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其實沒有想過,如大漢的大黃弩還有遼國的攻城弩,造成的是穿刺傷,一根**射出去,說不定跟串葫蘆一樣,一下子能射穿好幾個,光是巨大的動能,就足夠造成致命的傷害。而遼國這邊普通的**,加工的時候,直接就是加了血槽的,就算是**容易,那也會出血不止。所以,這些絲綢內衣更方便的其實是草原民族的自相殘殺。
至於金銀器什麽的,匈奴人對這些也是很喜歡的,他們喜歡用頭骨和黃金製作酒器,劉昌又宣傳了一下白銀製品可以防範下毒之後,自然又得到了匈奴人的歡迎。至於說茶磚,這些其實都是次品的茶葉了,但是對於匈奴人來說,依舊是潤腸通便的好東西,和奶製品一起吃,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無上的享受。因此,這個反而是最受歡迎的,一塊茶磚運到匈奴,就能換一匹健馬!
總之,劉昌給的聘禮都搔到了匈奴人的癢處,上層貴族對與遼國之間的貿易頓時有了很大的依賴,畢竟,大漢跟匈奴的貿易,主要是集中在絲綢、糧食還有私底下的鐵器交易上,雖說不至於可有可無,但是斷絕之後,也就是生活不那麽方便而已,但是如今情況就不一樣了,絲綢、茶磚、鐵鍋成了最大的硬通貨。
中行說自覺自己一番苦心,全被匈奴人當做驢肝肺給丟了,但是他對此也沒別的辦法。雖說稽粥依舊信任他,畢竟中行說作為一個仇視大漢的漢人,而且還是從長安來的,對於大漢高層的情況非常了解,他提出的保持匈奴人兇性的建議其實也是可行的,可是,如今時移世易,時代不同了,稽粥也得正視,南邊這個龐大的帝國正在迅速恢復強壯,而匈奴人卻很難真的齊心協力,來扼製大漢的強大,就算能這樣,稽粥也很難下定這個決心。匈奴本部人口也就是那麽多,不能隨便消耗,而隨意驅使那些附屬的部族,人家又不是傻子,真要是他們一塊造反,匈奴本部就要疲於奔命,若是在這個時候,又有哪個草原部族崛起,匈奴的下場隻怕還不如當年的東胡。
像是現在,草原上大月氏就一直不滿匈奴的統治,一直在暗中跟匈奴作對,所以,稽粥現在需要做的是,先讓草原上隻有匈奴一個聲音,然後,才能有足夠的實力去打壓大漢和遼國。
稽粥心裏其實也明白,他這個想法完全就是自我安慰,真要是留給大漢足夠的時間,即便匈奴一統了草原,拿大漢也不會有太多的辦法。像是現在,大漢吃到了棱堡的甜頭,如今簡直像是在發瘋一樣,一個勁地在北地邊界修建棱堡。稽粥倒是覺得這個在草原上也很實用,但問題是,遼國的那什麽水泥,根本不肯賣給匈奴!若是採石或者是夯土製造,就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當然,在匈奴,奴隸的人工算不上什麽,草原上最重要的是草場,若是大肆採石挖土,難免會傷害到草場,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何況,匈奴人本來就是逐水草而居,有的年份雨水不多,他們就要更換草場,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所謂的安全,鏟掉大片的草場來鑄造棱堡,還沒辦法如同帳篷一樣可以拆卸,這種費事費力的事情,哪個部族肯幹呢?
不管在什麽時代,深謀遠慮的人總歸屬少數,更多的人其實目光短淺,像是在匈奴,也沒多少教育的說法,匈奴貴族很多也不比文盲強到哪裏去,他們能彎弓射鵰,但是,要論有多少文化,多少見識,那真是有限。他們看重的就算眼前的財富,短期的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作為大單於的稽粥目光長遠,也難免要被集體利益裹挾。
遼國他們打不過,沒法像是對西域一樣逼著他們交保護費,隻能老老實實購買他們的東西,遼國如今也不缺牲畜了,用牲畜換那些商品壓價壓得很厲害,他們更喜歡金銀這樣的貴金屬,而匈奴人自個是不會沒事去開採金銀礦的,他們的金銀來源主要就是靠搶劫西域,在大家迫切需要足夠多錢財的時候,稽粥再次發動了西征,這一次的目標是大月氏,幹掉了大月氏,西域就全部是匈奴的後花園,可以為所欲為!
第85章
吃過一次偷家的好處,聽說匈奴要西征之後,遼國這邊頓時又蠢蠢欲動起來,可惜的是匈奴那邊也不會重蹈覆轍,他們選擇西征的時機就是秋後,直接提前讓各個部族往河套、陰山、祁連山等地方過冬,像是大秦當年打造的高闕,如今就是匈奴人用以過冬的一個重要場所。
在確定了匈奴人的動向之後,遼方放棄了那點危險的想法,轉而琢磨著若是匈奴西征成功,能給遼國帶來什麽影響。遼國對自己的武力很有信心,因此,他們琢磨著,迴頭能賣多少東西給匈奴人,將匈奴的戰利品變成遼國的財富。
而對於大漢來說,匈奴如今真的徹底解決了大月氏,那麽,整個草原乃至西域,都將是匈奴一家獨大,到時候,匈奴就有足夠的精力騷擾大漢邊境了!因此,大漢這邊即便不樂意一直出錢,也不得不掏錢向遼國大量採購水泥迴去繼續大肆修建棱堡。沒辦法,雖說大漢的細作費了不知道多少力氣,搞明白了水泥的初級配方,但是,他們對材料的配比並不清楚,隻能自個慢慢試,雖說最後也搞出了土水泥,但是質量卻不如遼國,不過,他們用的都是奴工,所以,成本上倒是比遼國低一點,因為他們不需要給奴工付工錢。
可是,為了防止匈奴人得到水泥的配方,他們也不能就在邊境燒製,如此一來,還得再加上運輸成本,最後發現,成本也就是比遼國的稍微低一點,湊活一下也能用,但是這種關乎邊境安全的事情,誰敢湊活!所以最終他們還是得老老實實找遼國購買,如今為了防止匈奴人掉頭就從河套打過來,他們得抓緊時間,將棱堡修建得更密集一些,要不然,總不能一直讓匈奴人隨時可以攻入關中,威脅到長安吧!<="<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至於金銀器什麽的,匈奴人對這些也是很喜歡的,他們喜歡用頭骨和黃金製作酒器,劉昌又宣傳了一下白銀製品可以防範下毒之後,自然又得到了匈奴人的歡迎。至於說茶磚,這些其實都是次品的茶葉了,但是對於匈奴人來說,依舊是潤腸通便的好東西,和奶製品一起吃,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無上的享受。因此,這個反而是最受歡迎的,一塊茶磚運到匈奴,就能換一匹健馬!
總之,劉昌給的聘禮都搔到了匈奴人的癢處,上層貴族對與遼國之間的貿易頓時有了很大的依賴,畢竟,大漢跟匈奴的貿易,主要是集中在絲綢、糧食還有私底下的鐵器交易上,雖說不至於可有可無,但是斷絕之後,也就是生活不那麽方便而已,但是如今情況就不一樣了,絲綢、茶磚、鐵鍋成了最大的硬通貨。
中行說自覺自己一番苦心,全被匈奴人當做驢肝肺給丟了,但是他對此也沒別的辦法。雖說稽粥依舊信任他,畢竟中行說作為一個仇視大漢的漢人,而且還是從長安來的,對於大漢高層的情況非常了解,他提出的保持匈奴人兇性的建議其實也是可行的,可是,如今時移世易,時代不同了,稽粥也得正視,南邊這個龐大的帝國正在迅速恢復強壯,而匈奴人卻很難真的齊心協力,來扼製大漢的強大,就算能這樣,稽粥也很難下定這個決心。匈奴本部人口也就是那麽多,不能隨便消耗,而隨意驅使那些附屬的部族,人家又不是傻子,真要是他們一塊造反,匈奴本部就要疲於奔命,若是在這個時候,又有哪個草原部族崛起,匈奴的下場隻怕還不如當年的東胡。
像是現在,草原上大月氏就一直不滿匈奴的統治,一直在暗中跟匈奴作對,所以,稽粥現在需要做的是,先讓草原上隻有匈奴一個聲音,然後,才能有足夠的實力去打壓大漢和遼國。
稽粥心裏其實也明白,他這個想法完全就是自我安慰,真要是留給大漢足夠的時間,即便匈奴一統了草原,拿大漢也不會有太多的辦法。像是現在,大漢吃到了棱堡的甜頭,如今簡直像是在發瘋一樣,一個勁地在北地邊界修建棱堡。稽粥倒是覺得這個在草原上也很實用,但問題是,遼國的那什麽水泥,根本不肯賣給匈奴!若是採石或者是夯土製造,就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當然,在匈奴,奴隸的人工算不上什麽,草原上最重要的是草場,若是大肆採石挖土,難免會傷害到草場,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何況,匈奴人本來就是逐水草而居,有的年份雨水不多,他們就要更換草場,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所謂的安全,鏟掉大片的草場來鑄造棱堡,還沒辦法如同帳篷一樣可以拆卸,這種費事費力的事情,哪個部族肯幹呢?
不管在什麽時代,深謀遠慮的人總歸屬少數,更多的人其實目光短淺,像是在匈奴,也沒多少教育的說法,匈奴貴族很多也不比文盲強到哪裏去,他們能彎弓射鵰,但是,要論有多少文化,多少見識,那真是有限。他們看重的就算眼前的財富,短期的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作為大單於的稽粥目光長遠,也難免要被集體利益裹挾。
遼國他們打不過,沒法像是對西域一樣逼著他們交保護費,隻能老老實實購買他們的東西,遼國如今也不缺牲畜了,用牲畜換那些商品壓價壓得很厲害,他們更喜歡金銀這樣的貴金屬,而匈奴人自個是不會沒事去開採金銀礦的,他們的金銀來源主要就是靠搶劫西域,在大家迫切需要足夠多錢財的時候,稽粥再次發動了西征,這一次的目標是大月氏,幹掉了大月氏,西域就全部是匈奴的後花園,可以為所欲為!
第85章
吃過一次偷家的好處,聽說匈奴要西征之後,遼國這邊頓時又蠢蠢欲動起來,可惜的是匈奴那邊也不會重蹈覆轍,他們選擇西征的時機就是秋後,直接提前讓各個部族往河套、陰山、祁連山等地方過冬,像是大秦當年打造的高闕,如今就是匈奴人用以過冬的一個重要場所。
在確定了匈奴人的動向之後,遼方放棄了那點危險的想法,轉而琢磨著若是匈奴西征成功,能給遼國帶來什麽影響。遼國對自己的武力很有信心,因此,他們琢磨著,迴頭能賣多少東西給匈奴人,將匈奴的戰利品變成遼國的財富。
而對於大漢來說,匈奴如今真的徹底解決了大月氏,那麽,整個草原乃至西域,都將是匈奴一家獨大,到時候,匈奴就有足夠的精力騷擾大漢邊境了!因此,大漢這邊即便不樂意一直出錢,也不得不掏錢向遼國大量採購水泥迴去繼續大肆修建棱堡。沒辦法,雖說大漢的細作費了不知道多少力氣,搞明白了水泥的初級配方,但是,他們對材料的配比並不清楚,隻能自個慢慢試,雖說最後也搞出了土水泥,但是質量卻不如遼國,不過,他們用的都是奴工,所以,成本上倒是比遼國低一點,因為他們不需要給奴工付工錢。
可是,為了防止匈奴人得到水泥的配方,他們也不能就在邊境燒製,如此一來,還得再加上運輸成本,最後發現,成本也就是比遼國的稍微低一點,湊活一下也能用,但是這種關乎邊境安全的事情,誰敢湊活!所以最終他們還是得老老實實找遼國購買,如今為了防止匈奴人掉頭就從河套打過來,他們得抓緊時間,將棱堡修建得更密集一些,要不然,總不能一直讓匈奴人隨時可以攻入關中,威脅到長安吧!<="<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