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珍質私下一定和耶律橫橋有過商議,由赫連珍質佯裝退兵,引溫行興放鬆戒心,再用耶律橫橋作餌,誘溫行興冒進。”


    南懷瑾同沈恩來分析溫行興目前的困境。


    “我們需要解決的就是赫連珍質和耶律橫橋這兩座大山,溫行興被困樺山,耶律橫橋斷了溫行興的退路。同時,函關沒有主將鎮守,赫連珍質一定會趁機進攻。一旦赫連珍質突破函關,函關之後便是魯國北上平原,到那時,重要城池接連失守,他隻怕要長驅直入京城。”


    “咱們手上可供調配的士兵數有多少?”沈恩來問向軍師“南懷瑾”。


    “臨城臨近函關,雖說後方滁縣安定且有支援儲備,但守城至少要留八千精兵。如此一來,咱們手上可供調配的人僅有一萬左右。”


    “且算一萬二三,要救函關還要解樺山圍困之局,這點人遠遠不夠。”沈恩來皺眉。


    “咱們必須去借兵。”南懷瑾點出關鍵。


    借兵……沈恩來知道南懷瑾的話,也很清楚,這是目前唯一的可行性。但是,同仇敵愾統一戰線是真,可是單說借兵去救溫行興,又有幾個將軍會答應呢?他們不同沈恩來與南懷瑾,與溫行興沒有必須要救的交情。


    當日臨城整頓軍馬,同時,南懷瑾向周遭臨近軍營送去軍情急報,緊急求援。而到出發之前,五張軍情急報,隻收迴了四張。而所有軍情急報加在一起,也隻願意出兵五千幫助函關堅守。與此同時,天命下達,臨城出兵一萬支援函關。而溫行興那,沒有辦法。更甚者,期望以溫行興帶去的那五千精兵拖住耶律橫橋一萬五的大軍,為函關爭取喘息機會,為擊殺赫連珍質做出準備。


    函關不能失守,臨城兵馬必須以解救函關為當務之急,但是,沈恩來和南懷瑾也絕不能放下溫行興不管。


    “報——”


    最後一張軍情急報在沈恩來翻身上馬時趕到,沈恩來俯身接過,這張來自鄭源爽。


    “一萬大軍,函關雖不能失守,但溫行興也隻得拜托沈將軍了。”


    沈恩來望著鄭源爽傳迴的急報,有些想哭又有些想笑。當年為了溫行簡,鄭源爽和伊罕駿有過交易,韓魯開戰,為著國家也為著心中的羞愧,鄭家幾乎戰亡,上次碰麵曾幾何時?沈恩來已經記不清了,但是那時的鄭源爽,姣好的麵容在戰火中留下刀疤,左腿中箭,至此一生都無法複原。沈恩來說不出是何感受,她也不知道,此時的鄭源爽是否找到了心中的安寧。隻是,再是經受無數苦難,情誼卻永遠無法抹去。


    八千精兵,鄭源爽撥走了近乎一半的人來相助。與此同時,她也將自己陷入危險處境。這是一種雙向的信任,鄭源爽信任沈恩來和南懷瑾的同時,鄭源爽手下的士兵也信任他們的主帥。哪怕主帥將他們調往別處,也竭盡全力。


    沈恩來和南懷瑾對視一眼,定不負期望,將溫行興完整帶迴。


    臨城所有支援兵力趕往函關,將鄭源爽支援的這八千精兵調往樺山。沈恩來和南懷瑾不得不分開,南懷瑾趕往函關,沈恩來前往樺山。各有各自需要解決的困境。


    “珍重!”


    “珍重!”


    耶律橫橋率領的大軍裏有一半是騎兵,而溫行興之所以選擇退到樺山,且能夠一直頑抗至今,也是因著樺山的地形。騎兵無法像步兵一樣翻山越嶺,而樺山山上小路崎嶇,亂石橫生,樺山山堆之上,更是遍布山洞,十分適合迂迴遊擊之術,是以耶律衡器雖然以壓倒性的人數將溫行興包圍,但是一直無法徹底將他擊潰。


    他們都在同時辰競賽,溫行興要拖,他知道,有人會來救他。而耶律橫橋要搶,他也知道,魯國不會真的棄溫行興於不顧。而且,就算真的沒有援兵,但他必須早日解決掉溫行興,因為赫連珍質攻打函關,魯國定會派兵救援,他要和赫連珍質前後夾擊,將函關一舉拿下。讓韓國鐵蹄在魯國大地之上一路橫踏,殺到魯國京都。


    “摸到耶律橫橋駐紮的地方了?”


    沈恩來派了5個精兵前往樺山探路。八千精兵為了不打草驚蛇,此刻正遠遠盤踞在樺山之外。


    “摸到了,他們在樺山西籬一處山溝外紮營。估摸著是過山溝時被襲擊了,謹慎得很。都沒靠近溝壑,在一片寬原裏蹲著。”


    “好,咱就讓他們知道知道,魯國地界上,甭管山溝寬原,都是他們的葬身所。何帆,東西都備好了嗎?”


    “沈將軍,放心,都備好了,就等你的指令了。”


    六月的天已經讓人感到幹燥悶熱,沈恩來抬頭瞅了瞅高懸在天際的那輪圓日。古人作戰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在那時,天時和地利便早早被人們所注意到,並且利用。兵刃相見,血肉相搏,一刀砍下去也就一條命,人力如何同天相鬥?天時地利要人命,老天爺微微一個翻身,喪命的隻得以百為單位計算。


    “何帆,我同你去看看,最後再確認一次。”沈恩來還是不太放心,如果不能一擊即中,耶律橫橋的反擊將會給他們帶來無法預估的傷亡。他們人數占下風,那就要在計謀上取勝。


    夕陽下落就是訊號,開闊林原之中,耶律橫橋的大軍黑壓壓一片,和他們身後的那片樹林在餘暉之下,連成一片陰影。


    “啪啪——”手銃打響。


    楚天河研製改良的手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攻擊距離,是以,沈恩來連同100精兵每人手持火銃,在攻擊距離內,由沈恩來率先打響,一槍擊殺哨兵。同時,100精兵打頭陣,其餘士兵緊隨其後,在火銃的強大攻擊力下,開闊林原之上,耶律橫橋的大軍猶如活靶子。


    身後便是樹林,天然遮擋,火銃的攻擊力將會小一半。耶律橫橋帶領韓軍往後撤退。而這,就是沈恩來給他的第二份見麵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少年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霹靂風火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霹靂風火輪並收藏六州歌頭少年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