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軍區的主力,在顧長風的率領下,推進極快,不到兩天時間裏,先頭部隊已經接近帝國北路集團軍所在的位置。


    之前東部軍區在突圍之後,能夠迅速迴援,以及現在首都軍區的反攻能夠迅速推進,全都仰仗於帝國人在占領聯邦東部之後,沒有將聯邦東部發達的鐵路係統給毀掉。


    飛艇雖然機動性最強,但飛艇的運兵能力極其有限。而帝國新啟用的輪胎運兵車,先不說裏麵有羅鬆溪埋下的致命缺陷,對於百萬級別的大部隊而言,運力仍然有限。


    所以大規模的集團軍運動作戰,對鐵路的依賴非常之強。


    顧長風率領北部軍區主力從北灣州撤向聖約翰堡的時候,為延緩帝國北灣州登陸部隊向聯邦首都的推進速度,將沿途的鐵路破壞得很徹底。


    所以羅梅羅率部去追亡命而逃的靖海軍,即使他們在出發前緊急征調了聖約翰堡城內所有的馬匹,但大概率仍舊是追不上的。


    但帝國通過隧道過來的四路集團軍,在幾乎沒有抵抗的情況下,閃電般占領了聯邦的大片領土,他們自然將占領區的鐵路網據為己有,並通過這些鐵路,一站又一站地繼續攻打聯邦鐵路沿線的大城市,直至推進至聖約翰堡城下。


    在戰爭前期,這些鐵路令他們的閃擊戰打得得心應手、意氣風發,但到了戰爭末期,這些鐵路卻意外地成為了他們的催命符。


    羅鬆溪率領抵抗聯軍的機械化部隊,隨首都軍區的先頭部隊一同前行。帝國北路集團軍所在的地方位於聯邦東部富饒的莘塔河流域平原上,莘塔河在這裏拐了個幾字形的彎,在地圖上畫出一個手臂的形狀,所以這裏被稱為莘塔之手。


    帝國北路集團軍在莘塔之手已經逗留了好幾天的時間了——在聖約翰堡大戰決出勝負後,帝國人再也無力限製聯邦的偵察行動和情報傳遞,所以對於帝國這最後一支大軍的動向,聯邦方麵掌握得很全麵。


    羅鬆溪清楚地知道,帝國北路集團軍,之所以在莘塔之手逗留那麽多天,一方麵是因為他之前率軍迴援聖約翰堡經過這裏的時候,炸毀了莘塔河上的鐵路大橋。北路集團軍要渡過寬闊的莘塔河,頗費了一番周折。


    另外一方麵,北路集團軍確實也陷入了迷茫。特別是在聖約翰堡會戰的結果傳過來之後,北路集團軍的軍官們,對於下一步的行動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北路集團軍的高級軍官,迪亞等三名傳奇階,盡數隕落在守望州突圍戰中。勝下的軍官,即使還有不少少將和準將,但缺乏威望足夠能領導全軍的人物。


    產生分歧之後,他們唯一解決分歧的辦法,隻有向安東尼達斯匯報請示。但連他們也不知道,安東尼達斯已經緊急趕迴帝國,正在封鎖皇帝陛下被囚禁的消息,鎮壓韋斯特的叛亂。


    他們自然聯係不上安東尼達斯。


    雖然聯邦方麵的最強戰力,弗洛普教授,在勝利日之後,就帶著馬格尼不知道去哪裏養傷去了。但麵對這樣一支士氣低落,指揮混亂的部隊,即使對方在守望州突圍戰中減員規模並不是很大,還有好幾十萬的人馬,但對於羅鬆溪來說,無疑已經是塊案板上的肉。


    唯一的問題,是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去把這塊肉吃掉。


    還有吃掉這塊肉之後,要不要直接跨進安戈洛穀地,向帝國展開反攻。


    羅鬆溪坐在已經停下的列車車廂裏,看著正在走下列車開始集結的首都軍區士兵們。這些天來,這些士兵表現出了極強的服從性和極旺盛的戰鬥欲望,令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上,寫滿著對大戰一場的期待。


    但羅鬆溪清楚,臉上期待大戰一場,並不代表心中就沒有恐懼。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部隊主官政變,甚至涉嫌謀殺聯邦總統,令這些士兵畏懼受到清洗和清算,所以想用在戰鬥中的無畏甚至犧牲,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來換迴自己的榮譽。


    這樣的無畏和犧牲精神,並不應該被利用。戰爭已經到了尾聲,對於這些年輕的士兵來說,活著複原迴到家中,與親人團聚,無疑應該比證明清白、挽迴榮譽更重要。


    這場戰爭已經死了太多的人,與其跨過安戈洛穀地,成就更大的軍人功勳,不如盡早地結束它。


    “最後一戰了……希望能盡早結束吧。”他對坐在他對麵的顧長風將軍道。


    整場戰爭中,羅鬆溪的功勳已經令他可以和聯邦任何一位將軍比肩,但他依然改不掉這感性的臭毛病。


    ……


    ……


    第二天黎明時分,抵抗聯軍的炮-001號特種部隊,在莘塔河西岸排出幾百門大口徑滑膛炮,對河對岸的帝國北路集團軍,展開了密集的炮擊,莘塔之手戰役正式打響。


    而在隆隆的炮聲中,聯邦首都軍區十個師的先頭部隊,分成兩股,從南北兩麵同時渡過莘塔河,向帝國人的側翼展開包抄。


    這個時候,帝國北路集團軍缺乏統一指揮的弱點,集中爆發了出來。北路集團軍的各個師,在莘塔之手,幾乎都是各自為戰。


    有大約三、四個師的部隊,隔著莘塔河用元素魔法展開還擊,但破不了聯邦方麵顧長風親自帶隊布下的魔法防禦。


    有一個師甚至企圖在滑膛炮麵前強渡莘塔河,很快在炮火麵前就毫無意外地被擊潰。


    還有兩個師的部隊,卻在聯邦發起進攻之後,第一時間就往東麵撤退跑路,結果中了提前兜到後麵的鐵櫃-004號特種部隊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沒。


    隻有大約五、六個師,做出了最正確的應對,向南北兩側進軍,迎戰首都軍區包抄過來的部隊,保護己方大部隊的側翼。


    但這個人數,明顯太少了,帝國北路軍裏大多數的部隊,都選擇穩一手,在原地防守,並觀望。


    聯邦南側渡河部隊裏,混編的巴祖卡-002號部隊,喊著“無堅不摧”的口號,用肩上的噴筒噴射出的火箭彈,迎接敢於迎戰的帝國士兵。


    而北側的渡河部隊裏,混編的則是導-005號部隊,克勞爾大喊一聲“指哪打哪”,上百枚飛航式導彈,帶著漂亮的焰尾,問候向敢於衝來的帝國部隊。


    帝國北路軍裏的部隊士兵,在守望州突圍戰中,見識過這些新式武器的威力,看到聯邦人果然攜著全套新式武器前來,頓時心中就生起了怯意。


    還有部分士兵,並沒有機會參與到守望州突圍戰中,他們隻是聽說過這些武器,卻並不相信這些機械有著主宰戰場的能力。


    於是再次產生分歧,就連迎戰的那五六個師裏,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騷亂。於是他們的迎擊,被聯邦人異常輕鬆地打垮、打退。


    而首戰獲勝的聯邦士兵,也並不急著對帝國大部隊進行壓迫。他們隻是占領好有利地形,穩穩地布好陣勢。


    然後等待著後續部隊的到來,來組成一圈又一圈更為密實的包圍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起源之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不語40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不語404並收藏起源之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