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昚坐在書房中,窗外月色如水,照在他陰晴不定的臉上。手下匆匆進來,俯首低聲道:“殿下,已經查清楚了,這次封禪大典是趙昀手下的李溫主持的。”


    趙昚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閃過一抹陰鷙的光芒。“好,好得很!本殿下正愁找不到機會,這李溫就自己送上門來了。”他站起身,在書房中來迴踱步,顯得異常興奮。


    “隻要這次封禪大典稍微有點問題,李溫不僅人頭落地,趙昀也會受到牽連。到時候,這太子的位置,還不就是本殿下的囊中之物?”趙昚自言自語道,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然而,得意之餘,趙昚也開始思索起如何讓封禪大典出問題。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封禪大典乃是國之大典,容不得半點差錯。若是太過明顯,難免會引起皇上的懷疑;可若是太過隱晦,又未必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思來想去,趙昚決定找來手下的眾多謀臣商量對策。這些謀臣平日裏替他出謀劃策,也算得上是他的左膀右臂。


    不多時,書房中便聚集了一群人。趙昚坐在首位,掃視了一圈眾人,緩緩開口道:“諸位,本殿下有一件大事要與你們商量。”


    眾人聞言,皆是精神一振,紛紛豎直了耳朵。


    “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了,這次封禪大典乃是趙昀手下的李溫主持。”趙昚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本殿下等的就是這個機會。隻要這次大典稍微有點問題,李溫乃至趙昀都會受到牽連。到時候,這太子的位置,自然就是本殿下的了。”


    眾人聞言,皆是麵露喜色,紛紛恭維起趙昚來。


    “殿下英明!”“殿下此番定能成功!”“到時候,我們可都要仰仗殿下了!”


    趙昚聽了這些恭維的話,心中更加得意。然而,他並沒有忘記正事,繼續說道:“隻是,如何讓大典出問題,還需要諸位替本殿下好好謀劃一番。”


    眾人聞言,皆是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一個謀臣開口道:“殿下,依臣之見,我們不如在大典的祭品上動手腳。隻要祭品出了問題,大典自然就無法順利進行。”


    趙昚聞言,皺了皺眉,搖了搖頭道:“不妥,不妥。祭品乃是國之重器,若是在上麵動手腳,一旦被查出,本殿下也脫不了幹係。”


    又一個謀臣開口道:“殿下,那不如我們在大典的流程上做些手腳。比如,故意讓某些環節出錯,或者讓大典的時間拖延得太久,引起皇上的不滿。”


    趙昚聞言,還是覺得不妥。畢竟,大典的流程乃是事先製定好的,若是輕易改動,難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就在這時,一個一直沉默不語的謀臣突然開口道:“殿下,臣有一計,或許可以一試。”


    趙昚聞言,眼前一亮,連忙問道:“哦?快快說來聽聽。”


    那謀臣不慌不忙地說道:“殿下,我們不如在大典的儀式上做些改動。比如,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環節,或者讓大典的儀式變得更加繁瑣複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大典的時間拖延得更久,還可以讓李溫在主持大典時出錯。畢竟,他乃是趙昀的人,對大典的儀式未必熟悉。”


    趙昚聽了這個計策,覺得甚妙。他拍了拍那謀臣的肩膀,笑道:“好!好計策!就依你之計行事!”


    眾人聞言,皆是麵露喜色,紛紛附和起來。


    夜色漸深,書房內的燭火搖曳,映照著趙昚那張充滿算計的臉龐。他目光如炬,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登上太子之位的那一刻。


    “此事需得謹慎行事,務必確保萬無一失。”趙昚沉聲道,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眾謀臣聞言,皆是神色一凜,紛紛點頭應承。他們深知,此事關乎趙昚的前程,也關乎他們自身的命運。


    “殿下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確保大典之上,李溫必出紕漏。”一位謀臣信誓旦旦地說道。


    趙昚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吩咐道:“另外,你們還需密切關注趙昀的動向,以防他有所察覺,提前做出應對。”


    眾謀臣領命而去,書房內再次恢複了平靜。趙昚獨自坐在案前,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心中盤算著接下來的每一步。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封禪大典的日子已經臨近。趙昚的手下們按照計劃,開始在大典的儀式上動手腳。他們增加了一些繁瑣複雜的環節,使得整個大典的流程變得冗長而繁瑣。


    大典之日,蒼穹如洗,碧空如洗,陽光如織,灑落大地,萬物沐浴在這聖潔的光輝之中,皆顯祥和。趙昀,身著一襲繁複而華美的服飾,端坐於高台之上,那目光中既有對天地神明的虔誠敬畏,又飽含著對未來的無限期待。他的身旁,李溫挺立如鬆,手持溫潤如玉的笏板,準備引領這場盛大的典禮,他的麵容凝重,眼神堅定,仿佛要承擔起整個國家的重量。


    鼓樂之聲驟然響起,如雷鳴般震撼人心,大典的序幕緩緩拉開。然而,世事無常,這場本應莊嚴有序、步步為營的盛典,卻因那些突如其來的新增環節,變得如同一場紛亂的夢魘。李溫,這位平日裏沉穩幹練的大臣,在麵對這些陌生而複雜的程序時,竟也顯得手足無措,頻頻出錯。他的額頭上,細密的汗珠悄然滑落,如同他內心的不安與緊張,無聲地訴說著這一切。


    台下的群臣,見狀紛紛交頭接耳,議論之聲此起彼伏,如同秋日裏的落葉,隨風飄散,又聚集成堆。而趙昚,這位深藏不露的皇子,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他的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他知道,自己的精心布局,已經悄然生根發芽,正向著預定的方向茁壯成長。


    就在這時,一陣狂風驟起,如同天公發怒,祭壇上的燭火在風中搖曳生姿,仿佛隨時都會熄滅。緊接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傳來,祭壇之上,一塊巨石竟如脫韁野馬般,毫無征兆地滾落而下,激起一片塵土飛揚。


    這一變故,如同晴天霹靂,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慌失措,紛紛四散奔逃,如同逃難的難民,尋找著安全的避風港。趙構,這位威嚴的君主,也從高台上站了起來,他的目光如炬,神色凝重地望向祭壇,仿佛要穿透迷霧,看清真相。


    “這究竟是怎麽迴事?”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雷鳴般在眾人耳邊迴響。李溫跪在地上,渾身顫抖,如同秋風中的落葉,連話都說不利索了。“臣……臣不知啊!”他的聲音中帶著無盡的恐懼與無助。


    趙昚見狀,心中暗自得意,他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他站起身來,走到趙構麵前,躬身行禮,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與期待:“父皇,此事必有蹊蹺,還需徹查清楚才是。”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趙構聞言,點了點頭,神色依舊凝重如鐵。“此事關乎國體,必須嚴查!”他的聲音如同山嶽般沉穩,不容置疑。於是,一場針對李溫的徹查就此拉開序幕,如同一張無形的網,將李溫緊緊束縛其中。


    而趙昚,則趁機在朝中散布流言,如同春日裏的柳絮,隨風飄散,無處不在。他說李溫之所以會在大典上出錯,是因為趙昀心懷不軌,意圖破壞大典,讓趙構早日歸天。這些流言如同野火燎原,迅速在朝中蔓延開來,使得李溫的處境愈發艱難,如同陷入泥潭的困獸,無力掙紮。


    趙昚看著這一切,心中暗自冷笑,他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大半。隻要再加一把火,這太子的位置,就真的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他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穿上龍袍,坐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享受著萬人之上的榮耀與權力。然而,在這權力的背後,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陰謀與算計呢?或許,隻有時間會給出最終的答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大宋續命從穿越成趙構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溟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溟魚並收藏給大宋續命從穿越成趙構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