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2006年5月4日。
太酷了,喬治這小子家裏居然還藏著個小型獵槍軍火庫!
每一把都是經典,有已經停產的溫切斯特m1894,有耐用準確著稱的溫切斯特m70,還有雷明頓m870,雷明頓m700等等。
其中雷明頓700甚至是軍用版,我以前隻見過比較粗糙的民用版!
不過喬治說他不愛用槍,因為這樣打獵太快,反而沒意思。
等於是還給我炫上了!
如果換以前,我高低得給他炫迴去,大肆宣揚李銀也超會打槍,手穩的一批,但現在為了防止喬治越陷越深,我決定還是少說為妙!
都是為了兄弟好!他以後會理解我的!
————
無人區比薛凡點和李銀想像得深。
一大早他們還睡懶覺時,喬治不僅修好了電路,還找上門的水電工人借了一輛車,代價是得順帶購入人家家裏農場的肉蛋奶。
喬治說前麵他家到無人區峽穀這段距離雖然不遠,但進峽穀以後還得徒步七八公裏。
「這七八公裏我自己走隻需要一個小時,但你們路不熟,不太好走,估計時間得翻倍,所以還是開車過來保存點體力比較好。」
薛凡點出門採風這麽些年,難得有如此省心的體驗,心情大為舒暢:「你真的滿分地陪我的兄弟!」
他覺得如果拋開謊報年齡的事不談,喬治其實是個不錯的接待者,會盡力照顧每一個他們在意或者不在意的細節。
…
隨著三人車程過半。
窗外開闊的草場綠意漸濃,植被的高度也明顯拔高,逐漸顛覆他們最初對這裏「不毛之地」的印象。
薛凡點抱著相機趴在窗邊拍了許多照片。
有三五成群的牛羊;有收割後的牧草被打成蛋糕卷的形狀,散落在平原上;也有路邊成片鋪在山坡上的不知名小花,全是疲憊穿行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孜孜以求的。
薛凡點拍著拍著,忽然有些傻樂。
扭頭對後座的李銀道:「看!景真的慢慢好起來了!其實這些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倒一點不稀奇,但這裏是南塔!我就說我論壇認識的朋友靠譜,沒整虛假宣傳!」
望著窗外,李銀難得沒在心裏潑涼水。
因為初到這時,李銀的確不信這種地方能有什麽「綠洲」和「天堂聖地」,以為就是喬治攬客的手段。
從北荒公路一路過來,這裏實在太荒涼了。
所有人對於喀科維達的探索都止步於那片著名的於喀大峽穀,沒人會考慮穿越喀貝沙漠繼續向未知的荒蕪前進。
甚至再往前倒,塞爾薩斯州都是各州間相當邊緣的存在,gdp倒數。
可也就是這麽個州,在這個西部荒原腹地的最深處,原來真的有可能藏著個避世桃花源。
這種事就像荒漠開花,是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期盼看到的奇蹟。
…
三人抵達峽穀入口時,車輛已經明顯無法再繼續開進去。
薛凡點和李銀下車依次檢查背包裏的裝備。
指南針、手電筒、登山手杖、水和食物等等,他們沒打算在這裏過夜,所以沒帶帳篷和睡袋,隻是戴好了手套和帽子。
大型峽穀素來有「活的地質史教科書」之美稱。
因為它們自穀底往上,會無聲且忠實地記錄從寒武紀到新生代每一個時期的岩係,以最赤裸的方式向你展示地質發展的全過程,堪稱生物化石。
而形成一個像於喀大峽穀那樣規模的宏偉奇景,往往需要河水幾千乃至幾億年在平原上的猛烈衝擊,人光是站在寬闊的穀底便能想像出當年的河穀是如何白浪掀天,巨浪排空。
可這裏僅距於喀短短兩天行程,卻已全然是另一番景象。
就像一個尚且年幼的小朋友,沒有於喀蠻荒神秘的紅土。
這邊深度更淺,峽穀窄得仿佛剛剛裂開一條縫,路卻難走得多,低頭根本看不見底,人隻能站在或上抬或下切的不規則懸崖上麵前行,腳下尚未被侵蝕圓潤的峭壁鋒利異常,一不小心失足掉下去便再難尋蹤跡。
為了以防萬一,喬治打算分別給三人腰間栓上繩索。
結果他才剛拴好自己,站到李銀跟前。
原本還在邊上沉迷相機的薛凡點已經一個健步卡在兩人中間,正氣淩然接過繩索道:「我來。」
李銀、喬治:「……」
於是三人小組的排序也就敲定了。
喬治打頭陣走在最前麵,李銀第二,薛凡點則拿著他的設備墊後,還沒正式進去便對周圍一頓猛拍。
——喬治給他栓繩,也是怕這人拍著拍著走掉了隊都不知道。
「我以前帶過的背包客裏就有過一個這樣的,打電話也打不通,嚇得我整整找了他半個晚上,差點把鎮上的人全喊來一起找。」
喬治今天穿了件輕便的工裝,底下是紮緊褲腳的迷彩褲。
薛凡點則不管上了幾年班,都還跟個清澈愚蠢的大學生似的,走哪都是老幾樣。
襯衫、鴨舌帽、牛仔褲,長胳膊長腿倒是沒見影響他行動,就是隻要一端起相機眼睛便從取景器裏挪不開了,嘴貧兩句都得抽空,問:「那你最後是在哪兒給人找到的?讓我先未雨綢繆借鑑一下。」
喬治:「是個避風的小岩洞。當時是冬天,也好在他知道找個避風的,不然我還沒找到他,他就得失溫出事。」
2006年5月4日。
太酷了,喬治這小子家裏居然還藏著個小型獵槍軍火庫!
每一把都是經典,有已經停產的溫切斯特m1894,有耐用準確著稱的溫切斯特m70,還有雷明頓m870,雷明頓m700等等。
其中雷明頓700甚至是軍用版,我以前隻見過比較粗糙的民用版!
不過喬治說他不愛用槍,因為這樣打獵太快,反而沒意思。
等於是還給我炫上了!
如果換以前,我高低得給他炫迴去,大肆宣揚李銀也超會打槍,手穩的一批,但現在為了防止喬治越陷越深,我決定還是少說為妙!
都是為了兄弟好!他以後會理解我的!
————
無人區比薛凡點和李銀想像得深。
一大早他們還睡懶覺時,喬治不僅修好了電路,還找上門的水電工人借了一輛車,代價是得順帶購入人家家裏農場的肉蛋奶。
喬治說前麵他家到無人區峽穀這段距離雖然不遠,但進峽穀以後還得徒步七八公裏。
「這七八公裏我自己走隻需要一個小時,但你們路不熟,不太好走,估計時間得翻倍,所以還是開車過來保存點體力比較好。」
薛凡點出門採風這麽些年,難得有如此省心的體驗,心情大為舒暢:「你真的滿分地陪我的兄弟!」
他覺得如果拋開謊報年齡的事不談,喬治其實是個不錯的接待者,會盡力照顧每一個他們在意或者不在意的細節。
…
隨著三人車程過半。
窗外開闊的草場綠意漸濃,植被的高度也明顯拔高,逐漸顛覆他們最初對這裏「不毛之地」的印象。
薛凡點抱著相機趴在窗邊拍了許多照片。
有三五成群的牛羊;有收割後的牧草被打成蛋糕卷的形狀,散落在平原上;也有路邊成片鋪在山坡上的不知名小花,全是疲憊穿行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孜孜以求的。
薛凡點拍著拍著,忽然有些傻樂。
扭頭對後座的李銀道:「看!景真的慢慢好起來了!其實這些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倒一點不稀奇,但這裏是南塔!我就說我論壇認識的朋友靠譜,沒整虛假宣傳!」
望著窗外,李銀難得沒在心裏潑涼水。
因為初到這時,李銀的確不信這種地方能有什麽「綠洲」和「天堂聖地」,以為就是喬治攬客的手段。
從北荒公路一路過來,這裏實在太荒涼了。
所有人對於喀科維達的探索都止步於那片著名的於喀大峽穀,沒人會考慮穿越喀貝沙漠繼續向未知的荒蕪前進。
甚至再往前倒,塞爾薩斯州都是各州間相當邊緣的存在,gdp倒數。
可也就是這麽個州,在這個西部荒原腹地的最深處,原來真的有可能藏著個避世桃花源。
這種事就像荒漠開花,是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期盼看到的奇蹟。
…
三人抵達峽穀入口時,車輛已經明顯無法再繼續開進去。
薛凡點和李銀下車依次檢查背包裏的裝備。
指南針、手電筒、登山手杖、水和食物等等,他們沒打算在這裏過夜,所以沒帶帳篷和睡袋,隻是戴好了手套和帽子。
大型峽穀素來有「活的地質史教科書」之美稱。
因為它們自穀底往上,會無聲且忠實地記錄從寒武紀到新生代每一個時期的岩係,以最赤裸的方式向你展示地質發展的全過程,堪稱生物化石。
而形成一個像於喀大峽穀那樣規模的宏偉奇景,往往需要河水幾千乃至幾億年在平原上的猛烈衝擊,人光是站在寬闊的穀底便能想像出當年的河穀是如何白浪掀天,巨浪排空。
可這裏僅距於喀短短兩天行程,卻已全然是另一番景象。
就像一個尚且年幼的小朋友,沒有於喀蠻荒神秘的紅土。
這邊深度更淺,峽穀窄得仿佛剛剛裂開一條縫,路卻難走得多,低頭根本看不見底,人隻能站在或上抬或下切的不規則懸崖上麵前行,腳下尚未被侵蝕圓潤的峭壁鋒利異常,一不小心失足掉下去便再難尋蹤跡。
為了以防萬一,喬治打算分別給三人腰間栓上繩索。
結果他才剛拴好自己,站到李銀跟前。
原本還在邊上沉迷相機的薛凡點已經一個健步卡在兩人中間,正氣淩然接過繩索道:「我來。」
李銀、喬治:「……」
於是三人小組的排序也就敲定了。
喬治打頭陣走在最前麵,李銀第二,薛凡點則拿著他的設備墊後,還沒正式進去便對周圍一頓猛拍。
——喬治給他栓繩,也是怕這人拍著拍著走掉了隊都不知道。
「我以前帶過的背包客裏就有過一個這樣的,打電話也打不通,嚇得我整整找了他半個晚上,差點把鎮上的人全喊來一起找。」
喬治今天穿了件輕便的工裝,底下是紮緊褲腳的迷彩褲。
薛凡點則不管上了幾年班,都還跟個清澈愚蠢的大學生似的,走哪都是老幾樣。
襯衫、鴨舌帽、牛仔褲,長胳膊長腿倒是沒見影響他行動,就是隻要一端起相機眼睛便從取景器裏挪不開了,嘴貧兩句都得抽空,問:「那你最後是在哪兒給人找到的?讓我先未雨綢繆借鑑一下。」
喬治:「是個避風的小岩洞。當時是冬天,也好在他知道找個避風的,不然我還沒找到他,他就得失溫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