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為自保試製新熱武 拓商路大龍出遠門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作者:心慈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月十六日,貨郎商隊終於出現了,學校除了精鹽外還是有了鉛筆和粉筆黑板的訂單,學校一下子增加了三百多兩。當程丫丫和程大妮向程風匯報時,程風也很高興。
貨郎們還送來了大量的煤炭和棉花,換了幾十件玻璃製品。
又收入大量的煤炭和棉花,還進賬了白銀一千多兩。也是把個程風愁得,這貨物價值比太大,自己隻想要物資,可這路途遙遠,幾十車送過來,隻換得兩馬車迴去。程風總覺得這生意不會長久。
最後程風還是和貨郎們商量,下次可以多帶些牛馬來換,用需要買賣的牛馬來拉車,到我這裏之後連貨牛馬車架全部留下,甚至你可以一輛馬車上套四五匹馬或者四五頭牛,來的時候車上裝的貨物再多,也拉得動,迴去的時候更少的車你們也更容易管理,也能多省一些車馬費,這樣也可以多賺一些。除了牛馬,我這裏還需要大量的糧食,大量的石碳,銅,鐵,錫,鉛和水銀,石墨,石膏,硝石,牛皮,紅沙糖,白沙糖等等。
貨郎們也很高興,問現在的馬匹和車要不要,程風當然是願意,最後商隊留下了六匹踠馬和破舊的馬車(馬車隻要破舊的,畢竟這種老式馬車對程風來說並沒有用),換了倆套玻璃茶杯。這個結果,程風高興了,貨郎們也高興了。
一切交易完成,由程大龍帶隊的二十人武裝小隊帶齊裝備隨商隊出發,程風交給程大龍十七顆手榴彈,並且認真的叮囑:“大爺這東西您老應該知道怎麽用的,我就不重複了,省得你說我話多,但是這手榴彈使用中的一個特殊環境,你一定要記住了,那就是騎著馬衝鋒的時候,千萬別用這玩意朝前扔,會把自己炸死的。”
”為什麽會把自己炸死?”程大龍不明白,直盯著程風問。
“因為你正向前跑著,如果你邊跑邊朝前扔手榴彈,當手榴彈落地爆炸時,您老正好跑到手榴彈落點,不就炸著您自己了。”程風隻好細心的解釋,生怕真的把自己人炸了。
“原來是這樣,這迴俺明白了,風哥兒放心吧,俺不會自己炸著自己的。”程大龍這迴是聽明白了,風哥兒是擔心自己出事。
見程大龍聽明白了,程鳳又輕聲的交代:“這迴出去,劉叔是去拓展商路的,您老除了保護好他們之外,還要記得這次去登州的主要目的是請造船的師傅,如有現成的船就買幾條迴來,如果價格合格手裏錢也足夠,隻管朝大了買,最小也的是鳥船,最好能買到福船,越大越好。
如果能買到船就招募些會使船的船工。最好是讓他們把家屬也一並請來,您就說家屬咱們也管吃飽穿暖。
另外路上如見到那些吃不上飯的,無家可歸的,您隻管讓他們來咱這裏,就同他們說來了就有事做,就會有飽飯吃。如果見到流浪的小孩您一定要帶上隨隊伍一起走,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
看著自己家這個心地善良的侄子,程大龍心裏麵是五味雜陳,很認真的拍了拍程風的小腦袋:“放心,路上如果見到沒人要的小孩,大爺一定帶迴來給你作伴。”
隨著時間的流逝,商隊出發的時間到了。程大龍抱了抱程風,又朝程二虎揮揮手,騎上戰馬,把成山衛前衛所的旗幟卷起來掛在得勝鉤上,跟隨劉有財父子的兩輛裝著貨物的馬車一起,五人騎馬,八人坐車,隨著貨郎商隊出發了,開始了程風事業上的第一次對外發展。
商隊走後,程風拿了新設計的圖紙去找吳正。當吳正看見那個像兩個大小不同的盆子相扣的奇怪物件時,是真的看不懂是個啥玩意兒。
程風也不解釋,隻是要吳正照圖做就是,可吳正看不出來這是個啥,自己獨立做不出來,程風隻好是那裏守著,一點一點的做。在程風的親自指導下,吳正用了差不多兩三個小時的樣子才做出一個完整的。
終於教會了吳正後,程風讓吳正按樣品先做二十個出來燒製好給自己送去。
對於程風要求作者不見,哪怕再奇怪,人也不會多想,他知道少爺要做的東西絕不是做著玩的。所有吳正接到做這個奇怪的對和盤子的任務後沒做他想,直接就開始忙碌起來。現吳正忙著做事,不再有時間陪伴自己,程風這才去找袁十五看木柄做了多少。
在木工房找到袁十五,袁十五說再有一天就能把五十個全部加工好,保證不會有任何的差池。
現在需要的事情基本有了安排。程風開始想把那些煤焦油處理了,隻是現在沒有可以裝油的容器,這讓程風很傷腦筋。原本想做大玻璃瓶來裝,但是現在的平板玻璃還不夠建房需要,這吹玻璃瓶子的事還得等等。
又是一天過去,袁十五終於把五十個木柄送來。有了這五十個木柄,程風總算是又有事做了。於是交待袁十五再車二十個實心木柄送來,袁十五說實心的一天就能車出來。
等袁十五走後,程風才去找老爹程二虎迴來幫忙。
父子倆小心翼翼的組裝了一個下午,五十顆手榴彈才全部搞完。去工地食堂吃了晚飯,一家人全部趕迴家,終於在天黑前把所有的手榴彈上了桐油漆。看著漆光閃閃的五十顆手榴彈,程風也算是有了一分安心。
開開心心的睡了個懶覺,直到程王氏迴來把人從床上抱起來收拾幹淨利落帶到食堂吃中飯時才清楚一點。
吃過中飯,程風好像又想起了什麽,甩開小短腿如蝸牛般飛奔迴到實驗室,又畫了張圖去找袁十五。
還沒完成五十個木柄任務的袁十五見程風手裏拿著張紙晃晃悠悠的朝自己走來。知道定是有新的東西要做。隻好先放下手裏的活把程風抱過來,搬了張凳子讓程風坐穩後才接過圖紙來觀看。
見圖紙上的一個像一個架子頂著根橫木,橫木兩端各有一個盤子。問了程風一些細節後,保證說天黑前一定做好同木柄一起送過去。
見袁十五定下了時間,程風背著小手,滿意的迴家去了。
整個下午,程風都在實驗室裏寫寫畫畫,直到袁十五送來木柄和天秤才從繪圖中迴過神來。
看看離吃晚飯的時間還有點距離,程風才讓袁十五幫忙,把天秤放在桌子上,又在一邊放了顆真的手榴彈,又把一個瓷杯和實心木柄放在另一個拖盤上。又慢慢的朝瓷杯裏倒入海沙,直到兩邊慢慢的平衡後,程風這才把裝了沙子的手榴彈組裝好。直到此時,袁十五才知道他做的那個托著兩盤子的東西是做什麽用的。
完整的在袁十五的麵前表現了一遍之後,程風轉手做了甩手掌櫃,剩下的全讓袁十五一個人幹了。
等袁十五幹完活,程風又給了一張圖紙。袁十五看看圖紙上的箱子圖樣,不知道有什麽用。
程風這才把二十顆手榴彈擺放整齊成了一個4x5的方塊,並說明了箱子是裝手榴彈用的。
有圖有實物,袁十五這迴是看明白了,很簡單的箱子,一點難度沒有。
程風讓他抱著那二十顆,訓練用手榴彈做模具先做兩個出來看看。
袁十五抱著二十個木柄過來,又抱著二十個帶頭的手榴彈迴去。心裏美滋滋的,自打來這裏幹活,全家能幹活的,不能幹活的都能天天吃食堂,家裏人再也沒有餓過飯,而且全家人的衣服也不再破破爛爛的。
一家人搬過來這才幾個月,家裏所有人的衣服都換成了新的,雖然自己還是舍不得自己的舊衣服,經常穿著舊衣,但不得不承認家裏有新的衣服不穿和沒有新衣服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雖然每天都很忙,可忙得開心,忙得沒有一點壓力。但願這樣的生活能長久一點,更長久一點,袁十五心裏如是想。
送走袁十五,程風把實驗室收拾收拾後,才慢慢悠悠的去找老娘混飯去了。
又是兩天過去,袁十五抱著兩個箱子來到程風的實驗室。當兩箱子放在桌子上,程風看著那兩個有些熟悉感的木箱,一些後現代的記憶又湧入腦海。打開兩個箱蓋,一個箱子裏麵整整齊齊的二十顆手榴彈,上麵木柄處被一塊二十孔的薄木板卡死。除了沒上漆,基本同現代的彈藥箱一樣了。
另一箱子裏麵裝了滿滿的一箱木柄,數數足有四十支。程風非常高興,隻讓袁十五按這倆個箱子的標準再做二十個來。
得到程風的認可,袁十五也很高興,馬上迴去開始批量製作。
目送袁十五離開後,程風把兩箱子清空,重新裝進了真正的手榴彈,兩箱子裝了四十顆。蓋好箱蓋,扣緊卡扣後用力把兩箱子推到桌子的一個角落,又找了塊布蓋好。算是真正的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手榴彈生產流程。用剛送來的木柄把剩下的三十塊火藥餅全部組裝好,最後隻差上膠泥封口和刷漆了。等這些都做完,程風手裏就有了八十顆手榴彈,能保證解決一些小打小鬧的事件了。
看著自己的成果,程風非常的滿意,八十顆手榴彈,這扔出去的炸死多少人,那一瞬間感覺到自己強大得不行,大有能橫掃全球無敵的架勢。聰明的腦袋被激情的熱血衝暈了頭,一下子忘記了自己實際有幾斤幾兩。安置好了手榴彈,開開心心的從椅子上梭下地,隨手拖了一顆訓練彈就朝院子走。
來到院子的一角站立好,程大少用力舉起手榴彈對著前方空曠之地 比了比,感覺自己厲害的不行,這手榴彈最少能扔二十米遠。隻見程大少爺瞄準前方的位置,向前狂跑幾步,右手高高的舉起,用力向前方一個大擺臂,大喝一聲:“嗨”,手指一鬆,手榴彈飛了出去。
隻聽得“啪嗒”一聲,手榴彈落地,程大少一個刹車不及,小短腿正好踩在落地的手榴彈上。
鬱悶的手榴彈沒想到自己會墜落得這麽快,彈頭剛靠近地麵,還沒搞明白是怎麽迴事就被一腳丫子踩翻,手榴彈是忍不住的朝後一滾。
程大少感覺腳下一個不穩,身體迅速的前傾。耳邊隻聽著“噗嗤”一聲,小手,小嘴,小波棱蓋不帶一點猶豫直撲地麵而去。緊隨著就是一聲:“哎喲媽呀”的慘叫響起,那聲音端的是一個驚天動地,如飛沙走石般的橫掃了半個青山堡。
這聲慘叫把離得不遠的玻璃工坊處的六個人都驚動了。六人放下手裏的工作都朝程大少的實驗室跑,剛跑近院子就看見程風趴在地上蠕動著像是想自己爬起來。
幾人趕緊的跑進院子,劉永壽手快,一把把程風從地上抱起來,幾人一看,大少爺是一臉的灰,正淚流滿麵的小聲抽抽。這嘴皮也破了,手掌也破了,兩膝蓋也破了,正朝外冒著血珠,怎一個慘字了得。
劉老實不敢大意,讓吳正趕緊的去叫主母迴來,自己就想動手把少爺傷口處的泥土擦掉。
程風見劉老實那雙正在工作的,還沒洗過的粗手要來擦自己的傷口,嚇得大叫:“別用手摸,會感染病毒,你們都離我的傷口遠點。”
劉老實一聽少爺不讓自己擦傷口上的土,還說自己的手有毒,一下子也不敢亂動手了,真怕少爺有事自己說不清楚。
終於等到程王氏和幾個小婦人,慌慌張張的跑迴來從劉永壽手裏接過程風,劉老實幾人才放下心來。
程王氏謝了幾位,就讓跟隨來的一位小婦人幫忙打水來清洗。
直接用生水清洗傷口,程風哪裏肯幹。舉著雙手,嘴裏吹著血沫子大叫:“娘啊,不能用生水洗,生水裏有細菌,會生病的。”
程王氏聽見兒子說什麽細菌,雖然不知道細菌是個啥,但兒子可是神仙的徒弟,兒子說的話一定有道理。基於對兒子的盲目信任,程王氏問兒子:“那咋辦,總不能就這樣髒著不管?”
程風想著現在也沒有碘酒,也沒有酒精,這傷口須要咋處理才好。不過還好,腦袋裏的知識還沒丟,隻停頓了幾秒,程風想起了鹽水和大蒜,高高的舉著雙手忍著著周身的痛:“娘親,先讓人去搗一些大蒜泥放著,再燒些開水來放溫涼後加鹽來洗,洗幹淨後再把涼開水倒些在大蒜泥裏再搗幾下,然後用哪蒜水給我擦傷口就行了。”
聽了兒子的安排,程王氏馬上安排人去做。雖然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麽處理個傷口需要這麽麻煩,但是程少爺的交待必然是有道理的,聽就是了,不需要明白。
大家都開始按程王氏的安排去準備,有幾個沒事可做的小婦人就問程王氏:“嫂子家裏不是買了好幾個小丫頭嗎,昨不安排幾個來照顧小少爺?”
程王氏正想迴答,不想程風先開了口:“我買她們迴來不是做丫鬟的,我要她們好好的讀書,以後可以幫我做大事。”
小婦人們不以為意:“丫頭片子讀書有什麽用,長大了嫁人也不能多換幾個錢。”
程風呲著嘴嘿嘿冷笑:“這個姑姑嬸嬸們以後就會知道了,她們長大了,一般二般的人家可不配娶她們。她們會成為棟梁的。”
幾人也不懂什麽是棟梁,都自以為棟梁就是以後可以嫁給大戶人家做妾的。她們認為女人能給大戶人家做妾就已經很了不起。
終於按照程風的要求處理好傷口,其實也就是點擦破皮的傷,隻是這又是鹽水又是蒜水的,清洗起傷口來那是一個酸爽,痛得個程大少慘叫之聲如被殺的豬一般震動了大半個天空。驚的整個青山堡的人都為之心顫。等到傷口處理完,程大少爺的兩隻眼睛都長出了大紅眼袋。
看著程大少自己要求的傷口處理程序,在場的眾人心裏都表示學到了。也是因為程風對處理傷口的精細要求,整個堡子裏的人都認為這定是神仙的真傳,在以後的日常裏都學會了按這個要求處理傷口。
雖然按這樣的方法來處理傷口,真的是痛得一個慘,但大家都發現這種方法處理的傷口果然愈合的很快,還不易感染。直到程風搞出了酒精,大夥都沒有改變這種方法隻是在原來的流程上多加了一項酒精消毒的手續。
自從程大少摔那一跤後,一個人混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程王氏想叫倆小孩來陪兒子,可大少死活是不幹,一口堅持小孩必須讀書,不能荒廢學業,特別是女孩更是不行。
沒有辦法,程王氏隻能把兒子帶在身邊,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著,好在程風自己又是手傷又是嘴傷的,暫時也不敢再自己動手做事,果斷的跟著老娘親做了幾天的乖寶寶。
一晃到了六月下旬,程大少嘴也好利索了,手也好利索了。這傷一好,痛馬上也就忘了。好了傷疤就忘了痛的程大少又開始作妖,再也不願跟著老娘混日子,程王氏一個沒看住,轉眼人就跑個沒影。反複追尋過幾次,每次找到實驗室都隻是見兒子老老實實的坐他的實驗室裏寫字,沒有什麽能讓人擔心的樣子,程王氏也隻好隨他去了。
正好劉老實終於是把程風要的所有器具都試製出來了,當程風看著完整的48件套時,心裏還是激動了一下下。隨後就把新繪製的大玻璃瓶圖紙給了劉老實試驗吹製這樣大玻璃瓶,並且再把器具先製作個二十套出來備用。
劉老實剛走,袁十五就把做好的二十個箱子都搬了過來,隨箱子送來的還有一百二十個標準木柄,二十個實心木柄。
袁十五走後,吳正也帶著燒好的十套陶瓷圓盤給來,收到這十套盤子,程風拚裝了一個看了看,感覺還行,又把拚好的盤子讓吳正拿到院子裏放在地上,自己快速的做了四顆比花生米大些的毛狗彈,又拿了兩雙筷子,把那四顆毛狗彈放進盤子中間的四處圓孔裏,又用兩支筷子橫擔在盤麵上,最後把盤子的另外一半扣在盤子上。
準備停當後,程大少讓吳正踩到盤子上去。那吳正也不知道是要做什麽,隻是少爺讓自己踩那就聽話照做。
吳正的腳剛踩上盤子,上麵的盤子就斷裂成三塊,同時腳下也響起了“叭”的一聲響,把吳正嚇一跳,這剛燒出來的東西就這樣被自己一腳踩破碎了,還踩出了鞭炮的聲音。?忙抬腿看時,見程風少爺也蹲了下去,心裏慌得一批,砰砰砰的亂跳。
程風把破碎的瓷片一片一片的拿開,看見了孔洞裏毛狗彈爆炸產生的白色痕跡,很是滿意。這才抬頭對吳正說:“這上麵的要加厚些,不能踩上去就破,你迴去多試試幾種厚度,看看哪種厚度剛好合適。又能不被踩碎又得做到最輕。
吳正其實到現在也不知道這是做什麽用的,隻是聽令的下去試驗少爺的要求。
基本的設計是可行的,設計的細節是不足的,剩下的隻是試驗出合適的厚度是多少就行了。程大少迴實驗室畫了一個模具圖,又把那盤子的底座拿了一個就去找袁十五。
袁十五剛到木工房,正準備幹活呢,見程風屁顛屁顛的來了,隻好放下手裏的工具把程風抱進了屋。
程風把手裏的圖紙和底座給了袁十五。隻因這模具同上次做的是一樣的東西,隻是尺寸大小不同。袁十五隻聽程風一說就明白了。留下圖紙和實物,袁十五又把程風送迴家,並表示兩天就能做好,讓少爺放心。
基本又沒別的事了,程風一個人在實驗室裏寫寫畫畫起來。一畫就是兩天過去。
這天程風正在實驗室裏畫圖,聽見外麵有人輕問:“小少爺在嗎?”程風趕緊的下了椅子走到門口一看,原來是很久沒見的袁老太爺來找,身後還帶著五個人,看五人年齡,有倆年齡估計同袁老太爺差不多,另外三人中年人的樣子。五人都穿著破爛,袁老太爺站他們前麵倒也像個小地主模樣。
程風趕緊的把幾人請進實驗室裏,袁老太爺把程大少的椅子轉過身來,把大少爺抱上椅子坐好,又安排幾人各自搬了張椅子在程風對麵坐好,這才向程風介紹:“少爺,這幾位都是俺的老兄弟們和他們的徒弟,木工手藝不差俺。俺們都是幹木雕的手藝,俺們剛從百戶大人那裏過來,百戶大人讓他們來聽聽少爺您的意見。”
程風懂了,這是擔心被騙,來聽自己保證的,心裏有底,這才看著幾人問:“你們都是咱們衛所的人?”
“迴少爺話,俺們幾個都是衛所的工匠,隻是不在一個千戶所。”
“你們一開始就是學的木雕手藝嗎?”
“這倒不是,俺們原來是衛所打造船隻的工匠,隻是打完了倭寇後上麵不給衛所銀錢造新船,俺們隻能靠修補舊船過活,後來舊船也被衛所賣了,俺們也沒船可修,隻好改了手藝,跟著袁大匠學了木雕等手藝,這一晃都快二十年沒打造過船了。”
大匠?程風聽到這兩字,心跳都快了幾分,轉頭看著袁老頭,好奇的問:“老爺爺您是大匠?是幹啥的大匠?”
袁老頭微微一笑,手捋胡須故作神氣狀:“那是哥幾個抬舉俺,其實俺也不是什麽大匠,就是以前造船時俺負責全船監造。”
程風激動得想跳起來,要不是自己坐在椅子上怕摔跤,真想一蹦三尺高:“你們都是大師級的,咋混得這般慘?”
“唉”袁老頭輕歎一聲:“沒船可造,俺們這些船匠就成了沒用的廢物沒人管了,這不一個千戶所丟幾人,就自生自滅了。”
程風想了一下問題和心裏的疑問:“你們造船的都是木匠嗎?”
“造船哪能隻有木匠,光木匠造不出船的,打造一條船需要木匠、鐵匠,灰匠,漆匠,帆匠,石匠等等。”袁老頭忙開口解釋,生怕程風誤會造船隻要木匠就行。
“老爺爺您說的這些工匠師傅們還能找得齊嗎?”
“少爺莫非想要打船?”袁老頭奇怪問。
“不隻是打船,你們要是能幫忙打師傅們找齊整了,我就開家船廠給堡子打戰船,讓你們天天有活幹,每家人都能有飽飯吃,有新衣穿。\"程風嘿嘿一笑,小胖手在空中一劃拉,畫了一塊大餅。
聽少爺說還要開船廠,幾位師傅腦袋都有點嗡嗡的,一時沒迴過神來。
見幾人神色有些呆滯,半天沒迴過神。等幾人緩過氣來,神智稍稍迴了籠,程風笑嘻嘻的對幾人說道:“我家這裏的情況想必袁老太爺已經同你們說過。單獨來我家幹活的管飯,有工錢,願意全家都搬過來加入我們的,幹活沒工錢,但包全家所有人的四季衣服,包全家都能吃飽飯,也包家裏人生病的藥錢。總之一句話,加入我們,你們家的衣食住行醫我家全包了。但是五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小孩必須要去學堂讀書,不能反對。”
“女孩也要讀嗎?”有一中年人問。
“小孩必須讀,特別是女孩,這是硬要求。”
“那俺們要簽賣身契嗎?”這個問題很重要,所有人都想知道。
“這個各位請放心,我家這裏沒有賣身為奴的人,你們想賣身我也不準,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主人和奴仆,我們是平等的關係。簡單一點說就是你家的人負責幫我幹活,我負責你們家的人衣食住醫無憂無慮。你們不想幹了,提前說一聲,隨時可以離開。我還會派馬車送你們迴去。”人人平等這點程風是必須堅持的底線。
“要說我們之間唯一的不同就是,我家管理你們,你們接受我家的管理,聽我家安排,我們是上下級的關係。”
“不用賣身就行,不用賣身就行,這樣俺還是願意全家都來,可是俺們都來了,衛所裏的徭役咋辦,俺們總不能成逃戶吧。”
“這個不是事,你們搬過來時先同上司報個備,就說來我們這裏幹活,有事派人過來告之,凡是全家都過來的,如需要徭役時我家出錢幫你們解決。”這點早有章程,程風是可以保證的。
五人了解了基本情況全都放下心來,這樣的待遇誰會不願意來:“少爺,俺們都願意搬家過來,隻是俺們何時搬來合適。“
程風想了想,現在好像還有七間房屋空著,馬上搬過來是沒有問題的。於是才說:“你們隨時可以搬過來,隻須要帶著貴重物品和人過來,其它的都留在老屋就行,我們這裏家裏用的鋪蓋都是統一發放的。另外,如果你們還有其它相熟的那些個工匠也可以幫我說說,多引薦引薦。我現在需要很多的鐵匠,船匠,金銀匠,玉石匠等等各種匠人。還有讀過書的也要,不管男的女的。”
“這個少爺放心,俺們迴去就去找那些相熟的工匠給少爺引薦。隻是我們可以先把家裏的婦嬬先搬過來嗎?”
程風微微一笑:“當然可以,不但家人可以先搬過來,你們幫忙請工匠的花銷我還給你們報銷。”
幾人大喜,紛紛起身行禮表示馬上迴家去辦事拉人。程風讓袁老太爺安排他們先吃了飯再走。幾人行禮感謝,紛紛告辭,跟著袁老頭又找程二虎安排各戶住房。
看著六人離開,程大少覺得又有了人手,開始準備圖謀新的項目。
又是大半天過去,終於等到袁十五的模具和吳正改良過的瓷盤。程風這迴是不敢自己一個人玩了。等到袁十五把模具換好,程大少就指揮著兩人用粘土壓了三塊泥餅,自己也抓緊時間做了十幾顆花生大的毛狗彈,三人這才拿了瓷盤兒到院子裏實驗。
先是把瓷盤底座放在地上,又把壓成型的泥餅放在瓷盤裏,用蓋子把瓷盤蓋擰緊,程風又把毛狗彈放四顆在瓷盤中間那四空心管注的凹槽口裏,又輕輕的把大瓷盤兒翻迴過來,中間的實心瓷柱兒對準凹槽裏,輕輕的放好後程風自己站起來後退幾步:“吳哥哥踩一下試試!”
吳正己經有了一次經驗,聽了程風的吩咐,看了眼瓷盤,絲毫不帶猶豫的抬腳就踩了上去。
隻聽”嘭”的一聲,吳正腳丫子下一點白煙升起,把個袁十五嚇了一跳,趕緊的把吳正拉開。
吳正腳剛離開,程風就蹲下去看瓷盤,見瓷盤已經破成兩半。
程風把破損的瓷盤撿開,又重新放了顆毛狗彈進去,這才讓吳正拿了個更厚些的蓋上在試,這迴袁十五有了準備,沒在怕了那聲響。看著兩半的瓷盤,程風毫不猶豫的再試,當第四厚的放上去時,腳踩上去隻有一點“嘭”的聲音,瓷蓋兒沒破。
就是這個厚度了,程風很開心,又讓袁十五進屋拿了個布袋出來,往布袋裏裝了十來斤泥土,又用這裝了泥土的布袋丟在瓷盤兒上,布袋輕鬆的就把瓷盤裏的毛狗彈壓得炸起。連著把手裏的毛狗彈都試光光後,程風這才叫上袁吳二人進了實驗室。
讓倆人等著,程風快速的。火藥的原材料稱好後才讓二人幫忙粉碎。三人忙了一下午,終於壓出來十個火藥餅子。全部工作完畢,程大少讓兩人明天吃過早餐後來找自己,三人出去外麵做野外實爆試驗。
等倆人走遠,程風又自己做了十幾顆鴿子蛋大的毛狗蛋後才收拾好材料,自己跑去找老娘混飯去了。
第二天早餐過後,袁十五和吳正帶著程風來到實驗室裏,袁十五提著一柳條筐把實驗需要的瓷盤,火藥餅裝好,又把程風小袋子裏裝了十幾顆毛狗彈也裝進筐裏。吳正背了捆細麻繩,帶著兩把鐵鍬一把砍刀,把程風放脖子上騎著,按照程風的指引,三人又去了程風上次試驗手榴彈的地方。
三人來到試驗地,吳正按照程風的要求,砍了三支長本根綁了一個三腳架,放在了距離藏身地大約五十米的地方架好。
袁十五找了塊大約五、六斤重的石頭用麻繩綁好放在三腳架旁,又把瓷盤配件組裝好後放在了石頭下麵,又割了一把草厚厚的蓋在瓷盤上。程風讓袁十五到上次的藏身處把麻繩頭拉緊,吳正雙手捧著石頭慢慢的拉緊吊起來。等到石頭吊起,吳正鬆手幾次沒見石頭下沉,才抱著程風跑迴藏身處。
程風是把自己的小腦袋緊緊的貼在地麵上後,問了袁吳倆人都已經藏好身型。程風這才叫袁十五:“袁哥哥,放繩。”
聽到程風命令,袁十五手一鬆,隻聽遠處”嘭”的一聲巨響,接著就是稀裏嘩啦的一陣石頭泥土滿天落下亂砸的聲音。
等到安靜下來,程風才從土牆後爬起身來,叫上兩人去炸點查看。見炸點的地上一小坑,三腳架不知道炸飛哪去了,那石頭破成兩塊掉在離炸點大約五、六米的樣子。
因為三人都是趴著沒看到炸效果,程風也不知道效果算不算好,隻是程風覺得被踩上的人肯定活不了,周邊離得近的可能也能傷個三、五人。
袁吳二人就算原來不知道自己做的東西是做什麽用的,經過這次試驗也知道這是個啥玩意了。兩人心裏都很震驚,要是打仗時用這個守城怕是很厲害的樣子。
”繼續試驗,這迴咱們挖個淺坑埋起來再試試。”程風馬上又安排起來。
於是袁十五挖坑埋雷,吳正又去砍木棍綁三腳架。再次準備好,吳正又抱了塊石頭綁好。因為有了一次經驗,兩人配合得很好。
全部準備停當後,程風沒有在趴土牆後,而是讓袁十五自己趴下聽指揮。而自己拉著吳正退到離土牆差不多二十米遠,離爆炸點都有五十點了。
兩人遠遠的站好,程風眼睛盯著遠處的三腳架處,對吳正說道:“讓袁哥哥放手。”
吳正對著袁十五大喊:“放手。”
袁十五趴地上聽見吳正的聲音,手一鬆,石頭落地,隻聽“嘭”的一聲響。
遠處,程風看著那直直飛上天的石頭,怕是得有二、三十米高的樣子在空中打著旋,三條木棍飛得更高。
程風的倆眼珠子跟著石頭一路飛上天,又隨著石頭一路掉下地。
看著,劈裏啪啦的亂石落地聲,程風滿意了,這有點地雷的樣子,還算是完美。
接下來袁吳二人經驗更豐富了,兩人換著拉繩,坑也是越挖越深,最終,地雷埋進了距離地麵大約一尺的深度,反複放石頭砸了三次都沒有砸響。
程風指揮吳正把地雷上的泥土平了一寸,砸了三次還是沒響,又把泥土平了一寸,還是不響。又平去一寸後,一砸就響。
又試了兩次都是如此,深度超過七寸就砸不動。超過七寸可能隻有馬能踩得動吧,程風心裏想。
帶出來的地雷都試驗完了,程風把手裏剩餘的兩顆毛狗彈分給了袁吳二人。
兩人看著手裏的東西,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麽辦,都齊齊的看著程風。
程風嘿嘿的一笑:“你們對著處地麵結實的地用力摔就知道是咋迴事了。”
兩人相互對看一眼,同時舉手把手裏的倆蛋蛋扔了出去。
“嘭嘭”兩聲響。遠處的地麵閃爍出兩點微弱的火光。試驗結束了。
迴堡子的路上,袁十五問程風:“少爺,咱今天試的這東西是震天雷嗎?”
程風騎在吳正脖子上搖搖頭:“不是,這個叫步兵地雷,是地雷的一種,踩上就會炸的地雷。你做的那些木柄組裝的才是震天雷的一種,也叫手榴彈。”
“哦,不是震天雷,是一種地雷,少爺還會做別的地雷?”袁十五問。
“我們以後再做拌發雷和拉發雷,定向雷,連環雷,水雷,魚雷等等,方法多了。”
想到這些熱武器,程風心生向往:”吳哥哥迴去就專心的把這地雷的殼子做出來。”
吳正答應道:“這個沒有問題,少爺需要多少個?”
“先做二百套吧。”
“二百套,這需要很長時間。”吳正算了算數量,覺得短時間裏肯定做不出來。
“慢慢做,這個又不是一次要,燒出來一批給我一批就行,也不是急著用的東西。”隻要試驗成功就行。程風又不去打仗,著什麽急,先準備個一、二十顆防範壞人就行了。
貨郎們還送來了大量的煤炭和棉花,換了幾十件玻璃製品。
又收入大量的煤炭和棉花,還進賬了白銀一千多兩。也是把個程風愁得,這貨物價值比太大,自己隻想要物資,可這路途遙遠,幾十車送過來,隻換得兩馬車迴去。程風總覺得這生意不會長久。
最後程風還是和貨郎們商量,下次可以多帶些牛馬來換,用需要買賣的牛馬來拉車,到我這裏之後連貨牛馬車架全部留下,甚至你可以一輛馬車上套四五匹馬或者四五頭牛,來的時候車上裝的貨物再多,也拉得動,迴去的時候更少的車你們也更容易管理,也能多省一些車馬費,這樣也可以多賺一些。除了牛馬,我這裏還需要大量的糧食,大量的石碳,銅,鐵,錫,鉛和水銀,石墨,石膏,硝石,牛皮,紅沙糖,白沙糖等等。
貨郎們也很高興,問現在的馬匹和車要不要,程風當然是願意,最後商隊留下了六匹踠馬和破舊的馬車(馬車隻要破舊的,畢竟這種老式馬車對程風來說並沒有用),換了倆套玻璃茶杯。這個結果,程風高興了,貨郎們也高興了。
一切交易完成,由程大龍帶隊的二十人武裝小隊帶齊裝備隨商隊出發,程風交給程大龍十七顆手榴彈,並且認真的叮囑:“大爺這東西您老應該知道怎麽用的,我就不重複了,省得你說我話多,但是這手榴彈使用中的一個特殊環境,你一定要記住了,那就是騎著馬衝鋒的時候,千萬別用這玩意朝前扔,會把自己炸死的。”
”為什麽會把自己炸死?”程大龍不明白,直盯著程風問。
“因為你正向前跑著,如果你邊跑邊朝前扔手榴彈,當手榴彈落地爆炸時,您老正好跑到手榴彈落點,不就炸著您自己了。”程風隻好細心的解釋,生怕真的把自己人炸了。
“原來是這樣,這迴俺明白了,風哥兒放心吧,俺不會自己炸著自己的。”程大龍這迴是聽明白了,風哥兒是擔心自己出事。
見程大龍聽明白了,程鳳又輕聲的交代:“這迴出去,劉叔是去拓展商路的,您老除了保護好他們之外,還要記得這次去登州的主要目的是請造船的師傅,如有現成的船就買幾條迴來,如果價格合格手裏錢也足夠,隻管朝大了買,最小也的是鳥船,最好能買到福船,越大越好。
如果能買到船就招募些會使船的船工。最好是讓他們把家屬也一並請來,您就說家屬咱們也管吃飽穿暖。
另外路上如見到那些吃不上飯的,無家可歸的,您隻管讓他們來咱這裏,就同他們說來了就有事做,就會有飽飯吃。如果見到流浪的小孩您一定要帶上隨隊伍一起走,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
看著自己家這個心地善良的侄子,程大龍心裏麵是五味雜陳,很認真的拍了拍程風的小腦袋:“放心,路上如果見到沒人要的小孩,大爺一定帶迴來給你作伴。”
隨著時間的流逝,商隊出發的時間到了。程大龍抱了抱程風,又朝程二虎揮揮手,騎上戰馬,把成山衛前衛所的旗幟卷起來掛在得勝鉤上,跟隨劉有財父子的兩輛裝著貨物的馬車一起,五人騎馬,八人坐車,隨著貨郎商隊出發了,開始了程風事業上的第一次對外發展。
商隊走後,程風拿了新設計的圖紙去找吳正。當吳正看見那個像兩個大小不同的盆子相扣的奇怪物件時,是真的看不懂是個啥玩意兒。
程風也不解釋,隻是要吳正照圖做就是,可吳正看不出來這是個啥,自己獨立做不出來,程風隻好是那裏守著,一點一點的做。在程風的親自指導下,吳正用了差不多兩三個小時的樣子才做出一個完整的。
終於教會了吳正後,程風讓吳正按樣品先做二十個出來燒製好給自己送去。
對於程風要求作者不見,哪怕再奇怪,人也不會多想,他知道少爺要做的東西絕不是做著玩的。所有吳正接到做這個奇怪的對和盤子的任務後沒做他想,直接就開始忙碌起來。現吳正忙著做事,不再有時間陪伴自己,程風這才去找袁十五看木柄做了多少。
在木工房找到袁十五,袁十五說再有一天就能把五十個全部加工好,保證不會有任何的差池。
現在需要的事情基本有了安排。程風開始想把那些煤焦油處理了,隻是現在沒有可以裝油的容器,這讓程風很傷腦筋。原本想做大玻璃瓶來裝,但是現在的平板玻璃還不夠建房需要,這吹玻璃瓶子的事還得等等。
又是一天過去,袁十五終於把五十個木柄送來。有了這五十個木柄,程風總算是又有事做了。於是交待袁十五再車二十個實心木柄送來,袁十五說實心的一天就能車出來。
等袁十五走後,程風才去找老爹程二虎迴來幫忙。
父子倆小心翼翼的組裝了一個下午,五十顆手榴彈才全部搞完。去工地食堂吃了晚飯,一家人全部趕迴家,終於在天黑前把所有的手榴彈上了桐油漆。看著漆光閃閃的五十顆手榴彈,程風也算是有了一分安心。
開開心心的睡了個懶覺,直到程王氏迴來把人從床上抱起來收拾幹淨利落帶到食堂吃中飯時才清楚一點。
吃過中飯,程風好像又想起了什麽,甩開小短腿如蝸牛般飛奔迴到實驗室,又畫了張圖去找袁十五。
還沒完成五十個木柄任務的袁十五見程風手裏拿著張紙晃晃悠悠的朝自己走來。知道定是有新的東西要做。隻好先放下手裏的活把程風抱過來,搬了張凳子讓程風坐穩後才接過圖紙來觀看。
見圖紙上的一個像一個架子頂著根橫木,橫木兩端各有一個盤子。問了程風一些細節後,保證說天黑前一定做好同木柄一起送過去。
見袁十五定下了時間,程風背著小手,滿意的迴家去了。
整個下午,程風都在實驗室裏寫寫畫畫,直到袁十五送來木柄和天秤才從繪圖中迴過神來。
看看離吃晚飯的時間還有點距離,程風才讓袁十五幫忙,把天秤放在桌子上,又在一邊放了顆真的手榴彈,又把一個瓷杯和實心木柄放在另一個拖盤上。又慢慢的朝瓷杯裏倒入海沙,直到兩邊慢慢的平衡後,程風這才把裝了沙子的手榴彈組裝好。直到此時,袁十五才知道他做的那個托著兩盤子的東西是做什麽用的。
完整的在袁十五的麵前表現了一遍之後,程風轉手做了甩手掌櫃,剩下的全讓袁十五一個人幹了。
等袁十五幹完活,程風又給了一張圖紙。袁十五看看圖紙上的箱子圖樣,不知道有什麽用。
程風這才把二十顆手榴彈擺放整齊成了一個4x5的方塊,並說明了箱子是裝手榴彈用的。
有圖有實物,袁十五這迴是看明白了,很簡單的箱子,一點難度沒有。
程風讓他抱著那二十顆,訓練用手榴彈做模具先做兩個出來看看。
袁十五抱著二十個木柄過來,又抱著二十個帶頭的手榴彈迴去。心裏美滋滋的,自打來這裏幹活,全家能幹活的,不能幹活的都能天天吃食堂,家裏人再也沒有餓過飯,而且全家人的衣服也不再破破爛爛的。
一家人搬過來這才幾個月,家裏所有人的衣服都換成了新的,雖然自己還是舍不得自己的舊衣服,經常穿著舊衣,但不得不承認家裏有新的衣服不穿和沒有新衣服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雖然每天都很忙,可忙得開心,忙得沒有一點壓力。但願這樣的生活能長久一點,更長久一點,袁十五心裏如是想。
送走袁十五,程風把實驗室收拾收拾後,才慢慢悠悠的去找老娘混飯去了。
又是兩天過去,袁十五抱著兩個箱子來到程風的實驗室。當兩箱子放在桌子上,程風看著那兩個有些熟悉感的木箱,一些後現代的記憶又湧入腦海。打開兩個箱蓋,一個箱子裏麵整整齊齊的二十顆手榴彈,上麵木柄處被一塊二十孔的薄木板卡死。除了沒上漆,基本同現代的彈藥箱一樣了。
另一箱子裏麵裝了滿滿的一箱木柄,數數足有四十支。程風非常高興,隻讓袁十五按這倆個箱子的標準再做二十個來。
得到程風的認可,袁十五也很高興,馬上迴去開始批量製作。
目送袁十五離開後,程風把兩箱子清空,重新裝進了真正的手榴彈,兩箱子裝了四十顆。蓋好箱蓋,扣緊卡扣後用力把兩箱子推到桌子的一個角落,又找了塊布蓋好。算是真正的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手榴彈生產流程。用剛送來的木柄把剩下的三十塊火藥餅全部組裝好,最後隻差上膠泥封口和刷漆了。等這些都做完,程風手裏就有了八十顆手榴彈,能保證解決一些小打小鬧的事件了。
看著自己的成果,程風非常的滿意,八十顆手榴彈,這扔出去的炸死多少人,那一瞬間感覺到自己強大得不行,大有能橫掃全球無敵的架勢。聰明的腦袋被激情的熱血衝暈了頭,一下子忘記了自己實際有幾斤幾兩。安置好了手榴彈,開開心心的從椅子上梭下地,隨手拖了一顆訓練彈就朝院子走。
來到院子的一角站立好,程大少用力舉起手榴彈對著前方空曠之地 比了比,感覺自己厲害的不行,這手榴彈最少能扔二十米遠。隻見程大少爺瞄準前方的位置,向前狂跑幾步,右手高高的舉起,用力向前方一個大擺臂,大喝一聲:“嗨”,手指一鬆,手榴彈飛了出去。
隻聽得“啪嗒”一聲,手榴彈落地,程大少一個刹車不及,小短腿正好踩在落地的手榴彈上。
鬱悶的手榴彈沒想到自己會墜落得這麽快,彈頭剛靠近地麵,還沒搞明白是怎麽迴事就被一腳丫子踩翻,手榴彈是忍不住的朝後一滾。
程大少感覺腳下一個不穩,身體迅速的前傾。耳邊隻聽著“噗嗤”一聲,小手,小嘴,小波棱蓋不帶一點猶豫直撲地麵而去。緊隨著就是一聲:“哎喲媽呀”的慘叫響起,那聲音端的是一個驚天動地,如飛沙走石般的橫掃了半個青山堡。
這聲慘叫把離得不遠的玻璃工坊處的六個人都驚動了。六人放下手裏的工作都朝程大少的實驗室跑,剛跑近院子就看見程風趴在地上蠕動著像是想自己爬起來。
幾人趕緊的跑進院子,劉永壽手快,一把把程風從地上抱起來,幾人一看,大少爺是一臉的灰,正淚流滿麵的小聲抽抽。這嘴皮也破了,手掌也破了,兩膝蓋也破了,正朝外冒著血珠,怎一個慘字了得。
劉老實不敢大意,讓吳正趕緊的去叫主母迴來,自己就想動手把少爺傷口處的泥土擦掉。
程風見劉老實那雙正在工作的,還沒洗過的粗手要來擦自己的傷口,嚇得大叫:“別用手摸,會感染病毒,你們都離我的傷口遠點。”
劉老實一聽少爺不讓自己擦傷口上的土,還說自己的手有毒,一下子也不敢亂動手了,真怕少爺有事自己說不清楚。
終於等到程王氏和幾個小婦人,慌慌張張的跑迴來從劉永壽手裏接過程風,劉老實幾人才放下心來。
程王氏謝了幾位,就讓跟隨來的一位小婦人幫忙打水來清洗。
直接用生水清洗傷口,程風哪裏肯幹。舉著雙手,嘴裏吹著血沫子大叫:“娘啊,不能用生水洗,生水裏有細菌,會生病的。”
程王氏聽見兒子說什麽細菌,雖然不知道細菌是個啥,但兒子可是神仙的徒弟,兒子說的話一定有道理。基於對兒子的盲目信任,程王氏問兒子:“那咋辦,總不能就這樣髒著不管?”
程風想著現在也沒有碘酒,也沒有酒精,這傷口須要咋處理才好。不過還好,腦袋裏的知識還沒丟,隻停頓了幾秒,程風想起了鹽水和大蒜,高高的舉著雙手忍著著周身的痛:“娘親,先讓人去搗一些大蒜泥放著,再燒些開水來放溫涼後加鹽來洗,洗幹淨後再把涼開水倒些在大蒜泥裏再搗幾下,然後用哪蒜水給我擦傷口就行了。”
聽了兒子的安排,程王氏馬上安排人去做。雖然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麽處理個傷口需要這麽麻煩,但是程少爺的交待必然是有道理的,聽就是了,不需要明白。
大家都開始按程王氏的安排去準備,有幾個沒事可做的小婦人就問程王氏:“嫂子家裏不是買了好幾個小丫頭嗎,昨不安排幾個來照顧小少爺?”
程王氏正想迴答,不想程風先開了口:“我買她們迴來不是做丫鬟的,我要她們好好的讀書,以後可以幫我做大事。”
小婦人們不以為意:“丫頭片子讀書有什麽用,長大了嫁人也不能多換幾個錢。”
程風呲著嘴嘿嘿冷笑:“這個姑姑嬸嬸們以後就會知道了,她們長大了,一般二般的人家可不配娶她們。她們會成為棟梁的。”
幾人也不懂什麽是棟梁,都自以為棟梁就是以後可以嫁給大戶人家做妾的。她們認為女人能給大戶人家做妾就已經很了不起。
終於按照程風的要求處理好傷口,其實也就是點擦破皮的傷,隻是這又是鹽水又是蒜水的,清洗起傷口來那是一個酸爽,痛得個程大少慘叫之聲如被殺的豬一般震動了大半個天空。驚的整個青山堡的人都為之心顫。等到傷口處理完,程大少爺的兩隻眼睛都長出了大紅眼袋。
看著程大少自己要求的傷口處理程序,在場的眾人心裏都表示學到了。也是因為程風對處理傷口的精細要求,整個堡子裏的人都認為這定是神仙的真傳,在以後的日常裏都學會了按這個要求處理傷口。
雖然按這樣的方法來處理傷口,真的是痛得一個慘,但大家都發現這種方法處理的傷口果然愈合的很快,還不易感染。直到程風搞出了酒精,大夥都沒有改變這種方法隻是在原來的流程上多加了一項酒精消毒的手續。
自從程大少摔那一跤後,一個人混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程王氏想叫倆小孩來陪兒子,可大少死活是不幹,一口堅持小孩必須讀書,不能荒廢學業,特別是女孩更是不行。
沒有辦法,程王氏隻能把兒子帶在身邊,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著,好在程風自己又是手傷又是嘴傷的,暫時也不敢再自己動手做事,果斷的跟著老娘親做了幾天的乖寶寶。
一晃到了六月下旬,程大少嘴也好利索了,手也好利索了。這傷一好,痛馬上也就忘了。好了傷疤就忘了痛的程大少又開始作妖,再也不願跟著老娘混日子,程王氏一個沒看住,轉眼人就跑個沒影。反複追尋過幾次,每次找到實驗室都隻是見兒子老老實實的坐他的實驗室裏寫字,沒有什麽能讓人擔心的樣子,程王氏也隻好隨他去了。
正好劉老實終於是把程風要的所有器具都試製出來了,當程風看著完整的48件套時,心裏還是激動了一下下。隨後就把新繪製的大玻璃瓶圖紙給了劉老實試驗吹製這樣大玻璃瓶,並且再把器具先製作個二十套出來備用。
劉老實剛走,袁十五就把做好的二十個箱子都搬了過來,隨箱子送來的還有一百二十個標準木柄,二十個實心木柄。
袁十五走後,吳正也帶著燒好的十套陶瓷圓盤給來,收到這十套盤子,程風拚裝了一個看了看,感覺還行,又把拚好的盤子讓吳正拿到院子裏放在地上,自己快速的做了四顆比花生米大些的毛狗彈,又拿了兩雙筷子,把那四顆毛狗彈放進盤子中間的四處圓孔裏,又用兩支筷子橫擔在盤麵上,最後把盤子的另外一半扣在盤子上。
準備停當後,程大少讓吳正踩到盤子上去。那吳正也不知道是要做什麽,隻是少爺讓自己踩那就聽話照做。
吳正的腳剛踩上盤子,上麵的盤子就斷裂成三塊,同時腳下也響起了“叭”的一聲響,把吳正嚇一跳,這剛燒出來的東西就這樣被自己一腳踩破碎了,還踩出了鞭炮的聲音。?忙抬腿看時,見程風少爺也蹲了下去,心裏慌得一批,砰砰砰的亂跳。
程風把破碎的瓷片一片一片的拿開,看見了孔洞裏毛狗彈爆炸產生的白色痕跡,很是滿意。這才抬頭對吳正說:“這上麵的要加厚些,不能踩上去就破,你迴去多試試幾種厚度,看看哪種厚度剛好合適。又能不被踩碎又得做到最輕。
吳正其實到現在也不知道這是做什麽用的,隻是聽令的下去試驗少爺的要求。
基本的設計是可行的,設計的細節是不足的,剩下的隻是試驗出合適的厚度是多少就行了。程大少迴實驗室畫了一個模具圖,又把那盤子的底座拿了一個就去找袁十五。
袁十五剛到木工房,正準備幹活呢,見程風屁顛屁顛的來了,隻好放下手裏的工具把程風抱進了屋。
程風把手裏的圖紙和底座給了袁十五。隻因這模具同上次做的是一樣的東西,隻是尺寸大小不同。袁十五隻聽程風一說就明白了。留下圖紙和實物,袁十五又把程風送迴家,並表示兩天就能做好,讓少爺放心。
基本又沒別的事了,程風一個人在實驗室裏寫寫畫畫起來。一畫就是兩天過去。
這天程風正在實驗室裏畫圖,聽見外麵有人輕問:“小少爺在嗎?”程風趕緊的下了椅子走到門口一看,原來是很久沒見的袁老太爺來找,身後還帶著五個人,看五人年齡,有倆年齡估計同袁老太爺差不多,另外三人中年人的樣子。五人都穿著破爛,袁老太爺站他們前麵倒也像個小地主模樣。
程風趕緊的把幾人請進實驗室裏,袁老太爺把程大少的椅子轉過身來,把大少爺抱上椅子坐好,又安排幾人各自搬了張椅子在程風對麵坐好,這才向程風介紹:“少爺,這幾位都是俺的老兄弟們和他們的徒弟,木工手藝不差俺。俺們都是幹木雕的手藝,俺們剛從百戶大人那裏過來,百戶大人讓他們來聽聽少爺您的意見。”
程風懂了,這是擔心被騙,來聽自己保證的,心裏有底,這才看著幾人問:“你們都是咱們衛所的人?”
“迴少爺話,俺們幾個都是衛所的工匠,隻是不在一個千戶所。”
“你們一開始就是學的木雕手藝嗎?”
“這倒不是,俺們原來是衛所打造船隻的工匠,隻是打完了倭寇後上麵不給衛所銀錢造新船,俺們隻能靠修補舊船過活,後來舊船也被衛所賣了,俺們也沒船可修,隻好改了手藝,跟著袁大匠學了木雕等手藝,這一晃都快二十年沒打造過船了。”
大匠?程風聽到這兩字,心跳都快了幾分,轉頭看著袁老頭,好奇的問:“老爺爺您是大匠?是幹啥的大匠?”
袁老頭微微一笑,手捋胡須故作神氣狀:“那是哥幾個抬舉俺,其實俺也不是什麽大匠,就是以前造船時俺負責全船監造。”
程風激動得想跳起來,要不是自己坐在椅子上怕摔跤,真想一蹦三尺高:“你們都是大師級的,咋混得這般慘?”
“唉”袁老頭輕歎一聲:“沒船可造,俺們這些船匠就成了沒用的廢物沒人管了,這不一個千戶所丟幾人,就自生自滅了。”
程風想了一下問題和心裏的疑問:“你們造船的都是木匠嗎?”
“造船哪能隻有木匠,光木匠造不出船的,打造一條船需要木匠、鐵匠,灰匠,漆匠,帆匠,石匠等等。”袁老頭忙開口解釋,生怕程風誤會造船隻要木匠就行。
“老爺爺您說的這些工匠師傅們還能找得齊嗎?”
“少爺莫非想要打船?”袁老頭奇怪問。
“不隻是打船,你們要是能幫忙打師傅們找齊整了,我就開家船廠給堡子打戰船,讓你們天天有活幹,每家人都能有飽飯吃,有新衣穿。\"程風嘿嘿一笑,小胖手在空中一劃拉,畫了一塊大餅。
聽少爺說還要開船廠,幾位師傅腦袋都有點嗡嗡的,一時沒迴過神來。
見幾人神色有些呆滯,半天沒迴過神。等幾人緩過氣來,神智稍稍迴了籠,程風笑嘻嘻的對幾人說道:“我家這裏的情況想必袁老太爺已經同你們說過。單獨來我家幹活的管飯,有工錢,願意全家都搬過來加入我們的,幹活沒工錢,但包全家所有人的四季衣服,包全家都能吃飽飯,也包家裏人生病的藥錢。總之一句話,加入我們,你們家的衣食住行醫我家全包了。但是五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小孩必須要去學堂讀書,不能反對。”
“女孩也要讀嗎?”有一中年人問。
“小孩必須讀,特別是女孩,這是硬要求。”
“那俺們要簽賣身契嗎?”這個問題很重要,所有人都想知道。
“這個各位請放心,我家這裏沒有賣身為奴的人,你們想賣身我也不準,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主人和奴仆,我們是平等的關係。簡單一點說就是你家的人負責幫我幹活,我負責你們家的人衣食住醫無憂無慮。你們不想幹了,提前說一聲,隨時可以離開。我還會派馬車送你們迴去。”人人平等這點程風是必須堅持的底線。
“要說我們之間唯一的不同就是,我家管理你們,你們接受我家的管理,聽我家安排,我們是上下級的關係。”
“不用賣身就行,不用賣身就行,這樣俺還是願意全家都來,可是俺們都來了,衛所裏的徭役咋辦,俺們總不能成逃戶吧。”
“這個不是事,你們搬過來時先同上司報個備,就說來我們這裏幹活,有事派人過來告之,凡是全家都過來的,如需要徭役時我家出錢幫你們解決。”這點早有章程,程風是可以保證的。
五人了解了基本情況全都放下心來,這樣的待遇誰會不願意來:“少爺,俺們都願意搬家過來,隻是俺們何時搬來合適。“
程風想了想,現在好像還有七間房屋空著,馬上搬過來是沒有問題的。於是才說:“你們隨時可以搬過來,隻須要帶著貴重物品和人過來,其它的都留在老屋就行,我們這裏家裏用的鋪蓋都是統一發放的。另外,如果你們還有其它相熟的那些個工匠也可以幫我說說,多引薦引薦。我現在需要很多的鐵匠,船匠,金銀匠,玉石匠等等各種匠人。還有讀過書的也要,不管男的女的。”
“這個少爺放心,俺們迴去就去找那些相熟的工匠給少爺引薦。隻是我們可以先把家裏的婦嬬先搬過來嗎?”
程風微微一笑:“當然可以,不但家人可以先搬過來,你們幫忙請工匠的花銷我還給你們報銷。”
幾人大喜,紛紛起身行禮表示馬上迴家去辦事拉人。程風讓袁老太爺安排他們先吃了飯再走。幾人行禮感謝,紛紛告辭,跟著袁老頭又找程二虎安排各戶住房。
看著六人離開,程大少覺得又有了人手,開始準備圖謀新的項目。
又是大半天過去,終於等到袁十五的模具和吳正改良過的瓷盤。程風這迴是不敢自己一個人玩了。等到袁十五把模具換好,程大少就指揮著兩人用粘土壓了三塊泥餅,自己也抓緊時間做了十幾顆花生大的毛狗彈,三人這才拿了瓷盤兒到院子裏實驗。
先是把瓷盤底座放在地上,又把壓成型的泥餅放在瓷盤裏,用蓋子把瓷盤蓋擰緊,程風又把毛狗彈放四顆在瓷盤中間那四空心管注的凹槽口裏,又輕輕的把大瓷盤兒翻迴過來,中間的實心瓷柱兒對準凹槽裏,輕輕的放好後程風自己站起來後退幾步:“吳哥哥踩一下試試!”
吳正己經有了一次經驗,聽了程風的吩咐,看了眼瓷盤,絲毫不帶猶豫的抬腳就踩了上去。
隻聽”嘭”的一聲,吳正腳丫子下一點白煙升起,把個袁十五嚇了一跳,趕緊的把吳正拉開。
吳正腳剛離開,程風就蹲下去看瓷盤,見瓷盤已經破成兩半。
程風把破損的瓷盤撿開,又重新放了顆毛狗彈進去,這才讓吳正拿了個更厚些的蓋上在試,這迴袁十五有了準備,沒在怕了那聲響。看著兩半的瓷盤,程風毫不猶豫的再試,當第四厚的放上去時,腳踩上去隻有一點“嘭”的聲音,瓷蓋兒沒破。
就是這個厚度了,程風很開心,又讓袁十五進屋拿了個布袋出來,往布袋裏裝了十來斤泥土,又用這裝了泥土的布袋丟在瓷盤兒上,布袋輕鬆的就把瓷盤裏的毛狗彈壓得炸起。連著把手裏的毛狗彈都試光光後,程風這才叫上袁吳二人進了實驗室。
讓倆人等著,程風快速的。火藥的原材料稱好後才讓二人幫忙粉碎。三人忙了一下午,終於壓出來十個火藥餅子。全部工作完畢,程大少讓兩人明天吃過早餐後來找自己,三人出去外麵做野外實爆試驗。
等倆人走遠,程風又自己做了十幾顆鴿子蛋大的毛狗蛋後才收拾好材料,自己跑去找老娘混飯去了。
第二天早餐過後,袁十五和吳正帶著程風來到實驗室裏,袁十五提著一柳條筐把實驗需要的瓷盤,火藥餅裝好,又把程風小袋子裏裝了十幾顆毛狗彈也裝進筐裏。吳正背了捆細麻繩,帶著兩把鐵鍬一把砍刀,把程風放脖子上騎著,按照程風的指引,三人又去了程風上次試驗手榴彈的地方。
三人來到試驗地,吳正按照程風的要求,砍了三支長本根綁了一個三腳架,放在了距離藏身地大約五十米的地方架好。
袁十五找了塊大約五、六斤重的石頭用麻繩綁好放在三腳架旁,又把瓷盤配件組裝好後放在了石頭下麵,又割了一把草厚厚的蓋在瓷盤上。程風讓袁十五到上次的藏身處把麻繩頭拉緊,吳正雙手捧著石頭慢慢的拉緊吊起來。等到石頭吊起,吳正鬆手幾次沒見石頭下沉,才抱著程風跑迴藏身處。
程風是把自己的小腦袋緊緊的貼在地麵上後,問了袁吳倆人都已經藏好身型。程風這才叫袁十五:“袁哥哥,放繩。”
聽到程風命令,袁十五手一鬆,隻聽遠處”嘭”的一聲巨響,接著就是稀裏嘩啦的一陣石頭泥土滿天落下亂砸的聲音。
等到安靜下來,程風才從土牆後爬起身來,叫上兩人去炸點查看。見炸點的地上一小坑,三腳架不知道炸飛哪去了,那石頭破成兩塊掉在離炸點大約五、六米的樣子。
因為三人都是趴著沒看到炸效果,程風也不知道效果算不算好,隻是程風覺得被踩上的人肯定活不了,周邊離得近的可能也能傷個三、五人。
袁吳二人就算原來不知道自己做的東西是做什麽用的,經過這次試驗也知道這是個啥玩意了。兩人心裏都很震驚,要是打仗時用這個守城怕是很厲害的樣子。
”繼續試驗,這迴咱們挖個淺坑埋起來再試試。”程風馬上又安排起來。
於是袁十五挖坑埋雷,吳正又去砍木棍綁三腳架。再次準備好,吳正又抱了塊石頭綁好。因為有了一次經驗,兩人配合得很好。
全部準備停當後,程風沒有在趴土牆後,而是讓袁十五自己趴下聽指揮。而自己拉著吳正退到離土牆差不多二十米遠,離爆炸點都有五十點了。
兩人遠遠的站好,程風眼睛盯著遠處的三腳架處,對吳正說道:“讓袁哥哥放手。”
吳正對著袁十五大喊:“放手。”
袁十五趴地上聽見吳正的聲音,手一鬆,石頭落地,隻聽“嘭”的一聲響。
遠處,程風看著那直直飛上天的石頭,怕是得有二、三十米高的樣子在空中打著旋,三條木棍飛得更高。
程風的倆眼珠子跟著石頭一路飛上天,又隨著石頭一路掉下地。
看著,劈裏啪啦的亂石落地聲,程風滿意了,這有點地雷的樣子,還算是完美。
接下來袁吳二人經驗更豐富了,兩人換著拉繩,坑也是越挖越深,最終,地雷埋進了距離地麵大約一尺的深度,反複放石頭砸了三次都沒有砸響。
程風指揮吳正把地雷上的泥土平了一寸,砸了三次還是沒響,又把泥土平了一寸,還是不響。又平去一寸後,一砸就響。
又試了兩次都是如此,深度超過七寸就砸不動。超過七寸可能隻有馬能踩得動吧,程風心裏想。
帶出來的地雷都試驗完了,程風把手裏剩餘的兩顆毛狗彈分給了袁吳二人。
兩人看著手裏的東西,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麽辦,都齊齊的看著程風。
程風嘿嘿的一笑:“你們對著處地麵結實的地用力摔就知道是咋迴事了。”
兩人相互對看一眼,同時舉手把手裏的倆蛋蛋扔了出去。
“嘭嘭”兩聲響。遠處的地麵閃爍出兩點微弱的火光。試驗結束了。
迴堡子的路上,袁十五問程風:“少爺,咱今天試的這東西是震天雷嗎?”
程風騎在吳正脖子上搖搖頭:“不是,這個叫步兵地雷,是地雷的一種,踩上就會炸的地雷。你做的那些木柄組裝的才是震天雷的一種,也叫手榴彈。”
“哦,不是震天雷,是一種地雷,少爺還會做別的地雷?”袁十五問。
“我們以後再做拌發雷和拉發雷,定向雷,連環雷,水雷,魚雷等等,方法多了。”
想到這些熱武器,程風心生向往:”吳哥哥迴去就專心的把這地雷的殼子做出來。”
吳正答應道:“這個沒有問題,少爺需要多少個?”
“先做二百套吧。”
“二百套,這需要很長時間。”吳正算了算數量,覺得短時間裏肯定做不出來。
“慢慢做,這個又不是一次要,燒出來一批給我一批就行,也不是急著用的東西。”隻要試驗成功就行。程風又不去打仗,著什麽急,先準備個一、二十顆防範壞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