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劉恆明確表達了對薄昭不滿之後,大家頓時就對薄家敬而遠之起來。薄昭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一切,其實建立在天子對自己這個舅舅還有幾分情分上頭,一旦沒了這點情分,他這個國舅就是個紙老虎,一戳就破。
薄昭在意識到這點之後,整個人都頹然起來,整日裏在家裏買醉,瞧著他這個樣子,薄家人也是人心惶惶起來,然後就有人想到,應該去遼國投奔薄戎奴。畢竟,薄戎奴之前叫人送了一大堆財貨迴來,放在長安都是硬通貨,可見他在遼國混得不錯,與其留在長安受別人白眼,還不如去遼國呢!
因此,在薄昭整日裏爛醉如泥的時候,薄家這邊,不少人尤其是那些本來在薄家就屬於邊緣人物的旁支,就帶著大量的僮僕人口往遼國去了。
遼國歡迎一切能夠提供勞動力的人口,所以,這些年,一些在地方上犯了罪的人,就喜歡逃亡到遼國去,這些人如果在遼國幹那種需要冒險的行當,比如說,去無人區淘金、采參什麽的,他們在荒郊野外,就算是打出狗腦子來,隻要不被巡察隊發現,那麽也沒人會多管,因為幹這些的,多半都是些亡命之徒,遼國這邊隻要他們能提供消費,讓黃金進入到遼國的貨幣流通之中,就不會多管。但是,如果他們敢在官府管轄的範圍內作奸犯科,那麽就對不起了,各種苦役等著你!就算是判了死刑,也別指望在之前能得到什麽優待,先送到勞改場幹幾天重活再說!
遼國對於基層的控製能力比漢室還要嚴密,民間也是武德充沛,而且這裏很多地方都是山林,除非你是什麽荒野求生達人,否則的話,你若是不想死在山林裏頭,總歸是要到聚居點去補充物資的。若是你手裏沒有通行證,又不幸上了海捕文書的話,那麽對於認出你的人來說,就是行走的賞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那些在中原都敢當街殺人的遊俠,在經歷過多次全方位鐵拳打擊之後,也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了。
遼國對於人口的渴求就是這樣直接,對於那些能夠帶來大量人口遷徙的地主貴族,遼國更是給予了極大的激勵,那就是直接封爵,當然,前提是,你這些人口從此就歸遼國官府管轄了。
薄家人雖說沒了爵位,但是,劉恆也沒做絕,隻是剝奪了薄昭的食邑,薄家多年來積累的田產並沒有被收繳,而在這個時代,田產勢必是綁定了大批人口的。薄家早就從薄戎奴那裏知道了遼國這邊的一些情況,既然打算遷移,便幹脆利索地賣掉了一批田產換成了糧食還有其他物資,然後將田產上綁定的人口一股腦兒給帶到遼國來了。在這些人口獲得了遼國的戶籍,被分配到了各個地方去之後,他們順利獲得了幾個還算是過得去的爵位,遼國的爵位並非虛爵,都是帶封地的那種,橫豎大片的無人區沒人開發,盡可以許出去。
願意跑到遼國來的,本身就是不甘現狀的,所以,雖說想要開發封地麵臨著許多困難,但是,這些薄家人還是在薄戎奴的指點下,想辦法僱傭了一批人手,就帶著大部分族人跑去封地開發,留下的主要是一些少年和孩童,他們直接被薄戎奴安排到了公學之中,他們畢竟都是有文化基礎的,學個幾年,應該差不多就能進入基層官員序列中去,之後就要看他們的能力如何了。
總之,等到薄昭迴過神來的時候,就發現薄家幾乎已經變成空殼了!
劉恆倒是一直關注著薄家的情況,在發現薄家跑到遼國那邊去了之後,心中不由一鬆,就算是覺得薄昭剛愎自用,不識時務,但是,畢竟是自個的母族,劉恆也是希望薄家能有個前程的,如今他們能主動靠近劉昌,劉昌並非什麽絕情寡義的人,薄家這麽殷勤,他總是會看在眼裏的。
事實上,向著遼國靠攏的還有其他許多貴族,他們以前就跟遼國有許多利益上的聯繫,如今劉昌儼然就是下一任天子的不二人選,那還有什麽好說的,趕緊去燒熱灶啊!
對於貴族官僚來說,揣摩上意是必修課,他們很快就意識到,遼國那邊別的真不缺什麽,最缺的無非就是人口。而對於這些貴族官僚來說,他們想要人口,不要太簡單,原本他們的封地上,除了大量奴婢之外,還有許多在戶籍上不存在的人,這也就是所謂的野人。之前大漢剛剛建立的時候,那會兒百廢待興,人口凋零,因此,是鼓勵野人編戶齊民的。但是,一旦落戶,就麵臨著各種賦稅,因此,許多野人一方麵畏懼賦稅,另一方麵也是消息不夠靈通,因此依舊藏在山林荒野之中不願意離開。等到大漢建立之後,許多百姓因為種種緣故,繳納不上賦稅,不願意淪為奴婢的,也有幹脆逃入山林做野人的。對於大漢來說,不能給國家提供賦稅的人口,那就不是人口,因此,按照漢律,不管是捕捉野人為奴,還是殺死野人,都是合法的,這也讓那些野人躲得更加隱蔽。
不過,這些野人終究不能真的跟外界毫無聯繫,他們不可能做到自給自足,所以,他們還是需要跟外界有一定的交流,所以,實際上,隻要地方上官府樂意,他們很容易就能搞清楚這些野人的行蹤,隻是,沒好處的事情,大家都不樂意做。抓他們做奴婢吧,他們桀驁不馴,不如自家奴婢溫馴,賣出去又賣不上價,若是想要讓他們落戶吧,你又沒有田產可以分,他們樂意落戶才怪!而留著這些野人,有的時候還能讓他們背點黑鍋,也能從野人那裏弄到一些稀罕的東西。但是如今,情況就不一樣了,這些野人送到遼國,四捨五入算一下,都能算得上是從龍之功了,因此,大家立馬就迅速行動了起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薄昭在意識到這點之後,整個人都頹然起來,整日裏在家裏買醉,瞧著他這個樣子,薄家人也是人心惶惶起來,然後就有人想到,應該去遼國投奔薄戎奴。畢竟,薄戎奴之前叫人送了一大堆財貨迴來,放在長安都是硬通貨,可見他在遼國混得不錯,與其留在長安受別人白眼,還不如去遼國呢!
因此,在薄昭整日裏爛醉如泥的時候,薄家這邊,不少人尤其是那些本來在薄家就屬於邊緣人物的旁支,就帶著大量的僮僕人口往遼國去了。
遼國歡迎一切能夠提供勞動力的人口,所以,這些年,一些在地方上犯了罪的人,就喜歡逃亡到遼國去,這些人如果在遼國幹那種需要冒險的行當,比如說,去無人區淘金、采參什麽的,他們在荒郊野外,就算是打出狗腦子來,隻要不被巡察隊發現,那麽也沒人會多管,因為幹這些的,多半都是些亡命之徒,遼國這邊隻要他們能提供消費,讓黃金進入到遼國的貨幣流通之中,就不會多管。但是,如果他們敢在官府管轄的範圍內作奸犯科,那麽就對不起了,各種苦役等著你!就算是判了死刑,也別指望在之前能得到什麽優待,先送到勞改場幹幾天重活再說!
遼國對於基層的控製能力比漢室還要嚴密,民間也是武德充沛,而且這裏很多地方都是山林,除非你是什麽荒野求生達人,否則的話,你若是不想死在山林裏頭,總歸是要到聚居點去補充物資的。若是你手裏沒有通行證,又不幸上了海捕文書的話,那麽對於認出你的人來說,就是行走的賞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那些在中原都敢當街殺人的遊俠,在經歷過多次全方位鐵拳打擊之後,也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了。
遼國對於人口的渴求就是這樣直接,對於那些能夠帶來大量人口遷徙的地主貴族,遼國更是給予了極大的激勵,那就是直接封爵,當然,前提是,你這些人口從此就歸遼國官府管轄了。
薄家人雖說沒了爵位,但是,劉恆也沒做絕,隻是剝奪了薄昭的食邑,薄家多年來積累的田產並沒有被收繳,而在這個時代,田產勢必是綁定了大批人口的。薄家早就從薄戎奴那裏知道了遼國這邊的一些情況,既然打算遷移,便幹脆利索地賣掉了一批田產換成了糧食還有其他物資,然後將田產上綁定的人口一股腦兒給帶到遼國來了。在這些人口獲得了遼國的戶籍,被分配到了各個地方去之後,他們順利獲得了幾個還算是過得去的爵位,遼國的爵位並非虛爵,都是帶封地的那種,橫豎大片的無人區沒人開發,盡可以許出去。
願意跑到遼國來的,本身就是不甘現狀的,所以,雖說想要開發封地麵臨著許多困難,但是,這些薄家人還是在薄戎奴的指點下,想辦法僱傭了一批人手,就帶著大部分族人跑去封地開發,留下的主要是一些少年和孩童,他們直接被薄戎奴安排到了公學之中,他們畢竟都是有文化基礎的,學個幾年,應該差不多就能進入基層官員序列中去,之後就要看他們的能力如何了。
總之,等到薄昭迴過神來的時候,就發現薄家幾乎已經變成空殼了!
劉恆倒是一直關注著薄家的情況,在發現薄家跑到遼國那邊去了之後,心中不由一鬆,就算是覺得薄昭剛愎自用,不識時務,但是,畢竟是自個的母族,劉恆也是希望薄家能有個前程的,如今他們能主動靠近劉昌,劉昌並非什麽絕情寡義的人,薄家這麽殷勤,他總是會看在眼裏的。
事實上,向著遼國靠攏的還有其他許多貴族,他們以前就跟遼國有許多利益上的聯繫,如今劉昌儼然就是下一任天子的不二人選,那還有什麽好說的,趕緊去燒熱灶啊!
對於貴族官僚來說,揣摩上意是必修課,他們很快就意識到,遼國那邊別的真不缺什麽,最缺的無非就是人口。而對於這些貴族官僚來說,他們想要人口,不要太簡單,原本他們的封地上,除了大量奴婢之外,還有許多在戶籍上不存在的人,這也就是所謂的野人。之前大漢剛剛建立的時候,那會兒百廢待興,人口凋零,因此,是鼓勵野人編戶齊民的。但是,一旦落戶,就麵臨著各種賦稅,因此,許多野人一方麵畏懼賦稅,另一方麵也是消息不夠靈通,因此依舊藏在山林荒野之中不願意離開。等到大漢建立之後,許多百姓因為種種緣故,繳納不上賦稅,不願意淪為奴婢的,也有幹脆逃入山林做野人的。對於大漢來說,不能給國家提供賦稅的人口,那就不是人口,因此,按照漢律,不管是捕捉野人為奴,還是殺死野人,都是合法的,這也讓那些野人躲得更加隱蔽。
不過,這些野人終究不能真的跟外界毫無聯繫,他們不可能做到自給自足,所以,他們還是需要跟外界有一定的交流,所以,實際上,隻要地方上官府樂意,他們很容易就能搞清楚這些野人的行蹤,隻是,沒好處的事情,大家都不樂意做。抓他們做奴婢吧,他們桀驁不馴,不如自家奴婢溫馴,賣出去又賣不上價,若是想要讓他們落戶吧,你又沒有田產可以分,他們樂意落戶才怪!而留著這些野人,有的時候還能讓他們背點黑鍋,也能從野人那裏弄到一些稀罕的東西。但是如今,情況就不一樣了,這些野人送到遼國,四捨五入算一下,都能算得上是從龍之功了,因此,大家立馬就迅速行動了起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