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將幾封信重新上了火漆,給幾個兒子送了過去。


    劉啟拆開信封,粗略一讀,就露出了得意之色:「這下不用擔心了,等到了代國,本王就先帶人去遼國,將大兄許諾的援助都弄一批迴來!」作為曾經的代國王子,一幫人其實對代國都沒什麽好印象,偏偏這次,兄弟幾個全封那邊去了。


    劉啟對於代國最深的印象就是飢餓和寒冷,劉恆每年隻給王宮留下勉強足以果腹的糧食,其他的都會拿出去賑濟下麵的貧民,這直接導致了幾個兒子在最容易餓的年紀,總是餓肚子。


    知道自己居然被封為代王之後,劉啟可沒覺得這是對自己的看重,而是覺得,這完全就是對自己的惡意,或者說,自家這個父皇對自家幾個兒子都有著不切實際的期待。當初您老人家在代國,那般勵精圖治,勤儉節約,都沒能讓代國富強起來,憑什麽要指望我這個做兒子的呢!


    知道自己被封為代王之後,劉啟就做好了抱大腿的打算,自家親爹指望不上,也隻能指望兄長了!這會兒在信裏得了劉昌的承諾,哪怕知道劉昌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給自己的肯定能加倍地賺迴去,但是,終究還是兄弟,人家總不會將自己往死裏坑吧!既然不打算做太子,做天子,那麽,有這麽一個大腿抱著還是挺舒服的,人家有錢有人,還有各種新鮮東西,對你也慷慨大方,起碼比親爹大方,所以,劉啟想開之後,就半點心理障礙都沒有了。


    反倒是劉揖,比較鬱悶,主要是有個落差問題,因為原本慎夫人的意思是,會幫著他討一個富庶的封地,但是,如今一個常山王,真算不上什麽好地方,在劉揖看來,自個怎麽著也能撈到一個類似於淮南國的地方吧,結果居然落到常山去了,地方也小,也不算富庶,這個藩王含金量也太低了點。


    慎夫人也很鬱悶,去找劉恆詢問,劉恆卻沒有多解釋的意思,在劉恆看來,真要給了劉揖什麽好地方,這等富庶的封國最是會消磨人的誌氣,隻怕別說是讓劉揖勵精圖治了,迴頭說不定要落得跟劉長一樣的下場。另外就是,劉恆可是知道,慎夫人已經跟劉揖一起,私底下對劉昌服了軟,而劉昌其實是打算將宗室往外分封的,到時候,劉揖要是習慣了富庶的封國,不肯出去,劉昌跟這些弟弟可沒多少感情,說不定到時候就要將劉揖當做駭猴的那隻雞了!


    當然,劉恆也是安撫了慎夫人一番,畢竟劉啟和劉武,兩人還是皇後嫡子,他們也就是封了代王和太原王,劉武也就罷了,劉啟這邊一度被當做是太子,許多人也押注在劉啟身上,如今若是讓劉揖越過劉啟有了更好的封國,那到時候劉揖可就真的要變成許多人的靶子,劉揖雖說聰明,但是到時候可玩不過那些老狐狸。


    「別看你父皇疼你,但是在他心裏,江山社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啊,你也別真的聽那些人鼓動,覺得你要是治理好常山國,就能真的如何?」慎夫人可不是什麽沒腦子的花瓶,她出身一般,卻天然知道,什麽人才更值得依靠。所以,在宮中,她寧可討劉恆的歡心,也不會越過竇皇後,去孝順薄太後,這完全是名不正言不順。她可以在劉恆的支持下,在竇皇後那裏囂張,但實際上,她都保持了一個度,不會叫劉恆真的厭惡她就行,甚至還能讓劉恆覺得,其實是她受了委屈。


    像是如今,在兒子的事情上,慎夫人早早就意識到,這事在劉恆那裏早就失控了,除非劉昌突然出事,否則的話,劉恆死後,就算是有什麽波折,最終的勝利者十有還是劉昌。所以,慎夫人在發現劉恆滿腦子都是穩定,都是平衡的時候,就知道,再指望劉恆偏心自家兒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還是早點投靠劉昌比較好。


    因此,看著劉揖,慎夫人叮囑道:「我以前還覺得劉啟那小子是個衝動沒腦子的,如今發現,他心裏什麽都清楚,上次他私底下跑了一趟遼國,肯定已經跟你大兄搭上線了!咱們反倒是晚了一步,不過,晚一步也不要緊,這種事情,不是先快一步,就能先到一步的,以後的日子長著呢!」


    在大漢,保密什麽的,簡直就是個笑話,宮闈之中,那都跟篩子一樣,你上午說的話,下午的時候就能傳遍整個長安,再有個半個月,隻要這事足夠有話題度,那麽,說不定半個大漢都知道了。


    所以,劉啟將劉昌對於將來的打算說給了劉恆、劉武還有竇皇後等親近的人之後,哪怕劉恆下了嚴令,不許外傳,但是起碼宮裏還有幾家外戚就都知道了。不過外戚覺得這事跟自家沒關係,畢竟,高祖當年可說了,非劉氏不得封王,這諸王分封出去,跟他們有什麽幹係,他們還得提防著是不是要被哪個皇子外甥一併歪纏著弄出去漲聲勢,他們可不樂意跑到什麽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再篳路藍縷來辛苦一趟!所以,這些外戚幹脆都閉了嘴,當做沒這迴事,免得日後自家也被牽扯進去。


    但是,慎夫人卻覺得這不是什麽壞事,這些年來,老劉家封的王也不少,但是,都在中原範圍裏頭,一開始的時候,劉邦算是個護短的大家長,所以,對於劉氏出身的藩王都很寬容,輪到呂後的時候,這位那叫一個殺伐決斷,差點沒將庶子們都一網打盡。而到了劉恆這裏,大家都說他是個寬容的,但是這些年來,宗室裏頭藩王也有過好些變動。像是現在,朝廷對於各個藩國是愈發警惕起來,以前藩國的官員差不多都是各個藩王自個安排,現在,藩國裏麵兩千石以上的大臣,都是長安安排,甚至,還有下調到一千石的意思。也就是說,以後藩王即便是在自己的封國,其實也沒多少話語權。<="<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雲煙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雲煙波並收藏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