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在書院開食堂名流千古了 作者:厄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做完其他的題目,就開始死磕這幾道題,在時間截止前寫了出來。
之後,考生雙方相互改卷,核算分數,一會兒會有考官來核對分數。
這個操作也是讓人無語,考生自己出題自己答題還得自己改卷,就不怕兩人打起來?
田修斐和對手交換了打卷,他的對手錯了兩題,而田修斐錯了一題,對手苦笑,一臉失落。
程忍冬的對手答對了所有題目,而程忍冬寫錯了一個字,錯了一題,但他的對手犯的錯誤比他大,其中一道題出得不規範,故程忍冬和田修斐一道進入第二輪比拚。
很快,第二輪的抽籤就開始了,兩人隻希望,別抽到對方,要不然跟自相殘殺有什麽區別。
兩人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旁邊一對兄弟就被抽到了一起,兩兄弟相對而視,眼裏具是無奈和痛苦。
田修斐和程忍冬比較幸運,沒能抽到一起。
考場換了出題的經義書籍,第二輪比拚正式開始。
還是一樣的流程,不同的是,這一次,兩人都答對了所有的題目,而他們的對手,均錯了一題。
最後,田修斐和程忍冬兩人成功進入決賽。
邁出考場大門的那一刻,看著等著他們的眾人,兩人十分高興。
進入決賽,無論成績如何,都能為書院爭光了。
要知道,書院大會是會對所有參加的書院進行排名,在州學有一麵牆,上麵掛了所有參加書院大會的書院牌子。
每當書院的學子獲得魁首或者二等三等成績,就會相應地在書院牌子下麵做標註。
也就是說,每個書院學子的表現,都將一覽無餘,這也是大書院在複賽搞事情的原因。
得知田修斐和程忍冬順利進入決賽,雲見山十分為他們高興,其他人也紛紛恭喜田修斐和程忍冬。
田修斐摸摸寧文洲的頭笑著說道:「文洲,你也要順利啊!」
「唉,我努力!」寧文洲覺得,自己詩賦一道雖然有些靈氣,但要通過複賽並不容易。
紀夫子笑著說:「文洲,不用給自己壓力。」
詩賦既看天賦,也需要閱歷,寧文洲閱歷尚淺,故紀夫子不會在這方麵對他嚴格要求。
早上的經義考了很久,故田修斐和程忍冬出來不久,寧文洲就得去考詩賦了。
按理說,比拚詩賦不用一對一,但考方為了一對一也是拚了。
本次詩賦比賽分為兩輪,考生已經提前分配好對手。
第一輪,考生相互出題,要求對方作詩,規定主題和格律,然後相互作答,至於輸贏則交由考官評判。
雖主題自定,但主題需符合清雅正的要求。
由於閱卷需要時間,第一輪不能立即出結果,因此所有人都需要參加第二輪的文賦寫作。
也就是說雖然全部人都要寫賦,但第一輪結果出了之後,第二輪學子所作文賦將有一半直接作廢。
第二輪以「濱州風土」為題,做一篇賦,字數在兩百到五百之間。
其中,出題兩個刻鍾,作詩半個時辰,作賦一個時辰。
伴隨著考試開始的銅鑼聲,寧文洲就開始琢磨出題了。
清雅正的要求,倒不是限製,估計是防止考生搞騷操作的。
這事朗玉宣跟他們八卦過,說是某一屆書院大會,也是這樣的比賽。
一個考生給對方出題,要人家讚揚五穀輪迴之物,拿到題的考生直接奔潰。
後來這件事鬧開,惹得一片罵聲,都言一個贏得卑鄙,一個輸得憋屈。
自那以後,就出了這樣的規定。
寧文洲想了想,確定了主題——苔花。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寧文洲的靈感正是來源於此,這個主題不常見,足夠對方傷腦筋了。
隨後,寧文洲又規定了韻腳、平仄對仗等。
很快,出題時間到,雙方交換題目。
拿到對方題目,寧文洲額頭一疼,對麵估計看出他是個南方人了,主題是——大漠景色。
嗬嗬,他寧文洲這輩子就沒見過沙漠。
好在夫子們見多識廣,當年寧山長也在西北荒漠當過幾年邊官,得好友也就是雲父支持方才辭官來了芸州。
邊關苦寒,寧山長時常給寧文洲說起邊關的風土人情和大漠風景。
而之前,寧文洲又看了一夫雲見山所作的大漠圖,他對畫中遼闊的景色和耀眼的落日十分記憶深刻。
寧文洲迴憶著自己看到那幅圖的震撼,腦海裏響起父親對大漠的描述。
再一看要求的格律,寧文洲瞬間來了靈感。
提筆,一氣嗬成寫下一首詩。
寧文洲以為時間還早,不料他寫完一看,作詩時間已經過了大半。
將所作的詩讀了幾遍,檢查過格律沒有錯誤,寧文洲一字未改,就準備交差,開始琢磨文賦的寫作。
來到濱州也有一段時間了,紀夫子也帶他們多次出門,在濱州城和附近遊覽。
紀夫子有經驗,知道書院大會一定會出舉辦地所在之地有關考題,故讓他們多注意觀察濱州的風土人情。
寧文洲也嚐試寫過描述濱州風土人情的文賦詩作。
但寧文洲始終覺得,他對濱州的描寫過於淺薄。
濱州沿海,但在海運沒有被發展起來之前,這裏十分荒蕪且貧苦。
之後,考生雙方相互改卷,核算分數,一會兒會有考官來核對分數。
這個操作也是讓人無語,考生自己出題自己答題還得自己改卷,就不怕兩人打起來?
田修斐和對手交換了打卷,他的對手錯了兩題,而田修斐錯了一題,對手苦笑,一臉失落。
程忍冬的對手答對了所有題目,而程忍冬寫錯了一個字,錯了一題,但他的對手犯的錯誤比他大,其中一道題出得不規範,故程忍冬和田修斐一道進入第二輪比拚。
很快,第二輪的抽籤就開始了,兩人隻希望,別抽到對方,要不然跟自相殘殺有什麽區別。
兩人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旁邊一對兄弟就被抽到了一起,兩兄弟相對而視,眼裏具是無奈和痛苦。
田修斐和程忍冬比較幸運,沒能抽到一起。
考場換了出題的經義書籍,第二輪比拚正式開始。
還是一樣的流程,不同的是,這一次,兩人都答對了所有的題目,而他們的對手,均錯了一題。
最後,田修斐和程忍冬兩人成功進入決賽。
邁出考場大門的那一刻,看著等著他們的眾人,兩人十分高興。
進入決賽,無論成績如何,都能為書院爭光了。
要知道,書院大會是會對所有參加的書院進行排名,在州學有一麵牆,上麵掛了所有參加書院大會的書院牌子。
每當書院的學子獲得魁首或者二等三等成績,就會相應地在書院牌子下麵做標註。
也就是說,每個書院學子的表現,都將一覽無餘,這也是大書院在複賽搞事情的原因。
得知田修斐和程忍冬順利進入決賽,雲見山十分為他們高興,其他人也紛紛恭喜田修斐和程忍冬。
田修斐摸摸寧文洲的頭笑著說道:「文洲,你也要順利啊!」
「唉,我努力!」寧文洲覺得,自己詩賦一道雖然有些靈氣,但要通過複賽並不容易。
紀夫子笑著說:「文洲,不用給自己壓力。」
詩賦既看天賦,也需要閱歷,寧文洲閱歷尚淺,故紀夫子不會在這方麵對他嚴格要求。
早上的經義考了很久,故田修斐和程忍冬出來不久,寧文洲就得去考詩賦了。
按理說,比拚詩賦不用一對一,但考方為了一對一也是拚了。
本次詩賦比賽分為兩輪,考生已經提前分配好對手。
第一輪,考生相互出題,要求對方作詩,規定主題和格律,然後相互作答,至於輸贏則交由考官評判。
雖主題自定,但主題需符合清雅正的要求。
由於閱卷需要時間,第一輪不能立即出結果,因此所有人都需要參加第二輪的文賦寫作。
也就是說雖然全部人都要寫賦,但第一輪結果出了之後,第二輪學子所作文賦將有一半直接作廢。
第二輪以「濱州風土」為題,做一篇賦,字數在兩百到五百之間。
其中,出題兩個刻鍾,作詩半個時辰,作賦一個時辰。
伴隨著考試開始的銅鑼聲,寧文洲就開始琢磨出題了。
清雅正的要求,倒不是限製,估計是防止考生搞騷操作的。
這事朗玉宣跟他們八卦過,說是某一屆書院大會,也是這樣的比賽。
一個考生給對方出題,要人家讚揚五穀輪迴之物,拿到題的考生直接奔潰。
後來這件事鬧開,惹得一片罵聲,都言一個贏得卑鄙,一個輸得憋屈。
自那以後,就出了這樣的規定。
寧文洲想了想,確定了主題——苔花。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寧文洲的靈感正是來源於此,這個主題不常見,足夠對方傷腦筋了。
隨後,寧文洲又規定了韻腳、平仄對仗等。
很快,出題時間到,雙方交換題目。
拿到對方題目,寧文洲額頭一疼,對麵估計看出他是個南方人了,主題是——大漠景色。
嗬嗬,他寧文洲這輩子就沒見過沙漠。
好在夫子們見多識廣,當年寧山長也在西北荒漠當過幾年邊官,得好友也就是雲父支持方才辭官來了芸州。
邊關苦寒,寧山長時常給寧文洲說起邊關的風土人情和大漠風景。
而之前,寧文洲又看了一夫雲見山所作的大漠圖,他對畫中遼闊的景色和耀眼的落日十分記憶深刻。
寧文洲迴憶著自己看到那幅圖的震撼,腦海裏響起父親對大漠的描述。
再一看要求的格律,寧文洲瞬間來了靈感。
提筆,一氣嗬成寫下一首詩。
寧文洲以為時間還早,不料他寫完一看,作詩時間已經過了大半。
將所作的詩讀了幾遍,檢查過格律沒有錯誤,寧文洲一字未改,就準備交差,開始琢磨文賦的寫作。
來到濱州也有一段時間了,紀夫子也帶他們多次出門,在濱州城和附近遊覽。
紀夫子有經驗,知道書院大會一定會出舉辦地所在之地有關考題,故讓他們多注意觀察濱州的風土人情。
寧文洲也嚐試寫過描述濱州風土人情的文賦詩作。
但寧文洲始終覺得,他對濱州的描寫過於淺薄。
濱州沿海,但在海運沒有被發展起來之前,這裏十分荒蕪且貧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