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田來的時候,就已經將張辟疆帶來了,隻是留在宮門外頭等候而已,不多久,張辟疆就在內侍的引領下過來了。
張辟疆沒見過劉昌,不過看到呂田侍奉在一個少年人身側,那少年人並沒有穿正式的冕服,隻是穿著一身直裾深衣,但是看著麵若冠玉,目若點漆,神采飛揚,心中便有了數,當下上前一步,拜道:「山野散人張辟疆見過大王!」他也沒有扭捏,直接就用上了臣子的禮節。
劉昌連忙扶起,說道:「不必多禮,寡人早聽說留侯之名,隻是年紀小,不曾親眼得見留侯風姿,如今見得二公子,便知留侯後繼有人!寡人幸甚!」
張辟疆搖頭說道:「大王謬讚,臣比先父還差得遠呢!」雖說從小出入宮廷,見過的市麵不知道多少,但是劉昌這般態度,還是讓張辟疆有些虛榮的。張辟疆當年跟著的是惠帝劉盈,劉盈自從劉如意和戚姬死後,就開始破罐破摔,沉迷酒色,張辟疆那時候年紀小,就覺得惠帝缺了點人主模樣。後來惠帝去世,留下幾個孩子都很小,張辟疆就覺得不對,與兄長張不疑商議了一番之後,便決定避世隱居。張家不比其他人家,就這兩根苗了,不能全賠進去。張辟疆這會兒看著劉昌,卻不知道為什麽,叫張辟疆想起了曾經的劉邦來,劉邦長相肯定是不如劉昌的,但是這般神采飛揚,卻幾乎是同出一轍!
劉昌不知張辟疆的心思,他隻是笑道:「二公子遠來遼國,乃是寡人之幸,外頭春寒料峭,還請二公子入內一敘!」
第59章
在殿內坐定之後,劉昌才問道:「二公子遠道而來,可有何教寡人?寡人洗耳恭聽!」
張辟疆趕緊說道:「先父在世時,為辟疆取字為仲平,大王叫辟疆仲平便是!辟疆雖說才智平庸,但是聽聞大王作為,便覺大王乃有為之君,因此,辟疆此來,便是來投奔大王的,大王若是不棄,辟疆願效犬馬之勞!」
劉昌笑道:「仲平實在過謙了,寡人基業也是草創,遼國看著欣欣向榮,實際上也是危機四伏。仲平已知寡人來歷,便知道,寡人與長安公卿實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即便寡人遠在域外,當年那些人未必願意放寡人一條生路,寡人不願坐以待斃,唯有奮起一搏罷了!」
張辟疆見劉昌說得坦誠,他也沒有跟劉昌拐彎抹角:「辟疆來投大王,正是因為如此!當年高皇帝在時,有廢長立幼之心,周呂侯請先父出山,為高皇後籌謀,請出『商山四皓』,雖說穩住了惠帝的儲位,卻也將我張家與呂氏綁在了一起!當日惠帝駕崩,我年紀小,不懂事,又多了一句嘴,曲逆侯因此遵從高皇後之意,封諸呂為王,這才有了之後的禍端!總之,我張家,在那些人眼中,也是呂氏餘孽,若是此事不能過去,留侯一脈,隻怕也要赴呂氏後塵!辟疆來自,也是為我張氏謀一份生機!」
劉昌臉上露出了笑意,如此,他們算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因此,他便說道:「既然是一家人,那寡人也不跟仲平說兩家話,寡人如今正有一事想要請教仲平!」
張辟疆知道這算是考教自己,當下正色說道:「還請大王道來!」
劉昌沒說什麽軍火販賣的事情,而是說道:「之前,長安送來一份詔書,封薄氏女為遼王王後,不知仲平以為如何?」
張辟疆笑道:「無非就是緩兵之計罷了,如今長安也是左右為難,曲逆侯雖說已經過世,但是絳侯依舊在位,若是去歲匈奴未曾叩邊,天子還能想法子卸去絳侯兵權,隻是如今,絳侯這等將帥之才,卻是得留在長安,否則的話,一旦匈奴大舉入寇,朝廷未必找得出能抵禦匈奴之人!而遼國這邊,去歲卻是大敗匈奴,俘獲無數,兩相對比之下,長安能不擔心嗎?別的不說,若是大王狠下心來與匈奴合作,那麽,漢室該何去何從呢?如此,嫁一個薄氏女給大王做王後,無非就是跟大王說,隻要大王願意合作,那麽,有著薄家的支持,大王也能做儲君,不需要做出什麽過激的動作!」
劉昌點了點頭,跟他猜得差不多,他搖了搖頭,輕哼一聲,說道:「嗬,若是幾年之後也就罷了,如今嘛,薄家又算什麽!」他沉吟一番,抬頭看向了張辟疆,說道:「仲平初來乍到,寡人這邊暫時也無合適的官職安置,正巧,寡人有意建尚書台,主管文書、奏章,傳達寡人之命,不如請仲平做尚書令如何?」
尚書台早就有了,但是一直以來,其實就是少府的下轄機構,專門保管書籍,但是如今按照劉昌的說法,這個尚書台的職責範圍一下子擴大了許多,說得直接點,那就是將相權劃走了一大塊,雖說品秩暫時不高,但是未來可期,張辟疆欣然答應下來。
劉昌笑道:「那日後尚書台之事,還要多多勞煩仲平!」
張辟疆也是一笑:「食君之祿,自然要忠君之事!」
留張辟疆在王宮之中用了一頓飯,劉昌這才讓呂田送張辟疆迴去,內府已經準備好了府邸,讓張辟疆一家入住,張辟疆迴到家中,就看到李氏帶著一雙兒女在四處觀看,滿臉都是好奇之色。
張辟疆跟著呂田,這一路上該知道的事情也知道了,他這個府邸其實是新建的,就在新王宮附近,等天氣再暖和一些,劉昌就會搬到新王宮這邊,原本的王宮和附近的衙署也會保留,但是卻會逐漸邊緣化。張辟疆看得出來,劉昌是個有想法的,不過,不怕有想法,張辟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惠帝那樣的他真是受夠了,你年紀輕輕的,被老媽老臣壓製怎麽啦?也是曾經在戰場上走過的,看個死人都受不了,也不想想看,當初要不是你媽夠強勢,你能坐上天子的位置嗎?換做是劉如意當了天子,你跟你媽難道就有什麽好下場!你媽都多大年紀了,你好好養生,多活個二十年,熬也熬死他們了,到時候怎麽辦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情。結果你悶不做聲,整日裏飲酒作樂,葷素不忌,連孩子都不知道好好養,就因為你那樣,多少人跟著遭了殃!<="<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張辟疆沒見過劉昌,不過看到呂田侍奉在一個少年人身側,那少年人並沒有穿正式的冕服,隻是穿著一身直裾深衣,但是看著麵若冠玉,目若點漆,神采飛揚,心中便有了數,當下上前一步,拜道:「山野散人張辟疆見過大王!」他也沒有扭捏,直接就用上了臣子的禮節。
劉昌連忙扶起,說道:「不必多禮,寡人早聽說留侯之名,隻是年紀小,不曾親眼得見留侯風姿,如今見得二公子,便知留侯後繼有人!寡人幸甚!」
張辟疆搖頭說道:「大王謬讚,臣比先父還差得遠呢!」雖說從小出入宮廷,見過的市麵不知道多少,但是劉昌這般態度,還是讓張辟疆有些虛榮的。張辟疆當年跟著的是惠帝劉盈,劉盈自從劉如意和戚姬死後,就開始破罐破摔,沉迷酒色,張辟疆那時候年紀小,就覺得惠帝缺了點人主模樣。後來惠帝去世,留下幾個孩子都很小,張辟疆就覺得不對,與兄長張不疑商議了一番之後,便決定避世隱居。張家不比其他人家,就這兩根苗了,不能全賠進去。張辟疆這會兒看著劉昌,卻不知道為什麽,叫張辟疆想起了曾經的劉邦來,劉邦長相肯定是不如劉昌的,但是這般神采飛揚,卻幾乎是同出一轍!
劉昌不知張辟疆的心思,他隻是笑道:「二公子遠來遼國,乃是寡人之幸,外頭春寒料峭,還請二公子入內一敘!」
第59章
在殿內坐定之後,劉昌才問道:「二公子遠道而來,可有何教寡人?寡人洗耳恭聽!」
張辟疆趕緊說道:「先父在世時,為辟疆取字為仲平,大王叫辟疆仲平便是!辟疆雖說才智平庸,但是聽聞大王作為,便覺大王乃有為之君,因此,辟疆此來,便是來投奔大王的,大王若是不棄,辟疆願效犬馬之勞!」
劉昌笑道:「仲平實在過謙了,寡人基業也是草創,遼國看著欣欣向榮,實際上也是危機四伏。仲平已知寡人來歷,便知道,寡人與長安公卿實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即便寡人遠在域外,當年那些人未必願意放寡人一條生路,寡人不願坐以待斃,唯有奮起一搏罷了!」
張辟疆見劉昌說得坦誠,他也沒有跟劉昌拐彎抹角:「辟疆來投大王,正是因為如此!當年高皇帝在時,有廢長立幼之心,周呂侯請先父出山,為高皇後籌謀,請出『商山四皓』,雖說穩住了惠帝的儲位,卻也將我張家與呂氏綁在了一起!當日惠帝駕崩,我年紀小,不懂事,又多了一句嘴,曲逆侯因此遵從高皇後之意,封諸呂為王,這才有了之後的禍端!總之,我張家,在那些人眼中,也是呂氏餘孽,若是此事不能過去,留侯一脈,隻怕也要赴呂氏後塵!辟疆來自,也是為我張氏謀一份生機!」
劉昌臉上露出了笑意,如此,他們算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因此,他便說道:「既然是一家人,那寡人也不跟仲平說兩家話,寡人如今正有一事想要請教仲平!」
張辟疆知道這算是考教自己,當下正色說道:「還請大王道來!」
劉昌沒說什麽軍火販賣的事情,而是說道:「之前,長安送來一份詔書,封薄氏女為遼王王後,不知仲平以為如何?」
張辟疆笑道:「無非就是緩兵之計罷了,如今長安也是左右為難,曲逆侯雖說已經過世,但是絳侯依舊在位,若是去歲匈奴未曾叩邊,天子還能想法子卸去絳侯兵權,隻是如今,絳侯這等將帥之才,卻是得留在長安,否則的話,一旦匈奴大舉入寇,朝廷未必找得出能抵禦匈奴之人!而遼國這邊,去歲卻是大敗匈奴,俘獲無數,兩相對比之下,長安能不擔心嗎?別的不說,若是大王狠下心來與匈奴合作,那麽,漢室該何去何從呢?如此,嫁一個薄氏女給大王做王後,無非就是跟大王說,隻要大王願意合作,那麽,有著薄家的支持,大王也能做儲君,不需要做出什麽過激的動作!」
劉昌點了點頭,跟他猜得差不多,他搖了搖頭,輕哼一聲,說道:「嗬,若是幾年之後也就罷了,如今嘛,薄家又算什麽!」他沉吟一番,抬頭看向了張辟疆,說道:「仲平初來乍到,寡人這邊暫時也無合適的官職安置,正巧,寡人有意建尚書台,主管文書、奏章,傳達寡人之命,不如請仲平做尚書令如何?」
尚書台早就有了,但是一直以來,其實就是少府的下轄機構,專門保管書籍,但是如今按照劉昌的說法,這個尚書台的職責範圍一下子擴大了許多,說得直接點,那就是將相權劃走了一大塊,雖說品秩暫時不高,但是未來可期,張辟疆欣然答應下來。
劉昌笑道:「那日後尚書台之事,還要多多勞煩仲平!」
張辟疆也是一笑:「食君之祿,自然要忠君之事!」
留張辟疆在王宮之中用了一頓飯,劉昌這才讓呂田送張辟疆迴去,內府已經準備好了府邸,讓張辟疆一家入住,張辟疆迴到家中,就看到李氏帶著一雙兒女在四處觀看,滿臉都是好奇之色。
張辟疆跟著呂田,這一路上該知道的事情也知道了,他這個府邸其實是新建的,就在新王宮附近,等天氣再暖和一些,劉昌就會搬到新王宮這邊,原本的王宮和附近的衙署也會保留,但是卻會逐漸邊緣化。張辟疆看得出來,劉昌是個有想法的,不過,不怕有想法,張辟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惠帝那樣的他真是受夠了,你年紀輕輕的,被老媽老臣壓製怎麽啦?也是曾經在戰場上走過的,看個死人都受不了,也不想想看,當初要不是你媽夠強勢,你能坐上天子的位置嗎?換做是劉如意當了天子,你跟你媽難道就有什麽好下場!你媽都多大年紀了,你好好養生,多活個二十年,熬也熬死他們了,到時候怎麽辦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情。結果你悶不做聲,整日裏飲酒作樂,葷素不忌,連孩子都不知道好好養,就因為你那樣,多少人跟著遭了殃!<="<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