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還有一件事。公子一直讓我打探您哥哥的下落,隻是一直未有消息。」陳平撓撓頭又道。


    「我哥哥?」宋墨玉不由一愣。


    原主的雙胞胎哥哥,自然也就是她的哥哥——宋雪名。


    紀嫣取名總是有其深意,兒子以雪為名,清正高潔,女兒以玉為名,溫潤美好。


    宋墨玉想起她生日那日,紀嫣麵對她時總是溫和地帶著笑意。可當紀嫣自以為沒人看到她時,卻站在月下望著一支毛筆。神色黯淡,眉目中有一抹化不開的哀愁。


    那是宋雪名幼年時最愛用的一支毛筆,上麵還篆刻著一個雪字。宋家人都不愛讀書,唯獨幼年的宋雪名最喜歡與紀嫣習字、讀書。如果他現在還在宋家,應當就像如霜的兩個哥哥一樣,能去宿州麓山那樣的大書院讀書吧。


    當年宋雪名走丟後,宋飛鴻停了三年豬肉鋪的生意,在外四處奔走尋走,不知花費了多少銀錢。隻是後來紀嫣的身體越來越差,他們終究還是迴到小鎮來。


    誰也沒有再提起這個孩子,再後來宋之衡便降生了。


    「謝謝你。」宋墨玉聲音低落地朝陳司懸說。


    「謝我做什麽。本來想有了消息後再和你說的。隻是時隔十年,人海茫茫,要找到一些線索確實很難。我同師父下鄉收豬時,師父同張叔喝醉了酒,他先是抱著張叔大哭,後來看到我,又對著我叫雪名。師父和師娘想來從來沒忘記過你哥哥。」陳司懸嘆了口氣。


    想來紀嫣和宋飛鴻是顧念著宋墨玉和宋之衡,才假意放下。但子女是父母骨血所化,骨肉分離,生死不知,如何能輕易放下。


    「那時候大家都叫他大雪,叫我小玉。我哥哥是五歲的時候走失的,我記得他對我很好,雖然和我年紀一樣大卻像個大人一樣。總是把好吃的讓給我,有什麽東西都讓我先挑。他走失的那天我發著高燒,和他說我想吃飴糖。可是家裏沒有,爹下村去了,娘為了照顧我在幫我煎藥,我就求他去幫我買,可是他再也沒有迴來。按理說五歲記得什麽啊,可是我記得。」


    宋墨玉的這番話似乎在藏在心裏已久,說出來時無比順暢,竟有幾分不像是她自己說的。


    人的記憶有限,並不會記得每一個瞬間發生的事。但是卻會對那些難以忘懷的事記得尤為深刻。無論過去多少年,多少歲月,不僅不會忘還會記得越來越清楚。


    清楚到記得每一個細枝末節,仿佛這些事就發現在昨日。


    宋墨玉在原主的記憶裏正看到這段。


    年幼的自己躺在床上燒得暈暈乎乎,同樣年幼的哥哥用手背探了探她的額頭替她掖了掖被子,然後小跑著掀開簾子跑出門外。


    簾子翻動,那個小小的身影跑入雪中,至此再未歸來。


    當知道宋雪名走丟後,一群大人七嘴八舌地問紀嫣為什麽不看好他,要讓一個五歲的孩子在雪天出門。被一群遠親四鄰質問的紀嫣絕望地病倒。宋飛鴻趕迴來時,家已經不像個家了。兒子失蹤,妻子病倒,女兒高燒未愈,一切都亂成一團。


    而原主坐在院子門口什麽都沒說,呆呆地看了許久的雪,隻是自那以後她再也沒有吃過飴糖。


    「不說這些了,等有了你哥的消息我們就去把他找迴來。你和你哥是同胎出生,說不定他心裏也有感應,知道有你在惦記,哪天自己就找迴來了呢。」陳司懸輕輕拍了拍宋墨玉的頭。


    「嗯。我想我們一定會一家團聚的。」宋墨玉點點頭。宋家沒有一個人認為宋雪名死了,連個長明燈都沒點過,衣冠塚也沒立過。他一定會迴來。


    宅院已經看完,接下來是看鋪麵。鋪子宋墨玉倒不用怎麽費事去選。隻要地段稍好,大小無所謂。


    眼下她打算先把醬料生意鋪開,縣城的酒樓是以後的事情,現下她隻需要一個小鋪麵,用來做一件特別的事。


    這小鋪麵在寧安街旁邊的街上,鋪子小得可憐,還沒有宋家好食的四分之一大。所以即便寶陵縣的鋪麵價錢比鎮上貴許多,這一處鋪子連帶著裏麵的桌椅板凳什麽的,也隻花了她一百兩銀子。


    「掌櫃的,若是你錢不夠,陳平這裏還有。」陳平拍了拍腰包。夫人臨走時給了他幾千兩存著,就是為了給公子用的。


    但是宋墨玉要用不就等於公子用。


    以宋墨玉的性子,開店隻會越開越大,買這麽小的鋪麵一定是因為錢不夠吧!可不能委屈了少夫人。


    宋墨玉搖了搖頭:「不是錢的問題,宋家好食要在縣裏開就不是開飯館,是開酒樓了。兩者定位和路線都不一樣,我暫時還沒有籌備好,而且寧安街上現下也沒有合適的鋪子。這個小鋪麵也不是用來做飯館的,是用來賣藥膳的。」


    「藥膳?」陳司懸二人同時說道。


    「是啊,招牌我都想好了。就叫有緣就醫。」宋墨玉侃侃而談,「所謂有緣就醫,我會在鋪子中放置一個木箱子,讓人寫上所犯疑難雜,名姓和住處,投擲進去。然後我每十日會從中選一張,根據上麵描述的病症做對應的藥膳。但我不會露麵,會另起一個名號。」


    宋墨玉並不避諱在陳平麵前說起她會做藥膳這件事。陳司懸自從向她坦誠身份後,她就知道這主僕二人之間是沒什麽秘密的。陳平既然要隨時保護陳司懸,自然也就知道她所謂的師父是個幌子。


    果然陳平麵不改色,隻是問道:「掌櫃的,那這藥膳要如何定價?」陳平深知宋墨玉藥膳的厲害,治好一個人怎麽也要百兩銀子吧。<="<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吃貨廚神發家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熊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熊大人並收藏吃貨廚神發家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