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堵在門口恭維楚應玨的一群人早已隨著他進去,崔竹去時隻有引路太監在門前候著,太監對他行過禮剛想引他進去誰知又一人來了:「且慢,本官也要進去,不如就讓狀元郎隨本官一起吧。」
來人年紀看著同崔竹差不了太多,至多大個二三歲。
「奴才拜見禦史大人。」太監見了柳夏清急忙跪地行禮。
柳夏清台院侍禦史,從六品,主糾舉百察、審判獄訟等責。
「免禮。」柳夏清讓太監起身,又轉向崔竹,笑問:「狀元郎意下如何?」
「那就有勞大人了。」崔竹垂眸,朝他行禮。
柳夏清先行,崔竹跟在他身後,聽他介紹瓊林苑的景色:「此去西行百餘步,有麵北臨水殿,其近有橋,橋麵三虹,朱漆闌楯,謂之『駱駝虹』,再去池西,垂楊蘸水,菸草鋪堤,少遊人,亦有垂釣之樂。」
這裏每走一步都讓人眼花繚亂,錦石纏道,寶砌池塘,柳鎖虹橋,花縈鳳舸,極盡奢華。東南隅築華觜岡,高數十丈,上有恆觀層樓,金碧相射。
崔竹跟著柳夏清繞了一圈,偶爾應和兩聲,並不多話。
直到最後快要去到宴席上,柳夏清才慢了兩步,與崔竹並肩,「聽聞你家境清貧,一路吃了不少苦才來到京都,後又被弟兄陷害,入了牢獄。」
崔竹垂著袖子,迴答說:「牢大人記掛。幸蒙皇上賞識,在下得以免禍。」
「不僅皇上賞識你,太子殿下也賞識你。」柳夏清停了下來,轉身麵向他,微微笑道:「聽聞你住所簡陋,殿下心疼你這種有識之士,不忍見你如此,特令我為你置辦了一處宅子,雖不甚寬宏大氣,但也算安閑自在,各處四通八達,以後出門抑或上值當差都方便。」
這就算拉攏了。太子派人給他送宅子,崔竹若是接了,以後怕就是一條船上的人,少不得被差使做什麽事情。
柳夏清是六品官,不算大,卻也不算太小,在禦史台當差,卻上門賄賂,這既算太子的拉攏,又算打壓。
倘若崔竹不識好歹,不肯與之無伍,那麽在太子手下的禦史台怕就是少不了要參他了。一言一行,什麽芝麻大點的小事隻要被抓住估計就要被誇大許多直達天聽,以後的晉升,怕是也多有不易。
崔竹明白其中的關竅,微一躬身:「勞大人代在下拜謝太子殿下,殿下的恩情,在下自當銘感五內,當日師恩,亦不敢忘懷。」語音微頓,崔竹接著道:「隻是古往今來,何曾有老師給學生送禮的道理?恕在下萬不能收。」
柳夏清看他態度恭謹,倒真像礙於情理不能接受一樣,眉毛一挑,斥道:「這怎能算太子殿下給你送禮,豈不是玷汙了殿下的名號?太子殿下的惜才愛才之心,你竟不懂,便是街邊的乞丐,倘若他有濟世之才,殿下同樣會照拂他,讓他足食豐衣,又何妨於身份?」
崔竹垂眸掩下眼中譏誚之意,嘴上卻道:「是在下愚鈍,竟不懂殿下胸襟之寬廣照拂天下有才之士的心意。」
滿意於他的識相,柳夏清隻當他這話兒是在恭維太子,點點頭道:「既如此,那你便收下這宅子吧。」
崔竹點頭再次謝過。
像是終於完成這樁任務,柳夏清也不再領著崔竹轉悠,很快就到了宴席之上。
皇帝並不親自參加瓊林宴,但為了嘉獎士子,卻會賞賜「詩」「書」「袍」「靴」等物,還會親作兩首詩賜予新科進士們。
皇帝不在,太子自然居於主位,左右兩側的首位是位高權重的大臣,新科進士們的位置則相對靠後。
崔竹進去一眼便掃見了謝九安,剛剛兩人逛個園子的功夫謝九安早已進來坐定,他的位置也並不靠前。
謝九安也正含著笑瞧他,與他對視,甚至還伸手敲了敲身旁的桌案示意他,朝他無聲做口型:我勸你過來與我坐。
崔竹眼神略過他,看向附近的小太監,小太監知他意思,急忙領他往前走,卻不料最後還是在謝九安敲的桌案前站定:「這便是您的位置。」說完小太監又退迴了門口。
謝九安看著他嘴角弧度咧得更大,聲音得意又悠然:「你不信我麽。」
崔竹瞟他一眼,在他身側落座。
謝九安哪怕是入京為質的質子也和崔竹這個新科進士坐不到一起,這個位置原來該同樣是一個新科進士。
「你坐在這裏,你不疑惑嗎,」謝九安唔了一聲,想了想,露出尖尖的小虎牙,又道:「是了,你不算太笨,該猜到的。」
「是你坐在這裏。」崔竹平靜糾正道。
被反駁謝九安沒有不高興,反而有些興奮,湊近他小聲道:「你知道我怎麽坐在這裏的嗎?」
崔竹看著他不語,謝九安眨了眨眼,笑得粲然:「我問太監你的位置在哪,看見你旁邊已經坐了人,就好聲好語勸他換到我的位置,」說著謝九安聲音有些陰惻,麵上卻仍掛著笑,「他卻不識好歹,死活不肯換位置,然後,」謝九安高高揚起唇角,顯然很得意,「我一掌拍碎了他麵前的桌子,東西碎了一地,輕輕一嚇他就立馬臉色大變,連滾帶爬說不坐這了讓給我坐。」
崔竹默默翻了個白眼。
謝九安再荒唐乖張隻要沒鬧出什麽大事兒別人都不能拿他怎麽樣,那些大臣包括太子在內看他再不順眼也隻能斥責他兩句,因為拍碎一張桌子實在算不上什麽事兒,換上新的便是。
來人年紀看著同崔竹差不了太多,至多大個二三歲。
「奴才拜見禦史大人。」太監見了柳夏清急忙跪地行禮。
柳夏清台院侍禦史,從六品,主糾舉百察、審判獄訟等責。
「免禮。」柳夏清讓太監起身,又轉向崔竹,笑問:「狀元郎意下如何?」
「那就有勞大人了。」崔竹垂眸,朝他行禮。
柳夏清先行,崔竹跟在他身後,聽他介紹瓊林苑的景色:「此去西行百餘步,有麵北臨水殿,其近有橋,橋麵三虹,朱漆闌楯,謂之『駱駝虹』,再去池西,垂楊蘸水,菸草鋪堤,少遊人,亦有垂釣之樂。」
這裏每走一步都讓人眼花繚亂,錦石纏道,寶砌池塘,柳鎖虹橋,花縈鳳舸,極盡奢華。東南隅築華觜岡,高數十丈,上有恆觀層樓,金碧相射。
崔竹跟著柳夏清繞了一圈,偶爾應和兩聲,並不多話。
直到最後快要去到宴席上,柳夏清才慢了兩步,與崔竹並肩,「聽聞你家境清貧,一路吃了不少苦才來到京都,後又被弟兄陷害,入了牢獄。」
崔竹垂著袖子,迴答說:「牢大人記掛。幸蒙皇上賞識,在下得以免禍。」
「不僅皇上賞識你,太子殿下也賞識你。」柳夏清停了下來,轉身麵向他,微微笑道:「聽聞你住所簡陋,殿下心疼你這種有識之士,不忍見你如此,特令我為你置辦了一處宅子,雖不甚寬宏大氣,但也算安閑自在,各處四通八達,以後出門抑或上值當差都方便。」
這就算拉攏了。太子派人給他送宅子,崔竹若是接了,以後怕就是一條船上的人,少不得被差使做什麽事情。
柳夏清是六品官,不算大,卻也不算太小,在禦史台當差,卻上門賄賂,這既算太子的拉攏,又算打壓。
倘若崔竹不識好歹,不肯與之無伍,那麽在太子手下的禦史台怕就是少不了要參他了。一言一行,什麽芝麻大點的小事隻要被抓住估計就要被誇大許多直達天聽,以後的晉升,怕是也多有不易。
崔竹明白其中的關竅,微一躬身:「勞大人代在下拜謝太子殿下,殿下的恩情,在下自當銘感五內,當日師恩,亦不敢忘懷。」語音微頓,崔竹接著道:「隻是古往今來,何曾有老師給學生送禮的道理?恕在下萬不能收。」
柳夏清看他態度恭謹,倒真像礙於情理不能接受一樣,眉毛一挑,斥道:「這怎能算太子殿下給你送禮,豈不是玷汙了殿下的名號?太子殿下的惜才愛才之心,你竟不懂,便是街邊的乞丐,倘若他有濟世之才,殿下同樣會照拂他,讓他足食豐衣,又何妨於身份?」
崔竹垂眸掩下眼中譏誚之意,嘴上卻道:「是在下愚鈍,竟不懂殿下胸襟之寬廣照拂天下有才之士的心意。」
滿意於他的識相,柳夏清隻當他這話兒是在恭維太子,點點頭道:「既如此,那你便收下這宅子吧。」
崔竹點頭再次謝過。
像是終於完成這樁任務,柳夏清也不再領著崔竹轉悠,很快就到了宴席之上。
皇帝並不親自參加瓊林宴,但為了嘉獎士子,卻會賞賜「詩」「書」「袍」「靴」等物,還會親作兩首詩賜予新科進士們。
皇帝不在,太子自然居於主位,左右兩側的首位是位高權重的大臣,新科進士們的位置則相對靠後。
崔竹進去一眼便掃見了謝九安,剛剛兩人逛個園子的功夫謝九安早已進來坐定,他的位置也並不靠前。
謝九安也正含著笑瞧他,與他對視,甚至還伸手敲了敲身旁的桌案示意他,朝他無聲做口型:我勸你過來與我坐。
崔竹眼神略過他,看向附近的小太監,小太監知他意思,急忙領他往前走,卻不料最後還是在謝九安敲的桌案前站定:「這便是您的位置。」說完小太監又退迴了門口。
謝九安看著他嘴角弧度咧得更大,聲音得意又悠然:「你不信我麽。」
崔竹瞟他一眼,在他身側落座。
謝九安哪怕是入京為質的質子也和崔竹這個新科進士坐不到一起,這個位置原來該同樣是一個新科進士。
「你坐在這裏,你不疑惑嗎,」謝九安唔了一聲,想了想,露出尖尖的小虎牙,又道:「是了,你不算太笨,該猜到的。」
「是你坐在這裏。」崔竹平靜糾正道。
被反駁謝九安沒有不高興,反而有些興奮,湊近他小聲道:「你知道我怎麽坐在這裏的嗎?」
崔竹看著他不語,謝九安眨了眨眼,笑得粲然:「我問太監你的位置在哪,看見你旁邊已經坐了人,就好聲好語勸他換到我的位置,」說著謝九安聲音有些陰惻,麵上卻仍掛著笑,「他卻不識好歹,死活不肯換位置,然後,」謝九安高高揚起唇角,顯然很得意,「我一掌拍碎了他麵前的桌子,東西碎了一地,輕輕一嚇他就立馬臉色大變,連滾帶爬說不坐這了讓給我坐。」
崔竹默默翻了個白眼。
謝九安再荒唐乖張隻要沒鬧出什麽大事兒別人都不能拿他怎麽樣,那些大臣包括太子在內看他再不順眼也隻能斥責他兩句,因為拍碎一張桌子實在算不上什麽事兒,換上新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