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在霸總文學裏裝彎[快穿] 作者:半斤墨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喻昭出宮的路走到一半,忽聞身後有腳步身匆忙,迴頭一看是董明追了上來,他特意停下腳步,等董明快走到他身邊才問:「可是陛下還有事未交代?」
董明連忙否認:「大將軍誤會了,是陛下召見元相,命奴才親自去請。」
這下喻昭是真黑了臉,難怪解決完尹拾一的事安完他的心就趕他走,原來是迫不及待要見元柏?
他突然懷疑自己上了條賊船,小皇帝再怎麽深藏不露也還不到弱冠之齡,他也是昏了頭了,這個年紀的毛頭小子能多靠譜?不喜歡女子又怎樣?不還是個禁不住美□□惑的混帳東西!
董明眼睜睜看著大將軍臉色變幻,最後拂袖而去,全然摸不著頭腦。
藺唯聽著係統的小報告也覺得喻昭這氣性真的太大了,更加堅定了對他的態度需要一張一弛,不能給他蹬鼻子上臉的機會。
係統大無語,聽了他的想法差點一整個統裂開,它隻是想讓主人知道那位鬧小脾氣了啊!從前不是都會主動哄嗎?怎麽這次跟說好的不一樣呢?!!!
藺唯全不知道它內心戲這麽多,他召見元柏自然不是為了特意氣一下喻昭,而是另有正事。
四個輔政大臣裏,若誰真有忠心,大概能挑出來的隻有元柏,隻是這忠心並不是對他,而是偏向於一心為公。
元柏出身清流世家,往上幾代不是丞相就是太師,家學淵源,原本不是個權欲重的人,隻是這人的理念比較...先進。
當然,這隻是藺唯以一個未來人的眼光來評價的。
他認為皇位疊代必出昏君,此有史可鑑註定無法避免,因此更希望皇帝垂拱而治,將治理天下的權柄均分給重臣,互相牽製,自己乖乖坐在龍椅上起個坐鎮天下的作用也就罷了。
在皇帝受命於天的迷信盛行的時代裏,這種想法無疑是非常大膽叛逆的。
可能也跟年輕氣盛有些關係,元柏而立之年就坐上了丞相之位,今年也不過三十有六,雖不像喻昭十七八歲就戰功卓絕,如今也就二十出頭,元柏這個年紀在文臣裏絕對算得上年紀輕輕了,更別提他還是文臣之首。
藺唯其實還挺欣賞他,但他比元柏要看得更清楚,如果這個世界的思想不能經歷一場自下而上的整體變革,在對底層百姓的基礎教育都未普及的當下,這種理念就是空中閣樓,是絕對無法紮實地紮根於土壤,真正長成參天大樹的。
就好比原作裏,君權一弱,有繼承權的魏王就虎視眈眈,手握重兵的喻昭說反就反,所謂權力均衡的假象,如同泡沫脆弱到一戳就破了。
所以如果要準確評價的話,就是想得很好,但不切實際,藺唯覺得他沒有放任元柏繼續固執下去的必要了。
沒等太久,元柏很快到了禦書房,藺唯沒等他行完禮就快步走下去握住他的手把人扶起來。
「老師不必多禮,朕找老師隻是有事請教。」藺唯這迴特意用了原身自登基後就再也沒有用過的稱唿。
事實上小皇帝與元柏確實還有過一段師生之誼,元柏曾被先帝指派給還是皇子的原身講學,原作中雖然沒有詳細提,但藺唯毫不懷疑元柏堅持君王當吉祥物的理念,原身必定在其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果然一聽他叫老師,元柏臉上就仿佛有張痛苦麵具一閃而過,顯然是迴憶起了一些不怎麽美妙的東西,但還是盡職盡責拱手道:「陛下請講,臣必定知無不言。」
「是這樣的……」藺唯嘆了一口氣,拉著元柏坐下才慢慢說:「朕昨日做了一個夢,夢見不知何地,遭遇地龍翻身,死傷無算,醒後仍心有戚戚。」
元柏臉色微變,即使他再不重君權,遇到皇帝說自己做這種不吉利的夢,也難免心有不安。
藺唯權當不知,隻繼續嘆道:「老師,地龍翻身乃是天災,朕夢裏身處其中,深感人力渺小,百姓悽慘悲唿仍猶在耳,不免想到若真遇到這種事情,如何應對才能稍稍挽救一二,因此才忍不住請老師來解惑。」
「陛下有赤子之心,臣心甚慰。」
元柏其實早就無意再朽木雕花了,小皇帝不學無術才正中他下懷,隻是被藺唯這麽一忽悠,骨子裏的為臣之道又讓他無法對年少的君王難得生出的仁愛苗頭置之不理。
也罷,教就教了,總歸是好事。
於是這日,元柏在禦書房待了整整一上午才離開,得了消息的喻昭當即翻了個白眼。
而迴到內閣繼續當值的元柏聽小皇帝念叨了許多地龍翻身的慘狀,都不免心裏犯嘀咕,這做夢,能夢得這麽真嗎?
可小皇帝長在深宮,若不是親眼所見,哪裏能描述出這些書上都不會寫得那麽詳盡的畫麵來?
隻是到底是個夢,為此興師動眾也不切實際,元柏最終還是沒做什麽。
地龍翻身的劇情點是原作裏天下開始亂起來的開端,賑災不利導致疫病蔓延,民生多艱,上頭的小皇帝又被喻昭廢了身體,各方勢力可不就都開始冒頭渾水摸魚?
藺唯也不指望元柏聽了這番話能提前做準備,別說自己現在沒有話語權,就算是手握大權的皇帝想靠自己的夢作預言,將一個好好的城鎮全部百姓強行遷離,也會遭遇阻力重重,哪怕最終下了命令,底下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幫他把事情辦好。
因而他隻是鋪墊一下,讓元柏不敢再輕易把他這個皇帝的話當耳旁風,他之後的行動才不會受阻。
董明連忙否認:「大將軍誤會了,是陛下召見元相,命奴才親自去請。」
這下喻昭是真黑了臉,難怪解決完尹拾一的事安完他的心就趕他走,原來是迫不及待要見元柏?
他突然懷疑自己上了條賊船,小皇帝再怎麽深藏不露也還不到弱冠之齡,他也是昏了頭了,這個年紀的毛頭小子能多靠譜?不喜歡女子又怎樣?不還是個禁不住美□□惑的混帳東西!
董明眼睜睜看著大將軍臉色變幻,最後拂袖而去,全然摸不著頭腦。
藺唯聽著係統的小報告也覺得喻昭這氣性真的太大了,更加堅定了對他的態度需要一張一弛,不能給他蹬鼻子上臉的機會。
係統大無語,聽了他的想法差點一整個統裂開,它隻是想讓主人知道那位鬧小脾氣了啊!從前不是都會主動哄嗎?怎麽這次跟說好的不一樣呢?!!!
藺唯全不知道它內心戲這麽多,他召見元柏自然不是為了特意氣一下喻昭,而是另有正事。
四個輔政大臣裏,若誰真有忠心,大概能挑出來的隻有元柏,隻是這忠心並不是對他,而是偏向於一心為公。
元柏出身清流世家,往上幾代不是丞相就是太師,家學淵源,原本不是個權欲重的人,隻是這人的理念比較...先進。
當然,這隻是藺唯以一個未來人的眼光來評價的。
他認為皇位疊代必出昏君,此有史可鑑註定無法避免,因此更希望皇帝垂拱而治,將治理天下的權柄均分給重臣,互相牽製,自己乖乖坐在龍椅上起個坐鎮天下的作用也就罷了。
在皇帝受命於天的迷信盛行的時代裏,這種想法無疑是非常大膽叛逆的。
可能也跟年輕氣盛有些關係,元柏而立之年就坐上了丞相之位,今年也不過三十有六,雖不像喻昭十七八歲就戰功卓絕,如今也就二十出頭,元柏這個年紀在文臣裏絕對算得上年紀輕輕了,更別提他還是文臣之首。
藺唯其實還挺欣賞他,但他比元柏要看得更清楚,如果這個世界的思想不能經歷一場自下而上的整體變革,在對底層百姓的基礎教育都未普及的當下,這種理念就是空中閣樓,是絕對無法紮實地紮根於土壤,真正長成參天大樹的。
就好比原作裏,君權一弱,有繼承權的魏王就虎視眈眈,手握重兵的喻昭說反就反,所謂權力均衡的假象,如同泡沫脆弱到一戳就破了。
所以如果要準確評價的話,就是想得很好,但不切實際,藺唯覺得他沒有放任元柏繼續固執下去的必要了。
沒等太久,元柏很快到了禦書房,藺唯沒等他行完禮就快步走下去握住他的手把人扶起來。
「老師不必多禮,朕找老師隻是有事請教。」藺唯這迴特意用了原身自登基後就再也沒有用過的稱唿。
事實上小皇帝與元柏確實還有過一段師生之誼,元柏曾被先帝指派給還是皇子的原身講學,原作中雖然沒有詳細提,但藺唯毫不懷疑元柏堅持君王當吉祥物的理念,原身必定在其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果然一聽他叫老師,元柏臉上就仿佛有張痛苦麵具一閃而過,顯然是迴憶起了一些不怎麽美妙的東西,但還是盡職盡責拱手道:「陛下請講,臣必定知無不言。」
「是這樣的……」藺唯嘆了一口氣,拉著元柏坐下才慢慢說:「朕昨日做了一個夢,夢見不知何地,遭遇地龍翻身,死傷無算,醒後仍心有戚戚。」
元柏臉色微變,即使他再不重君權,遇到皇帝說自己做這種不吉利的夢,也難免心有不安。
藺唯權當不知,隻繼續嘆道:「老師,地龍翻身乃是天災,朕夢裏身處其中,深感人力渺小,百姓悽慘悲唿仍猶在耳,不免想到若真遇到這種事情,如何應對才能稍稍挽救一二,因此才忍不住請老師來解惑。」
「陛下有赤子之心,臣心甚慰。」
元柏其實早就無意再朽木雕花了,小皇帝不學無術才正中他下懷,隻是被藺唯這麽一忽悠,骨子裏的為臣之道又讓他無法對年少的君王難得生出的仁愛苗頭置之不理。
也罷,教就教了,總歸是好事。
於是這日,元柏在禦書房待了整整一上午才離開,得了消息的喻昭當即翻了個白眼。
而迴到內閣繼續當值的元柏聽小皇帝念叨了許多地龍翻身的慘狀,都不免心裏犯嘀咕,這做夢,能夢得這麽真嗎?
可小皇帝長在深宮,若不是親眼所見,哪裏能描述出這些書上都不會寫得那麽詳盡的畫麵來?
隻是到底是個夢,為此興師動眾也不切實際,元柏最終還是沒做什麽。
地龍翻身的劇情點是原作裏天下開始亂起來的開端,賑災不利導致疫病蔓延,民生多艱,上頭的小皇帝又被喻昭廢了身體,各方勢力可不就都開始冒頭渾水摸魚?
藺唯也不指望元柏聽了這番話能提前做準備,別說自己現在沒有話語權,就算是手握大權的皇帝想靠自己的夢作預言,將一個好好的城鎮全部百姓強行遷離,也會遭遇阻力重重,哪怕最終下了命令,底下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幫他把事情辦好。
因而他隻是鋪墊一下,讓元柏不敢再輕易把他這個皇帝的話當耳旁風,他之後的行動才不會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