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談判這種事情,沒有誰會一開始就將底線亮出來,因此,大家就獅子大開口唄!
孫良先沒吭聲,作為副手的方直一開口,就把申屠嘉嚇了一跳:「大王覺得,出兵可以,但是遼東故地得給遼國!」
第67章
申屠嘉差點沒當場噎死,割讓國土這種事情,是他能答應下來的嗎?就算是劉恆,也不會答應這個條件。遼國如今已經是尾大不掉了,再增加一塊國土,那還了得!到時候,遼國隨時都能威脅到燕趙等地,比起匈奴,更具威脅。
因此,申屠嘉當場就拒絕了:「這不可能!」
孫良故作生氣:「你們要我遼國出錢出人出力,結果到最後,什麽都不想付出,這算是什麽道理!就算你們是上國宗主,那也太過分了吧!」
申屠嘉咬牙說道:「沒有說什麽都不付出,但是,割讓土地,那是絕對不行的!」當初六國被秦國各種威逼恐嚇,不得不割讓了大片的土地城池,最後秦國卻是愈發狼子野心,消化了那些城池之後,直接得寸進尺,將六國給滅了!何況,秦國與各國來說,那算是平級關係,而遼國與大漢呢,那可是上下關係,上國對藩國割土,一聽就叫人上火好吧!
「這怎麽叫割讓呢,咱們大王也姓劉,之前在中原還受了不少委屈,如今既然要咱們大王出力,那不得補償一番嗎?這就當是賞賜給咱們大王的!」隻要能到手,什麽說法是不重要的,天子與遼王來說,那是君父,能有足夠的好處,低個頭算什麽!孫良心裏打著小算盤,嘴上卻是巧舌如簧。
申屠嘉才不吃這一套,他隻是再次說道:「若是陛下覺得遼王可托重任,自然什麽都能賞賜,但是若是以此交換遼國出兵,那是萬萬不能!」申屠嘉也是雞賊,直接就表示,你們也說了,遼王也姓劉,還是天子的親兒子,隻要幹得好,以後連天子的位置都是他的,還差遼東這點地方嗎?
雙方打了一陣嘴炮,差點沒吵得臉紅脖子粗,但是申屠嘉卻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最終孫良和方直也隻能是敗下陣來。
不過,有道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既然不能割土,那麽就來點別的好處吧!
因此,孫良直接說道:「遼東就在我遼國之側,若是遼東郡守對我遼國有什麽偏見敵意,那麽,日後難免會發生一些雙方都不ren聞之事,因此,日後遼東郡守的任命,須得我遼國同意才行!」
申屠嘉簡直想要口吐芬芳,各地藩王都沒有要求長安任命國相須得讓他們同意,結果你們都想要插手外頭的事情了!你們怎麽就這麽臉大呢!
但是再一想,這事還真是可以商榷的,畢竟,遼東這邊其實是比較敏感的,真要是遇上一個堅定的倒呂派,到時候三天兩頭搞風搞雨,若是遼國弱小也就罷了,大不了到時候出兵將遼國拿下,問題是,大漢如今真沒這個精力和財力跟遼國長期對著幹,別的不說,遼國都不需要幹別的,他們的船隊在沿海持續騷擾,就夠嗆了!
因為遼國船隊的ciji,長安如今也想要組建樓船軍,但是,這得沿海吳國和齊國的配合,但是這兩個封國,素來不太將長安放在眼裏,指望他們配合,還是削藩比較快一點。
申屠嘉雖說覺得這事可行,不過嘴上卻不好直接說,而是說道:「此事須得陛下同意才行!」
方直在一邊譏諷道:「什麽都得天子做主,那典客來此,又有何用?」
申屠嘉正色說道:「那也是因為爾等要求太過異想天開!」
方直輕哼了一聲,說道:「我等覺得,這些要求很合理,是漢家太過吝嗇!」
總之,雙方如同市場上最錙銖必較的商人一樣,每日裏你來我往,各種討價還價,談了好幾天,申屠嘉隻覺得自個嗓子眼都冒煙了,說話的聲音都變得嘶啞起來,才算是將最終的協議定了下來。
遼國這邊不僅達成了貿易自由的最初想法,還額外得到了不少優惠條件。而申屠嘉這邊,因為他對經濟其實沒有那麽了解,所以也沒意識到遼國這些條件代表著什麽,因此都答應了下來。要是這會兒過來的是張蒼,事情就沒這麽容易了。
既然雙方已經做好了約定,遼國這邊就開始動員起來。申屠嘉也看到了遼國的組織能力,隻覺驚訝非常。
申屠嘉自個就是行伍出身,在地方上擔任郡守的時候,對於郡兵的情況也很重視,到了長安之後,也很關注南軍北軍的情況。實際上,大漢軍隊的組織能力已經很不錯了,像是長安的幾支軍隊,就幾乎是職業軍人了,所以,他們常年都是住在軍營裏麵,保持著相當強度的操練。
而在遼國這邊,軍隊更是職業化的,地方上也有民兵,也和大漢那邊一樣,男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每年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接受軍事訓練,其中大部分隻能是作為民兵,其中一部分會成為郡兵,少數才會加入到正式的軍隊中去,之後便是職業軍人,家中享受各種軍屬的優惠政策。而職業軍人待遇也很好,普通的軍人一個月的津貼也超過了如今的平均收入水平,而且他們在軍中根本沒有需要花錢的地方,因此,家裏還能在賦稅上頭享受不少優惠,所以,想要從軍的人還是挺多的。
如今既然宣布要出征,這些軍人幾乎是立刻行動了起來,雖說抽調了不少人馬,但是一切都井井有條,在簡單的動員令之後,大家就出發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孫良先沒吭聲,作為副手的方直一開口,就把申屠嘉嚇了一跳:「大王覺得,出兵可以,但是遼東故地得給遼國!」
第67章
申屠嘉差點沒當場噎死,割讓國土這種事情,是他能答應下來的嗎?就算是劉恆,也不會答應這個條件。遼國如今已經是尾大不掉了,再增加一塊國土,那還了得!到時候,遼國隨時都能威脅到燕趙等地,比起匈奴,更具威脅。
因此,申屠嘉當場就拒絕了:「這不可能!」
孫良故作生氣:「你們要我遼國出錢出人出力,結果到最後,什麽都不想付出,這算是什麽道理!就算你們是上國宗主,那也太過分了吧!」
申屠嘉咬牙說道:「沒有說什麽都不付出,但是,割讓土地,那是絕對不行的!」當初六國被秦國各種威逼恐嚇,不得不割讓了大片的土地城池,最後秦國卻是愈發狼子野心,消化了那些城池之後,直接得寸進尺,將六國給滅了!何況,秦國與各國來說,那算是平級關係,而遼國與大漢呢,那可是上下關係,上國對藩國割土,一聽就叫人上火好吧!
「這怎麽叫割讓呢,咱們大王也姓劉,之前在中原還受了不少委屈,如今既然要咱們大王出力,那不得補償一番嗎?這就當是賞賜給咱們大王的!」隻要能到手,什麽說法是不重要的,天子與遼王來說,那是君父,能有足夠的好處,低個頭算什麽!孫良心裏打著小算盤,嘴上卻是巧舌如簧。
申屠嘉才不吃這一套,他隻是再次說道:「若是陛下覺得遼王可托重任,自然什麽都能賞賜,但是若是以此交換遼國出兵,那是萬萬不能!」申屠嘉也是雞賊,直接就表示,你們也說了,遼王也姓劉,還是天子的親兒子,隻要幹得好,以後連天子的位置都是他的,還差遼東這點地方嗎?
雙方打了一陣嘴炮,差點沒吵得臉紅脖子粗,但是申屠嘉卻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最終孫良和方直也隻能是敗下陣來。
不過,有道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既然不能割土,那麽就來點別的好處吧!
因此,孫良直接說道:「遼東就在我遼國之側,若是遼東郡守對我遼國有什麽偏見敵意,那麽,日後難免會發生一些雙方都不ren聞之事,因此,日後遼東郡守的任命,須得我遼國同意才行!」
申屠嘉簡直想要口吐芬芳,各地藩王都沒有要求長安任命國相須得讓他們同意,結果你們都想要插手外頭的事情了!你們怎麽就這麽臉大呢!
但是再一想,這事還真是可以商榷的,畢竟,遼東這邊其實是比較敏感的,真要是遇上一個堅定的倒呂派,到時候三天兩頭搞風搞雨,若是遼國弱小也就罷了,大不了到時候出兵將遼國拿下,問題是,大漢如今真沒這個精力和財力跟遼國長期對著幹,別的不說,遼國都不需要幹別的,他們的船隊在沿海持續騷擾,就夠嗆了!
因為遼國船隊的ciji,長安如今也想要組建樓船軍,但是,這得沿海吳國和齊國的配合,但是這兩個封國,素來不太將長安放在眼裏,指望他們配合,還是削藩比較快一點。
申屠嘉雖說覺得這事可行,不過嘴上卻不好直接說,而是說道:「此事須得陛下同意才行!」
方直在一邊譏諷道:「什麽都得天子做主,那典客來此,又有何用?」
申屠嘉正色說道:「那也是因為爾等要求太過異想天開!」
方直輕哼了一聲,說道:「我等覺得,這些要求很合理,是漢家太過吝嗇!」
總之,雙方如同市場上最錙銖必較的商人一樣,每日裏你來我往,各種討價還價,談了好幾天,申屠嘉隻覺得自個嗓子眼都冒煙了,說話的聲音都變得嘶啞起來,才算是將最終的協議定了下來。
遼國這邊不僅達成了貿易自由的最初想法,還額外得到了不少優惠條件。而申屠嘉這邊,因為他對經濟其實沒有那麽了解,所以也沒意識到遼國這些條件代表著什麽,因此都答應了下來。要是這會兒過來的是張蒼,事情就沒這麽容易了。
既然雙方已經做好了約定,遼國這邊就開始動員起來。申屠嘉也看到了遼國的組織能力,隻覺驚訝非常。
申屠嘉自個就是行伍出身,在地方上擔任郡守的時候,對於郡兵的情況也很重視,到了長安之後,也很關注南軍北軍的情況。實際上,大漢軍隊的組織能力已經很不錯了,像是長安的幾支軍隊,就幾乎是職業軍人了,所以,他們常年都是住在軍營裏麵,保持著相當強度的操練。
而在遼國這邊,軍隊更是職業化的,地方上也有民兵,也和大漢那邊一樣,男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每年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接受軍事訓練,其中大部分隻能是作為民兵,其中一部分會成為郡兵,少數才會加入到正式的軍隊中去,之後便是職業軍人,家中享受各種軍屬的優惠政策。而職業軍人待遇也很好,普通的軍人一個月的津貼也超過了如今的平均收入水平,而且他們在軍中根本沒有需要花錢的地方,因此,家裏還能在賦稅上頭享受不少優惠,所以,想要從軍的人還是挺多的。
如今既然宣布要出征,這些軍人幾乎是立刻行動了起來,雖說抽調了不少人馬,但是一切都井井有條,在簡單的動員令之後,大家就出發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