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在書院開食堂名流千古了 作者:厄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狀,蘇信源有些失落,因為他的特殊待遇,無論是哥哥姐姐還是弟弟妹妹,相處起來都十分尷尬。
抬頭看了看破敗不堪的蘇家,蘇信源十分惆悵,他怕是要辜負爺爺的苦心了。
比起舉全家之力供他一個,還不如多供幾個,反正現在他有能力迴報家裏了。
蘇信源在蘇家,隻覺窒息,所有人都指望你,指望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沒有人能夠體會他的痛苦,體會那種負擔他人命運的沉重壓力。
仿佛他不努力,荒廢的不隻是自己的人生,還是身後一大堆人,他仿佛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蘇家上下三十多口人而活。
如今,這樣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蘇信源知道,叔伯抵禦不了他的條件,唯一的反對者就是爺爺。
爺爺清楚,讀書需要天賦,蘇信源的天賦,就非常好,而蘇家其他人的天賦,就不好說了。
但蘇信源這人活得明白,並不是讀書一定要科舉。
若無天分,識了字,隨便找找個活計,也比地裏刨食強十倍百倍,若是有些本錢和頭腦,開個鋪子日子更滋潤了。
蘇信源他不是忘恩負義,他隻是不想背負別人全部的命運。
很快,十六帶著蘇家人迴來了,蘇信源看了看,人不齊,不過蘇爺爺和叔伯都在,那就夠了。
蘇家人口多,最上麵的蘇爺爺和蘇奶奶,兩人生了四子二女,蘇信源的爹排第二,故蘇信源有兩個叔叔一個大伯加兩個姑姑,兩個姑姑都已嫁人,這裏就不提了。
蘇家四兄弟,每人都生了好幾個子女,加在一起二十多個,在這二十多個孩子裏,蘇信源排第三,上麵還有兩個哥哥,都沒有結親,都等著蘇信源高中給他們安排呢。
蘇爺爺皺著眉頭,看向蘇信源和拴在門口的高頭大馬,問道:「信源,怎麽突然迴來了?」
為了省路費,蘇信源很少迴家,隻有書院放農忙假和年假時才會迴家,現在並不是假期,蘇信源突然迴來,蘇家人都有些不安。
蘇信源微微一笑,對蘇爺爺說:「我有一些事,想跟爺爺和叔伯商量。」
就這樣,蘇爺爺帶著四個兒子進了堂屋,蘇信源緊隨其後。
其餘的人不敢進去,等門一關,就縮在牆根門口偷聽。
蘇爺爺坐在上首,其他人都是站著的,蘇爺爺看了一眼蘇信源,麵色嚴肅:「信源,你也坐。」
蘇信源搖搖頭,拒絕了,還不等蘇爺爺說話,就從懷裏拿出銀票放在桌前對著眾人說:「爺爺,我知道家裏人為了供我讀書,甚是辛苦。這是兩千兩銀子,我想著一千兩拿來給家裏人置產,另外一千兩就供弟弟妹妹們讀書。」
兩千兩!一聽到這個天文數字,蘇信源的親爹和叔伯們紛紛不可置信,連詢問的話都說不出來,隻目光灼灼盯著蘇信源麵前的銀票。
在門外偷聽的人也嚇了一跳,還有人忍不住發出驚唿聲,驚擾了屋裏的人。
蘇爺爺直接對著門就是一吼:「做你們的事去,吵吵嚷嚷是要幹嘛?」
門外頓時安靜下來,屋內也陷入死寂,蘇爺爺的四個兒子都是老實人,哪怕心裏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也不敢問蘇信源,更別提去看銀票了,隻眼巴巴等著蘇爺爺發話。
蘇爺爺咳嗽一聲,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問蘇信源:「你哪裏來的錢?」
「賣畫所得。」
「荒唐,不好好念書,畫什麽畫!」聽到賣畫,蘇爺爺下意識訓斥,話出口了才反應不對,轉而詢問道:「賣畫能賺這麽多錢,莫不是誆我?」
蘇爺爺還是有些不信,蘇信源見狀也不著急,直接說:「爺爺若是不信,盡可以去問書院的夫子和山長,此事他們都知曉。」
蘇爺爺陷入沉思,顯然是在思考這個問題,沉默良久,蘇爺爺抬頭望向蘇信源說:「銀票我看看。」
蘇信源恭敬遞上銀票,蘇爺爺裝模作樣地打開看看,他就是個莊稼人,哪裏見過銀票,也就是聽人說過,拿著輕飄飄的銀票,蘇爺爺十分懷疑。
蘇信源溫聲說道:「爺爺,你若是不信,可以拿著銀票去錢莊兌換銀子,一試便知。」
蘇爺爺收下銀票,深深看了一眼蘇信源,他知道這個孫子會有出息,但沒想到才十幾歲就能掙兩千兩,隻是,到底沒走正道,還跟家裏人離了心。
蘇信源一看就知道蘇爺爺在想什麽,蘇爺爺這人年輕時外出闖蕩過,見過一貧寒書生考取功名為官,一夜之間改換門庭的盛況,故不同於兒子們隻想吃好喝好的想法,蘇爺爺更希望蘇信源能夠考取功名,帶著一家人雞犬升天。
但蘇信源拿錢給家裏,就說明他不想這樣。
說白了,蘇家人之前供他讀書,蘇信源供弟妹讀書,雙方就兩清了。
以後誰也不能憑著所謂的供養之恩拿捏逼迫蘇信源,更不能以此逼迫蘇信源做什麽不做什麽。
拿了蘇信源的錢,以後蘇信源在蘇家想畫畫就畫畫,想幹活就幹活,不想看書就不看,不想科舉就不考,蘇信源徹底自由了。
在蘇爺爺心裏,科舉才是正道,功名比錢更重要,對於蘇信源的打算,他是不樂意。
在蘇爺爺看來,蘇家能夠走科舉的,也就蘇信源了,其他人沒這天賦。
但兩千兩,這個錢太多了,多得老實的兒子估計也不會聽他的。
抬頭看了看破敗不堪的蘇家,蘇信源十分惆悵,他怕是要辜負爺爺的苦心了。
比起舉全家之力供他一個,還不如多供幾個,反正現在他有能力迴報家裏了。
蘇信源在蘇家,隻覺窒息,所有人都指望你,指望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沒有人能夠體會他的痛苦,體會那種負擔他人命運的沉重壓力。
仿佛他不努力,荒廢的不隻是自己的人生,還是身後一大堆人,他仿佛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蘇家上下三十多口人而活。
如今,這樣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蘇信源知道,叔伯抵禦不了他的條件,唯一的反對者就是爺爺。
爺爺清楚,讀書需要天賦,蘇信源的天賦,就非常好,而蘇家其他人的天賦,就不好說了。
但蘇信源這人活得明白,並不是讀書一定要科舉。
若無天分,識了字,隨便找找個活計,也比地裏刨食強十倍百倍,若是有些本錢和頭腦,開個鋪子日子更滋潤了。
蘇信源他不是忘恩負義,他隻是不想背負別人全部的命運。
很快,十六帶著蘇家人迴來了,蘇信源看了看,人不齊,不過蘇爺爺和叔伯都在,那就夠了。
蘇家人口多,最上麵的蘇爺爺和蘇奶奶,兩人生了四子二女,蘇信源的爹排第二,故蘇信源有兩個叔叔一個大伯加兩個姑姑,兩個姑姑都已嫁人,這裏就不提了。
蘇家四兄弟,每人都生了好幾個子女,加在一起二十多個,在這二十多個孩子裏,蘇信源排第三,上麵還有兩個哥哥,都沒有結親,都等著蘇信源高中給他們安排呢。
蘇爺爺皺著眉頭,看向蘇信源和拴在門口的高頭大馬,問道:「信源,怎麽突然迴來了?」
為了省路費,蘇信源很少迴家,隻有書院放農忙假和年假時才會迴家,現在並不是假期,蘇信源突然迴來,蘇家人都有些不安。
蘇信源微微一笑,對蘇爺爺說:「我有一些事,想跟爺爺和叔伯商量。」
就這樣,蘇爺爺帶著四個兒子進了堂屋,蘇信源緊隨其後。
其餘的人不敢進去,等門一關,就縮在牆根門口偷聽。
蘇爺爺坐在上首,其他人都是站著的,蘇爺爺看了一眼蘇信源,麵色嚴肅:「信源,你也坐。」
蘇信源搖搖頭,拒絕了,還不等蘇爺爺說話,就從懷裏拿出銀票放在桌前對著眾人說:「爺爺,我知道家裏人為了供我讀書,甚是辛苦。這是兩千兩銀子,我想著一千兩拿來給家裏人置產,另外一千兩就供弟弟妹妹們讀書。」
兩千兩!一聽到這個天文數字,蘇信源的親爹和叔伯們紛紛不可置信,連詢問的話都說不出來,隻目光灼灼盯著蘇信源麵前的銀票。
在門外偷聽的人也嚇了一跳,還有人忍不住發出驚唿聲,驚擾了屋裏的人。
蘇爺爺直接對著門就是一吼:「做你們的事去,吵吵嚷嚷是要幹嘛?」
門外頓時安靜下來,屋內也陷入死寂,蘇爺爺的四個兒子都是老實人,哪怕心裏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也不敢問蘇信源,更別提去看銀票了,隻眼巴巴等著蘇爺爺發話。
蘇爺爺咳嗽一聲,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問蘇信源:「你哪裏來的錢?」
「賣畫所得。」
「荒唐,不好好念書,畫什麽畫!」聽到賣畫,蘇爺爺下意識訓斥,話出口了才反應不對,轉而詢問道:「賣畫能賺這麽多錢,莫不是誆我?」
蘇爺爺還是有些不信,蘇信源見狀也不著急,直接說:「爺爺若是不信,盡可以去問書院的夫子和山長,此事他們都知曉。」
蘇爺爺陷入沉思,顯然是在思考這個問題,沉默良久,蘇爺爺抬頭望向蘇信源說:「銀票我看看。」
蘇信源恭敬遞上銀票,蘇爺爺裝模作樣地打開看看,他就是個莊稼人,哪裏見過銀票,也就是聽人說過,拿著輕飄飄的銀票,蘇爺爺十分懷疑。
蘇信源溫聲說道:「爺爺,你若是不信,可以拿著銀票去錢莊兌換銀子,一試便知。」
蘇爺爺收下銀票,深深看了一眼蘇信源,他知道這個孫子會有出息,但沒想到才十幾歲就能掙兩千兩,隻是,到底沒走正道,還跟家裏人離了心。
蘇信源一看就知道蘇爺爺在想什麽,蘇爺爺這人年輕時外出闖蕩過,見過一貧寒書生考取功名為官,一夜之間改換門庭的盛況,故不同於兒子們隻想吃好喝好的想法,蘇爺爺更希望蘇信源能夠考取功名,帶著一家人雞犬升天。
但蘇信源拿錢給家裏,就說明他不想這樣。
說白了,蘇家人之前供他讀書,蘇信源供弟妹讀書,雙方就兩清了。
以後誰也不能憑著所謂的供養之恩拿捏逼迫蘇信源,更不能以此逼迫蘇信源做什麽不做什麽。
拿了蘇信源的錢,以後蘇信源在蘇家想畫畫就畫畫,想幹活就幹活,不想看書就不看,不想科舉就不考,蘇信源徹底自由了。
在蘇爺爺心裏,科舉才是正道,功名比錢更重要,對於蘇信源的打算,他是不樂意。
在蘇爺爺看來,蘇家能夠走科舉的,也就蘇信源了,其他人沒這天賦。
但兩千兩,這個錢太多了,多得老實的兒子估計也不會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