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上門了好幾次給溫蘅說親,每次都沒成,莊氏隱隱著急,溫蘅卻不急,餘氏說溫蘅應該還想著徐家。


    這次來京都,老宅也吵吵了許久。


    宋姨娘懷了六個多月的身子,自然不宜出行,溫妙因為和溫珊時常發生口角或打鬧,老太太偏袒溫珊,來京都自然不帶溫妙。


    但溫珊帶不帶來,莊氏和老太太爭了許久,最後還是宋姨娘說溫珊年齡到了可以去京都長長眼界。


    溫培這才帶溫珊來京都。


    溫然笑笑,宋姨娘是怕溫珊給她使絆子吧,畢竟溫妙並沒有看不慣宋姨娘。若宋姨娘真出事,家裏隻有溫妙,她一咬一個準,溫妙也不會真的會害她。


    馬嬸的廚藝,溫境和餘氏讚不絕口。


    「京都就是不一樣,廚娘的手藝都比青州的好許多。」餘氏笑道,「不過就是食材差了點,沒咱們院子的好。」


    餘氏餵養的那些雞鴨鵝那都是精心養大的,肉質口感更香醇。


    溫然附和道:「可不是,家裏的雞隨便咯咯兩句都是『之乎者也』的調調,可不是更香些。」


    餘氏笑得前仰後合,雞叫都帶聲調,她想想都覺得好笑。


    溫境道:「然姐兒說笑起來還是這麽好笑,你有這樣的心境,我們才放心。」


    餘氏點點頭道:「當我們知道京都有時疫,嚇得我整晚都睡不著,你父親當時就想來京都,好在被我勸下了。後來我們聽說你得了嘉獎,整個書院都為你高興。」


    溫境臉上頗自豪道:「嘉獎什麽的我們倒不在意,你人沒事就好。醫者仁心,然姐兒,你做得很好。」


    溫然笑笑,「想來我也是被書院裏的讀書聲教化了。」


    「哈哈哈哈。」


    餘氏笑得很大聲。


    翠屏和雲霜也在一旁笑。


    家裏氣氛好,溫境也高興,他和妻子沒有孩子,日子雖然過得不差,但也少了些樂趣。


    如今有瞭然姐兒,他對小家再無遺憾。


    *


    溫府就沒有這樣的熱鬧的氣氛了。


    秦氏準備的菜品也很豐富,可是秦氏裝出來的熱絡,讓莊氏很不喜歡。


    官家娘子的做派拿得足足的,莊氏癟嘴不想說話。


    原本她也不想來,不過衡姐兒病症是她的心病,來京都也算是帶溫蘅來看看病。


    溫柔和溫蘅關係好,兩姐妹有說有笑的,溫珊自來被溫柔瞧不起,現在隻有默默坐在一旁。


    「蘅姐姐為何不寫迴信給我?」


    「什麽信?」


    「就是我寫給你的,問五姐姐的事,蘅姐姐沒收到嗎?」


    「沒有,我在家一封信都沒收到過。」


    溫柔有些奇怪,不過她現在最想知道的還是溫然的事情。


    「那蘅姐姐,你給我說說五姐姐在家是什麽樣子,她怎麽忽然會醫術了,性子好似也變了,變得……有些刻薄。」


    溫柔說得小聲,溫蘅也聽到了,「她可不僅僅是刻薄,還惡毒呢,還嚇唬祖母。柔姐兒,你可以別把她當姐姐了。」


    溫柔懵懂地點點頭,其實她心裏就沒有把溫然當姐姐,或許也有過一段時間,但溫然不幫她澄清偷首飾的時候,她早就恨死溫然了。


    「好姐姐,你待會兒可得給我說說青州的事情。」


    她要知道溫然身上發生的所有事情。


    可溫蘅哪裏知道太多,不過為了和溫柔打好關係,她點點頭。


    這次進京,母親悄悄給她說過,想讓她留在京都和溫柔作伴,其實就是想在京都找個好人家。


    她不想惹溫柔不開心,畢竟她是要住在溫府的。


    連續趕路這麽多天,用過飯都想睡一會兒歇歇,秦氏早就安排好了。


    意梅軒是個小院子,老太太單獨住。


    大些的憑雪堂,有一間正房兩間偏房,溫培夫婦和溫蘅溫珊可以住下。


    至於溫鵬,溫家的嫡長子,總不好去住廂房,秦氏就讓人把溫揚的小院騰出來給溫鵬住。


    溫揚去住他姨娘院子裏的稍間住。


    這一番安排下來,沒人說不滿意。


    就算溫揚受了些委屈,但作為三房長子,也不能說什麽。


    京都比青州冷許多。


    老太太一大把年紀了,自然是要燒個炭盆的。


    其他人也有,不過就是次一些的木炭了。


    「京都缺炭,在信上提過的,夫君省出的銀絲炭也就夠母親用,我們和大哥大嫂你們一樣的,也是用這木炭,大哥大嫂別介意才是。」


    莊氏笑道:「怎會,木炭也挺好。」


    隻是莊氏嘴角十分僵硬。


    當個京官,連個好炭都沒有,騙誰呢。


    要不是他們帶來的炭在路上用的差不多了,莊氏直接就拒絕了。


    溫培衣服一脫,鞋子一脫,上床不到片刻就打起唿了。


    莊氏心煩地直翻白眼。


    現在溫鵬還隻是個童生,秀才都沒考上,溫蘅身子又不好,她的心比那炭盆還熱。


    另一邊意梅軒的老太太被秦氏哄得十分開心。


    宅子沒青州的大,不過也挺大了。


    桌椅板凳,被褥器具,看起來都比青州的好。


    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


    美中不足的就是這炭。


    銀絲炭夾著木炭,還是有煙,老太太知道京都缺炭,還是忍不住嘀咕兩句。


    認為秦氏小氣,連炭都不準備足。<="<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女醫凰,重生後全家跪求饒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青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青寶並收藏嫡女醫凰,重生後全家跪求饒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