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看著申屠嘉的眼神都變得疑忌起來。
申屠嘉也沒有因此勃然大怒,直接看向了樊市人:「若是不成,那舞陽侯是想要親自帶兵固守燕國嗎?」
燕王這個王位簡直如同受到了詛咒一般,從劉建開始,就沒一個能安穩坐著的,之前還不知道遼東那邊消息的時候,劉恆就命原本為琅琊王的劉澤改封燕王。劉澤也是因為誅呂之事才從宗室之中脫穎而出,他娶的正是呂嬃的女兒,也是個果斷殺妻的狠人,然後又給了群臣一個不立齊王劉襄為新帝的理由,從而才選了劉恆為天子,可以說,劉恆能夠上位,劉澤是立了大功的。
原本他能從琅琊王變成燕王,算是一件大好事,結果被封到燕國之後才知道,劉昌居然死裏逃生,做了遼王,頓時就有了心病,要是他與死去的王後樊氏所生的王太子還在就也罷了,結果已經被他殺了,反倒是立了原本就寵愛的姬妾之子劉嘉做了太子,這下就沒了餘地,頓時有了心病,又聽說劉昌連兇殘的匈奴人都給打敗了,更是病上加病,冬日的時候就沒熬過去,如今的燕王是劉嘉,也還是個少年,指望這位能擔當得起保衛燕國的重任,那是真的有些不靠譜。
當年舞陽侯跟琅琊王是親家,樊市人與劉嘉都是因為呂氏之事受惠,兩人私交其實不錯,但是指望他們兩個能抵禦匈奴,樊市人反正是沒這個信心,這會兒臉漲得通紅,一時間門都不知所措起來。
劉恆看得失望,他深吸一口氣,看向了薄昭,說道:「遼王如今也不小了,軹侯迴去準備一下,送孫女去遼國完婚吧!」
第64章
劉恆做事有的時候就喜歡拐彎抹角,說好聽點就是春風化雨,借著完婚的名義去遼國那邊求援,總比直接去求援來得好。
薄昭雖說如今在朝堂上地位水漲船高,但是,還沒到後來那種目空一切的地步,因此,下朝之後便立馬返迴了戚裏的侯府,找上了自己的夫人,問道:「文君的嫁妝準備得如何了?」
薄昭的夫人梁氏點了點頭,說道:「倒是差不多了,哎,這兩年,蜀錦之類的不時興了,反倒是遼錦更緊俏,但是拿著遼錦做陪嫁送過去,到了地方就折價了!」
薄昭也有些無奈,如今論起各種奢侈品,就沒有能超過遼國的,在長安城裏麵,遼國來的各種物件,一直被人追捧,價格一日之間就能上浮好幾成,從遼國運一車遼錦過來,獲利十倍是正常操作。如今長安貴族富戶嫁女,莫不以遼國來的錦緞首飾為陪嫁,但是,買了這些,將女兒嫁到遼國去,就像是後世出國花大價錢買了東西,迴來一看標籤,寫的是「madeinprc」一樣,一種冤大頭的感覺油然而生。偏生除此之外,你還真找不到更合適的,畢竟,要是你帶著的是蜀錦什麽的,到了地方,人家豈不是要笑你是土包子?
劉昌可是已經有了一個夫人,還是箕氏淑女,論起血統來,人家箕氏可比薄氏強多了,無非是現在破落,又一度不被視作是正統華夏貴胄,所以才隻能屈居夫人之位。若是孫女的嫁妝太寒磣,難免要被人小看。
好在劉昌還算是講規矩,之前知道婚事之後,就命人送來了聘禮,聘禮也很是豐厚,珍珠寶石一樣不缺,各種稀罕的玩意也都有,隻是,薄家總不能光是拿著劉昌的聘禮充大頭,自家也得添置更多的東西才行,結果在市麵上各種比對,還真是遼國來的東西更體麵。
梁氏將單子拿出來,薄昭掃了一眼,一看果然大半都是來自遼國,也就是一些玉器漆器是少府出品,少府那邊,也就是這些還拿得出手了。畢竟,這會兒大家對遼國那邊的玉石並不認可,大家喜歡的還是藍田玉,遼國那邊的岫玉就差了一些。遼國那邊也不怎麽用漆器,更多的還是使用陶瓷器甚至是琉璃器。
薄昭不由嘆了口氣:「罷了,既然如此,那從族裏麵多挑一些女孩子做媵妾吧!」
梁氏頓時一愣:「還要這個?」主要是薄家幾個嫡出的孫女其實相貌都不算太出挑,真要是選媵妾,多半就要選相貌好的,到時候,文君哪裏還有多少優勢。梁氏心疼這個孫女,自然不希望孫女在一幫美人中襯得灰頭土臉。
薄昭嘆了口氣,說道:「薄家如今還是偏著一點遼國吧,那小子,哎,當初也沒發現,他是那樣的人啊!」
在代國的時候,劉昌他們兄弟幾乎就是在薄昭這個舅祖父眼皮子底下長大的,那時候,劉昌他們都是一副謙恭有禮的模樣,也沒看出來有多少過人之處,結果如今龍脫淺灘,一下子就支棱起來,儼然根本沒法控製!
薄昭嚴肅地說道:「夫人,我知道你喜歡文君,但是,劉昌如今是一國之主,而且還不是尋常小國,若是尋常諸侯,王後無子都得除國,但是遼國卻是不同,他若是沒有嫡子,以庶子襲爵,沒人能說一個不字!畢竟,誰也承受不起這個代價!」
薄昭沒有說,薄家女若是沒有子嗣,失去的不僅是一個遼國王太子的地位,說不定就是日後大漢太子的地位了,因此,無論如何,一定要有一個甚至是多個有薄氏血脈的王子出世,如此才能保險。
薄昭根本沒想到,劉昌其實並沒有打算讓薄文君生下孩子,主要是兩人血脈關係有點近,劉昌還真是擔心薄文君會生下什麽有問題的孩子,到時候難免要有人借題發揮,說什麽天譴之類的,到時候反而是麻煩。<="<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申屠嘉也沒有因此勃然大怒,直接看向了樊市人:「若是不成,那舞陽侯是想要親自帶兵固守燕國嗎?」
燕王這個王位簡直如同受到了詛咒一般,從劉建開始,就沒一個能安穩坐著的,之前還不知道遼東那邊消息的時候,劉恆就命原本為琅琊王的劉澤改封燕王。劉澤也是因為誅呂之事才從宗室之中脫穎而出,他娶的正是呂嬃的女兒,也是個果斷殺妻的狠人,然後又給了群臣一個不立齊王劉襄為新帝的理由,從而才選了劉恆為天子,可以說,劉恆能夠上位,劉澤是立了大功的。
原本他能從琅琊王變成燕王,算是一件大好事,結果被封到燕國之後才知道,劉昌居然死裏逃生,做了遼王,頓時就有了心病,要是他與死去的王後樊氏所生的王太子還在就也罷了,結果已經被他殺了,反倒是立了原本就寵愛的姬妾之子劉嘉做了太子,這下就沒了餘地,頓時有了心病,又聽說劉昌連兇殘的匈奴人都給打敗了,更是病上加病,冬日的時候就沒熬過去,如今的燕王是劉嘉,也還是個少年,指望這位能擔當得起保衛燕國的重任,那是真的有些不靠譜。
當年舞陽侯跟琅琊王是親家,樊市人與劉嘉都是因為呂氏之事受惠,兩人私交其實不錯,但是指望他們兩個能抵禦匈奴,樊市人反正是沒這個信心,這會兒臉漲得通紅,一時間門都不知所措起來。
劉恆看得失望,他深吸一口氣,看向了薄昭,說道:「遼王如今也不小了,軹侯迴去準備一下,送孫女去遼國完婚吧!」
第64章
劉恆做事有的時候就喜歡拐彎抹角,說好聽點就是春風化雨,借著完婚的名義去遼國那邊求援,總比直接去求援來得好。
薄昭雖說如今在朝堂上地位水漲船高,但是,還沒到後來那種目空一切的地步,因此,下朝之後便立馬返迴了戚裏的侯府,找上了自己的夫人,問道:「文君的嫁妝準備得如何了?」
薄昭的夫人梁氏點了點頭,說道:「倒是差不多了,哎,這兩年,蜀錦之類的不時興了,反倒是遼錦更緊俏,但是拿著遼錦做陪嫁送過去,到了地方就折價了!」
薄昭也有些無奈,如今論起各種奢侈品,就沒有能超過遼國的,在長安城裏麵,遼國來的各種物件,一直被人追捧,價格一日之間就能上浮好幾成,從遼國運一車遼錦過來,獲利十倍是正常操作。如今長安貴族富戶嫁女,莫不以遼國來的錦緞首飾為陪嫁,但是,買了這些,將女兒嫁到遼國去,就像是後世出國花大價錢買了東西,迴來一看標籤,寫的是「madeinprc」一樣,一種冤大頭的感覺油然而生。偏生除此之外,你還真找不到更合適的,畢竟,要是你帶著的是蜀錦什麽的,到了地方,人家豈不是要笑你是土包子?
劉昌可是已經有了一個夫人,還是箕氏淑女,論起血統來,人家箕氏可比薄氏強多了,無非是現在破落,又一度不被視作是正統華夏貴胄,所以才隻能屈居夫人之位。若是孫女的嫁妝太寒磣,難免要被人小看。
好在劉昌還算是講規矩,之前知道婚事之後,就命人送來了聘禮,聘禮也很是豐厚,珍珠寶石一樣不缺,各種稀罕的玩意也都有,隻是,薄家總不能光是拿著劉昌的聘禮充大頭,自家也得添置更多的東西才行,結果在市麵上各種比對,還真是遼國來的東西更體麵。
梁氏將單子拿出來,薄昭掃了一眼,一看果然大半都是來自遼國,也就是一些玉器漆器是少府出品,少府那邊,也就是這些還拿得出手了。畢竟,這會兒大家對遼國那邊的玉石並不認可,大家喜歡的還是藍田玉,遼國那邊的岫玉就差了一些。遼國那邊也不怎麽用漆器,更多的還是使用陶瓷器甚至是琉璃器。
薄昭不由嘆了口氣:「罷了,既然如此,那從族裏麵多挑一些女孩子做媵妾吧!」
梁氏頓時一愣:「還要這個?」主要是薄家幾個嫡出的孫女其實相貌都不算太出挑,真要是選媵妾,多半就要選相貌好的,到時候,文君哪裏還有多少優勢。梁氏心疼這個孫女,自然不希望孫女在一幫美人中襯得灰頭土臉。
薄昭嘆了口氣,說道:「薄家如今還是偏著一點遼國吧,那小子,哎,當初也沒發現,他是那樣的人啊!」
在代國的時候,劉昌他們兄弟幾乎就是在薄昭這個舅祖父眼皮子底下長大的,那時候,劉昌他們都是一副謙恭有禮的模樣,也沒看出來有多少過人之處,結果如今龍脫淺灘,一下子就支棱起來,儼然根本沒法控製!
薄昭嚴肅地說道:「夫人,我知道你喜歡文君,但是,劉昌如今是一國之主,而且還不是尋常小國,若是尋常諸侯,王後無子都得除國,但是遼國卻是不同,他若是沒有嫡子,以庶子襲爵,沒人能說一個不字!畢竟,誰也承受不起這個代價!」
薄昭沒有說,薄家女若是沒有子嗣,失去的不僅是一個遼國王太子的地位,說不定就是日後大漢太子的地位了,因此,無論如何,一定要有一個甚至是多個有薄氏血脈的王子出世,如此才能保險。
薄昭根本沒想到,劉昌其實並沒有打算讓薄文君生下孩子,主要是兩人血脈關係有點近,劉昌還真是擔心薄文君會生下什麽有問題的孩子,到時候難免要有人借題發揮,說什麽天譴之類的,到時候反而是麻煩。<="<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