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死無對證
左甄嬛右眉莊華妃天團戰打胎小隊 作者:小小希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常在沒說的是,她之所以信了嫻妃,喝了袁春旺送來的藥,不僅是因為嫻妃說的太過讓人信服。
最重要的是,她的確沒有完全相信蘇清福。
她說盡力幫自己保下這一胎,可是除了每隔幾日例行公事一般把把脈,並沒有其他舉動。隻說按時服用衛太醫開的藥即可。
楊常在心裏琢磨了好幾次,若真是這麽簡單,隻喝藥即可,之前周太醫為何束手無策呢?
會不會是蘇清福心裏記恨著自己之前想要害她,所以並不是真心實意幫自己,隻用些藥,讓胎象看起來無異。
最後若順利保下,都是她的功勞。若出什麽事,她也能找其他理由搪塞過去。
畢竟她的胎象不穩人盡皆知,最後真沒保下這個孩子,皇上也不會怪罪於蘇清福。
想著嫻妃為了出冷宮對自己示好,而且也不敢實名對皇嗣動手,倒也說得過去。正因如此,楊常在才喝下了她送來的藥。
隻是沒想到,她竟如此膽大妄為。
“皇上,嫻妃嫉恨嬪妾將她供出,在冷宮還不安分,派人給嬪妾下藥,傷及皇嗣。
皇上隻要將袁春望叫來,一切便可水落石出,還請皇上為嬪妾做主!”
“小主,袁春望已經在自己屋中服毒自盡了。”
楊常在聽了宮人的話,情緒瞬間崩潰,一邊搖頭,一邊往皇上腳下爬。
“不!不是的!皇上,他不是自盡,他定是被嫻妃派人毒死的!是嫻妃,都是嫻妃做的!”
蘇清福無奈的在心中歎了口氣。袁春望死了,嫻妃在冷宮,這事怎麽查都查不出來實據了。
嫻妃想必早已經準備好了說辭,二人曾來往過密,隻需要隨便說出楊常在無意中得罪了袁春望,讓他心生怨恨,便可將自己摘的一幹二淨。
反正袁春望已經死了,現在是死無對證,嫻妃身處冷宮,又有不在場證明,皇上就算心裏懷疑,也不能怎麽辦。
反倒是楊常在,自作聰明失了孩子,沒了這個保命符,隻怕皇上不會放過她。
果不其然,皇上陰沉著臉說道:“朕安排了郡主為你安胎,又有衛臨侍奉在側,你卻一意孤行,私自用藥,以致龍胎受損。實在罪無可恕。
朕念你剛失了孩子,便饒了你這條命。來人,即刻將楊氏打入冷宮。”
楊常在撕心裂肺的求饒,不過皇上聖意已決,很快楊常在便被拖了出去。
蘇清福心裏暗想,這皇上還是一如既往的腹黑。雖然不能名正言順的處置嫻妃,不過這也夠嫻妃喝一壺的了。
楊常在失了孩子,又被打入冷宮,對嫻妃自然是恨之入骨,就看嫻妃能不能受得住了。
一連兩位妃嬪被打入冷宮,一時間後宮眾人也心有戚戚,行事說話格外小心翼翼,後宮難得又恢複了些許平靜。
皇後主理六宮大小事宜,清妃從旁協理,像極了當初的宜修和年世蘭。好在清妃沒有那麽顯赫的家世,又有大阿哥在膝下,皇後並不敢妄動。
冷宮的侍衛來傳了幾次話,嫻妃與楊常在經常在冷宮大打出手,楊常在幾番欲取嫻妃性命,都被嫻妃身邊的宮女及時發現。
皇後讓侍衛不必理會,隻當不知情,也未曾在皇上耳邊提起過此事。
一開始侍衛們還擔心真鬧出人命不好跟皇上交差,一看皇後這個態度,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再理會二人的打鬥。
嫻妃心裏窩火的很,虎落平陽被犬欺,落魄的鳳凰不如雞。
身處冷宮,區區一個楊常在也敢跟自己張牙舞爪,自己還得時時提防她,這叫什麽事!
被關了這麽久,也是時候該想個辦法出去了。
嫻妃抬頭看著不遠處的落日餘暉,那餘暉如同一片燃燒著的火焰,將半邊天空都染成了橙紅色,心裏暗暗有了主意。
轉眼間便到了重陽佳節,內務府忙碌了一整天,準備宮中的夜宴。
夜幕降臨,明月高懸,宮中燈火輝煌。皇上和眾嬪妃齊聚一堂,正當眾人沉浸在熱鬧的氛圍中時,卻聽見侍衛慌張來報,冷宮走水了!
火勢迅速蔓延開來,熊熊大火照亮了半邊天空。眾人走出殿外,看到此景,嚇得鴉雀無聲。
皇帝臉色驟變,立刻下令組織人手前去救火。侍衛們匆忙行動起來,唿喊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亂成一團。
宮人們忙碌了許久,才將冷宮這場大火撲滅,冷宮一半的房屋盡數被毀,還有幾個身處冷宮的妃嬪被燒傷。
嫻妃被侍衛救了出來,一見到皇上,便梨花帶雨的哭訴道:
“皇上!臣妾自知有罪,自從被打入冷宮以來,臣妾每日每夜都在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
臣妾不敢奢求能夠再次獲得皇上的寬恕與原諒,但求上蒼保佑皇上諸事皆能順心如意、一帆風順!
可誰知楊常在來了以後,便視臣妾為仇人般,三番五次想置臣妾於死地。
臣妾已經跟她解釋過,她腹中的孩子沒了,臣妾真的不知道怎麽迴事。就連春望死了,臣妾都是聽她所言才得知。
臣妾身在冷宮,如何能指使人去害她,這殘害皇嗣的罪名,臣妾萬萬承受不起!
可楊常在不信,一心想取臣妾性命。臣妾日日防範,沒想到今日宮中夜宴,她趁守衛鬆懈之際,竟縱火想要燒死臣妾。
若不是臣妾及時發現,跑了出來,隻怕現在已經沒命見皇上了!”
嫻妃越說越委屈,跪在地上掩麵而泣。沒多久,李玉檢查完情況,向皇上迴稟道:
“皇上,幾名被燒傷的妃嬪已經送到了太醫院安排太醫救治,隻不過……”
李玉頓了頓,小心看著皇上,繼續說道:“楊常在燒傷比較嚴重,被人救出後,半路上便沒了氣息。
奴才已經問過了,的確有人看見楊常在攜帶火石,說是要燒死嫻妃娘娘,好為自己的孩子報仇。”
楊常在已死,皇上也沒法再追究其罪責。又看了看跪在一旁的嫻妃,見她受了不小的驚嚇,便命人先將她送迴宮中。
最重要的是,她的確沒有完全相信蘇清福。
她說盡力幫自己保下這一胎,可是除了每隔幾日例行公事一般把把脈,並沒有其他舉動。隻說按時服用衛太醫開的藥即可。
楊常在心裏琢磨了好幾次,若真是這麽簡單,隻喝藥即可,之前周太醫為何束手無策呢?
會不會是蘇清福心裏記恨著自己之前想要害她,所以並不是真心實意幫自己,隻用些藥,讓胎象看起來無異。
最後若順利保下,都是她的功勞。若出什麽事,她也能找其他理由搪塞過去。
畢竟她的胎象不穩人盡皆知,最後真沒保下這個孩子,皇上也不會怪罪於蘇清福。
想著嫻妃為了出冷宮對自己示好,而且也不敢實名對皇嗣動手,倒也說得過去。正因如此,楊常在才喝下了她送來的藥。
隻是沒想到,她竟如此膽大妄為。
“皇上,嫻妃嫉恨嬪妾將她供出,在冷宮還不安分,派人給嬪妾下藥,傷及皇嗣。
皇上隻要將袁春望叫來,一切便可水落石出,還請皇上為嬪妾做主!”
“小主,袁春望已經在自己屋中服毒自盡了。”
楊常在聽了宮人的話,情緒瞬間崩潰,一邊搖頭,一邊往皇上腳下爬。
“不!不是的!皇上,他不是自盡,他定是被嫻妃派人毒死的!是嫻妃,都是嫻妃做的!”
蘇清福無奈的在心中歎了口氣。袁春望死了,嫻妃在冷宮,這事怎麽查都查不出來實據了。
嫻妃想必早已經準備好了說辭,二人曾來往過密,隻需要隨便說出楊常在無意中得罪了袁春望,讓他心生怨恨,便可將自己摘的一幹二淨。
反正袁春望已經死了,現在是死無對證,嫻妃身處冷宮,又有不在場證明,皇上就算心裏懷疑,也不能怎麽辦。
反倒是楊常在,自作聰明失了孩子,沒了這個保命符,隻怕皇上不會放過她。
果不其然,皇上陰沉著臉說道:“朕安排了郡主為你安胎,又有衛臨侍奉在側,你卻一意孤行,私自用藥,以致龍胎受損。實在罪無可恕。
朕念你剛失了孩子,便饒了你這條命。來人,即刻將楊氏打入冷宮。”
楊常在撕心裂肺的求饒,不過皇上聖意已決,很快楊常在便被拖了出去。
蘇清福心裏暗想,這皇上還是一如既往的腹黑。雖然不能名正言順的處置嫻妃,不過這也夠嫻妃喝一壺的了。
楊常在失了孩子,又被打入冷宮,對嫻妃自然是恨之入骨,就看嫻妃能不能受得住了。
一連兩位妃嬪被打入冷宮,一時間後宮眾人也心有戚戚,行事說話格外小心翼翼,後宮難得又恢複了些許平靜。
皇後主理六宮大小事宜,清妃從旁協理,像極了當初的宜修和年世蘭。好在清妃沒有那麽顯赫的家世,又有大阿哥在膝下,皇後並不敢妄動。
冷宮的侍衛來傳了幾次話,嫻妃與楊常在經常在冷宮大打出手,楊常在幾番欲取嫻妃性命,都被嫻妃身邊的宮女及時發現。
皇後讓侍衛不必理會,隻當不知情,也未曾在皇上耳邊提起過此事。
一開始侍衛們還擔心真鬧出人命不好跟皇上交差,一看皇後這個態度,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再理會二人的打鬥。
嫻妃心裏窩火的很,虎落平陽被犬欺,落魄的鳳凰不如雞。
身處冷宮,區區一個楊常在也敢跟自己張牙舞爪,自己還得時時提防她,這叫什麽事!
被關了這麽久,也是時候該想個辦法出去了。
嫻妃抬頭看著不遠處的落日餘暉,那餘暉如同一片燃燒著的火焰,將半邊天空都染成了橙紅色,心裏暗暗有了主意。
轉眼間便到了重陽佳節,內務府忙碌了一整天,準備宮中的夜宴。
夜幕降臨,明月高懸,宮中燈火輝煌。皇上和眾嬪妃齊聚一堂,正當眾人沉浸在熱鬧的氛圍中時,卻聽見侍衛慌張來報,冷宮走水了!
火勢迅速蔓延開來,熊熊大火照亮了半邊天空。眾人走出殿外,看到此景,嚇得鴉雀無聲。
皇帝臉色驟變,立刻下令組織人手前去救火。侍衛們匆忙行動起來,唿喊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亂成一團。
宮人們忙碌了許久,才將冷宮這場大火撲滅,冷宮一半的房屋盡數被毀,還有幾個身處冷宮的妃嬪被燒傷。
嫻妃被侍衛救了出來,一見到皇上,便梨花帶雨的哭訴道:
“皇上!臣妾自知有罪,自從被打入冷宮以來,臣妾每日每夜都在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
臣妾不敢奢求能夠再次獲得皇上的寬恕與原諒,但求上蒼保佑皇上諸事皆能順心如意、一帆風順!
可誰知楊常在來了以後,便視臣妾為仇人般,三番五次想置臣妾於死地。
臣妾已經跟她解釋過,她腹中的孩子沒了,臣妾真的不知道怎麽迴事。就連春望死了,臣妾都是聽她所言才得知。
臣妾身在冷宮,如何能指使人去害她,這殘害皇嗣的罪名,臣妾萬萬承受不起!
可楊常在不信,一心想取臣妾性命。臣妾日日防範,沒想到今日宮中夜宴,她趁守衛鬆懈之際,竟縱火想要燒死臣妾。
若不是臣妾及時發現,跑了出來,隻怕現在已經沒命見皇上了!”
嫻妃越說越委屈,跪在地上掩麵而泣。沒多久,李玉檢查完情況,向皇上迴稟道:
“皇上,幾名被燒傷的妃嬪已經送到了太醫院安排太醫救治,隻不過……”
李玉頓了頓,小心看著皇上,繼續說道:“楊常在燒傷比較嚴重,被人救出後,半路上便沒了氣息。
奴才已經問過了,的確有人看見楊常在攜帶火石,說是要燒死嫻妃娘娘,好為自己的孩子報仇。”
楊常在已死,皇上也沒法再追究其罪責。又看了看跪在一旁的嫻妃,見她受了不小的驚嚇,便命人先將她送迴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