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州。


    少年道士落入人間,一手按在寧遠肩膀處,後者猛然迴頭,道祖身形卻已經自行消散。


    十五境的神通,高過天外。


    寧遠這個十四境,都無法察覺到道祖的痕跡。


    事實上,萬年以來,飛升境多如狗,十四境也有許多,但無論怎麽翻那些老黃曆,對於四座天下的最強者,都沒有什麽爭論。


    隻有這個道祖,沒有之一。


    當然,這個最強,隻是說最會打架。


    倘若撇開這個,那就有了諸多議論。


    至聖先師、佛祖,這兩位十五境大修士,隻是說打架能力稍遜道祖,在各自所在領域,都有通天之法。


    修士廝殺,境界越高越難有個結果,十四境都難以徹底斬殺十四境,何況是十五境。


    寧遠震驚於道祖道法,但並不擔心對方會拿自己如何。


    人族修道,雖有萬千條登山路,但每一人都隻能選擇其中一條,沿著這條路漸次登高。


    倘若行至高處、遠處,因為道心不穩,偏離了原先軌跡,後果是極其可怕的。


    為何山上人,最為注重修心?


    就在於此。


    打個比方,一位儒家聖人,飽讀聖賢書,教化世人為己任,修身又修心,做了一輩子的聖人。


    可要是到頭來,這位聖人持刀殺了個尋常百姓,或者是個半大孩童,會如何?


    都不需要有人製裁他,自己就會道心破碎,要麽跌境愧疚一輩子,要麽徹底墮入另一條路。


    有句話說,爬的越高,摔得越慘,不無道理。


    就連當初的齊先生,也跟寧遠說過類似的話。


    你寧遠,來自劍氣長城,出身不同,立場也不同,往後讀不讀萬卷書,都無妨,但可以去行萬裏路,十萬裏百萬裏,越多越好。


    齊先生說,書有黃金屋,但也算得上是心之牢籠。


    人讀了書,學會了一個道理,認可這個道理,就會被困在這個道理裏頭,讀的越多,自身枷鎖就越多。


    把聖賢學問全塞進肚子裏,一言一行都要斟酌許久,因為渾身遍布枷鎖,一旦做錯了事,違背了學過的某個道理,極為容易滋生心魔。


    但要是沒讀這些書,半點學問沒有,那自然樂得逍遙,百無禁忌。


    糙是糙了點,但理是這麽個理。


    寧遠曾經在老龍城鋪子時,與顧清崧就聊過關於‘天真’一事,顧清崧說,漁丫頭倘若不喜,那就不用逼著她修行。


    而等往後,少年若是再遇到相似一幕,既然有了前車之鑒,他就肯定會多費思量。


    再好比當初算計蛟龍溝一事,那件事過後,蛟龍溝被文廟降罪,百年內不得離開南海,就有許多的所謂讀書人站出來,聲討此事的不妥。


    說什麽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還是實打實的硬道理,硬的很。


    可轉換視角去看,在寧遠這個劍氣長城之人的立場來說,別說算計蛟龍溝,殺一頭元嬰境……


    就算是一劍蕩平蛟龍溝,他寧遠都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這就是一個立場問題了,劍氣長城萬年以來,抵禦妖族,祖祖輩輩絕大部分都是戰死南邊,自然是天生的敵視妖族。


    更別說,兄妹倆的父母,就是在戰場之上,被妖族陣斬。


    三千年前那位斬龍之人,誓要殺盡天下真龍之流,不也是一個立場問題。


    那位道號青主的斬龍人,隻是年少之時因為蛟龍的某些事,己身罪,落在了親近之人身上,就要劍斬天下蛟龍。


    害他親近之人的,隻是那兩頭蟄龍,後世誕生的所有蛟龍之屬,都錯了嗎?


    自然沒有。


    更早之前,兵家初祖夥同另一部分劍修,妄想占據舊天庭,成為新的神靈,三教合力鎮壓之後,是如何對待那批未曾反叛的劍修的?


    發往蠻荒,建絕境城牆,死守一地,抵禦妖族。


    他們什麽都沒做啊,為什麽就要在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待上一萬年?


    就算不談最早的老大劍仙那批劍修,後世子孫萬代,這些人,一絲不掛嶄新來到這個世界,命中就有了注定,就隻是練劍殺妖,然後戰死。


    憑什麽?


    所以說,說了這麽多,有個屁的道理,生於何地,立場就在何地。


    道理可能都對,但不一定在什麽地方都對。


    人這一輩子,從幼年到年少,再從年少至中年,而後步入晚年,直至埋進土裏,都是一個自我周旋的境地。


    從沒有兩個思想一模一樣之人,無論遇到誰,隻要相處結交,都是思想觀念的碰撞。


    差別不大的,成了好友,或是道侶,萬般不同的,要麽擦肩而過,要麽成就死敵。


    與人周旋,也是自我周旋。


    寧遠猛然驚醒,耳畔有潺潺流水聲。


    陸沉依舊蹲在旁邊,笑的肆意張狂,這位三掌教,見寧遠終於蘇醒,雙手拍打著大腿,眼淚都要下來了。


    青衫客連忙迴頭,道祖身形,此刻才逐漸消散。


    寧遠再次看向陸沉,神色不善,“剛剛這麽一會的功夫兒,道祖就找我問道了一場?”


    三掌教收起神色,仍有些許笑意留在嘴角,擺擺手道:“非也非也,我那師尊,隻是伸出一根手指,敲擊了一下你的心關而已。”


    直到陸沉此言一出,寧遠才開始汗如雨下。


    這個道祖,委實是道法通天。


    無聲無息站在十四境劍修身旁就算了,還能在前者沒有任何察覺的情況下,敲響心關。


    道祖要清理他,真真正正是隨手可為。


    陸沉拍了拍寧遠肩頭,解釋道:“別多想,我那師尊,並無惡意。”


    “真要以術法揍你,你雖然不是對手,但起碼十四境也不是開玩笑的,被打死之前,應該也能揮出幾劍。”


    陸沉一副笑眯眯的神色,補充道:“但是寧小子,你這個十四境,有個致命弱點。”


    寧遠已經猜到他要說什麽了。


    “你隻有十四境修為,是借來的,本身的一顆道心,還處於昔日的少年之時,對敵實力不如你的,當然是多幾劍少幾劍的事。”


    “可要是境界比你高的,比如那些個十四境巔峰的老王八,你這缺陷就會被無限放大,稍加引導,就會墮入其中。”


    陸沉取出那顆石子,遞給寧遠,“以十四境,出劍至今,隻是與我那師兄問劍兩場,尚且沒遇到那些喜歡問心的老怪。”


    “以後碰到了,切記掉頭就跑。”


    寧遠深吸一口氣,起身之後,朝著天外抱拳行禮,“多謝道祖指點。”


    一襲青衫又側過身子,陸沉緊了緊蓮花冠,堂而皇之受這一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劍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當時明月猶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當時明月猶在並收藏開局劍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