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自殺的根本都是在消亡自己,而非消亡他人,隻要不是倒黴到正好被跳樓的砸死,基本上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太大的危害。
但,這個自殺前先殺親近的人的做法,就有點兒反社會了。
「沒什麽奇怪的。」
陳培明很冷靜,戴著手套的手正在翻閱一本像是日記的東西,不是每天都寫,但寫出來的內容也足夠讓人了解自殺者的心理了。
單親家庭的女孩兒,從小就沒有父親,母親後來又丟下她改嫁了,她上學成績還不錯,來到了城裏,認識了男朋友,可後來發現男朋友腳踩三條船,自己不過是最差的那個備胎。
跟合租的室友有矛盾,主要是因為合租室友的男友曾經調戲過她,對她動手動腳,卻被合租室友當做是她勾引,爭吵過,還被甩過巴掌,被罵過,她的男友並未幫她出頭,反而勸她息事寧人。
生活之中的磕磕絆絆太多,分散了精力,學業上也不那麽如意,再有發現最近的流產其實是男友偷偷給她下藥……
不得不說,在這個兩室一廳的房子裏發生的事情,幾乎都能夠去上演幾十集的連續劇了,水一點兒的話,也許能夠拍八十集?
總之,倒黴的女孩兒在悲傷絕望之餘,覺得人生了無生趣,不必勉強活著了,然後就想要死,然後……
「這裏,可以查一下。」
陳培明在一行字上點了點,那是女孩兒記錄的她在網上加入的一個自殺群,還有跟群裏麵人聊的一些話,也就是那些話,讓她選擇了在自殺之前殺死身邊的人。
「既然都決定要死了,那麽,為什麽不讓他們陪葬呢?」
這種殘酷的話,好像還帶著某種誘導,對精神崩潰的女孩兒來說,就很有說服力了。
「又是自殺群?」
準確捕捉到了這個詞,同事微微搖頭,「你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在想什麽,好好地,非要在這種群裏廝混,本來沒什麽事兒,都非要去死一死了。」
任何聊天群之中都可能良莠不齊,有些人就是那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慫恿別人去自殺都覺得有樂趣,而有些人,還真的是腦殘一樣會聽從這樣的話,最後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以前有過?」
陳培明是不負責類似的案子的,至少之前沒見過。
「多了去了,之前你看的那個,不也是這個自殺群裏的,哦,可能不是一個自殺群,但,都差不多。」
同事漫不經心地隨口道。
這類自殺群最開始可能隻是一種「喪文化」的衍生品,透著點兒「累死了」「讓我死了算了」的口嗨感,就像很多人痛斥生活的不公,卻還是會開心生活一樣,說過的人可能都不會當真。
但漸漸地,就有一些人聚集在這樣的群裏,發布一些自己的事情,明確表達自殺的想法。
這時候,又有人開始吆喝,說既然要自殺,不如一起自殺什麽的,可能還會探討什麽樣的自殺方式比較不那麽痛苦。
也許女生還會要求死狀好看,若是能夠在灑滿玫瑰花瓣的浴缸之中割腕而亡,紅裙混著血水,蕩漾起來,可能也有別樣的浪漫。
像是在黑夜之中閃爍的微光,無論是暖是冷,總會聚集一些人的目光,然後,人越來越多,最後,讓這個口嗨群成為純粹的自殺群。
既然已經決定去死了,那麽,做什麽都可以——可能還有這樣的人混雜在其中,成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現在,就是這個不穩定因素爆雷的時候了。
陳培明搖搖頭:「別人說什麽就做什麽,也不動腦子想想……」
誰要是讓他自殺,他高低得送一句罵。
怎麽就有人會聽了呢?
同事看著他,輕笑:「你不懂,沒聽說過催眠嗎?通過文字,也是能夠催眠的。」
催眠並不是什麽黑科技的內容,隻是一種心理暗示罷了,把這種心理暗示加強,就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說被催眠者吐露真相,或者幹脆做一些平時根本不會做的駭人聽聞的事情。
「催眠?」
陳培明心思一動,不知道怎麽想到了鄭從文的跳樓自殺案,他當時接了一個未知號碼的電話,有沒有可能,也是催眠呢?
他的自殺,會不會也跟什麽自殺群有關係呢?
以前沒有往這個方麵想,可被「催眠」這個詞點醒之後,發現這竟然是非常有可能的。
陳培明突然想到,好像安琦也說過自己也接過未知號碼的來電,那麽,會不會……
「那個,我還有點兒事兒,先走了。」
陳培明隨口一句,匆忙就下樓,要去華大找安琦問問。
著急的他跑出去幾步才想到可以先打個電話,可電話卻一直未曾接通,是占線狀態。
華大。
安琦剛剛結束一堂課,走出教室的時候,還看到兩個學生把老師圍在中間,枕在詢問著什麽,她們的樣子非常認真,可其實……咳咳,這位新老師實在是有點兒帥了。
本來也有問題要問的安琦覺得自己不必去湊這個熱鬧,就幹脆合攏了本子,加快了腳步。
才邁出教室一步,就接到了俞缺的電話。
奇了,這麽短的時間,他竟然第二次給她打電話了,什麽事兒嗎?
安琦邊接電話,邊納悶,等到電話接起來,她還沒來得及「餵」一聲,那頭俞缺就飛快地說:「你現在在哪兒?還在學校嗎?不要離開學校,最好迴到宿舍,哪裏都不要去……」<="<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但,這個自殺前先殺親近的人的做法,就有點兒反社會了。
「沒什麽奇怪的。」
陳培明很冷靜,戴著手套的手正在翻閱一本像是日記的東西,不是每天都寫,但寫出來的內容也足夠讓人了解自殺者的心理了。
單親家庭的女孩兒,從小就沒有父親,母親後來又丟下她改嫁了,她上學成績還不錯,來到了城裏,認識了男朋友,可後來發現男朋友腳踩三條船,自己不過是最差的那個備胎。
跟合租的室友有矛盾,主要是因為合租室友的男友曾經調戲過她,對她動手動腳,卻被合租室友當做是她勾引,爭吵過,還被甩過巴掌,被罵過,她的男友並未幫她出頭,反而勸她息事寧人。
生活之中的磕磕絆絆太多,分散了精力,學業上也不那麽如意,再有發現最近的流產其實是男友偷偷給她下藥……
不得不說,在這個兩室一廳的房子裏發生的事情,幾乎都能夠去上演幾十集的連續劇了,水一點兒的話,也許能夠拍八十集?
總之,倒黴的女孩兒在悲傷絕望之餘,覺得人生了無生趣,不必勉強活著了,然後就想要死,然後……
「這裏,可以查一下。」
陳培明在一行字上點了點,那是女孩兒記錄的她在網上加入的一個自殺群,還有跟群裏麵人聊的一些話,也就是那些話,讓她選擇了在自殺之前殺死身邊的人。
「既然都決定要死了,那麽,為什麽不讓他們陪葬呢?」
這種殘酷的話,好像還帶著某種誘導,對精神崩潰的女孩兒來說,就很有說服力了。
「又是自殺群?」
準確捕捉到了這個詞,同事微微搖頭,「你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在想什麽,好好地,非要在這種群裏廝混,本來沒什麽事兒,都非要去死一死了。」
任何聊天群之中都可能良莠不齊,有些人就是那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慫恿別人去自殺都覺得有樂趣,而有些人,還真的是腦殘一樣會聽從這樣的話,最後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以前有過?」
陳培明是不負責類似的案子的,至少之前沒見過。
「多了去了,之前你看的那個,不也是這個自殺群裏的,哦,可能不是一個自殺群,但,都差不多。」
同事漫不經心地隨口道。
這類自殺群最開始可能隻是一種「喪文化」的衍生品,透著點兒「累死了」「讓我死了算了」的口嗨感,就像很多人痛斥生活的不公,卻還是會開心生活一樣,說過的人可能都不會當真。
但漸漸地,就有一些人聚集在這樣的群裏,發布一些自己的事情,明確表達自殺的想法。
這時候,又有人開始吆喝,說既然要自殺,不如一起自殺什麽的,可能還會探討什麽樣的自殺方式比較不那麽痛苦。
也許女生還會要求死狀好看,若是能夠在灑滿玫瑰花瓣的浴缸之中割腕而亡,紅裙混著血水,蕩漾起來,可能也有別樣的浪漫。
像是在黑夜之中閃爍的微光,無論是暖是冷,總會聚集一些人的目光,然後,人越來越多,最後,讓這個口嗨群成為純粹的自殺群。
既然已經決定去死了,那麽,做什麽都可以——可能還有這樣的人混雜在其中,成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現在,就是這個不穩定因素爆雷的時候了。
陳培明搖搖頭:「別人說什麽就做什麽,也不動腦子想想……」
誰要是讓他自殺,他高低得送一句罵。
怎麽就有人會聽了呢?
同事看著他,輕笑:「你不懂,沒聽說過催眠嗎?通過文字,也是能夠催眠的。」
催眠並不是什麽黑科技的內容,隻是一種心理暗示罷了,把這種心理暗示加強,就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說被催眠者吐露真相,或者幹脆做一些平時根本不會做的駭人聽聞的事情。
「催眠?」
陳培明心思一動,不知道怎麽想到了鄭從文的跳樓自殺案,他當時接了一個未知號碼的電話,有沒有可能,也是催眠呢?
他的自殺,會不會也跟什麽自殺群有關係呢?
以前沒有往這個方麵想,可被「催眠」這個詞點醒之後,發現這竟然是非常有可能的。
陳培明突然想到,好像安琦也說過自己也接過未知號碼的來電,那麽,會不會……
「那個,我還有點兒事兒,先走了。」
陳培明隨口一句,匆忙就下樓,要去華大找安琦問問。
著急的他跑出去幾步才想到可以先打個電話,可電話卻一直未曾接通,是占線狀態。
華大。
安琦剛剛結束一堂課,走出教室的時候,還看到兩個學生把老師圍在中間,枕在詢問著什麽,她們的樣子非常認真,可其實……咳咳,這位新老師實在是有點兒帥了。
本來也有問題要問的安琦覺得自己不必去湊這個熱鬧,就幹脆合攏了本子,加快了腳步。
才邁出教室一步,就接到了俞缺的電話。
奇了,這麽短的時間,他竟然第二次給她打電話了,什麽事兒嗎?
安琦邊接電話,邊納悶,等到電話接起來,她還沒來得及「餵」一聲,那頭俞缺就飛快地說:「你現在在哪兒?還在學校嗎?不要離開學校,最好迴到宿舍,哪裏都不要去……」<="<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