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得擲地有聲。


    堂上之人無不詫異。


    那可是十七年前的案子了。


    能搜集多少證據啊……


    左鴻道:「皇上,應速速將此人拿下杖斃!」


    魏湛站出來說道:「你著什麽急,殺人很容易,等他說完不行嗎,我倒要看看,他是何方人物。」


    魏湛說話,就是皇帝也不會當麵駁斥。


    藍戈說道:「當年突厥人擾亂銀州邊防,搶占銀州十個縣,最後連府城都保不住,十五萬突厥人在銀州城裏胡作非為燒殺搶掠。藍大將軍遵聖命前往奪城,十萬大陳將士,殺了十萬突厥人,把剩下的五萬人趕迴阿爾穆草原。」


    「此等大功,無人褒獎,反而被小人偽造信件,說藍大將軍與突厥人合作,謊報殺敵數量,欲意將銀州甘州海州三州收作己用,意圖反抗朝廷,自立為王。這其中,有人勾結突厥人不假,不過不是藍家人,是另有其人!」


    朝臣們互相對視,都想知道藍戈口中的另有其人是誰。


    魏天泰掩飾著眼底的興奮。


    他看著左鴻和他的三個兒子,這件事,隻能是左鴻做的。


    畢竟,他聽說那個時候隻有藍大將軍才能壓製左鴻。


    「此人就是左鴻左大人!」


    安靜的大殿如沸騰的水,嘈雜起來。


    左鴻本人並沒有過多驚慌。


    這案子,他沒錯。


    如果他錯了,那就是皇帝錯了。


    所以,他不可能錯。


    這藍戈,今日必將血灑大殿!


    他冷眼看著藍戈,「空口無憑,少年人。還是不要在皇上麵前信口雌黃了,趁皇上沒有怪罪你,早早離去才是。」


    藍戈看了一眼左鴻,心中之怒氣愈加強烈。


    「先帝提出馬政,是為了我大陳將士有精良的騎兵,能與突厥匹敵。可是有人為了私吞軍餉,年年剋扣。這,是當年銀州王牧監的帳本,上麵清清楚楚記錄著馬匹數量、質量、養護費,一個帳本這樣,那麽其他地方的帳本可想而知,算下來,遠遠低於朝廷撥的款項。」


    他手上拿的,正是王啟拿出來的帳本。


    「藍大將軍一直在暗中查軍餉私吞案,左鴻恐慌有一天真相水落石出,於是他與突厥人勾結,告訴突厥人銀州布防,讓他們掠奪銀州城,因為他知道藍大將軍一定會去支援,於是一個陰謀由此誕生!」


    「藍家軍剛殺完突厥人,就迎來了後一步支援的左淩飛將軍所帶軍隊的刀刃,藍家軍幾乎全軍覆沒,隻有數十人活下來。左家人又收買了藍家軍的參軍事許言,讓他指證,親眼看到藍墨將軍親手書寫與突厥來往的信件!


    他跟隨藍墨將軍數年,知道藍墨將軍的書寫習慣,於是自己偽造了一張書信,然後交給了左飛淩左將軍,左將軍把信件給禦史中丞葉之高,這,就成了誣陷藍家謀逆叛國的重要罪證。」


    左淩飛咬牙,恨不得把藍戈按在地上殺了。


    他當年怎麽沒把藍家軍全部殺光。


    大殿中,有些文臣難以置信地看著左家人。


    同在一片土地生活的同胞,居然能舉刀相向?


    那幾萬藍家軍……恐怕死也不能相信。


    藍戈又拿出一張紙,「可笑的是,許言拿了錢,用得並不安心,日日流連賭場,最後寫下自己的罪供,許家大娘子怕左家人滅口,一直藏匿在自己的木簪中,她死後,許言的兒子許川一直保存著亡母遺物,我們找到許川的時候,發現了木簪中的關竅才取出。」


    「還有,這是前刑部尚書喬望裕死前寫下的口供。關於當年三司會審,左鴻的人渾水摸魚,不管其他人提出的疑議,一律駁迴。為了坐實罪證,左黨的人匆匆結案,並偷換卷宗,存放在大理寺的卷宗是粗陋不實的,他們怕有一天翻案,就在上個月,居然叫人燒毀大理寺卷宗閣,藍家舊案卷宗差點被毀。」


    潘冰抿了抿唇,他為這個少年的命運捏把汗。


    畢竟,當年這一切都是皇上的默許下做的。


    他這個大理寺卿當然知道當年那樁潑天冤案有多冤。


    那信件偽造得拙劣,可偏偏皇上看了堅信不疑。


    這一切,都是因為……


    「皇上聽信了左黨的讒言,以為藍大將軍擁兵自重,加上藍家出了一個皇後,未來有一天會危及大陳皇室。於是,三分可疑變五分,當看到那偽造的信件,五分可疑變八分,最後藍家軍死在銀州, 死在左淩飛之手,聽到左淩飛說藍家軍精神奕奕載歌載舞,輕鬆逼退突厥人就信了十分。藍家一門三百五十七口,除了外嫁出去的二十幾個女眷,全部死於鍘刀之下。」


    魏軒胸口起伏不平渾身顫抖,猛地站起來嘶聲大喊:「你住口,住口!朕,朕是天下之主,朕的每一個命令,都是為了這大陳!」


    藍戈聲音比魏軒更大,「為了讓皇上放心,藍家軍不過五萬人,藍家軍的軍營更是遠離京都,禁軍、兵馬司、六部九寺,藍家從不涉及。藍家隻有一個信念,就是守護大陳,消滅突厥!」


    年紀稍大的官員,眼裏莫不是出現片刻的崇敬和唏噓。


    大陳曾經的戰神啊。


    因為權臣的貪慾和皇帝的猜疑,被構陷至死,滿門被殺。


    何其慘烈,何其無辜!


    「年紀大一些的老百姓,不信藍家謀逆叛國,案發頭一年,不少人因為仗義執言被縣令拖到衙門挨板子,甚至吊於門口以作警示!漸漸地,無人再說藍家軍,無人再記得藍家軍!」<="<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女醫凰,重生後全家跪求饒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青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青寶並收藏嫡女醫凰,重生後全家跪求饒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