,各種各樣的玻璃片平放在木模板裏,一塊塊木模板擺滿操作台,大少是一片一片的摳出來檢驗,檢驗的無比認真,哪怕隻是一點點的缺陷都不能放過的那種認真。
看少爺看得仔細,劉永壽笑道:“少爺放心,俺們生產了幾百片才挑選出一百片,肯定是一點瑕疵都沒有,但凡有些許瑕疵的都迴爐了。”
大少查看著劉永壽搬過來的玻璃問劉永壽:“永壽哥哥,你們家可會打錫箔紙?”
劉永壽笑笑:“會啊,銅器匠人都會,打錫箔紙可比打銅板簡單多了。”
程風就知道銅器匠人懂得如何打製錫箔紙,但還是確定一下:“這麽說永福哥哥,永祿哥哥都會打錫箔紙?”
劉永壽笑說:“俺們銅器匠人用的就是銅和錫,打製錫箔紙自然都是會的。”
大少高興了:“永壽哥哥,你讓兩位哥哥多打些錫箔紙來,俺們把這些琉璃片都擦拭幹淨,一點灰塵不能有,然後把錫箔紙緊貼到琉璃片上去,再把琉璃片放進這模具槽中。你去庫房把水銀搬過來,把水銀倒在錫箔紙上,然後放邊上靜置一個月後取出就行了。”
“這事簡單,俺馬上去叫哥哥們幹活,隻是少爺你這樣做能得到什麽?”劉永壽對這事充滿了好奇心。
大少嘿嘿一笑:“這個我現在不說,等一個月後哥哥自然就知道是啥玩意兒了。”
劉永壽淡淡一笑:“好吧,現在不問,俺找哥哥們幹活去。”
程風忙提醒道:“永壽哥哥先把那些特殊的琉璃片搬過來讓我先看著。”
“好的,少爺等一下。”劉永壽從架子上又搬下來一木盒子放在程風麵前,這才去銅器廠找哥哥們打錫紙去。
程風打開蓋子,拿出裏麵的凸透鏡來看,鏡片還是可以的,也不知道他們加工了多少塊,才得了這幾塊達到要求的。隻是這些凸透鏡,單從門窗玻璃的角度來說是完全合格的。
但是對於作為鏡片的要求來說,鏡片有些發烏,透光性明顯不夠,程風知道,造成鏡片發烏的原因,一是因為石英砂沒有精選過,石英純淨度不夠,其二是因為現在采用的是對石英沙溶解溫度要求比較低的鉛玻璃配方。
雖然要求我的溫度低了,但是玻璃本身的顏色會變得有些烏黑,嚴重影響透光性。不過現階段不是要求高質量的問題,而是先解決好有無的問題,雖然現在的凸透鏡透光性不好,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現在這個玻璃片內部沒有氣泡,外麵沒有波紋,已經很不錯了,先用這些鏡片做幾部望遠鏡出來用著。改進玻璃生產工藝的問題,還是等自己迴來之後再說。
等到劉永壽安排好錫箔紙的事迴來,大少就讓劉永壽抬著放著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箱子去找劉老實,現在需要劉老實的手藝打造單筒望遠鏡的外殼。
在劉老實處,程風在桌子上畫了望遠鏡的草圖,又拿起鏡片來比劃了半天,劉老實才搞明白。為了不讓鏡筒之間密封不好,劉老實還提出兩節鏡筒之用鑼紋相聯,又能增加兩筒之間的穩定性,又能起到密封光線的作用。
其實這些東西隻要把原理說透了,做起來很簡單。劉老實隻是試驗了半天的時間,前後改進了十來次後就組裝出了第一台單筒望遠鏡。
雖然還達不到程風心目中的要求,但是因為玻璃的生產工藝比目前西方的玻璃生產工藝要先進的多。所以不管是望遠鏡的清晰度還是倍數,都比西洋過來的那個天價望遠鏡要好得多。
隻要成功製造出了第一台,那第二台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就更簡單了,增加單筒望遠鏡的安全性,還在望遠鏡的前後增加了銅質的鏡頭蓋,並且每個蓋子都有拴繩手的環,這樣就可以用繩索把蓋子和望遠鏡連在一起,防止鏡頭蓋丟失。還可以拴上失手繩,防止望遠鏡丟失。
到下午吃飯的時候程風已經得到了兩隻完整的望遠鏡,一支四倍鏡,一支八倍鏡。四倍鏡拿著還合手,八倍鏡的就有些重了,大少拿著都吃力,更別說長時間觀望了。
終於有了自己的望遠鏡,大少開心極了:“劉伯伯,明天我還來,麻煩伯伯把那台最大的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