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朝臣這會簡直是瞠目結舌,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於是紛紛抬看向前麵的太子,發現他居然是認真的,心裏詫異不已,隻覺得自己活久見!
要知道,自古以來,禦史諫言在朝堂之上本就是常事。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魏征和北宋仁宗時期的包拯了,包拯更是因為諫言噴了宋仁宗一臉口水,結果宋仁宗還是虛心接受了諫言怎麽到了他們這位太子這裏,就畫風突變了呢?而且大家都是人,你這嘴裏怎麽能說出如此冷酷無情的話語呢?
按太子所言,他這不是歡迎王禦史死諫嗎?想到這,大家不由朝王禦史看去,想知道他的反應是什麽!
龍椅上的朱祁鈺看著這一幕,不由抽了抽嘴角,這就是他不想讓自家兒子來的原因啊,畢竟他有的時候是真的不按常理出牌,噎死個人。
王禦史看著眼前的紅色柱子,如夢初醒般問道:”太子殿下,老臣,老臣適才似乎沒有聽清楚,您剛剛說什麽?”說罷,他一臉惶恐又疑惑地看向太子,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朱見淙緩緩笑了笑:“說道,您想要死諫,孤成全你,你難道不應該謝謝孤嗎?還皇室乃天下表率?我呸!自古糟糠之妻不下堂,宣德年間,我祖母胡太後無過被廢,天下臣民議論紛紛,王禦史您怎麽不出來諫言呢?到底是禦史您選擇性眼瞎,還是欺負我父皇脾氣好?”
這話一出,王禦史嘴唇微動,但卻不知道怎麽說。當年胡太後確實是先帝的錯,但麵對殺伐果決的先帝他惹不起啊?他就是看皇上好脾氣,所以才想踩著他搏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啊!但沒想到太子不按常理出牌啊,如今騎虎難下,他......
看著王禦史沉默不語的模樣,朱見淙眼神淩厲,麵若寒霜的看著下首的其他人,語氣冰冷的問道:“諸位大臣覺得謀朝篡位該如何處置?亦或是說你們支持太上皇複位?今日要是不商議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那就別想著散朝迴家了!”
說完就拿著手裏的繡春刀,開始用刀背輕點著地麵,整個人麵沉如水,一言不發。
那清脆而又令人心悸的聲響仿佛敲在了眾人的心頭上,膽小的朝臣更是已經渾身顫抖起來。這聲音聽在他們耳朵裏,無疑是閻王在向他們唿喚啊!這要是他們的迴答不好,太子手裏的刀是不是就要直接揮向他們了?但這太上皇謀朝篡位千古未有,他們也沒有先例能參照啊!
想到這,一群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發落向最前麵的於謙和王文兩位大人身上,他二人位高權重,深受皇上信重,天塌下來還是讓他們頂著吧。今日隻要能活著走出太和殿,自己可以無名無姓!
於謙剛剛之所以沒說話,是在看手裏的證據,他雖然耿直,但卻不傻!昨日之後太上皇和皇上之間已經是不死不休關係了,想到大明的萬千臣民,想到大明的萬裏江山。於謙閉了閉眼,斬釘截鐵的說道:“皇上,謀朝篡位事關重大,當從嚴處置,警示天下!”
一旁的王文也跟著開口道:“臣複議!但太上皇家眷身為宗室,無辜之人還請皇上網開一麵!”
其他人見此,也紛紛讚同!
孫太後自詡是當今聖上朱祁鈺的嫡母,還想以孝治天下的朱祁鈺無論如何也不敢對自己動手,所以剛剛才能鎮定自若的默不作聲,但這會聽到於謙和王文的話,內心瞬間變得焦躁不安起來。
和朱祁鈺爭權奪利多年,她知道如果於謙等人選擇放棄求情,那他們母子就真要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了。
雖然傷心朱祁鎮剛剛對她的冷血無情,但到底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她也不忍心放棄他。於是抬眼看著眼前的朱祁鈺,拿出自己最後的底牌,滿是焦急之色,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哀家可以將先帝留給哀家的東西統統交予你,但是作為迴報,皇上要必須放了哀家和鎮兒,否則……”
未曾等孫太後把話說完,一旁的朱見淙便忍不住笑出聲來,麵帶嘲諷地打斷了她的話語:如今先帝遺留下來的東西難道還有什麽作用不成?倘若這些東西當真有效,那你們母子倆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一敗塗地呢?不過嘛,雖說太後與太上皇您們薄情寡義,但念及手足之情,我們倒也不至於趕盡殺絕。”
這話一出,孫太後和朱祁鎮頓時傻眼了,在生死麵前,什麽都不重要,於是開始破口大罵,那形象宛如市井潑婦,毫無形象可言!
“朱瞻基,你到底生了個什麽孽障啊?如今居然如此欺負我,你怎麽當年不把他掐死啊!”
“朱祁鈺,你就是個小人,小人!這是我的皇位,我的啊!我讓你物歸原主有什麽不對?”
......
“先帝啊!你睜開眼看看吧,大明國祚將傾,皇室顏麵無存啊!”
“於謙,王文,你們該死!你們都該死!要不是當年你們另立新君,我怎麽會變成如今這樣!這滿朝文武都是奸臣,奸臣!”
混跡朝堂的眾人自然沒見過如此場麵,剛開始雖然覺得這二人的做法委實難看,但卻也沒多說什麽,等但聽聞那二人言辭之時,眾人臉上的神情瞬息之間便陰沉下來,仿佛被烏雲遮蔽的天空一般。
無他,這二人的罵可不針對一個人,而是將他們都給罵進去了。若不是方才他們已然讚同了於謙大人提出的方案,這會絕對要再落井下石一番。同時心中不禁暗忖:什麽人啊!他們不過是因為擔心影響自身性命而沒求情罷了,難道就因此值得這般斤斤計較嗎?真是的,他們這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即使失去生命的朱祁鎮:呸,你愛惜小命,老子也愛惜小命!
早就在土木堡死亡的人:嗬!你說的真好,我也愛惜小命,但你也沒放過我們啊!
“大伯,明堡宗如何?”
要知道,自古以來,禦史諫言在朝堂之上本就是常事。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魏征和北宋仁宗時期的包拯了,包拯更是因為諫言噴了宋仁宗一臉口水,結果宋仁宗還是虛心接受了諫言怎麽到了他們這位太子這裏,就畫風突變了呢?而且大家都是人,你這嘴裏怎麽能說出如此冷酷無情的話語呢?
按太子所言,他這不是歡迎王禦史死諫嗎?想到這,大家不由朝王禦史看去,想知道他的反應是什麽!
龍椅上的朱祁鈺看著這一幕,不由抽了抽嘴角,這就是他不想讓自家兒子來的原因啊,畢竟他有的時候是真的不按常理出牌,噎死個人。
王禦史看著眼前的紅色柱子,如夢初醒般問道:”太子殿下,老臣,老臣適才似乎沒有聽清楚,您剛剛說什麽?”說罷,他一臉惶恐又疑惑地看向太子,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朱見淙緩緩笑了笑:“說道,您想要死諫,孤成全你,你難道不應該謝謝孤嗎?還皇室乃天下表率?我呸!自古糟糠之妻不下堂,宣德年間,我祖母胡太後無過被廢,天下臣民議論紛紛,王禦史您怎麽不出來諫言呢?到底是禦史您選擇性眼瞎,還是欺負我父皇脾氣好?”
這話一出,王禦史嘴唇微動,但卻不知道怎麽說。當年胡太後確實是先帝的錯,但麵對殺伐果決的先帝他惹不起啊?他就是看皇上好脾氣,所以才想踩著他搏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啊!但沒想到太子不按常理出牌啊,如今騎虎難下,他......
看著王禦史沉默不語的模樣,朱見淙眼神淩厲,麵若寒霜的看著下首的其他人,語氣冰冷的問道:“諸位大臣覺得謀朝篡位該如何處置?亦或是說你們支持太上皇複位?今日要是不商議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那就別想著散朝迴家了!”
說完就拿著手裏的繡春刀,開始用刀背輕點著地麵,整個人麵沉如水,一言不發。
那清脆而又令人心悸的聲響仿佛敲在了眾人的心頭上,膽小的朝臣更是已經渾身顫抖起來。這聲音聽在他們耳朵裏,無疑是閻王在向他們唿喚啊!這要是他們的迴答不好,太子手裏的刀是不是就要直接揮向他們了?但這太上皇謀朝篡位千古未有,他們也沒有先例能參照啊!
想到這,一群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發落向最前麵的於謙和王文兩位大人身上,他二人位高權重,深受皇上信重,天塌下來還是讓他們頂著吧。今日隻要能活著走出太和殿,自己可以無名無姓!
於謙剛剛之所以沒說話,是在看手裏的證據,他雖然耿直,但卻不傻!昨日之後太上皇和皇上之間已經是不死不休關係了,想到大明的萬千臣民,想到大明的萬裏江山。於謙閉了閉眼,斬釘截鐵的說道:“皇上,謀朝篡位事關重大,當從嚴處置,警示天下!”
一旁的王文也跟著開口道:“臣複議!但太上皇家眷身為宗室,無辜之人還請皇上網開一麵!”
其他人見此,也紛紛讚同!
孫太後自詡是當今聖上朱祁鈺的嫡母,還想以孝治天下的朱祁鈺無論如何也不敢對自己動手,所以剛剛才能鎮定自若的默不作聲,但這會聽到於謙和王文的話,內心瞬間變得焦躁不安起來。
和朱祁鈺爭權奪利多年,她知道如果於謙等人選擇放棄求情,那他們母子就真要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了。
雖然傷心朱祁鎮剛剛對她的冷血無情,但到底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她也不忍心放棄他。於是抬眼看著眼前的朱祁鈺,拿出自己最後的底牌,滿是焦急之色,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哀家可以將先帝留給哀家的東西統統交予你,但是作為迴報,皇上要必須放了哀家和鎮兒,否則……”
未曾等孫太後把話說完,一旁的朱見淙便忍不住笑出聲來,麵帶嘲諷地打斷了她的話語:如今先帝遺留下來的東西難道還有什麽作用不成?倘若這些東西當真有效,那你們母子倆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一敗塗地呢?不過嘛,雖說太後與太上皇您們薄情寡義,但念及手足之情,我們倒也不至於趕盡殺絕。”
這話一出,孫太後和朱祁鎮頓時傻眼了,在生死麵前,什麽都不重要,於是開始破口大罵,那形象宛如市井潑婦,毫無形象可言!
“朱瞻基,你到底生了個什麽孽障啊?如今居然如此欺負我,你怎麽當年不把他掐死啊!”
“朱祁鈺,你就是個小人,小人!這是我的皇位,我的啊!我讓你物歸原主有什麽不對?”
......
“先帝啊!你睜開眼看看吧,大明國祚將傾,皇室顏麵無存啊!”
“於謙,王文,你們該死!你們都該死!要不是當年你們另立新君,我怎麽會變成如今這樣!這滿朝文武都是奸臣,奸臣!”
混跡朝堂的眾人自然沒見過如此場麵,剛開始雖然覺得這二人的做法委實難看,但卻也沒多說什麽,等但聽聞那二人言辭之時,眾人臉上的神情瞬息之間便陰沉下來,仿佛被烏雲遮蔽的天空一般。
無他,這二人的罵可不針對一個人,而是將他們都給罵進去了。若不是方才他們已然讚同了於謙大人提出的方案,這會絕對要再落井下石一番。同時心中不禁暗忖:什麽人啊!他們不過是因為擔心影響自身性命而沒求情罷了,難道就因此值得這般斤斤計較嗎?真是的,他們這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即使失去生命的朱祁鎮:呸,你愛惜小命,老子也愛惜小命!
早就在土木堡死亡的人:嗬!你說的真好,我也愛惜小命,但你也沒放過我們啊!
“大伯,明堡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