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水滸傳+金瓶梅同人] 西門大官人在北宋末年 作者:鴉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力不討好,也還就罷了。可西門大官人交託的事,若讓他給辦砸了,那才是大大的不妙!
……
說迴這邊,西門卿來到縣衙。
見到了清河縣父母官——知縣李達天,且佐二官縣丞樂和安、主簿華和祿,也陪坐在側。
甚至典吏夏恭基,司吏錢勞,也恰好就在縣衙辦公,有事差使衙役去喊一聲,片刻就能趕到。
清河縣衙的領導班子,可都非勤政之人,今兒非年非節的日子,卻五巨頭齊聚衙門。
西門卿覺得或許不完全是巧合。
他走到半路停下,去請託姚二郎幫忙接出並照看武鬆的侄女兒,看來這一出沒白費。
他耽擱了那一會兒,路上就看到好些個迴轉縣衙的衙役,他又勒馬慢上幾步,這不就有了現在縣衙五巨頭齊聚衙門的場麵。
西門卿常在縣衙行走,說不好聽點兒是包攬訴訟——與紅樓夢裏王熙鳳做過的相似卻又太一樣,說好聽點兒,就是合理合法調解糾紛。
再說的正式一點兒,他是管些公事。——管,取管理之意。
換句話說,西門卿雖然沒有官身,這縣衙也沒他一張辦公桌,卻有一部分實權——尤其刑名公案這一塊兒。
就跟後世農村一些德高望重、有關係人脈的鄉賢,可以對村務建言、插手一樣。西門大官人也有這份本事,且範圍不止一個村子,而是一縣之地。
說句大話,就算出了清河縣,在東平府、在山東地界,又即使是在東京,他也依舊有門路可以轉圜一二。
因此眼下清河縣三巨頭在上,西門卿也未有拘謹緊張,更沒有受寵若驚。
書中西門慶能做到的,他西門卿當然也能做到,何況原身已經搭好了骨架,他在此基礎上豐富血肉即可。
相比花了大半心思在獵艷尋歡上的西門慶,他全部心思都在經營事業和人脈,成果已初顯。
至少四門親家——八十萬禁軍提督楊提督府,西門家的小廝去了通報一聲就能進去。走通楊提督府,蔡太師府的門路也是順理成章了。
以前西門家也能浸潤楊提督和蔡太師的門路,可拿錢開路一路從門房、二管家浸潤到大管家就到頭了,與同樣拿錢開路,直接從二管家、大管家直通楊提督、蔡太師,這能一樣?
西門卿不是得誌便猖狂的性格,稟性剛強、言行果敢之餘,又不會失了禮儀規矩。
「見過諸位相公。」
西門卿作揖行禮,三人起身迴禮,互相禮讓一番,方才相繼落座。
坐定後又就『從何處來』、『近況如何』等話題,一一寒暄過,西門卿才把話題引入正題。
「……近來冗忙,直到今早在街上遇見鄆哥那小子,才知道我縣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捉姦殺人案件!」
西門卿又簡單複述了鄆哥的話和猜測。
知縣、縣丞和主簿,清河縣衙三巨頭一時無言,隱晦交換一輪眼色。
對西門大官人的態度有所覺察,又不敢確定。
隻嗯嗯哦哦點頭聽著,沒有實際性發言。
西門卿知道縣衙這幫子人肚裏腸子的彎彎繞繞,主動表態:「我聽鄆哥說了街麵上的流言,隻覺荒唐至極!我西門卿豈是那等包庇罪犯之人?」
三人點頭堅定有力,捧哏一般:「確實荒唐!」「那是那是。」「自然自然。」
西門卿:「我與諸位相公來往日久,已厚顏將相公們視為摯友。」
知縣李達天忙接過話:「我亦視大官人為摯友!」做西門大官人的摯友不虧!
西門卿神態流轉間,全然推心置腹的真誠,「我與相公們說句大實話,但這話也是說到哪兒,便在哪兒了了。」
縣丞樂和安與主簿華荷祿,與武鬆有些交情,這次又沒被西門大官人用銀錢粘住了嘴,見勢自然高興。
連連保證:「那是那是!話出你嘴,入我等耳,再不會叫第五個人知道。」
這就是官話路數罷了,西門卿也就隨口一說,他們也是隨口一保證,說不說出去,全看話裏有多少隱秘,各人嘴緊不緊。
接著說:「我西門卿行事確實霸道,也有不少手段,如若不然,那些家業如何守得住?又如何讓官民兩道,都信我一二?」
「因我又管著些公事,並與諸位相公相交,便知曉其中深淺厲害。總歸要想長久二字,就得謹守一點,得知法守法!」
「而我行得正坐得端,知法守法,問心無愧,何懼魑魅魍魎!又何懼流言蜚語?」
「大官人此言有理!街麵上那些流言確實荒唐!」
「大官人真知灼見!」
「大官人言行合一,是為大善!」
看樣子這些人懂他言下之意了。
但西門卿還是點明了,「說句大話,我知交友人遍天下,稱兄道弟者也不在少數,那吳典恩就是一無賴幫閑,會說些好聽話語,我便也與他往來。卻不想他竟如此不當人,竟打著我的名號,猖狂『潛逃』,簡直膽大包天!」
李達天聞弦歌知雅意。
西門大官人根本沒把那吳典恩當正經結義兄弟,如今對方還敗壞他名聲,怒恨都來不及,哪還會包庇。
但也不能明著承認,之前遲遲沒將吳典恩捉拿歸案,就是看在他西門大官人的麵兒上。那不擺明徇私枉法嗎?
隻是佯怒道:「那吳典恩拒捕潛逃,潘氏拒不歸案,屬實猖狂!本官稍後便增派衙役捕快,全縣搜捕,諒他插翅也難飛!」
……
說迴這邊,西門卿來到縣衙。
見到了清河縣父母官——知縣李達天,且佐二官縣丞樂和安、主簿華和祿,也陪坐在側。
甚至典吏夏恭基,司吏錢勞,也恰好就在縣衙辦公,有事差使衙役去喊一聲,片刻就能趕到。
清河縣衙的領導班子,可都非勤政之人,今兒非年非節的日子,卻五巨頭齊聚衙門。
西門卿覺得或許不完全是巧合。
他走到半路停下,去請託姚二郎幫忙接出並照看武鬆的侄女兒,看來這一出沒白費。
他耽擱了那一會兒,路上就看到好些個迴轉縣衙的衙役,他又勒馬慢上幾步,這不就有了現在縣衙五巨頭齊聚衙門的場麵。
西門卿常在縣衙行走,說不好聽點兒是包攬訴訟——與紅樓夢裏王熙鳳做過的相似卻又太一樣,說好聽點兒,就是合理合法調解糾紛。
再說的正式一點兒,他是管些公事。——管,取管理之意。
換句話說,西門卿雖然沒有官身,這縣衙也沒他一張辦公桌,卻有一部分實權——尤其刑名公案這一塊兒。
就跟後世農村一些德高望重、有關係人脈的鄉賢,可以對村務建言、插手一樣。西門大官人也有這份本事,且範圍不止一個村子,而是一縣之地。
說句大話,就算出了清河縣,在東平府、在山東地界,又即使是在東京,他也依舊有門路可以轉圜一二。
因此眼下清河縣三巨頭在上,西門卿也未有拘謹緊張,更沒有受寵若驚。
書中西門慶能做到的,他西門卿當然也能做到,何況原身已經搭好了骨架,他在此基礎上豐富血肉即可。
相比花了大半心思在獵艷尋歡上的西門慶,他全部心思都在經營事業和人脈,成果已初顯。
至少四門親家——八十萬禁軍提督楊提督府,西門家的小廝去了通報一聲就能進去。走通楊提督府,蔡太師府的門路也是順理成章了。
以前西門家也能浸潤楊提督和蔡太師的門路,可拿錢開路一路從門房、二管家浸潤到大管家就到頭了,與同樣拿錢開路,直接從二管家、大管家直通楊提督、蔡太師,這能一樣?
西門卿不是得誌便猖狂的性格,稟性剛強、言行果敢之餘,又不會失了禮儀規矩。
「見過諸位相公。」
西門卿作揖行禮,三人起身迴禮,互相禮讓一番,方才相繼落座。
坐定後又就『從何處來』、『近況如何』等話題,一一寒暄過,西門卿才把話題引入正題。
「……近來冗忙,直到今早在街上遇見鄆哥那小子,才知道我縣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捉姦殺人案件!」
西門卿又簡單複述了鄆哥的話和猜測。
知縣、縣丞和主簿,清河縣衙三巨頭一時無言,隱晦交換一輪眼色。
對西門大官人的態度有所覺察,又不敢確定。
隻嗯嗯哦哦點頭聽著,沒有實際性發言。
西門卿知道縣衙這幫子人肚裏腸子的彎彎繞繞,主動表態:「我聽鄆哥說了街麵上的流言,隻覺荒唐至極!我西門卿豈是那等包庇罪犯之人?」
三人點頭堅定有力,捧哏一般:「確實荒唐!」「那是那是。」「自然自然。」
西門卿:「我與諸位相公來往日久,已厚顏將相公們視為摯友。」
知縣李達天忙接過話:「我亦視大官人為摯友!」做西門大官人的摯友不虧!
西門卿神態流轉間,全然推心置腹的真誠,「我與相公們說句大實話,但這話也是說到哪兒,便在哪兒了了。」
縣丞樂和安與主簿華荷祿,與武鬆有些交情,這次又沒被西門大官人用銀錢粘住了嘴,見勢自然高興。
連連保證:「那是那是!話出你嘴,入我等耳,再不會叫第五個人知道。」
這就是官話路數罷了,西門卿也就隨口一說,他們也是隨口一保證,說不說出去,全看話裏有多少隱秘,各人嘴緊不緊。
接著說:「我西門卿行事確實霸道,也有不少手段,如若不然,那些家業如何守得住?又如何讓官民兩道,都信我一二?」
「因我又管著些公事,並與諸位相公相交,便知曉其中深淺厲害。總歸要想長久二字,就得謹守一點,得知法守法!」
「而我行得正坐得端,知法守法,問心無愧,何懼魑魅魍魎!又何懼流言蜚語?」
「大官人此言有理!街麵上那些流言確實荒唐!」
「大官人真知灼見!」
「大官人言行合一,是為大善!」
看樣子這些人懂他言下之意了。
但西門卿還是點明了,「說句大話,我知交友人遍天下,稱兄道弟者也不在少數,那吳典恩就是一無賴幫閑,會說些好聽話語,我便也與他往來。卻不想他竟如此不當人,竟打著我的名號,猖狂『潛逃』,簡直膽大包天!」
李達天聞弦歌知雅意。
西門大官人根本沒把那吳典恩當正經結義兄弟,如今對方還敗壞他名聲,怒恨都來不及,哪還會包庇。
但也不能明著承認,之前遲遲沒將吳典恩捉拿歸案,就是看在他西門大官人的麵兒上。那不擺明徇私枉法嗎?
隻是佯怒道:「那吳典恩拒捕潛逃,潘氏拒不歸案,屬實猖狂!本官稍後便增派衙役捕快,全縣搜捕,諒他插翅也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