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研究過蜜蜂嗎?”林小曼問蘇富比,“如果你將世界上任何一個蜂巢裏的雄性蜜蜂和雌性蜜蜂都數一遍,你會發現,雄蜂的數量,永遠是雌蜂的1618倍。”


    蘇富比目瞪口呆,“這不可能!”


    “這是真的,”林小曼認真地說,“你仔細觀察過向日葵嗎?”


    蘇富比搖頭。


    林小曼拿過蘇富比手裏的炭筆,隨手畫了一朵向日葵的花盤。


    “葵花籽在花盤上呈這樣的弧線狀排列,你猜相鄰兩圈之間的直徑之比,會是多少?”


    “1618?”蘇富比說。


    “是的,每一株向日葵都是一模一樣。另外,鬆果上鬆子的排列、植物枝條上葉子的排列、昆蟲身上的分節,所有這些,都完全符合造物之數。”


    “精靈們通過長期對大自然的研究,發現了這些結果,你覺得他們會認為這是巧合嗎?”林小曼說,“不,肯定不是,絕對不會有如此多的巧合。”


    “這是造物主的安排。這是偉大的創世神,締造世間生靈時,事先定好的一個固定比例。”


    “這,就是造物之數。天地萬物,都是根據這個數值進行設計的!”


    一直以來,羅鬆溪都是一名無神論者,即使在77告訴他神靈的產生和存在也是宇宙規律的一部分後,他也僅僅能夠認可神靈是基於信仰產生的一個比較強大的生命體。


    但在這一刻,他也禁不住開始相信有創世神的存在。


    如此神奇的造物之數,這真的是創世神為自己的造物留下的線索嗎?那麽到底是誰設計了我們,設計了世間萬物?


    蘇富比忽然又拿迴炭筆,在地上勾勒出一個五角星,然後掏出一把直尺,在五角星的五條邊上,仔細地量了一下。


    “我想我知道為什麽自然神教的教義裏,會把五芒星看作是最美麗與完美的符號了。”蘇富比有些激動地說。


    “你看,如果你畫一個五角星,那麽那幾條線段,會自動按造物之數的比例分割。看。毛線、中文網這條的長度,除以這條,就等於1618。”


    “這樣的圖案,精靈們自然會認為,五芒星就是創世神親手締造的圖案。”


    “所以現在,所有的線索,都指向這個造物之數。”蘇富比宣布他的結論,“但是最後,這道題目的本身,這尊雕像,又和造物之數有什麽關聯呢?”


    “等等,小曼,”麥格文大師拉住林小曼,“你剛剛說,天地萬物,都是根據這個數值進行設計的。那麽人類呢?精靈呢?矮人呢?所有的人形生物,又是如何按照造物之數進行設計的呢?”


    林小曼緩緩搖頭,班尼希爾對她講的,都是大自然的規律,並沒有提到他們人類和精靈,與造物之數的關聯。


    “我知道了!”羅鬆溪忽然大喊道。


    他想起來了,1618,在77傳給他的外科醫學知識體係裏,這個數字,曾被不止一次地出現過。


    在外科醫學的知識體係裏,怎麽會沒有對人體結構的研究呢?


    隻是在77傳授的知識體係裏,並沒有“造物之數”這個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個頗為玄奧的符號“θ”。但是數值,正是無限接近於1618。


    他信手拾起蘇富比丟在地上的炭筆,雙腳踢踏,就要向著那尊巨大石像縱身而起。


    嘉士德想要拉住他,“你幹什麽?時間還有,就算要解題,也等有了十足把握以後再去呀,否則……”


    但他還是慢了一步,羅鬆溪雙腳踢踏,已經縱身到了石像的腰際。他迴過頭來對著眾人道,“沒事兒,我已經有十足把握了。”


    說罷,他石像赤裸的腹部,點上了一點。


    “我們所有的人形生物,人類、精靈、矮人,甚至地精、巨魔、蜥蜴人,甚至狗頭人,如果先測量一下身高,再拿身高去除以地麵到肚臍的距離,結果就是1618,就是這個神奇的造物之數。”


    “相信我,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一定是最懂人體結構的那一個。”他向身後仍然麵露擔憂的眾人解釋道。


    “而且想清楚解法之後,就會知道所說的答錯題會掉下去雲雲,根本就是唬人的。因為答題要跳上石像作答,就算地麵瞬間消失,我也不會掉下去。他這麽說,隻是為了增加難度,而和我們進行的心理上的博弈。”


    隨著他的話聲,石像被炭筆點過的地方,有細碎的石粉飄落,片刻之間,隨著羅鬆溪的話音,石像的腹部位置,自動雕刻出了一個肚臍。


    就是麥格文大師都忍不住歡唿了一聲,他們解對了!


    但羅鬆溪的身形依然不停,在石像上飄飛了一整圈,手中炭筆依次點過石像的雙肘和雙膝蓋。


    “不僅如此,如果用肩膀到指尖的距離,去除以手肘到指尖的距離,得到的還是造物之數。用臀部到地麵的距離,去除以膝蓋到地麵的距離,得到的依舊是造物之數。”


    “不僅如此,再看看我們的手指關節、腳趾和脊椎的分節,都可以從中得到造物之數。看來,我們才是造物主設計得最為精密的生物!”


    天空中的星河,隻流淌了將近一半,遠未到限定之時間。


    而在星河深處,傳來一個聲音,這個聲音與他們在第一層空間區域過關時聽到的那個聲音,明顯是一個聲音,隻不過這一次的聲音,帶有了一些感情色彩。


    “哈哈,小朋友,想不到你還知道狗頭人啊。好了,已經可以了,你們的表現相當精彩。來吧,都一起進來吧,還有最後一道考驗,看看你們能不能最終見到我。”


    深邃的星河下,巨大的迷宮般的城市裏,迴聲還在不停迴蕩。


    “來吧,來吧,來吧,都一起進來吧……”


    在巨大的壓力下,七人居然一起通過了智慧的考驗,即將踏入遺跡的第三層空間區域。


    是啊,與一百五十年前,加勒達爾憑一己之力解出題目不同,這道題,確實是他們群策群力解出來的,每個人都有貢獻自己的智慧。


    星河之上,星光垂下,垂落在那尊巨大的石像上,石像漸漸虛化成一道光幕,光幕裏再次如有星辰錯落,海濤浮沉。


    走進光幕之前,羅鬆溪聽到嘉士德在問他的老師,“像造物之數這樣重大的發現,為什麽隻記載在精靈的古籍當中,而在現在卻鮮為人知呢?”


    麥格文大師拍了拍他這位高大魁梧卻心思單純的學生的肩膀,“其實很簡單,當年的魔法師公會,那些無神論運動的推動者,自然不願意這一項如同神諭般的發現被公諸於眾,加深民眾對遠古諸神的信仰。”


    “便是精靈,我想也會故意淡化諸如造物之數這樣的發現,從而削弱自然神教與艾露恩女神的影響力。”


    “啊,那為什麽要這樣做?”嘉士德吃驚地問道。


    “嗬嗬,這些位麵的秘辛……其實講出來也無妨。無論是人類的無神論運動,還是矮人、精靈的信仰大分化,其實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抹去遠古諸神的影響,造出現世的神來。”


    “信仰是什麽?信仰就是力量,信仰之力是目前我們從傳奇跨入半神的唯一辦法。與其讓民眾將信仰之力奉獻給虛無縹緲的遠古之神,不如就地奉獻給現世的強者。”麥格文大師說道。


    “自從泰坦古語失傳之後,原始神的仁慈便永遠觸摸不到,但是現世神能讓人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愛,你說信眾會怎麽選?”


    “那……豈不是瀆神嗎?”


    “在成神的誘惑麵前,別說從幾個虛幻的原始神手裏搶奪信眾了,再難看的事情,也不是沒有人做過啊,”麥格文大師不無諷刺地說。


    “我時常在想,當信仰變成了強者獲取利益的手段,充滿了功利的色彩,那是不是還能稱得上信仰呢?”


    “在這一點上,這一兩千年來,唯一當得上現世之神這個稱號,我想隻有赫爾普修斯大師了吧。”


    “他從來沒有成立過任何教派,甚至從來不曾為自己號召過信眾,然而他的所作所為,令他即使在失去蹤跡三百餘年後,依舊擁有無數信眾。”


    “他曾無數次給予這個位麵前進的希望,希望之神,當之無愧。”


    “算了,不討論這個話題,”麥格文大師拍了拍嘉士德的後背,“我們走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起源之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不語40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不語404並收藏起源之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