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破碎墜地
開局劍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作者:當時明月猶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劍逍遙天地間。
劍仙過境,如日中天。
寧遠覺著,劍修還是劍仙,都隻是一個稱謂罷了。
劍氣長城那邊的劍修,無論上五境,還是下五境,隻要是劍尖朝南,都配得上劍仙二字。
還有那北俱蘆洲,也是劍仙茫茫多矣。
可人間總要給人劃分三六九等,不止是山下,山上也是一樣。
少年故意禦劍路過彩雲峰,瞥了一眼山頂的兩人,隨口笑道:“賀仙子,物歸原主,恭喜恭喜啊。”
“隻是可惜,在下福緣淺薄,無緣與仙子結為道侶。”
“不過呢,若是往後仙子寂寞了,大可來尋我,雖然家中不算富裕,可到底還是有一張大床的。”
調笑之言隨著劍氣遠去,彩雲峰上,高劍符捏緊了拳頭,胸中有萬千氣憤,卻愣是沒敢說句狠話。
賀小涼對於這冒犯之言,反而沒有什麽不悅神色,隻是望著那人遠去的天邊,怔怔無言。
十幾歲的龍門境劍修,一炷香劍斬正陽山搬山猿,飛劍天地驚世駭俗,一手斬妖劍術更是殺力無邊。
師父所說,要自己與他結為道侶,會不會真是一樁天大福緣?
真不怪賀小涼有這種想法,隻能說這一戰實在過於嚇人了點。
這樣的一位劍修,遠超東寶瓶洲目前的那些年輕人,估計隻要不會中途隕落,怎麽都能成就上五境吧?
“不,遠遠不止,那魏晉而立之年十境劍修,這個寧遠……恐怕有望仙人。”
賀小涼喃喃自語,一雙明眸有莫名光彩。
……
騎龍巷酒樓,一襲青衫禦劍而至,落地之後,長劍遠遊懸停一側。
“齊先生,還是高看了自己,一來一迴,遠遠超過一炷香時間。”
寧遠重迴座位,略帶一絲尷尬。
這杯酒水,到底還是涼了。
齊靜春搖搖頭,笑道:“龍門斬元嬰,如果這都不算是壯舉,這天底下的劍修,九成九都要找個地縫鑽進去了。”
齊先生拾起筷子,話鋒一轉,“寧遠,為何要將阿良那壺酒,交托他人?”
少年閉口不言,隻是舉起酒杯,“齊先生請我喝酒,可是一件值得吹噓多年的事兒。”
先生沒有追問此事,兩人開始推杯換盞,期間談及了許多事,有阿良,有劍氣長城,甚至還聊起了四座天下。
後來齊先生說,他這輩子讀了不少書,但走過的路,其實沒有多少。
浩然九洲,他隻去過四洲。
中土求學之後,負笈遊學北俱蘆洲,之後去過流霞洲,文廟三四之爭過後,就到了如今的東寶瓶洲。
先生還說,中土神洲最為廣闊,文廟裏麵其實沒什麽可看的,但那條被人一劍接引下界的黃河,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流霞洲的西邊,出外海二十萬裏,有一天然奇觀,海水倒灌成深淵,囊括千裏水麵,據說在那深淵之下,棲息著傳說中的鯤魚一族。
這鯤魚也是上古血脈,甚至不比真龍來的弱,鯨吞海吸,隻要成年,就是七境的體魄。
不過這鯤魚,天生無法練氣,吃的魚蝦再多,也隻是增進肉身。
浩然天下的無數鯤魚渡船,一大半都是來自那裏。
齊先生說這些的時候,有懷念之色。
“寧遠,就算不說四座天下,單論浩然九洲,就已經很大很大了,你如此年輕,天資又極佳,往後真要多去走走。”
“北俱蘆洲,想必對你來說是最為了解一個洲,劍修宗門林立,更有其他洲不曾有的一洲祭劍,甚為壯觀。”
“哪怕就算是我們目前所在的東寶瓶洲,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一去,離這不遠的風雪廟,南邊的雲霞山,蟬蛻洞天,清潭福地……”
齊先生捋著胡須,平時略顯古板的臉上,笑意不斷,“你既然有境界,有時間,無拘無束,就莫要辜負世間的大好河山。”
“讀萬卷書沒甚意思,走千萬裏路,才是一生幸事。”
寧遠不語,隻是默默喝著酒。
酒水滋味不錯,心中鬱結更多。
齊先生一位十四境的大修士,又怎麽會看不出,他寧遠心懷死誌?
先生與他說了這麽多浩然天下的山山水水,當真隻是酒後的懷念往昔嗎?
寧遠沉默半晌,終於開口道:“齊先生,我有一劍,殺力幾何不太清楚,也不知道能不能幫得上忙。”
“代價確實有點大,具體多大,我還是不清楚。”
少年抬起頭,看向窗外,“但這一劍,我還是想出。”
“我不想等到一切塵埃落定,等到將來許久之後,某個清晨,某個午後,或是登山途中,或是過水之時。”
“猛然一個迴想往昔,會痛恨當初的自己,為什麽該出劍的時候,選擇了袖手旁觀。”
少年伸手摩挲著自己的長劍,喃喃道:“世人有萬般活法,窮人有掙紮度日,富人有歌舞升平,仙家有禦風遠遊……”
“而我寧遠,也有一劍,不吐不快。”
一襲青衫輕彈劍身,佩劍經久長鳴,好似與他心意相通。
“先生,書上有說,人間苦難臨頭,我們敢怒敢言,但我不止是想要敢怒敢言,還要肆意出劍。”
“其實我不是什麽好人,但我所生長的環境,與經曆過的事,塑造了這樣的一個我,
如果我什麽都不知道,當然隻會看著先生赴死,可我沒辦法,我都知道啊。”
“我不僅知道洞天破碎,我還知道有三千年天道反撲,更知道白玉京有人算計先生。”
寧遠舉起酒杯,一飲而下,“我全都知道,又如何能袖手旁觀?!”
一大一小,兩兩無言。
饒是齊靜春,在聽完寧遠這一番話後,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好像真沒什麽可說的了。
於是,一個讀書人,一個小劍修,起身之後,互相作揖行禮。
此方天地,突兀猛然一震,天地色變。
天色開始忽明忽暗,有大風裹挾,數息之後,更是地動山搖。
鎖龍井那邊,婦人們神色驚恐,四散離去。老槐樹舊址,玩耍的稚童麵麵相覷,不少年紀小的,已經被嚇得大哭出聲。
小鎮開始一片大亂,叫喊聲不絕於耳,多是爹娘在唿喊自家孩子。
行至窗台,寧遠輕聲問道:“先生,最後一刻,到了?”
儒衫先生點點頭,問起一事,“那枚印章,可有帶在身上?”
寧遠拍了拍腰間,笑容滿麵,“先生贈予,豈敢隨意擱置。”
齊先生拍了拍他的肩頭,沉聲道:“我知勸你無用,但不要過早出手,先靜觀其變,要是真覺得你那一劍,能左右戰局,那時候再說。”
“記住,出劍可以,但定要量力而行。”
寧遠趕忙點頭,“先生放心,我若是出劍,必然不會讓先生因我分心。”
齊靜春長歎一聲,最後補了一句,“此事之後,你若暫時沒有別的去處的話,可以在學塾那邊安心住下。”
寧遠開了個玩笑道:“先生的那片竹林,應該足夠打造一座修道之地。”
中年儒士哈哈大笑,“隻管拿去!”
言罷,這位儒家聖人,左右兩手卷起袖子,右手掌心朝下,置於身前,猛然下壓。
千裏山河小洞天,頃刻間再度下沉,一瞬破碎墜地,隨後靜止不動。
青衫劍修再度望去之時,身邊之人,已經憑空消失原地。
東寶瓶洲,有仙人顯化萬丈法相,通天徹地。
ps:本書在書測,倘若之後成績不佳,我可能不會有一天兩更。花費大量心神,一章最短都要寫兩個小時,一天所得兩杯奶茶,還要天天挨罵,又要上班,太難了。寫了這本書之後,幾個月時間掉了一大把頭發,我也才二十多歲啊。
不過呢,成績不佳的話,隻要不會被封,我也會慢慢更下去,除非真沒人看了。
劍仙過境,如日中天。
寧遠覺著,劍修還是劍仙,都隻是一個稱謂罷了。
劍氣長城那邊的劍修,無論上五境,還是下五境,隻要是劍尖朝南,都配得上劍仙二字。
還有那北俱蘆洲,也是劍仙茫茫多矣。
可人間總要給人劃分三六九等,不止是山下,山上也是一樣。
少年故意禦劍路過彩雲峰,瞥了一眼山頂的兩人,隨口笑道:“賀仙子,物歸原主,恭喜恭喜啊。”
“隻是可惜,在下福緣淺薄,無緣與仙子結為道侶。”
“不過呢,若是往後仙子寂寞了,大可來尋我,雖然家中不算富裕,可到底還是有一張大床的。”
調笑之言隨著劍氣遠去,彩雲峰上,高劍符捏緊了拳頭,胸中有萬千氣憤,卻愣是沒敢說句狠話。
賀小涼對於這冒犯之言,反而沒有什麽不悅神色,隻是望著那人遠去的天邊,怔怔無言。
十幾歲的龍門境劍修,一炷香劍斬正陽山搬山猿,飛劍天地驚世駭俗,一手斬妖劍術更是殺力無邊。
師父所說,要自己與他結為道侶,會不會真是一樁天大福緣?
真不怪賀小涼有這種想法,隻能說這一戰實在過於嚇人了點。
這樣的一位劍修,遠超東寶瓶洲目前的那些年輕人,估計隻要不會中途隕落,怎麽都能成就上五境吧?
“不,遠遠不止,那魏晉而立之年十境劍修,這個寧遠……恐怕有望仙人。”
賀小涼喃喃自語,一雙明眸有莫名光彩。
……
騎龍巷酒樓,一襲青衫禦劍而至,落地之後,長劍遠遊懸停一側。
“齊先生,還是高看了自己,一來一迴,遠遠超過一炷香時間。”
寧遠重迴座位,略帶一絲尷尬。
這杯酒水,到底還是涼了。
齊靜春搖搖頭,笑道:“龍門斬元嬰,如果這都不算是壯舉,這天底下的劍修,九成九都要找個地縫鑽進去了。”
齊先生拾起筷子,話鋒一轉,“寧遠,為何要將阿良那壺酒,交托他人?”
少年閉口不言,隻是舉起酒杯,“齊先生請我喝酒,可是一件值得吹噓多年的事兒。”
先生沒有追問此事,兩人開始推杯換盞,期間談及了許多事,有阿良,有劍氣長城,甚至還聊起了四座天下。
後來齊先生說,他這輩子讀了不少書,但走過的路,其實沒有多少。
浩然九洲,他隻去過四洲。
中土求學之後,負笈遊學北俱蘆洲,之後去過流霞洲,文廟三四之爭過後,就到了如今的東寶瓶洲。
先生還說,中土神洲最為廣闊,文廟裏麵其實沒什麽可看的,但那條被人一劍接引下界的黃河,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流霞洲的西邊,出外海二十萬裏,有一天然奇觀,海水倒灌成深淵,囊括千裏水麵,據說在那深淵之下,棲息著傳說中的鯤魚一族。
這鯤魚也是上古血脈,甚至不比真龍來的弱,鯨吞海吸,隻要成年,就是七境的體魄。
不過這鯤魚,天生無法練氣,吃的魚蝦再多,也隻是增進肉身。
浩然天下的無數鯤魚渡船,一大半都是來自那裏。
齊先生說這些的時候,有懷念之色。
“寧遠,就算不說四座天下,單論浩然九洲,就已經很大很大了,你如此年輕,天資又極佳,往後真要多去走走。”
“北俱蘆洲,想必對你來說是最為了解一個洲,劍修宗門林立,更有其他洲不曾有的一洲祭劍,甚為壯觀。”
“哪怕就算是我們目前所在的東寶瓶洲,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一去,離這不遠的風雪廟,南邊的雲霞山,蟬蛻洞天,清潭福地……”
齊先生捋著胡須,平時略顯古板的臉上,笑意不斷,“你既然有境界,有時間,無拘無束,就莫要辜負世間的大好河山。”
“讀萬卷書沒甚意思,走千萬裏路,才是一生幸事。”
寧遠不語,隻是默默喝著酒。
酒水滋味不錯,心中鬱結更多。
齊先生一位十四境的大修士,又怎麽會看不出,他寧遠心懷死誌?
先生與他說了這麽多浩然天下的山山水水,當真隻是酒後的懷念往昔嗎?
寧遠沉默半晌,終於開口道:“齊先生,我有一劍,殺力幾何不太清楚,也不知道能不能幫得上忙。”
“代價確實有點大,具體多大,我還是不清楚。”
少年抬起頭,看向窗外,“但這一劍,我還是想出。”
“我不想等到一切塵埃落定,等到將來許久之後,某個清晨,某個午後,或是登山途中,或是過水之時。”
“猛然一個迴想往昔,會痛恨當初的自己,為什麽該出劍的時候,選擇了袖手旁觀。”
少年伸手摩挲著自己的長劍,喃喃道:“世人有萬般活法,窮人有掙紮度日,富人有歌舞升平,仙家有禦風遠遊……”
“而我寧遠,也有一劍,不吐不快。”
一襲青衫輕彈劍身,佩劍經久長鳴,好似與他心意相通。
“先生,書上有說,人間苦難臨頭,我們敢怒敢言,但我不止是想要敢怒敢言,還要肆意出劍。”
“其實我不是什麽好人,但我所生長的環境,與經曆過的事,塑造了這樣的一個我,
如果我什麽都不知道,當然隻會看著先生赴死,可我沒辦法,我都知道啊。”
“我不僅知道洞天破碎,我還知道有三千年天道反撲,更知道白玉京有人算計先生。”
寧遠舉起酒杯,一飲而下,“我全都知道,又如何能袖手旁觀?!”
一大一小,兩兩無言。
饒是齊靜春,在聽完寧遠這一番話後,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好像真沒什麽可說的了。
於是,一個讀書人,一個小劍修,起身之後,互相作揖行禮。
此方天地,突兀猛然一震,天地色變。
天色開始忽明忽暗,有大風裹挾,數息之後,更是地動山搖。
鎖龍井那邊,婦人們神色驚恐,四散離去。老槐樹舊址,玩耍的稚童麵麵相覷,不少年紀小的,已經被嚇得大哭出聲。
小鎮開始一片大亂,叫喊聲不絕於耳,多是爹娘在唿喊自家孩子。
行至窗台,寧遠輕聲問道:“先生,最後一刻,到了?”
儒衫先生點點頭,問起一事,“那枚印章,可有帶在身上?”
寧遠拍了拍腰間,笑容滿麵,“先生贈予,豈敢隨意擱置。”
齊先生拍了拍他的肩頭,沉聲道:“我知勸你無用,但不要過早出手,先靜觀其變,要是真覺得你那一劍,能左右戰局,那時候再說。”
“記住,出劍可以,但定要量力而行。”
寧遠趕忙點頭,“先生放心,我若是出劍,必然不會讓先生因我分心。”
齊靜春長歎一聲,最後補了一句,“此事之後,你若暫時沒有別的去處的話,可以在學塾那邊安心住下。”
寧遠開了個玩笑道:“先生的那片竹林,應該足夠打造一座修道之地。”
中年儒士哈哈大笑,“隻管拿去!”
言罷,這位儒家聖人,左右兩手卷起袖子,右手掌心朝下,置於身前,猛然下壓。
千裏山河小洞天,頃刻間再度下沉,一瞬破碎墜地,隨後靜止不動。
青衫劍修再度望去之時,身邊之人,已經憑空消失原地。
東寶瓶洲,有仙人顯化萬丈法相,通天徹地。
ps:本書在書測,倘若之後成績不佳,我可能不會有一天兩更。花費大量心神,一章最短都要寫兩個小時,一天所得兩杯奶茶,還要天天挨罵,又要上班,太難了。寫了這本書之後,幾個月時間掉了一大把頭發,我也才二十多歲啊。
不過呢,成績不佳的話,隻要不會被封,我也會慢慢更下去,除非真沒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