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人小事多千頭萬緒 徐徐善誘指點迷津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作者:心慈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大龍指著遠處的小島:“快看,海驢島到了,咱們轉向東南,馬上到家了。”
程風也興奮起來,自己這次出門前前後後差不多快一個月,終於是要迴家了。當船隻從海驢島旁擦肩而過的時候,程風認認真真的觀察了一會兒這個曾經上過的海驢島,島上長滿了樹木,海島的上方有無數的海鳥盤旋。
在肉眼可及的視線內並沒有看見有什麽建築物,完全是處在原始狀態,與後世旅遊開發的形態完全不同,從森林的濃密程度及海鳥的數量看,估計得有幾十年沒有上去過人了。
船向東南,頂著溫暖的東南風扭來扭去,扭了一個多時辰,船隊終於駛入馬蘭灣,出入馬蘭灣,調整好方向,船帆降下,水手們開始用槳劃水。船慢慢的靠近碼頭。
這時的碼頭上並沒有多少人等待,是寥寥的站著徐盛宇等十幾個人。不遠處的一處簡易船塢裏可以看見一條快要成型的新船,船廠的師傅可能都在忙著打船,才沒空來碼頭接人。
程風的鳥船最先進入南棧橋內側,別一條鳥船停靠北棧橋內側,外麵要讓給兩條福船停靠。馬蘭灣這座浮船式棧橋,最多可停靠六條千料大船。
程風站在駕駛艙屋頂,看著船上的護衛們正組織小孩子們上岸。大少就站在高高的船樓上觀察那些小孩的神態,每條船上都有幾十個暈船暈的厲害的小孩被人背下了船。但是大部分的小孩似乎對坐船沒什麽反應,除了腿腳有些飄之外,其他的都很正常。
花了一個多小時,小孩子們全部下了船,程大龍才帶著寧海船廠的師傅們,何成貴一家,原煙花作坊的三十多人下船。
下了船,程大龍安排韋遠武把杜祖恩一行人帶迴船廠安置,先讓他們了解船舶是如何改造的,杜祖恩一行人高興的跟著韋遠武走了。程風幾人就在碼頭上等待馬車過來接人。徐盛宇知道船上有糧食和種子,馬上便安排船廠的工人幫忙卸貨。
大少擔心自己的台鍾損壞,便安排人手先把五台鍾表先搬了四台下了船,先用船廠的馬車送迴學校去,隻在船上留下一台。隨後又通知佘尚鋒過來,把那二十門火炮運到船廠去檢驗質量是否安全,另外安排楊勝江負責把火槍全部送到五金廠去交給羅三保管。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大多數的人終於適應了陸地上的感覺,兩條腿不再飄了,堡子裏的馬車也陸陸續續的趕進了船廠。
先把那些暈車暈的厲害,沒法走路了,搬上馬車運走,還有那些年紀比較小的,也裝上馬車運走,最後就剩三百多八歲以上沒有暈船的,在景正榮等護衛和桂英和紅玉的帶領下走路迴學校。何成貴因為殘疾,也讓他先行坐車走了。
程風沒有坐車,他被幾個大人背著跟在隊伍後麵陪著一起走路。隻是連續幾天的行船,大少已經身心疲憊的不行,在船上的時候沒什麽感覺,現在到了陸地,被人這樣背著走,不知不覺之中便睡了過去。
等程風睡醒,自己已經躺在了老娘的懷裏,旁邊還守著老姐在打盹。睜開星星睡眼,看見自己的老娘眼裏含著淚,把個程風覺都嚇醒了:“娘你怎麽啦?咋還哭了?是有人欺負娘親了嗎?告訴兒子,兒子去揍他。”
程王氏笑笑,在程風臉上親了親:“沒有人欺負娘,娘隻是想你了唄,俺兒小小年紀,為了這個家如此辛苦,一出門就一個月,看俺兒都累成這樣了,娘心疼的很。”說完又開始流淚。
程風伸手擦了擦程王氏的眼淚,微微一笑:“兒子一點也不苦,兒子有娘疼著,這不睡覺都能睡娘懷裏。幸福得很。”
正在打盹的程大妮被娘倆的說話聲吵醒,滿心歡喜的問程風:“小弟你可睡醒了,這都三更了都沒有醒,你都還沒有吃飯,可把娘急壞了。你等會,姐給你端粥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少又被人吵醒,好家夥,自家大爺,老爹,十二家當家人,五金廠幾個老頭,學校許校長全在自己床邊等著。
大少實在是不想起床,就想撒個尿接著睡。可人都已經醒了,哪裏還容得他再睡。剛被抱出去放了水,迴來就開始各種收拾,不能穿衣服的,幫洗臉的,一頓的揉搓之後,瞌睡都飛到圭爪國去了,氣得個程風隻想哭。
可是沒辦法,誰讓自己是這幫老頭的主心骨了,隻好無情打采的聽他們的詢問:“風哥兒,那何成貴家和鞭炮作坊的那三十多號人怎麽安排?你昨天都沒交代清楚。”程大龍問。
程風看看眾老頭:“錐山腳下那個廠房裏的宿舍可蓋好了?”
“十五套住房已經蓋好。”景天迴答。
“那就把他們都安排到那裏去,告訴何成貴,讓他組織人手建紙廠,紙廠的大小事務由他全權負責,需要什麽人手,什麽材料和你們溝通。”
“風哥兒,那個地方的溪水這幾天非常的小,不知道能不能支撐紙廠的使用。”薑雲升有些擔心,那地方的水支撐不起一個紙廠的需求。
“先不管他,那溪水小隻是暫時的,先把紙廠的基本框架建起來再說。”
“行,馬上安排他們去,隻是他們的夥食問題怎麽解決?還有那房屋的問題怎麽安排?”程大龍問。
“哎呀,這還用問嗎?讓他們先建個小食堂,讓何成貴家媳婦負責做飯,至於房子,何成貴一家先給他們一套,另外的那三十多人就以家為單位,一家分一套,如果一家一套不夠住的人家,就分出小家庭分就是。”
“小東家,昨天學校一下子增加了六百多個小孩,這小孩該怎麽安排才好?”許國亮不敢胡亂安排,一大早的便跑過來請示。
“從登州過來的那三姐妹先給他們分一套住房,另外那七個打雜的姑姑,先給他們共同分一套房住著。至於那些小孩,把五歲以下的單獨挑出來,先交給那是登州來的幾人負責,那七個姑姑幫忙照顧。五歲以上的先不用上課,集中軍訓兩個月,先把他們的身體養起來再說。”
“好的,這樣俺就心裏有底了,馬上就迴去安排,老夫先告辭先行。”許國亮說完對大家拱拱手便離開了。
“對了,那些施工隊手裏的工程可幹完了?”程風想著那些5歲以下的小孩,必須得有一個幼兒園才行,隻是離開了一個月,那些施工隊的近況如何?需要了解。
“施工隊現在就隻剩紙廠那裏的幾套宿舍房還沒建好,他們都在那裏窩工,施工隊管事的就讓俺來問問,還有沒有什麽可以建的地方。”薑雲升迴答。
“讓他們調出幾支施工隊來,明天在學校的左麵劃塊地出來建議幼兒園,幼兒園的圖紙讓他們明天來拿。還有學校的寢室和教室肯定也不夠,還得擴建,具體如何安排過幾天再論。”
“行,俺現在就過去跟他們打招唿,那明天就讓他們調人手過來。你們聊著趕走了。”薑雲升也告辭離開。
“老爹,那些流民,一共有多少人?是怎麽安排的?”
“俺們從登州組織了一萬一千多人,有登州府安排了二十個衙役幫忙護送,通過富山縣的時候,又在福山縣收了三百多人,又把寧海洲剩餘的一百多人帶走,一共人口大約有一萬一千六百人左右。”程二虎心裏好生奇怪,自家兒子問自己事情,自己竟然有些緊張,真是奇了怪了。
“目前全部安排在袁家莊,俺們正在甄選那些老實本分的人家,準備按你說的安排到雙龍泉去。其他的正在安排人手測定土地,準備依靠那些廢棄的村莊,讓他們先把那些村莊裝修繕好,先讓他們安定下來開荒。估摸著能成立五個新的生產隊。”
對於這樣的安排程風還是比較滿意的,覺得這一年多來自家老爹的管理水平,正在見長。
程風想了想,還有什麽事情沒有安排,對了,剛來的那些小朋友們都還沒有鞋呢:“老爹,你到那些流民裏去,找一千個會做鞋的人過來幫我娘他們的忙,先做出一千雙鞋出來,讓那些小孩先把鞋穿上再說,不然光著腳如何能夠訓練。”
看看都沒什麽事了,那袁老太爺才跳出來:“風哥兒,一會兒跟俺去看看,咱們重新做了一台新的機床,很多配件都是用第一台機床加工出來的,現在那機床的聲音比第一台小了好多好多,而且加工出來的零配件,都沒什麽風哥兒你說的誤差了。”袁老太爺說起這台新的機床,有些洋洋得意的感覺。
聽說又加工了一台新的機床出來程風的興趣大漲,也不垂頭喪氣了,眼睛裏也有神氣了,站起來就往外走:“那還等什麽,走走走,趕快去看看那新的機床到底達到了什麽效果。”
“風哥兒等一下,那糧種的事情你還沒說呢。”程大龍趕緊叫住要飛跑出門的程風。
一聽說糧種的事情,程風這才站住腳,是啊,咋把糧種的事給忘了:“大爺,先把糧種運到水兵營地去,叫那些水兵守護好,我明天去那裏安排。”
又對程二虎交代:“對了爹爹,你先把那些已經甄別出來的人員先安排到雙龍泉去開荒,讓他們去試種糧種。”
“這個倒是沒問題,隻是他們住哪裏啊?”
“我的個爹呀,原來船廠的師傅們維修的那個村子,現在大多數的船工師傅都搬到船廠去了 。那村子裏這麽多的空房子,還不用他們維修,直接安排住進去就行了。”
“是啊,我咋忘了,老記著那村子是船廠的人在住,都忘了他們已經搬到船廠去了。”程二虎拍拍腦門,不行啊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
一切安排好,程風跟著袁老太爺出了門,坐上馬車,便去了五金加工廠。
來了加工廠,加工廠裏的老少爺們都上來和他打招唿,程風開心的不得了,嘴巴甜的跟蜜似的,爺爺,伯伯,叔叔的叫個沒完,把大家夥都叫的開心不已。
終於,程風看到了世界上的第二台全金屬機床,單從外觀來看,就比第一台要精致很多。幾位師傅在這台新的機床上展示了各種零配件加工過程給程風看,一個個的零部件被加工出來,師傅們洋洋得意告訴程風,這機床加工出來的零件沒什麽誤差。尺寸簡直好的不得了。
大少拿起遊標卡尺,開始一個一個的測量這些零件,如果按照古人的精度要求,果然是沒什麽誤差。而實際上呢,怎麽會沒有誤差?他們隻看了遊標卡尺的大數值,卻沒看卡尺的小數值。
隻從大數值來看,當然是沒有誤差的,但從小數值上看,誤差還是很大。但是誤差最少也是微米級的,可比以前那種誤差毫米都叫無誤差,可好多了。
於是大少又把這遊標卡尺更細致用法再跟大家詳細的解說了一遍,在實際演示和詳細的解說下,眾師傅們覺得自己又長了一大截的知識。
總體來說,程風對這台新的機床比第一台滿意的太多,畢竟這台機器運轉起來的時候比第一台機床的聲音小得太多,那種哐哐聲已經聽不見了,能聽見的隻有嗚嗚聲,這就充分的說明,零配件的精度大大的提高了。
程風非常的滿意:“老太爺,你們真的太厲害了,這台機床的確好多了,以後咱們再用這台機床加工機床零件,下一台機床會比這一台精度更高,聲音更小。”
“不厲害不厲害,全靠小東家圖紙設計的好,我們照著圖紙做,才能做到這種效果。”
雙方一頓的馬屁互拍,大少這才說道:“現在在機床方麵的製作上,製造工藝基本上已經有了些經驗,你們把這機床生產改進的工作交給一組人來全權負責,明天我給你們送新的圖紙來,你們開始製作新的生產工具。
還有在組織人生產兩台船用方向機操作台,這兩台方向機操作台是用在一千五料大船上的,方向盤的尺寸不變,但是內部的齒輪結構強度和連杆子都要增大。”
袁老太爺有些為難:“小東家,新的操作台肯定沒問題,隻是俺們的鐵料不多了,前幾天剛剛打造了兩套悶壦安裝在學校的澡堂子,把咱們的鐵基本上用完了,生產兩台怕是不夠。”
“鐵料不夠了?”程風嘿嘿一笑:“沒事,你安排人去碼頭看看,船上的鐵錠卸載下來沒有,卸載完了就把他們拉過來吧。”
“好的好的,有新的鐵料,這生產就沒問題。”袁老太爺他們高興了,又有東西給他們玩了。
程風剛說完才反應過來:“老太爺你說什麽學校的鍋爐安好了?”
“安好了,都用了好幾天了,效果好得很,就是花了咱們不少的鐵料。”
知道學校的鍋爐已經安好,程風心裏癢癢的就想去看一看,看看五金廠暫時沒什麽事,程大少就想馬上迴學校:“這裏沒什麽事了,就送我迴學校吧,我得趕緊迴去畫圖紙去。”
迴到學校,程風看都沒看那滿操場的小孩,他現在什麽事情也沒想管,直接就奔了澡堂子,他要親眼去看一看自己的師傅打造出來的鍋爐是啥樣,跟天津澡堂子的用的鍋爐有什麽不同。
結果看到了澡堂裏安了兩台鍋爐,程風頓時就沒了興趣,自己打造的鍋爐跟天津的鍋爐基本是一模一樣,那就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一脈相承的手藝。
算了,鍋爐的事情先不管了,自己趕緊迴去繪圖去。在耽誤些時間,自己的工業夢就要泡湯。可剛走出澡堂,又想起一事,便去了食堂。
走進食堂後院便看見了王趙氏正帶著一群老阿姨們在準備下午的吃食。
看見程風走進院子,王趙氏趕忙放下手裏的事情站了起來。大少遠遠的便開始喊人:“趙姑姑好,各位嬸嬸們好。”正在幹活的女人們抬頭看見是程風,都笑著打招唿。
王趙氏笑盈盈的拉著程風的手:“昨晚就聽說你迴來了,本來說去看你,但想著你迴來,肯定也要到學校來的 ,便沒有去你家,讓姑姑看看咱家少爺瘦了沒。”
程風嘿嘿一笑:“趙姑姑放心,我每天都吃得好,睡得也好,桂英和紅玉兩個姐姐又照顧得好,我哪裏會瘦。姑姑可有空,想與你商量個事。”
聽說要商量事,王趙氏覺得廚房不是談事的地方,便抱起程風:“走,咱們迴家去說。”
來到王趙氏家裏,程風才對王趙氏說自己的打算:“姑姑,我有件事想同姑姑商量商量,想聽聽姑姑的意見。”
“少爺隻管說是何事,不用商量,姑姑都聽你的。”王趙氏可從沒有想過自己有商量事情資格。
“姑姑管著這學校的食堂和小鹽場,應是知道咱們學校的收入主要是靠賣鹽所得,隻是現在一下來了六百多學生,學校總人數都超過一千人了。
可咱們現在有這個小鹽場規模實在是太小,根本不可能掙來養活一千多人的銀子。所有我想重新換個地方,搞一個大的鹽場,想讓姑姑到了那裏去做管事。不知姑姑可願意?”程風把自己的想法細細道來。
聽了程風的話,王趙氏沉思良久,這才對程風說道:“俺這兩天看著一下來了這麽小孩子,就知道學校剩的那幾百兩銀子肯定不夠,姑姑也著急,今早許山長和你姐姐還說這事,說等你空閑的時候問問,一下來了這麽多人,這學校的花銷怎麽辦。
姑姑也知道,人一多了,學校的花銷就會困難,可是少爺,說句實話,咱們偷偷做這一點點私鹽生意,買賣本就不大,也不會引起官府的懷疑。可是咱們要是擴大了私鹽的規模,買賣過大,必然會引起官府的注意,隻怕會給咱們引來殺身之禍。”
程風笑笑:“姑姑顧慮的是,如果是以前,我也不敢擴大規模,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但是現在不同了,我這次去登州,結識了皮島總兵毛文龍毛大人,我爹爹從登州帶迴來那匹小紅馬,姑姑應該看到過,那就是毛文龍毛大人送我的,我想擴大鹽場,是想把鹽賣到海對麵去。對麵可沒有膽子管咱大明的事。”
王趙氏吃了一驚:“少爺,你是說把這鹽賣到朝鮮去?那被朝鮮官府抓到了還不是一樣的要治罪,咱們還不是得偷偷摸摸的,還是不妥。”
程風微微一笑,搖頭晃腦的說:“這點姑姑放心,咱們可是天朝上國,朝鮮隻是下邦小國,借朝鮮官府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管咱大明人的事,咱們到朝鮮去賣鹽,那就不是偷偷摸摸的去,而是明目張膽的去。”
王趙氏有些不敢想,那朝鮮國再小,它也是個國,萬一那朝鮮國硬是要把咱們治罪,那朝廷也不可能為咱們出頭啊,心裏有些忐忑:“可萬一朝鮮官府不怕人非要治罪咋辦?”
程風胸有成竹:“姑姑放心,咱們去朝鮮的鐵山鎮,那裏地盤歸朝鮮,但管轄權歸皮島,毛大帥的長子毛成祿就負責那一塊的安全,咱們到那裏去,用朝鮮人做生意,朝鮮的法律管不了咱,大明的法律管不了朝鮮人,背後還有毛文龍做靠山,咱不怕。”
王趙氏今天歎了口氣:“少爺既然已經想好了,應該是沒問題的,那姑姑就聽少爺的安排,去負責新鹽廠。”
程風高興了:“那姑姑這幾天就把食堂的事情交給可靠的人管理,過幾天我就安排人去建鹽廠,等鹽廠建好了,就讓姑姑去。”
王趙氏想了想提議道:“少爺你看這樣可行,這幾天俺就把食堂交給李玉玲夫子,她常常到食堂來幫忙,對食堂比較熟悉,交給她還比較放心。其他的人幹一些粗活還行,想管理好一千多人的食堂,怕是很難。”
程風點點頭:“這個可以,李夫子有知識有文化,管你個食堂應該是輕輕鬆鬆的。一會我就去辦公室找李夫子談談。”
王趙氏牽著程風迴到食堂,就看見許國後坐在歺廳裏等著,看見程風出來,許國亮笑逐顏開:“小東家,老夫本來想到你家去找你,到門口才聽說你到學校裏來了,讓我一頓好找,才知道小東家你在食堂。”
程風微笑招唿:“許夫子好!我正想去找夫子呢,不想夫子竟然在這裏等我,咱們到辦公室去再說。”
來到教務室,許國亮這才問程風:“小東家先說找俺有何差遣?”
“是這樣的,我要把趙姑姑調出去管理其它的,想讓李玉玲李夫子接手管理食堂,夫子認為如何?”
許國亮也沒問王趙氏要去幹什麽,隻是表示讓李夫子代管食堂是可以的,隻是不知道李夫子可願意多勞,李夫子正在上課,等下課後問問。
程風點點頭:“那就等一會兒吧,夫子說說你的事。”
許國亮指了指放在教務室角落裏的四個木箱子問:“老夫就是想問問小東家這是什麽鬼玩意,聽一直在那裏滴答滴答的響,每隔半個時辰就會鐺鐺鐺的大叫,老嚇人了,今天夫子們都離這裏遠遠的,不敢在這教務室裏待。”
程風這才想起自己還有寶貝沒展現出來,嘿嘿一笑:“這不是什麽鬼東西,這叫台鍾,計時用的,一會等夫子們下課了,咱們打開一台,我告訴你們怎麽看,就拿這個東西,咱們以後就可以按照時間準時準點的上下課了。”
許國亮一聽是鍾表,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小東家,你說這是鍾?”
看著許國亮那滿臉的驚喜樣,程風很是好奇:“看夫子這驚喜的模樣,莫非夫子見過鍾表?”
許國亮一臉的得意和不解:“小東家小看老夫了不是,鍾表這個東西,在漢唐時候就有,老夫知道並不稀奇,書本上有記載,曆朝曆代欽天鑒都有這個,據說當今南北兩京的欽天鑒都有,這並不稀奇。隻是書上說的這鍾表很大,是用水力驅動,每一個時辰就會自鳴,可這鬼東西這麽小,它是用啥驅動的?”
程風有些無語,看了看那個比自己還高的大家夥,心裏直犯嘀咕:這麽大個家夥竟然還說小,那你要是看見手表懷表,怕是要找不到形容詞了。
可是嘀咕歸嘀咕,該解釋的還是要解釋:“這是泰西人改進過的,它是用精鋼打造的彈簧作動力驅動。這幾台確實算是小的,平時都是需要放在桌麵上才方便觀看,大些的有大人那麽高,都是放在地麵上的。”
“彈簧驅動?不知道這彈簧長啥樣,這麽的神奇。”許國亮不知道彈簧是什麽東西,連想象都想象不出來。
看著許國亮那滿臉的求知欲,大少拿起桌上的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彈簧的樣子,開始解釋彈簧為什麽會產生驅動力量,使這鍾表運動起來。
經過程風一通的解釋,許國亮終於搞明白了這彈簧到底是咋迴事。看著那個木箱子裏的不知道長啥樣的怪物,許國亮有了一種想把他拆開來看看的衝動。不過他知道這東西肯定很貴,他自己動手拆壞了不好交代。
好不容易等到下課,許國亮趕緊出去,把不願意進教務室的夫子們一個個的全都叫進來幫忙。可夫子們看著那幾個箱子,心裏都有些害怕,沒人敢上去幫許國亮的忙。
好在馬哲文人小膽子大。聽程風說那是鍾表。便自告奮勇的上去幫忙撬木箱,一個文書生加兩個小屁孩,其中還有一個隻會指揮沒法動手的,三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木箱給撬開。
當木箱正麵的蓋子被完全打開之後,眾人才看清楚了裏麵一個精致的圓盤,圓盤上刻著12個符號,中間還有一長一短兩顆針。
程風指著那兩顆針說:“看見沒有?這兩顆針短的一顆叫時針,每半個時辰走一個大刻度,小的這個叫時針,大約三十個唿吸就會動一動。”
眾夫子瞪著兩雙眼睛看著那長針,就是不見那兩顆針動一動,正想說小東家吹牛的時候,突然聽見滴答一聲,那個長針竟然跳了一小格。幾個膽小的夫子,差點被那嘀嗒聲嚇尿。要不是看見那個長針真的跳了一下,都想轉身跑了。
程風看著眾夫子的表情,心裏暗暗有些好笑:“夫子們別在這裏呆呆的看了,大家幫忙把這大家夥抬到桌麵上去好好看。”
大家這才迴過神來,七手八腳的幫忙把那東西從木箱子裏搬了出來,抬在了桌子上放好。一群人就這樣圍著桌子上的台鍾,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個長長的分針看,看著分針每跳動一下,大家眼裏就閃一下光。
一群人就這樣呆呆的看著,把上課的事都忘了,直到有同學上門詢問,眾夫子們才想起來自己還要上課。幾位當值的夫子才慌慌張張的收拾起東西去教室,還一步三迴頭的念念不忘。
程風趕緊表態:“夫子們隻管安心的去上課,等沒課了,我教你們認這時鍾。”
聽見大少這麽說,要去上課的夫子們才戀戀不舍的去上課。剩下幾位夫子,一早上被這鍾的聲音嚇的沒敢進這教務室,現在知道這東西是個神奇的玩意了,一個個的又瞪著滿是求知欲的雙眼,目不轉睛的看著台鍾上的指針看。
大少也不好打擾他們的求知欲,隻拉了拉許國良的袖子,許國亮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叫了李玉玲夫子說代管食堂的事。
兩個夫子就這樣眼睛看著那個台鍾,一個嘴裏說著,一個點頭聽著。直到許國亮把事情說完,程風也不知道李玉玲夫子聽清沒聽清,不太放心,隻好自己親自詢問:“李夫子,剛才許夫子說的可聽明白了是什麽事?”
李玉玲眼睛看著鍾表,一點不帶猶豫的迴答:“聽清楚了,王趙氏要去幹別的事情,讓咱去代管食堂的事,沒問題咱同意了。”
一聽李夫子的迴答,事情還是清楚的,程風放心了:“那就這樣吧,你們在這裏慢慢研究,我先畫畫圖。”
“小東家自己去畫,別影響俺們看稀奇。”
看著這群圍著鍾表看稀奇的夫子們,程風突然覺得應該寫一份說明書,讓他們看著說明書去學習,那樣會快很多。
於是大少首先開始了對鍾表說明書的繪製。等到再一次下貨的時候,大少手裏已經有了一份寫得明明白白的鍾表使用說明書。說明書裏程風把鍾表分成時間和時辰兩種表達方式,分別作了明確的標注和說明,有圖有文字,說明書簡單明了一目了然。
當大少把這說明書拿給夫子們看的時候,夫子們拿著說明書對著鍾表一通的研究,竟然很快就知道這鍾是怎麽迴事了。
看著夫子們對著台鍾上的刻度,反複的說每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每個人都能說得精準無誤的時候,程風欣慰了:“夫子們,我建議大家把這說明書多抄寫些,去教給學生們。還有許夫子,你看這說明書能不能加到二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書上去。”
眾夫子一聽說要把這說明書加到二年級的語文書上去,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不過大家基本都同意把這說明書寫在課本上,讓學生們認識,時鍾這種新鮮事物。
隻是大家覺得如果這個說明書出現在課本上,還用《時鍾使用說明書》的話是不是不太好?於是大少小手一揮:“那就改個名字,叫做《認識時鍾》”
於是在一眾夫子的討論聲中,《認識時鍾》這篇不應該叫做文章的《時鍾使用說明書》,改了個名稱便被定在了小學二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課本上。
夫子們都學會了認識鍾表,程風相信,很快整個學校的學生都能認識鍾表,從今以後鍾表在這個學校的學生心目中將不再是什麽神奇的物件,也就不再去關心這鍾表的問題,開始專心的設計使用飛翼帆的飛剪船。
第二天,程風帶著早就設計好的三種機床圖紙趕著自己的羊羊車去了五金廠。
當袁老太爺等人看見程風設計的鏜床,銑床和衝床時,都一致肯定了小東家的傳說是真的,他真的是一個生而知之的人。
有了新的設計圖紙,袁老太爺幾個木雕大師們也沒有心情幹別的了,開始集中精力製作木質零配件。看著老頭們開始忙了起來,也沒有人對自己問東問西了,程風這才找到羅三師傅帶領的鐵匠師傅們。
自從羅三收到了那一批火銃之後,就沒有敢睡覺,不知道少爺為什麽要把火銃放在自己這裏。心裏實在不踏實,隻好自家兩個兒子晚上都輪番值班,提心吊膽的守著這批火槍,生怕出什麽事自己沒法交代。
看見程風來找自己,羅三心裏那個激動啊:“少爺,你終於想起小人來了,自從少爺把那批火銃交給小人,小人是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
程風正在觀看跟在羅三身後的七個鐵匠師傅,這七個師傅剛過來的時候,那奄奄一息的樣子,好像隨時都要嘎掉,沒想到這還兩個月不到,一個個的就滿麵紅光起來,雖然還是沒有長肉,但看精神頭已經強壯了很多。
聽了羅三的話語,程風嘿嘿一笑:“羅叔擔心啥?又不是讓你守一輩子,有什麽好怕的。我今天來就是想問問你們這些鐵匠師傅們,可有人會打火銃?”
在場的七個鐵匠師傅裏有三個舉起了手,羅三自己也舉起了手:“少爺,俺們會打造火銃。”
程風覺得自己沒有聽清楚,便又追問:“你們說的是會打造火銃?還是會使用火銃?”
羅三有些聽不明白少爺說的是啥意思?隻好,又更詳細的迴答:“如果少爺說的是會打造火銃的話,俺們四個會,如果少爺說的是會使用火銃的話,俺們幾人都會,包括俺那兩個兒子。”
程風,這迴聽清楚了,會打造火槍的有四個人,會用火槍的是有十個人。大少高興的一拍巴掌:“那就太好了,我正擔心沒人會使用火銃而愁呢,沒想到你們全部都會使用。”
羅三哈哈大笑起來:“少爺是咋想的?俺們可是鐵匠,就算自己不會打造火槍,身邊也有會打製火槍的鐵匠,天天聽著看著,時間長了,看都看會了,怎麽會不知道怎麽使用。”
程風也哈哈的笑了起來:“你們都會使用火銃就好,現在給你們一個任務,去把那些火銃全部搬過來,你們先檢查那些火銃會不會炸膛。把不會炸膛的銃全部選出來。
然後再把合格的銃全部用卡尺測量口徑,把口徑相同的單獨放一起。不過要注意,共有三種類型,一種鳥銃,一種火銃,還有一種魯密銃。三種銃型不要搞混了。”
“這事省得的,少爺隻管放心,俺們很快就能把它分類好。大家走了,跟俺去搬火銃去。”羅三興高采烈的帶著七個老師傅以及手下的學徒們,唿唿啦啦的搬東西去了。
大少自己沒啥事幹,便把掎子拖到窗戶下有陽光的地方,躺在椅子上曬著太陽,等著他們把那些火槍清理出來。
整整清理了一個下午,最終得到了比較詳細的數據,六百支火銃,口徑相同的火銃,最多的三百二十六支,其次是一百四十一支,再次是六十三支,剩下的各種口徑不等共有七十支,同一種火銃口徑竟然有十餘種。大少內心深感無力。
好在魯密銃要好的多,二百支槍隻有三種口徑,應該是三個師傅打造的。輪到鳥銃,完蛋了,一共五十支鳥銃,竟然是五十種口徑,竟然沒有兩隻鳥銃口徑是相同的,好在鳥銃打的是鐵砂,口徑不一致並不影響使用,如果使用相同的裝藥量,射程會遠近不一,不過影響不是很大。
不過讓大少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畢竟花了額外的錢,所有的槍支除了口徑不一致外,都算是合格的,那種打不了幾槍就炸膛的破槍,倒是一隻也沒有。
大少吩咐羅三把那隻有六十三支的火銃留下三支。再把這些槍支重新按口徑分裝好,不同口徑的槍支絕不裝在一起,並在木箱上寫了個清清楚楚,放迴倉庫去。最後隻留下了那七十支口徑各不相同的破火槍和那五十支鳥銃,程風要用這些破槍去訓練那些船上的護衛們。
看著最後沒有入庫的那五十支鳥銃,以及那七十支火統,大少問師傅們:“你們誰的你火銃打得最好?”
幾位師傅看來看去,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打的最好的。羅三看著都沒有人迴答,也知道少爺問這話是什麽意思,便推薦道:“如果少爺想找教打火統的師傅,不如讓鐵錘和鐵蛋去,他倆火銃打得不錯。”
程風點點頭:“那行,就這兩個哥哥去,讓他們帶著這五十支鳥銃和那七十支火銃去,明天讓我大爺帶他們過去。”
終於有了教練火槍的師傅,程風放下心來。看著桌子上放著的最後三隻沒有包裝的火銃,大少又問那些師傅們:“你們手裏可有火鐮或者火石?”
好幾個鐵匠師傅從懷裏摸出火石來:“小東家,你說的可是這東西?”
到時候看看擠在手裏的火石:“這東西怎麽使用?使出來讓我看看。”
於是幾個師傅就兩塊火石相互敲擊,打出耀眼的火花。
程風看著是兩塊火石相互敲擊,又問:“除了有兩塊火石相互敲擊,敲擊別的會有火花嗎?”
於是一個鐵匠師傅拿起一塊火石,和一小塊鐵板,火石在鐵板上用力一劃,同樣的劃出耀眼的火花。
大少拖過一張凳子,扒拉著桌沿站到凳子上,拉過一支火銃,向前用力的扳開火繩機頭,然後扣動扳機,火繩機頭哐一下的一下落了下去。反反複複的試了幾次,鐵匠師傅們就在這旁邊看著,也沒搞明白小東家這是在玩什麽。
反複多次之後,程風要過了鐵匠的火石,在那火孫家頭上比劃了一會兒:“幾位師傅,你們看看,如果咱們不用火繩,把這火石夾在這火繩的位置,是不是也可以打出火來?”
幾位師傅看著程風在那裏比劃來比劃去,最後給自己提出了這麽一個奇怪的問題,幾位師傅想了想,心裏有些沒底的說:“應該是可以吧。”
程風興致盎然的提議:“要不咱們試試?”
看著小東家想玩出新的花樣來,就為鐵匠沒辦法:“那就試試。”
於是羅三把那火石切了一小塊下來,夾在了機頭上,試了一試,太短,夠不著火藥槽。重新弄了一塊長的,再試,火石倒是抽到火藥槽上,隻是沒有敲出任何的火花,整個火石大半都被敲進了夾頭裏。
羅三搖搖頭:“不行啊?”
程風提議:“要不你們做個接頭,把這火石鑲在裏麵,再把這接頭卡在這火繩機頭上試試。”
幾位師傅對看了一眼,點點頭:“那咱們試試。”幾個師傅迴到火爐邊商量起來。很快他們打出了一個可以鑲嵌在火繩夾頭上的錘頭,把一塊火石牢牢地鑲在了錘頭上,另外一頭插進火繩機頭裏。重新實驗,火石倒是穩穩的砸在了火藥槽裏,可是軟綿綿的,一點火花也沒有敲出來。
幾位師傅搖搖頭:“不行啊,少東家,錘頭一點力氣都沒有,根本敲不出火花來。”
大少嘿嘿一笑,指了指火繩槍機頭下麵的卡扣:“我說幾位師傅,怎麽這麽老實呢,這機頭沒有力氣那是肯定的。這卡扣打開,機頭全靠自身的重量下落,火繩不須要力量,隻要有火就行。可咱們這個是用火石打火,沒力量怎麽可能打出火花來。如果咱們在機頭的下麵安上彈簧,是不是就可以讓它有力氣了?”
幾位鐵匠師傅直撓頭,不知道彈簧長啥樣啊。大少沒有辦法,拿出小本本,在本本上畫了一個彈簧的圖樣:“彈簧就是這個樣子的,你們用最好的鋼,彈力越高越好,把鋼拉成細鋼絲,再把鋼絲繞成這樣試試。”
又拿起一條細繩來,在自己的指頭上繞了幾圈:“彈簧繞出來就是這樣的。”
這迴師傅們算是看明白了:“小東家叫等著,我們馬上就試。”
程風嘿嘿一笑:“師傅們,這不是說試馬上就能試得出來的,現在方式方法已經告訴你們了,你們慢慢的實驗,等你們實驗出結果的那一天,我再過來看。我現在不在這裏陪你們玩了,先到琉璃廠那邊去看看,還有好多琉璃方麵的事情需要他們去做了。”
看著程風背著小手,兩隻手指都還差一點勾不到一起去,搖著小腦袋,晃晃悠悠的走了,幾個師傅在那裏麵麵相覷。
沒有辦法,少東家已經把路都已經給直接指明了,幾個鐵匠隻好硬著頭皮商量如何把小東家說的這個東西搞出來。
程風也興奮起來,自己這次出門前前後後差不多快一個月,終於是要迴家了。當船隻從海驢島旁擦肩而過的時候,程風認認真真的觀察了一會兒這個曾經上過的海驢島,島上長滿了樹木,海島的上方有無數的海鳥盤旋。
在肉眼可及的視線內並沒有看見有什麽建築物,完全是處在原始狀態,與後世旅遊開發的形態完全不同,從森林的濃密程度及海鳥的數量看,估計得有幾十年沒有上去過人了。
船向東南,頂著溫暖的東南風扭來扭去,扭了一個多時辰,船隊終於駛入馬蘭灣,出入馬蘭灣,調整好方向,船帆降下,水手們開始用槳劃水。船慢慢的靠近碼頭。
這時的碼頭上並沒有多少人等待,是寥寥的站著徐盛宇等十幾個人。不遠處的一處簡易船塢裏可以看見一條快要成型的新船,船廠的師傅可能都在忙著打船,才沒空來碼頭接人。
程風的鳥船最先進入南棧橋內側,別一條鳥船停靠北棧橋內側,外麵要讓給兩條福船停靠。馬蘭灣這座浮船式棧橋,最多可停靠六條千料大船。
程風站在駕駛艙屋頂,看著船上的護衛們正組織小孩子們上岸。大少就站在高高的船樓上觀察那些小孩的神態,每條船上都有幾十個暈船暈的厲害的小孩被人背下了船。但是大部分的小孩似乎對坐船沒什麽反應,除了腿腳有些飄之外,其他的都很正常。
花了一個多小時,小孩子們全部下了船,程大龍才帶著寧海船廠的師傅們,何成貴一家,原煙花作坊的三十多人下船。
下了船,程大龍安排韋遠武把杜祖恩一行人帶迴船廠安置,先讓他們了解船舶是如何改造的,杜祖恩一行人高興的跟著韋遠武走了。程風幾人就在碼頭上等待馬車過來接人。徐盛宇知道船上有糧食和種子,馬上便安排船廠的工人幫忙卸貨。
大少擔心自己的台鍾損壞,便安排人手先把五台鍾表先搬了四台下了船,先用船廠的馬車送迴學校去,隻在船上留下一台。隨後又通知佘尚鋒過來,把那二十門火炮運到船廠去檢驗質量是否安全,另外安排楊勝江負責把火槍全部送到五金廠去交給羅三保管。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大多數的人終於適應了陸地上的感覺,兩條腿不再飄了,堡子裏的馬車也陸陸續續的趕進了船廠。
先把那些暈車暈的厲害,沒法走路了,搬上馬車運走,還有那些年紀比較小的,也裝上馬車運走,最後就剩三百多八歲以上沒有暈船的,在景正榮等護衛和桂英和紅玉的帶領下走路迴學校。何成貴因為殘疾,也讓他先行坐車走了。
程風沒有坐車,他被幾個大人背著跟在隊伍後麵陪著一起走路。隻是連續幾天的行船,大少已經身心疲憊的不行,在船上的時候沒什麽感覺,現在到了陸地,被人這樣背著走,不知不覺之中便睡了過去。
等程風睡醒,自己已經躺在了老娘的懷裏,旁邊還守著老姐在打盹。睜開星星睡眼,看見自己的老娘眼裏含著淚,把個程風覺都嚇醒了:“娘你怎麽啦?咋還哭了?是有人欺負娘親了嗎?告訴兒子,兒子去揍他。”
程王氏笑笑,在程風臉上親了親:“沒有人欺負娘,娘隻是想你了唄,俺兒小小年紀,為了這個家如此辛苦,一出門就一個月,看俺兒都累成這樣了,娘心疼的很。”說完又開始流淚。
程風伸手擦了擦程王氏的眼淚,微微一笑:“兒子一點也不苦,兒子有娘疼著,這不睡覺都能睡娘懷裏。幸福得很。”
正在打盹的程大妮被娘倆的說話聲吵醒,滿心歡喜的問程風:“小弟你可睡醒了,這都三更了都沒有醒,你都還沒有吃飯,可把娘急壞了。你等會,姐給你端粥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少又被人吵醒,好家夥,自家大爺,老爹,十二家當家人,五金廠幾個老頭,學校許校長全在自己床邊等著。
大少實在是不想起床,就想撒個尿接著睡。可人都已經醒了,哪裏還容得他再睡。剛被抱出去放了水,迴來就開始各種收拾,不能穿衣服的,幫洗臉的,一頓的揉搓之後,瞌睡都飛到圭爪國去了,氣得個程風隻想哭。
可是沒辦法,誰讓自己是這幫老頭的主心骨了,隻好無情打采的聽他們的詢問:“風哥兒,那何成貴家和鞭炮作坊的那三十多號人怎麽安排?你昨天都沒交代清楚。”程大龍問。
程風看看眾老頭:“錐山腳下那個廠房裏的宿舍可蓋好了?”
“十五套住房已經蓋好。”景天迴答。
“那就把他們都安排到那裏去,告訴何成貴,讓他組織人手建紙廠,紙廠的大小事務由他全權負責,需要什麽人手,什麽材料和你們溝通。”
“風哥兒,那個地方的溪水這幾天非常的小,不知道能不能支撐紙廠的使用。”薑雲升有些擔心,那地方的水支撐不起一個紙廠的需求。
“先不管他,那溪水小隻是暫時的,先把紙廠的基本框架建起來再說。”
“行,馬上安排他們去,隻是他們的夥食問題怎麽解決?還有那房屋的問題怎麽安排?”程大龍問。
“哎呀,這還用問嗎?讓他們先建個小食堂,讓何成貴家媳婦負責做飯,至於房子,何成貴一家先給他們一套,另外的那三十多人就以家為單位,一家分一套,如果一家一套不夠住的人家,就分出小家庭分就是。”
“小東家,昨天學校一下子增加了六百多個小孩,這小孩該怎麽安排才好?”許國亮不敢胡亂安排,一大早的便跑過來請示。
“從登州過來的那三姐妹先給他們分一套住房,另外那七個打雜的姑姑,先給他們共同分一套房住著。至於那些小孩,把五歲以下的單獨挑出來,先交給那是登州來的幾人負責,那七個姑姑幫忙照顧。五歲以上的先不用上課,集中軍訓兩個月,先把他們的身體養起來再說。”
“好的,這樣俺就心裏有底了,馬上就迴去安排,老夫先告辭先行。”許國亮說完對大家拱拱手便離開了。
“對了,那些施工隊手裏的工程可幹完了?”程風想著那些5歲以下的小孩,必須得有一個幼兒園才行,隻是離開了一個月,那些施工隊的近況如何?需要了解。
“施工隊現在就隻剩紙廠那裏的幾套宿舍房還沒建好,他們都在那裏窩工,施工隊管事的就讓俺來問問,還有沒有什麽可以建的地方。”薑雲升迴答。
“讓他們調出幾支施工隊來,明天在學校的左麵劃塊地出來建議幼兒園,幼兒園的圖紙讓他們明天來拿。還有學校的寢室和教室肯定也不夠,還得擴建,具體如何安排過幾天再論。”
“行,俺現在就過去跟他們打招唿,那明天就讓他們調人手過來。你們聊著趕走了。”薑雲升也告辭離開。
“老爹,那些流民,一共有多少人?是怎麽安排的?”
“俺們從登州組織了一萬一千多人,有登州府安排了二十個衙役幫忙護送,通過富山縣的時候,又在福山縣收了三百多人,又把寧海洲剩餘的一百多人帶走,一共人口大約有一萬一千六百人左右。”程二虎心裏好生奇怪,自家兒子問自己事情,自己竟然有些緊張,真是奇了怪了。
“目前全部安排在袁家莊,俺們正在甄選那些老實本分的人家,準備按你說的安排到雙龍泉去。其他的正在安排人手測定土地,準備依靠那些廢棄的村莊,讓他們先把那些村莊裝修繕好,先讓他們安定下來開荒。估摸著能成立五個新的生產隊。”
對於這樣的安排程風還是比較滿意的,覺得這一年多來自家老爹的管理水平,正在見長。
程風想了想,還有什麽事情沒有安排,對了,剛來的那些小朋友們都還沒有鞋呢:“老爹,你到那些流民裏去,找一千個會做鞋的人過來幫我娘他們的忙,先做出一千雙鞋出來,讓那些小孩先把鞋穿上再說,不然光著腳如何能夠訓練。”
看看都沒什麽事了,那袁老太爺才跳出來:“風哥兒,一會兒跟俺去看看,咱們重新做了一台新的機床,很多配件都是用第一台機床加工出來的,現在那機床的聲音比第一台小了好多好多,而且加工出來的零配件,都沒什麽風哥兒你說的誤差了。”袁老太爺說起這台新的機床,有些洋洋得意的感覺。
聽說又加工了一台新的機床出來程風的興趣大漲,也不垂頭喪氣了,眼睛裏也有神氣了,站起來就往外走:“那還等什麽,走走走,趕快去看看那新的機床到底達到了什麽效果。”
“風哥兒等一下,那糧種的事情你還沒說呢。”程大龍趕緊叫住要飛跑出門的程風。
一聽說糧種的事情,程風這才站住腳,是啊,咋把糧種的事給忘了:“大爺,先把糧種運到水兵營地去,叫那些水兵守護好,我明天去那裏安排。”
又對程二虎交代:“對了爹爹,你先把那些已經甄別出來的人員先安排到雙龍泉去開荒,讓他們去試種糧種。”
“這個倒是沒問題,隻是他們住哪裏啊?”
“我的個爹呀,原來船廠的師傅們維修的那個村子,現在大多數的船工師傅都搬到船廠去了 。那村子裏這麽多的空房子,還不用他們維修,直接安排住進去就行了。”
“是啊,我咋忘了,老記著那村子是船廠的人在住,都忘了他們已經搬到船廠去了。”程二虎拍拍腦門,不行啊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
一切安排好,程風跟著袁老太爺出了門,坐上馬車,便去了五金加工廠。
來了加工廠,加工廠裏的老少爺們都上來和他打招唿,程風開心的不得了,嘴巴甜的跟蜜似的,爺爺,伯伯,叔叔的叫個沒完,把大家夥都叫的開心不已。
終於,程風看到了世界上的第二台全金屬機床,單從外觀來看,就比第一台要精致很多。幾位師傅在這台新的機床上展示了各種零配件加工過程給程風看,一個個的零部件被加工出來,師傅們洋洋得意告訴程風,這機床加工出來的零件沒什麽誤差。尺寸簡直好的不得了。
大少拿起遊標卡尺,開始一個一個的測量這些零件,如果按照古人的精度要求,果然是沒什麽誤差。而實際上呢,怎麽會沒有誤差?他們隻看了遊標卡尺的大數值,卻沒看卡尺的小數值。
隻從大數值來看,當然是沒有誤差的,但從小數值上看,誤差還是很大。但是誤差最少也是微米級的,可比以前那種誤差毫米都叫無誤差,可好多了。
於是大少又把這遊標卡尺更細致用法再跟大家詳細的解說了一遍,在實際演示和詳細的解說下,眾師傅們覺得自己又長了一大截的知識。
總體來說,程風對這台新的機床比第一台滿意的太多,畢竟這台機器運轉起來的時候比第一台機床的聲音小得太多,那種哐哐聲已經聽不見了,能聽見的隻有嗚嗚聲,這就充分的說明,零配件的精度大大的提高了。
程風非常的滿意:“老太爺,你們真的太厲害了,這台機床的確好多了,以後咱們再用這台機床加工機床零件,下一台機床會比這一台精度更高,聲音更小。”
“不厲害不厲害,全靠小東家圖紙設計的好,我們照著圖紙做,才能做到這種效果。”
雙方一頓的馬屁互拍,大少這才說道:“現在在機床方麵的製作上,製造工藝基本上已經有了些經驗,你們把這機床生產改進的工作交給一組人來全權負責,明天我給你們送新的圖紙來,你們開始製作新的生產工具。
還有在組織人生產兩台船用方向機操作台,這兩台方向機操作台是用在一千五料大船上的,方向盤的尺寸不變,但是內部的齒輪結構強度和連杆子都要增大。”
袁老太爺有些為難:“小東家,新的操作台肯定沒問題,隻是俺們的鐵料不多了,前幾天剛剛打造了兩套悶壦安裝在學校的澡堂子,把咱們的鐵基本上用完了,生產兩台怕是不夠。”
“鐵料不夠了?”程風嘿嘿一笑:“沒事,你安排人去碼頭看看,船上的鐵錠卸載下來沒有,卸載完了就把他們拉過來吧。”
“好的好的,有新的鐵料,這生產就沒問題。”袁老太爺他們高興了,又有東西給他們玩了。
程風剛說完才反應過來:“老太爺你說什麽學校的鍋爐安好了?”
“安好了,都用了好幾天了,效果好得很,就是花了咱們不少的鐵料。”
知道學校的鍋爐已經安好,程風心裏癢癢的就想去看一看,看看五金廠暫時沒什麽事,程大少就想馬上迴學校:“這裏沒什麽事了,就送我迴學校吧,我得趕緊迴去畫圖紙去。”
迴到學校,程風看都沒看那滿操場的小孩,他現在什麽事情也沒想管,直接就奔了澡堂子,他要親眼去看一看自己的師傅打造出來的鍋爐是啥樣,跟天津澡堂子的用的鍋爐有什麽不同。
結果看到了澡堂裏安了兩台鍋爐,程風頓時就沒了興趣,自己打造的鍋爐跟天津的鍋爐基本是一模一樣,那就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一脈相承的手藝。
算了,鍋爐的事情先不管了,自己趕緊迴去繪圖去。在耽誤些時間,自己的工業夢就要泡湯。可剛走出澡堂,又想起一事,便去了食堂。
走進食堂後院便看見了王趙氏正帶著一群老阿姨們在準備下午的吃食。
看見程風走進院子,王趙氏趕忙放下手裏的事情站了起來。大少遠遠的便開始喊人:“趙姑姑好,各位嬸嬸們好。”正在幹活的女人們抬頭看見是程風,都笑著打招唿。
王趙氏笑盈盈的拉著程風的手:“昨晚就聽說你迴來了,本來說去看你,但想著你迴來,肯定也要到學校來的 ,便沒有去你家,讓姑姑看看咱家少爺瘦了沒。”
程風嘿嘿一笑:“趙姑姑放心,我每天都吃得好,睡得也好,桂英和紅玉兩個姐姐又照顧得好,我哪裏會瘦。姑姑可有空,想與你商量個事。”
聽說要商量事,王趙氏覺得廚房不是談事的地方,便抱起程風:“走,咱們迴家去說。”
來到王趙氏家裏,程風才對王趙氏說自己的打算:“姑姑,我有件事想同姑姑商量商量,想聽聽姑姑的意見。”
“少爺隻管說是何事,不用商量,姑姑都聽你的。”王趙氏可從沒有想過自己有商量事情資格。
“姑姑管著這學校的食堂和小鹽場,應是知道咱們學校的收入主要是靠賣鹽所得,隻是現在一下來了六百多學生,學校總人數都超過一千人了。
可咱們現在有這個小鹽場規模實在是太小,根本不可能掙來養活一千多人的銀子。所有我想重新換個地方,搞一個大的鹽場,想讓姑姑到了那裏去做管事。不知姑姑可願意?”程風把自己的想法細細道來。
聽了程風的話,王趙氏沉思良久,這才對程風說道:“俺這兩天看著一下來了這麽小孩子,就知道學校剩的那幾百兩銀子肯定不夠,姑姑也著急,今早許山長和你姐姐還說這事,說等你空閑的時候問問,一下來了這麽多人,這學校的花銷怎麽辦。
姑姑也知道,人一多了,學校的花銷就會困難,可是少爺,說句實話,咱們偷偷做這一點點私鹽生意,買賣本就不大,也不會引起官府的懷疑。可是咱們要是擴大了私鹽的規模,買賣過大,必然會引起官府的注意,隻怕會給咱們引來殺身之禍。”
程風笑笑:“姑姑顧慮的是,如果是以前,我也不敢擴大規模,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但是現在不同了,我這次去登州,結識了皮島總兵毛文龍毛大人,我爹爹從登州帶迴來那匹小紅馬,姑姑應該看到過,那就是毛文龍毛大人送我的,我想擴大鹽場,是想把鹽賣到海對麵去。對麵可沒有膽子管咱大明的事。”
王趙氏吃了一驚:“少爺,你是說把這鹽賣到朝鮮去?那被朝鮮官府抓到了還不是一樣的要治罪,咱們還不是得偷偷摸摸的,還是不妥。”
程風微微一笑,搖頭晃腦的說:“這點姑姑放心,咱們可是天朝上國,朝鮮隻是下邦小國,借朝鮮官府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管咱大明人的事,咱們到朝鮮去賣鹽,那就不是偷偷摸摸的去,而是明目張膽的去。”
王趙氏有些不敢想,那朝鮮國再小,它也是個國,萬一那朝鮮國硬是要把咱們治罪,那朝廷也不可能為咱們出頭啊,心裏有些忐忑:“可萬一朝鮮官府不怕人非要治罪咋辦?”
程風胸有成竹:“姑姑放心,咱們去朝鮮的鐵山鎮,那裏地盤歸朝鮮,但管轄權歸皮島,毛大帥的長子毛成祿就負責那一塊的安全,咱們到那裏去,用朝鮮人做生意,朝鮮的法律管不了咱,大明的法律管不了朝鮮人,背後還有毛文龍做靠山,咱不怕。”
王趙氏今天歎了口氣:“少爺既然已經想好了,應該是沒問題的,那姑姑就聽少爺的安排,去負責新鹽廠。”
程風高興了:“那姑姑這幾天就把食堂的事情交給可靠的人管理,過幾天我就安排人去建鹽廠,等鹽廠建好了,就讓姑姑去。”
王趙氏想了想提議道:“少爺你看這樣可行,這幾天俺就把食堂交給李玉玲夫子,她常常到食堂來幫忙,對食堂比較熟悉,交給她還比較放心。其他的人幹一些粗活還行,想管理好一千多人的食堂,怕是很難。”
程風點點頭:“這個可以,李夫子有知識有文化,管你個食堂應該是輕輕鬆鬆的。一會我就去辦公室找李夫子談談。”
王趙氏牽著程風迴到食堂,就看見許國後坐在歺廳裏等著,看見程風出來,許國亮笑逐顏開:“小東家,老夫本來想到你家去找你,到門口才聽說你到學校裏來了,讓我一頓好找,才知道小東家你在食堂。”
程風微笑招唿:“許夫子好!我正想去找夫子呢,不想夫子竟然在這裏等我,咱們到辦公室去再說。”
來到教務室,許國亮這才問程風:“小東家先說找俺有何差遣?”
“是這樣的,我要把趙姑姑調出去管理其它的,想讓李玉玲李夫子接手管理食堂,夫子認為如何?”
許國亮也沒問王趙氏要去幹什麽,隻是表示讓李夫子代管食堂是可以的,隻是不知道李夫子可願意多勞,李夫子正在上課,等下課後問問。
程風點點頭:“那就等一會兒吧,夫子說說你的事。”
許國亮指了指放在教務室角落裏的四個木箱子問:“老夫就是想問問小東家這是什麽鬼玩意,聽一直在那裏滴答滴答的響,每隔半個時辰就會鐺鐺鐺的大叫,老嚇人了,今天夫子們都離這裏遠遠的,不敢在這教務室裏待。”
程風這才想起自己還有寶貝沒展現出來,嘿嘿一笑:“這不是什麽鬼東西,這叫台鍾,計時用的,一會等夫子們下課了,咱們打開一台,我告訴你們怎麽看,就拿這個東西,咱們以後就可以按照時間準時準點的上下課了。”
許國亮一聽是鍾表,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小東家,你說這是鍾?”
看著許國亮那滿臉的驚喜樣,程風很是好奇:“看夫子這驚喜的模樣,莫非夫子見過鍾表?”
許國亮一臉的得意和不解:“小東家小看老夫了不是,鍾表這個東西,在漢唐時候就有,老夫知道並不稀奇,書本上有記載,曆朝曆代欽天鑒都有這個,據說當今南北兩京的欽天鑒都有,這並不稀奇。隻是書上說的這鍾表很大,是用水力驅動,每一個時辰就會自鳴,可這鬼東西這麽小,它是用啥驅動的?”
程風有些無語,看了看那個比自己還高的大家夥,心裏直犯嘀咕:這麽大個家夥竟然還說小,那你要是看見手表懷表,怕是要找不到形容詞了。
可是嘀咕歸嘀咕,該解釋的還是要解釋:“這是泰西人改進過的,它是用精鋼打造的彈簧作動力驅動。這幾台確實算是小的,平時都是需要放在桌麵上才方便觀看,大些的有大人那麽高,都是放在地麵上的。”
“彈簧驅動?不知道這彈簧長啥樣,這麽的神奇。”許國亮不知道彈簧是什麽東西,連想象都想象不出來。
看著許國亮那滿臉的求知欲,大少拿起桌上的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彈簧的樣子,開始解釋彈簧為什麽會產生驅動力量,使這鍾表運動起來。
經過程風一通的解釋,許國亮終於搞明白了這彈簧到底是咋迴事。看著那個木箱子裏的不知道長啥樣的怪物,許國亮有了一種想把他拆開來看看的衝動。不過他知道這東西肯定很貴,他自己動手拆壞了不好交代。
好不容易等到下課,許國亮趕緊出去,把不願意進教務室的夫子們一個個的全都叫進來幫忙。可夫子們看著那幾個箱子,心裏都有些害怕,沒人敢上去幫許國亮的忙。
好在馬哲文人小膽子大。聽程風說那是鍾表。便自告奮勇的上去幫忙撬木箱,一個文書生加兩個小屁孩,其中還有一個隻會指揮沒法動手的,三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木箱給撬開。
當木箱正麵的蓋子被完全打開之後,眾人才看清楚了裏麵一個精致的圓盤,圓盤上刻著12個符號,中間還有一長一短兩顆針。
程風指著那兩顆針說:“看見沒有?這兩顆針短的一顆叫時針,每半個時辰走一個大刻度,小的這個叫時針,大約三十個唿吸就會動一動。”
眾夫子瞪著兩雙眼睛看著那長針,就是不見那兩顆針動一動,正想說小東家吹牛的時候,突然聽見滴答一聲,那個長針竟然跳了一小格。幾個膽小的夫子,差點被那嘀嗒聲嚇尿。要不是看見那個長針真的跳了一下,都想轉身跑了。
程風看著眾夫子的表情,心裏暗暗有些好笑:“夫子們別在這裏呆呆的看了,大家幫忙把這大家夥抬到桌麵上去好好看。”
大家這才迴過神來,七手八腳的幫忙把那東西從木箱子裏搬了出來,抬在了桌子上放好。一群人就這樣圍著桌子上的台鍾,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個長長的分針看,看著分針每跳動一下,大家眼裏就閃一下光。
一群人就這樣呆呆的看著,把上課的事都忘了,直到有同學上門詢問,眾夫子們才想起來自己還要上課。幾位當值的夫子才慌慌張張的收拾起東西去教室,還一步三迴頭的念念不忘。
程風趕緊表態:“夫子們隻管安心的去上課,等沒課了,我教你們認這時鍾。”
聽見大少這麽說,要去上課的夫子們才戀戀不舍的去上課。剩下幾位夫子,一早上被這鍾的聲音嚇的沒敢進這教務室,現在知道這東西是個神奇的玩意了,一個個的又瞪著滿是求知欲的雙眼,目不轉睛的看著台鍾上的指針看。
大少也不好打擾他們的求知欲,隻拉了拉許國良的袖子,許國亮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叫了李玉玲夫子說代管食堂的事。
兩個夫子就這樣眼睛看著那個台鍾,一個嘴裏說著,一個點頭聽著。直到許國亮把事情說完,程風也不知道李玉玲夫子聽清沒聽清,不太放心,隻好自己親自詢問:“李夫子,剛才許夫子說的可聽明白了是什麽事?”
李玉玲眼睛看著鍾表,一點不帶猶豫的迴答:“聽清楚了,王趙氏要去幹別的事情,讓咱去代管食堂的事,沒問題咱同意了。”
一聽李夫子的迴答,事情還是清楚的,程風放心了:“那就這樣吧,你們在這裏慢慢研究,我先畫畫圖。”
“小東家自己去畫,別影響俺們看稀奇。”
看著這群圍著鍾表看稀奇的夫子們,程風突然覺得應該寫一份說明書,讓他們看著說明書去學習,那樣會快很多。
於是大少首先開始了對鍾表說明書的繪製。等到再一次下貨的時候,大少手裏已經有了一份寫得明明白白的鍾表使用說明書。說明書裏程風把鍾表分成時間和時辰兩種表達方式,分別作了明確的標注和說明,有圖有文字,說明書簡單明了一目了然。
當大少把這說明書拿給夫子們看的時候,夫子們拿著說明書對著鍾表一通的研究,竟然很快就知道這鍾是怎麽迴事了。
看著夫子們對著台鍾上的刻度,反複的說每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每個人都能說得精準無誤的時候,程風欣慰了:“夫子們,我建議大家把這說明書多抄寫些,去教給學生們。還有許夫子,你看這說明書能不能加到二年級下學期的語文書上去。”
眾夫子一聽說要把這說明書加到二年級的語文書上去,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不過大家基本都同意把這說明書寫在課本上,讓學生們認識,時鍾這種新鮮事物。
隻是大家覺得如果這個說明書出現在課本上,還用《時鍾使用說明書》的話是不是不太好?於是大少小手一揮:“那就改個名字,叫做《認識時鍾》”
於是在一眾夫子的討論聲中,《認識時鍾》這篇不應該叫做文章的《時鍾使用說明書》,改了個名稱便被定在了小學二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課本上。
夫子們都學會了認識鍾表,程風相信,很快整個學校的學生都能認識鍾表,從今以後鍾表在這個學校的學生心目中將不再是什麽神奇的物件,也就不再去關心這鍾表的問題,開始專心的設計使用飛翼帆的飛剪船。
第二天,程風帶著早就設計好的三種機床圖紙趕著自己的羊羊車去了五金廠。
當袁老太爺等人看見程風設計的鏜床,銑床和衝床時,都一致肯定了小東家的傳說是真的,他真的是一個生而知之的人。
有了新的設計圖紙,袁老太爺幾個木雕大師們也沒有心情幹別的了,開始集中精力製作木質零配件。看著老頭們開始忙了起來,也沒有人對自己問東問西了,程風這才找到羅三師傅帶領的鐵匠師傅們。
自從羅三收到了那一批火銃之後,就沒有敢睡覺,不知道少爺為什麽要把火銃放在自己這裏。心裏實在不踏實,隻好自家兩個兒子晚上都輪番值班,提心吊膽的守著這批火槍,生怕出什麽事自己沒法交代。
看見程風來找自己,羅三心裏那個激動啊:“少爺,你終於想起小人來了,自從少爺把那批火銃交給小人,小人是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
程風正在觀看跟在羅三身後的七個鐵匠師傅,這七個師傅剛過來的時候,那奄奄一息的樣子,好像隨時都要嘎掉,沒想到這還兩個月不到,一個個的就滿麵紅光起來,雖然還是沒有長肉,但看精神頭已經強壯了很多。
聽了羅三的話語,程風嘿嘿一笑:“羅叔擔心啥?又不是讓你守一輩子,有什麽好怕的。我今天來就是想問問你們這些鐵匠師傅們,可有人會打火銃?”
在場的七個鐵匠師傅裏有三個舉起了手,羅三自己也舉起了手:“少爺,俺們會打造火銃。”
程風覺得自己沒有聽清楚,便又追問:“你們說的是會打造火銃?還是會使用火銃?”
羅三有些聽不明白少爺說的是啥意思?隻好,又更詳細的迴答:“如果少爺說的是會打造火銃的話,俺們四個會,如果少爺說的是會使用火銃的話,俺們幾人都會,包括俺那兩個兒子。”
程風,這迴聽清楚了,會打造火槍的有四個人,會用火槍的是有十個人。大少高興的一拍巴掌:“那就太好了,我正擔心沒人會使用火銃而愁呢,沒想到你們全部都會使用。”
羅三哈哈大笑起來:“少爺是咋想的?俺們可是鐵匠,就算自己不會打造火槍,身邊也有會打製火槍的鐵匠,天天聽著看著,時間長了,看都看會了,怎麽會不知道怎麽使用。”
程風也哈哈的笑了起來:“你們都會使用火銃就好,現在給你們一個任務,去把那些火銃全部搬過來,你們先檢查那些火銃會不會炸膛。把不會炸膛的銃全部選出來。
然後再把合格的銃全部用卡尺測量口徑,把口徑相同的單獨放一起。不過要注意,共有三種類型,一種鳥銃,一種火銃,還有一種魯密銃。三種銃型不要搞混了。”
“這事省得的,少爺隻管放心,俺們很快就能把它分類好。大家走了,跟俺去搬火銃去。”羅三興高采烈的帶著七個老師傅以及手下的學徒們,唿唿啦啦的搬東西去了。
大少自己沒啥事幹,便把掎子拖到窗戶下有陽光的地方,躺在椅子上曬著太陽,等著他們把那些火槍清理出來。
整整清理了一個下午,最終得到了比較詳細的數據,六百支火銃,口徑相同的火銃,最多的三百二十六支,其次是一百四十一支,再次是六十三支,剩下的各種口徑不等共有七十支,同一種火銃口徑竟然有十餘種。大少內心深感無力。
好在魯密銃要好的多,二百支槍隻有三種口徑,應該是三個師傅打造的。輪到鳥銃,完蛋了,一共五十支鳥銃,竟然是五十種口徑,竟然沒有兩隻鳥銃口徑是相同的,好在鳥銃打的是鐵砂,口徑不一致並不影響使用,如果使用相同的裝藥量,射程會遠近不一,不過影響不是很大。
不過讓大少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畢竟花了額外的錢,所有的槍支除了口徑不一致外,都算是合格的,那種打不了幾槍就炸膛的破槍,倒是一隻也沒有。
大少吩咐羅三把那隻有六十三支的火銃留下三支。再把這些槍支重新按口徑分裝好,不同口徑的槍支絕不裝在一起,並在木箱上寫了個清清楚楚,放迴倉庫去。最後隻留下了那七十支口徑各不相同的破火槍和那五十支鳥銃,程風要用這些破槍去訓練那些船上的護衛們。
看著最後沒有入庫的那五十支鳥銃,以及那七十支火統,大少問師傅們:“你們誰的你火銃打得最好?”
幾位師傅看來看去,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打的最好的。羅三看著都沒有人迴答,也知道少爺問這話是什麽意思,便推薦道:“如果少爺想找教打火統的師傅,不如讓鐵錘和鐵蛋去,他倆火銃打得不錯。”
程風點點頭:“那行,就這兩個哥哥去,讓他們帶著這五十支鳥銃和那七十支火銃去,明天讓我大爺帶他們過去。”
終於有了教練火槍的師傅,程風放下心來。看著桌子上放著的最後三隻沒有包裝的火銃,大少又問那些師傅們:“你們手裏可有火鐮或者火石?”
好幾個鐵匠師傅從懷裏摸出火石來:“小東家,你說的可是這東西?”
到時候看看擠在手裏的火石:“這東西怎麽使用?使出來讓我看看。”
於是幾個師傅就兩塊火石相互敲擊,打出耀眼的火花。
程風看著是兩塊火石相互敲擊,又問:“除了有兩塊火石相互敲擊,敲擊別的會有火花嗎?”
於是一個鐵匠師傅拿起一塊火石,和一小塊鐵板,火石在鐵板上用力一劃,同樣的劃出耀眼的火花。
大少拖過一張凳子,扒拉著桌沿站到凳子上,拉過一支火銃,向前用力的扳開火繩機頭,然後扣動扳機,火繩機頭哐一下的一下落了下去。反反複複的試了幾次,鐵匠師傅們就在這旁邊看著,也沒搞明白小東家這是在玩什麽。
反複多次之後,程風要過了鐵匠的火石,在那火孫家頭上比劃了一會兒:“幾位師傅,你們看看,如果咱們不用火繩,把這火石夾在這火繩的位置,是不是也可以打出火來?”
幾位師傅看著程風在那裏比劃來比劃去,最後給自己提出了這麽一個奇怪的問題,幾位師傅想了想,心裏有些沒底的說:“應該是可以吧。”
程風興致盎然的提議:“要不咱們試試?”
看著小東家想玩出新的花樣來,就為鐵匠沒辦法:“那就試試。”
於是羅三把那火石切了一小塊下來,夾在了機頭上,試了一試,太短,夠不著火藥槽。重新弄了一塊長的,再試,火石倒是抽到火藥槽上,隻是沒有敲出任何的火花,整個火石大半都被敲進了夾頭裏。
羅三搖搖頭:“不行啊?”
程風提議:“要不你們做個接頭,把這火石鑲在裏麵,再把這接頭卡在這火繩機頭上試試。”
幾位師傅對看了一眼,點點頭:“那咱們試試。”幾個師傅迴到火爐邊商量起來。很快他們打出了一個可以鑲嵌在火繩夾頭上的錘頭,把一塊火石牢牢地鑲在了錘頭上,另外一頭插進火繩機頭裏。重新實驗,火石倒是穩穩的砸在了火藥槽裏,可是軟綿綿的,一點火花也沒有敲出來。
幾位師傅搖搖頭:“不行啊,少東家,錘頭一點力氣都沒有,根本敲不出火花來。”
大少嘿嘿一笑,指了指火繩槍機頭下麵的卡扣:“我說幾位師傅,怎麽這麽老實呢,這機頭沒有力氣那是肯定的。這卡扣打開,機頭全靠自身的重量下落,火繩不須要力量,隻要有火就行。可咱們這個是用火石打火,沒力量怎麽可能打出火花來。如果咱們在機頭的下麵安上彈簧,是不是就可以讓它有力氣了?”
幾位鐵匠師傅直撓頭,不知道彈簧長啥樣啊。大少沒有辦法,拿出小本本,在本本上畫了一個彈簧的圖樣:“彈簧就是這個樣子的,你們用最好的鋼,彈力越高越好,把鋼拉成細鋼絲,再把鋼絲繞成這樣試試。”
又拿起一條細繩來,在自己的指頭上繞了幾圈:“彈簧繞出來就是這樣的。”
這迴師傅們算是看明白了:“小東家叫等著,我們馬上就試。”
程風嘿嘿一笑:“師傅們,這不是說試馬上就能試得出來的,現在方式方法已經告訴你們了,你們慢慢的實驗,等你們實驗出結果的那一天,我再過來看。我現在不在這裏陪你們玩了,先到琉璃廠那邊去看看,還有好多琉璃方麵的事情需要他們去做了。”
看著程風背著小手,兩隻手指都還差一點勾不到一起去,搖著小腦袋,晃晃悠悠的走了,幾個師傅在那裏麵麵相覷。
沒有辦法,少東家已經把路都已經給直接指明了,幾個鐵匠隻好硬著頭皮商量如何把小東家說的這個東西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