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玉隱心事
左甄嬛右眉莊華妃天團戰打胎小隊 作者:小小希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在之後兩日,蘇清福給皇上請平安脈時,皇上似有心事一般。蘇清福隱隱聽見皇上吩咐人去尋夏刈,心裏基本上就確認了猜想。
襄妃又托人給蘇清福送來一條玉墜,蘇清福收下後,心知襄妃這是並不想提起此事,反正自己也猜出來,也沒去找她詢問。
皇上這幾日因為夏刈失蹤,也沒什麽心思去嬪妃宮中,玉隱便每日帶著元澈和流朱到碧桐書院陪莞貴妃一同照看朧月和靜和。
玉隱對朧月的喜愛溢於言表,畢竟朧月出生的時候,自己還在宮中,也算是一手看著朧月長大的。
每每前來,不是帶著做好的糕點,就是張羅著給朧月裁製新衣。
流朱則是滿眼喜愛與小心的逗弄著靜和,臉上隱隱有幾分期待。
莞貴妃見此,倒想起流朱成親也有些日子了,莞貴妃心裏還始終將流朱當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妹妹呢。不禁問起她和阿晉可有打算什麽時候有自己的孩子。
流朱被莞貴妃一問,有幾分羞赧的紅了臉,卻也沒有迴避的迴道:
“奴婢一直沒好意思說,這麽久了遲遲沒有身孕,正想麻煩小主,能不能叫郡主幫忙給奴婢看一看,或者幫奴婢開個方子。”
莞貴妃一聽,笑著應了下來,就讓槿汐去給蘇清福傳話,又準備了些吃食,邀蘇清福來碧桐書院一同聚聚。
蘇清福來了後,幫流朱看了看,倒是沒什麽問題,笑著安慰道:
“你的身子沒有問題,我給你開副坐胎藥。放平心態,不要急,遲早會有好消息的。”
流朱害羞著向蘇清福道謝,蘇清福見流朱仍舊是那副天真的模樣,眉眼間還多了幾分沉浸在幸福中的嬌羞,心知阿晉對她定是極好,不由得為她感到高興。
莞貴妃看著蘇清福露出一臉姨母笑,又忍不住打趣道:“郡主別光看著流朱笑,你自己可有中意的人了?”
“娘娘別打趣臣女,臣女一個人自由自在,過得蠻舒心的。”
“一個人過得再舒適自在,終究還是需要有個依靠。來日方長,總要有那麽一個值得信賴托付,能攜手相伴的人才行啊。
如今你正值妙齡,若再耽擱幾年,隻怕可挑選的範圍就小了許多。”
莞貴妃苦口婆心的對著蘇清福勸道。連流朱和玉隱也都一並看向自己。蘇清福一看要變成催婚現場,趕忙轉移話題看向玉隱說道:
“正巧今日玉福晉也在,不如我也順便幫玉福晉看一看吧。”
果然,蘇清福這樣一說,成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玉隱身上,莞貴妃這才想起,玉隱嫁入果郡王府的時間更長,隻是因為一直帶著元澈,倒叫人忘了她還並無所出。
莞貴妃看向玉隱說道:“郡主不說,本宮倒是忘了,元澈雖養在你膝下,但總歸你也要有自己的孩子才好。”
本來蘇清福隻是想轉移個話題,加上自己跟流朱說日後會有好消息時,玉隱臉上隱隱有些豔羨,這才想著幫玉隱也看一看,沒想到玉隱聽到後,臉色卻有了幾分不自然。
“多謝郡主關心,府中的大夫倒是看過,說我身子沒什麽問題,隻是忙於操持打點府中諸事,又一直照顧元澈,有些精力不濟,左右我也不急,就不勞煩郡主了。”
本來玉隱這樣說倒也沒什麽,蘇清福也沒多想。不過緊接著玉隱就以突然想起有事要找王爺為由,讓流朱先在這陪靜和,帶著元澈匆匆離開了。
蘇清福有些尷尬又懵圈,感覺自己好心說錯了話,心裏暗自揣測,難不成玉隱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莞貴妃也很是不解,玉隱一直很喜歡小孩子,又對果郡王情深義重,按理說應當更想有自己的孩子才是。更何況她也知道,蘇清福那有對有孕有助的藥。難道?
莞貴妃看向流朱問到:“你在玉隱身邊,她和王爺相處的如何?”
“福晉和王爺相處的挺好啊,福晉對王爺一片真心,體貼入微,對世子也是關懷備至,視如己出。王爺對福晉也禮敬有加,事事都會與福晉商量,聽福晉的意見。就是……”
流朱說著說著,突然停頓了下來,莞貴妃焦急的問道:“就是什麽?”
“就是奴婢到王府時,王爺已經傷了腿,奴婢不知道之前如何,但奴婢當差以後,倒是從未見王爺在福晉住處留宿……”
莞貴妃皺了皺眉,蘇清福也明白了為什麽玉隱會突然如此,不是她不想要孩子,也不是她不能生,而是她與果郡王,空有夫妻之名,沒有夫妻之實。
玉隱走在迴去的路上,心裏格外煩亂。外人看來王爺與自己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府中大小事都由自己做主,孟靜嫻死後,王爺爺不再另娶,但個中酸楚隻有自己明白。
王爺極少留宿在自己屋內,每每留宿也不需要自己服侍,躺在床上便直接睡覺,第二天一早就急忙離去,仿佛像是做任務一樣,為了應付自己。
自從王爺腿傷了後,先是以養傷為由,自己單獨住在房內。隨後更是以各種不便為由,再不到自己屋中留宿。
府中眾人私下對此早就議論紛紛,偏偏王爺總有讓人挑不出問題的理由搪塞自己。又在人前對自己極好,無可挑剔。
哪怕如今到了圓明園中,二人同處一宮,也依舊是各自住一個房間。
玉隱對此既羞惱又無奈,畢竟成親這麽久還未圓房,她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不能讓旁人知曉的。
甚至玉隱心裏也想過用些不入流的手段,比如像孟靜嫻一樣灌醉王爺,亦或是是直接給王爺下藥。
隻是心底那幾分驕傲讓她並未如此做,無論如何,她還想在二人之間留幾分體麵,也給自己留幾分尊嚴。
所以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縱使心裏苦,也要在府中強顏歡笑,不讓下人們看了笑話,輕視自己。
也正因如此,一向對名位有些執念的玉隱,會在目睹流朱與阿晉簡單美好的幸福時,在心中生出幾分羨慕與妒忌。
襄妃又托人給蘇清福送來一條玉墜,蘇清福收下後,心知襄妃這是並不想提起此事,反正自己也猜出來,也沒去找她詢問。
皇上這幾日因為夏刈失蹤,也沒什麽心思去嬪妃宮中,玉隱便每日帶著元澈和流朱到碧桐書院陪莞貴妃一同照看朧月和靜和。
玉隱對朧月的喜愛溢於言表,畢竟朧月出生的時候,自己還在宮中,也算是一手看著朧月長大的。
每每前來,不是帶著做好的糕點,就是張羅著給朧月裁製新衣。
流朱則是滿眼喜愛與小心的逗弄著靜和,臉上隱隱有幾分期待。
莞貴妃見此,倒想起流朱成親也有些日子了,莞貴妃心裏還始終將流朱當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妹妹呢。不禁問起她和阿晉可有打算什麽時候有自己的孩子。
流朱被莞貴妃一問,有幾分羞赧的紅了臉,卻也沒有迴避的迴道:
“奴婢一直沒好意思說,這麽久了遲遲沒有身孕,正想麻煩小主,能不能叫郡主幫忙給奴婢看一看,或者幫奴婢開個方子。”
莞貴妃一聽,笑著應了下來,就讓槿汐去給蘇清福傳話,又準備了些吃食,邀蘇清福來碧桐書院一同聚聚。
蘇清福來了後,幫流朱看了看,倒是沒什麽問題,笑著安慰道:
“你的身子沒有問題,我給你開副坐胎藥。放平心態,不要急,遲早會有好消息的。”
流朱害羞著向蘇清福道謝,蘇清福見流朱仍舊是那副天真的模樣,眉眼間還多了幾分沉浸在幸福中的嬌羞,心知阿晉對她定是極好,不由得為她感到高興。
莞貴妃看著蘇清福露出一臉姨母笑,又忍不住打趣道:“郡主別光看著流朱笑,你自己可有中意的人了?”
“娘娘別打趣臣女,臣女一個人自由自在,過得蠻舒心的。”
“一個人過得再舒適自在,終究還是需要有個依靠。來日方長,總要有那麽一個值得信賴托付,能攜手相伴的人才行啊。
如今你正值妙齡,若再耽擱幾年,隻怕可挑選的範圍就小了許多。”
莞貴妃苦口婆心的對著蘇清福勸道。連流朱和玉隱也都一並看向自己。蘇清福一看要變成催婚現場,趕忙轉移話題看向玉隱說道:
“正巧今日玉福晉也在,不如我也順便幫玉福晉看一看吧。”
果然,蘇清福這樣一說,成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玉隱身上,莞貴妃這才想起,玉隱嫁入果郡王府的時間更長,隻是因為一直帶著元澈,倒叫人忘了她還並無所出。
莞貴妃看向玉隱說道:“郡主不說,本宮倒是忘了,元澈雖養在你膝下,但總歸你也要有自己的孩子才好。”
本來蘇清福隻是想轉移個話題,加上自己跟流朱說日後會有好消息時,玉隱臉上隱隱有些豔羨,這才想著幫玉隱也看一看,沒想到玉隱聽到後,臉色卻有了幾分不自然。
“多謝郡主關心,府中的大夫倒是看過,說我身子沒什麽問題,隻是忙於操持打點府中諸事,又一直照顧元澈,有些精力不濟,左右我也不急,就不勞煩郡主了。”
本來玉隱這樣說倒也沒什麽,蘇清福也沒多想。不過緊接著玉隱就以突然想起有事要找王爺為由,讓流朱先在這陪靜和,帶著元澈匆匆離開了。
蘇清福有些尷尬又懵圈,感覺自己好心說錯了話,心裏暗自揣測,難不成玉隱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莞貴妃也很是不解,玉隱一直很喜歡小孩子,又對果郡王情深義重,按理說應當更想有自己的孩子才是。更何況她也知道,蘇清福那有對有孕有助的藥。難道?
莞貴妃看向流朱問到:“你在玉隱身邊,她和王爺相處的如何?”
“福晉和王爺相處的挺好啊,福晉對王爺一片真心,體貼入微,對世子也是關懷備至,視如己出。王爺對福晉也禮敬有加,事事都會與福晉商量,聽福晉的意見。就是……”
流朱說著說著,突然停頓了下來,莞貴妃焦急的問道:“就是什麽?”
“就是奴婢到王府時,王爺已經傷了腿,奴婢不知道之前如何,但奴婢當差以後,倒是從未見王爺在福晉住處留宿……”
莞貴妃皺了皺眉,蘇清福也明白了為什麽玉隱會突然如此,不是她不想要孩子,也不是她不能生,而是她與果郡王,空有夫妻之名,沒有夫妻之實。
玉隱走在迴去的路上,心裏格外煩亂。外人看來王爺與自己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府中大小事都由自己做主,孟靜嫻死後,王爺爺不再另娶,但個中酸楚隻有自己明白。
王爺極少留宿在自己屋內,每每留宿也不需要自己服侍,躺在床上便直接睡覺,第二天一早就急忙離去,仿佛像是做任務一樣,為了應付自己。
自從王爺腿傷了後,先是以養傷為由,自己單獨住在房內。隨後更是以各種不便為由,再不到自己屋中留宿。
府中眾人私下對此早就議論紛紛,偏偏王爺總有讓人挑不出問題的理由搪塞自己。又在人前對自己極好,無可挑剔。
哪怕如今到了圓明園中,二人同處一宮,也依舊是各自住一個房間。
玉隱對此既羞惱又無奈,畢竟成親這麽久還未圓房,她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不能讓旁人知曉的。
甚至玉隱心裏也想過用些不入流的手段,比如像孟靜嫻一樣灌醉王爺,亦或是是直接給王爺下藥。
隻是心底那幾分驕傲讓她並未如此做,無論如何,她還想在二人之間留幾分體麵,也給自己留幾分尊嚴。
所以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縱使心裏苦,也要在府中強顏歡笑,不讓下人們看了笑話,輕視自己。
也正因如此,一向對名位有些執念的玉隱,會在目睹流朱與阿晉簡單美好的幸福時,在心中生出幾分羨慕與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