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除卻在九尾第一重幻境中有過隻言片語,此外再沒甚交集。
他不著痕跡地掃過景祁幾眼,才發覺景祁亦是瞄了他數次,板著張臉,眸內卻滿是糾結之色。洛餚假意飲茶觀景,心忖景祁何時會沉不住氣。他倒是看出來了,景祁亦是表麵套了個硬殼子,內裏塞著棉花絮,裝模作樣地冷臉了好半會兒,終於雙唇翕動著開了口。
「今日天氣尚佳。」
洛餚遠眺那片壓得低的雲,暗笑一聲道:「是啊。」
話音剛落就被硬邦邦的「哐當」震了一下,景祁二話不說,已將映雪劍置於案幾。通體素銀,刻花枝纏紋,此劍洛餚用過三兩次,相較旁的玄鐵鑄劍,它的分量要輕盈上許多。
「映雪劍是卻月觀『量身打造』的弟子佩劍,雖不及名劍搖光,但已是天底下最契合冰鏡劍道的利器。」洛餚如是說。
景祁緘默不語,不知是凝視著泠泠水、還是觀望著瑟瑟塵,周身被鍍上一層超脫俗世的淡漠...或者茫然,半晌忽而出聲:「映雪閣主是位劍癡,不幸英年早逝,與生前佩劍同隕滄瀾海。」
「殉道者。我曾聽聞他的事跡,確實是位一心問劍的癡人。」
洛餚緩慢停頓,「心有所向,未嚐不幸。」
景祁這才抬起眼來。
卻見眼前人正神情散漫地往口中拋了顆葡萄。
「快將劍收起來,仙君看你呢。」
景祁聞此窺探一眼,那襲白衣仍舊端坐大方,也不知洛餚是怎麽瞟見的,不過依言拾迴映雪劍,琢磨起那一語中的的八個字。
習劍十餘載,他卻從來不知為什麽要練劍、為什麽要修道,不清楚自己從何處來、將來要往何處去。
自幼無親無故——倒沒什麽可稀奇的,在這吃人的世道,觀中十有二三的弟子都親緣淡薄,他也僅是其中尋常之一,維持著枯燥無味的兩點一線:寢室與劍道場。
有時他會覺得人生是一眼可以望到盡頭的那種單調,甚至觀中同寅皆在節慶日歡歡喜喜地下山,他還在劍道場練劍,練完便迴寢室睡覺。
如此這般,循環往復。
「心有所向,未嚐不幸」嗎?
景祁思緒遊蕩間,目光再度歪向一旁。印入眼簾之人已不再拋葡萄,隻是雖貌似閑散,眉宇間浸透的沉冷竟使他無端寒毛稍聳。
可一覺察到他的視線,點點銳意又若秋原飛磷般零散開,以吊兒郎當的口吻道:「有所領悟?那是不是應該...」洛餚順手拋了拋景寧的錢袋。
景祁木著臉直言:「沒錢,想都別想。」
洛餚剛發出個惋惜的音節,殿內再度噤若寒蟬。
他不住腹誹椅子還未捂熱,又是要起身恭迎。那二人似是較南詔尊使與上清玉平天尊者還要德高望重些,由映山親自接引,他旁觀過沈珺擬函,雖然未曾見過真容,也能大致猜測是蓬萊玉溜仙人和崑崙中人。
他對玉溜仙人沒甚心思,倒是對誓不入世的崑崙一脈頗為好奇,待看清眉眼,卻莫名心間微突。
以至於映山的寒暄之詞是左耳進右耳出,從眾施禮、從眾落座,直到景寧碰了碰他,問:「你怎麽不吃啊?」
洛餚搖搖頭,心不在焉地執著杯盞,觀察一圈又一圈盪起的水紋。視線無意識地掃過沈珺,見他抿茶時食指輕點了兩下杯沿。
「諸位...」
洛餚眼皮一跳。
沈珺才說「諸位」二字,場麵漸漸安靜下來。
與此同時,銘巳捋著長須忽地開口:「聽聞漌月仙君攜道侶歸返,這位道侶貧道也曾有緣見過,不知仙君是否意願滿足各道友的恭賀之心呢?」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起細細簌簌的交談之聲。
沈珺唇邊冷笑轉瞬既逝,「若是如此,恐怕喧賓奪主。」
銘巳倏然拍案而起,懾得景寧手一哆嗦,竹筷險些掉到地上。隻聽銘巳喝道:「那人可是鬼道中人,姓洛名餚,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你若擇他作道侶,恐怕你們不過是一丘之貉!」
宴上隨即譁然大噪,有一人振聲道:「銘巳掌門,若無證據可就是大放厥詞。」
洛餚心內諷刺這二人雙簧真是假得很,再說他們哪裏是一丘之貉了,分明是「鴛鴦成雙、璧人登對,梧桐枝頭的雙飛燕、在水一方的蒹葭萋萋」。
而那原先如此言的銘巳冷哼一聲,甩手道:「百年前我不周山曾將狐妖九尾困於結界之中,不過此事並未聲張。不周山為攘邪除惡,費勁心力困住九尾,可沈珺與洛餚卻擅闖我不周山結界,與狐妖勾結。」
「狐妖殺人無數,作惡多端,百年前塗山一歿幾乎是翻天覆地,殘害生人生魂,爾等卻意圖助她出逃!好在不周山結界強勢,將九尾誅滅,否則還不知是何下場,沈珺,你擅闖結界,確有此事吧?」
見沈珺默然不語,銘巳聲調愈發高昂,「爾等與九尾勾結的證據就是她那三重寶塔!若非信任之人,九尾豈肯交予,我等僅需在卻月觀中搜尋,隻要找到三重寶塔,一切即可蓋棺定論。」
三重寶塔?
洛餚在記憶中搜尋俄頃,似乎確有此事,不過他入兩儀微塵陣後魂歸地府,九尾湮滅,那器物是否仍存在世間,沈珺倒未曾向他提及。
但器物存在與否並不重要。銘巳這老頭子還當真狡詐,若卻月觀不允搜查,便是問心有愧;若準允並且尋到,則是無可辯駁之證;若是尋不到,估計他還再有一番說辭,至少如此以來,眾人對沈珺和卻月觀都會心存一石揣度。
他不著痕跡地掃過景祁幾眼,才發覺景祁亦是瞄了他數次,板著張臉,眸內卻滿是糾結之色。洛餚假意飲茶觀景,心忖景祁何時會沉不住氣。他倒是看出來了,景祁亦是表麵套了個硬殼子,內裏塞著棉花絮,裝模作樣地冷臉了好半會兒,終於雙唇翕動著開了口。
「今日天氣尚佳。」
洛餚遠眺那片壓得低的雲,暗笑一聲道:「是啊。」
話音剛落就被硬邦邦的「哐當」震了一下,景祁二話不說,已將映雪劍置於案幾。通體素銀,刻花枝纏紋,此劍洛餚用過三兩次,相較旁的玄鐵鑄劍,它的分量要輕盈上許多。
「映雪劍是卻月觀『量身打造』的弟子佩劍,雖不及名劍搖光,但已是天底下最契合冰鏡劍道的利器。」洛餚如是說。
景祁緘默不語,不知是凝視著泠泠水、還是觀望著瑟瑟塵,周身被鍍上一層超脫俗世的淡漠...或者茫然,半晌忽而出聲:「映雪閣主是位劍癡,不幸英年早逝,與生前佩劍同隕滄瀾海。」
「殉道者。我曾聽聞他的事跡,確實是位一心問劍的癡人。」
洛餚緩慢停頓,「心有所向,未嚐不幸。」
景祁這才抬起眼來。
卻見眼前人正神情散漫地往口中拋了顆葡萄。
「快將劍收起來,仙君看你呢。」
景祁聞此窺探一眼,那襲白衣仍舊端坐大方,也不知洛餚是怎麽瞟見的,不過依言拾迴映雪劍,琢磨起那一語中的的八個字。
習劍十餘載,他卻從來不知為什麽要練劍、為什麽要修道,不清楚自己從何處來、將來要往何處去。
自幼無親無故——倒沒什麽可稀奇的,在這吃人的世道,觀中十有二三的弟子都親緣淡薄,他也僅是其中尋常之一,維持著枯燥無味的兩點一線:寢室與劍道場。
有時他會覺得人生是一眼可以望到盡頭的那種單調,甚至觀中同寅皆在節慶日歡歡喜喜地下山,他還在劍道場練劍,練完便迴寢室睡覺。
如此這般,循環往復。
「心有所向,未嚐不幸」嗎?
景祁思緒遊蕩間,目光再度歪向一旁。印入眼簾之人已不再拋葡萄,隻是雖貌似閑散,眉宇間浸透的沉冷竟使他無端寒毛稍聳。
可一覺察到他的視線,點點銳意又若秋原飛磷般零散開,以吊兒郎當的口吻道:「有所領悟?那是不是應該...」洛餚順手拋了拋景寧的錢袋。
景祁木著臉直言:「沒錢,想都別想。」
洛餚剛發出個惋惜的音節,殿內再度噤若寒蟬。
他不住腹誹椅子還未捂熱,又是要起身恭迎。那二人似是較南詔尊使與上清玉平天尊者還要德高望重些,由映山親自接引,他旁觀過沈珺擬函,雖然未曾見過真容,也能大致猜測是蓬萊玉溜仙人和崑崙中人。
他對玉溜仙人沒甚心思,倒是對誓不入世的崑崙一脈頗為好奇,待看清眉眼,卻莫名心間微突。
以至於映山的寒暄之詞是左耳進右耳出,從眾施禮、從眾落座,直到景寧碰了碰他,問:「你怎麽不吃啊?」
洛餚搖搖頭,心不在焉地執著杯盞,觀察一圈又一圈盪起的水紋。視線無意識地掃過沈珺,見他抿茶時食指輕點了兩下杯沿。
「諸位...」
洛餚眼皮一跳。
沈珺才說「諸位」二字,場麵漸漸安靜下來。
與此同時,銘巳捋著長須忽地開口:「聽聞漌月仙君攜道侶歸返,這位道侶貧道也曾有緣見過,不知仙君是否意願滿足各道友的恭賀之心呢?」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起細細簌簌的交談之聲。
沈珺唇邊冷笑轉瞬既逝,「若是如此,恐怕喧賓奪主。」
銘巳倏然拍案而起,懾得景寧手一哆嗦,竹筷險些掉到地上。隻聽銘巳喝道:「那人可是鬼道中人,姓洛名餚,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你若擇他作道侶,恐怕你們不過是一丘之貉!」
宴上隨即譁然大噪,有一人振聲道:「銘巳掌門,若無證據可就是大放厥詞。」
洛餚心內諷刺這二人雙簧真是假得很,再說他們哪裏是一丘之貉了,分明是「鴛鴦成雙、璧人登對,梧桐枝頭的雙飛燕、在水一方的蒹葭萋萋」。
而那原先如此言的銘巳冷哼一聲,甩手道:「百年前我不周山曾將狐妖九尾困於結界之中,不過此事並未聲張。不周山為攘邪除惡,費勁心力困住九尾,可沈珺與洛餚卻擅闖我不周山結界,與狐妖勾結。」
「狐妖殺人無數,作惡多端,百年前塗山一歿幾乎是翻天覆地,殘害生人生魂,爾等卻意圖助她出逃!好在不周山結界強勢,將九尾誅滅,否則還不知是何下場,沈珺,你擅闖結界,確有此事吧?」
見沈珺默然不語,銘巳聲調愈發高昂,「爾等與九尾勾結的證據就是她那三重寶塔!若非信任之人,九尾豈肯交予,我等僅需在卻月觀中搜尋,隻要找到三重寶塔,一切即可蓋棺定論。」
三重寶塔?
洛餚在記憶中搜尋俄頃,似乎確有此事,不過他入兩儀微塵陣後魂歸地府,九尾湮滅,那器物是否仍存在世間,沈珺倒未曾向他提及。
但器物存在與否並不重要。銘巳這老頭子還當真狡詐,若卻月觀不允搜查,便是問心有愧;若準允並且尋到,則是無可辯駁之證;若是尋不到,估計他還再有一番說辭,至少如此以來,眾人對沈珺和卻月觀都會心存一石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