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不知道劉昌搞的移民就是就跟拐騙差不多,隻以為劉昌這麽做,是得到了長安那邊允許的,他們當初勾結劉昌幹掉了衛滿,但是卻不可能冒著長安震怒的風險,想辦法幹掉劉昌,如此一來,他們能做的也隻能是無能狂怒。
劉昌打的就是這麽個時間差,別說是這個年代了,後世也有許多人冒充大人物,上當受騙的不乏各種名流,現如今消息閉塞,一些偏遠的地方隻怕連如今皇位上坐的是誰都不知道,或許一些偏僻山區還以為如今還是大秦甚至是戰國那會兒呢!
等到長安那邊的準確消息傳到遼東,劉昌就已經是羽翼豐滿了。
像是現在,劉昌就已經開始從移民中挑選合適的人參軍,以後他手下的兵馬就會是以漢人為主,各部族的人為輔,當然,也不能分得太清楚,像是之前攻打王險城的,就有相當一批人直接入了漢籍,哪怕漢話說得還結結巴巴,但是在戶籍民冊上,就是正兒八經的漢人,最多就是在檔案上加上一句,原為xx部,因功入漢籍。
而對於軍隊,劉昌也是很捨得投入的,他需要的是一支可以脫產的軍隊,而不是那種自帶幹糧的士卒,對於家中有男丁參軍的,劉昌給予了極大的優惠,不光額外多分一份田,而且還能減免田稅,減免徭役,而軍中也有津貼,退伍之後,也能安排到鄉間做亭長嗇夫之類的職位,總之,隻要你能夠得上標準,那麽,參軍之後,福利多多。
在有著充足後勤的前提下,劉昌建立起來的軍隊可以放開來訓練,一日一練都沒問題,軍隊裏麵待遇好,福利高,即便是一些單身漢也樂意加入,像是宋二郎,他在聽到有人宣傳徵兵條例之後,一問待遇,幾乎是立馬就報了名。他雖說瘦弱了點,但是體格還是比較高大的,正符合條件,很快就成了新兵營的一員。
眼看著劉昌手底下的力量越來越膨脹,這些原本的朝鮮貴族除了捏著鼻子認了,也沒有別的選擇,老老實實配合朝廷開始釋奴,當然,也有玩花樣的,他們想要維持貴族的排場,那就得有足夠的人手,朝廷定下來的奴婢數量顯然是不夠的,那麽,完全可以將蓄奴改為僱傭。可惜的是,他們給出的待遇實在不怎麽樣,正兒八經編戶入籍的都分了大片的土地,自家耕種都耕種不過來,哪裏分得出人手去給這些貴族做下人。
因此,這些貴族隻能捏著鼻子,派遣私兵或者是幹脆僱傭那些部族,漫山遍野地去抓那些土人野人充作奴僕,他們倒是不敢打烏桓鮮卑的主意,當年東胡人因為大多數時間就在東邊一點,跟朝鮮差不多算是鄰居,東胡人當年的兇威他們還是記得的,別看東胡人被匈奴人給幹掉了,但是,朝鮮這邊當年在東胡人那裏可是吃了大虧的。何況人家如今換了個主子,匈奴人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別到時候為了幾個奴僕,惹得匈奴人打上門來。
朝鮮這邊的釋奴工作推進得還算順利,而齊國那邊,已經鬧翻天了!
別看齊國那些貴族地主豪強一個個絲毫不將下麵的百姓當做一迴事,大肆兼併,但是那麽多的土地,得有人幫他們幹活啊,難不成指望那些老爺自個下地扶犁割麥?這又不是後世,大機械化時代,隻需要少數操作人員,就能搞定一整片的農場,現在的農耕,是非常依賴人工的。那些佃戶奴僕都跑光了,那他們的地難不成隻能荒著嗎?
因此,齊國那邊頓時動員了起來,沿路設卡,阻止百姓逃亡,甚至差點就大開殺戒。
但是人心這種東西,是不好算的,你越是阻攔,原本那些還心有疑慮的人就越是篤定,那裏肯定是好地方,要不然,那些貴人能死命攔著?加上那些遊俠從這事上得了甜頭,一個個也顧不得許多了。沒錯,許多遊俠其實是給那些貴人做事的,但是,給貴人做事,那是有風險的,而且獲得的收益其實並不高。不是所有的遊俠都是什麽季布、朱家之流,即便是這些人,很多時候說是為了什麽義氣,其實為的也是利益。
這短短兩個月時間,哪怕是底層的小弟,手裏也已經拿到了足夠他們瀟灑半輩子的酬勞,而且還弄到了不少新鮮玩意,主要就是各種玻璃珠還有大量珍珠,雖說數量多了,價錢也下來了,但是這依舊還算是稀罕玩意,這些拿到關中去,還是能賣出好價錢的,可以說,做完這一票,他們以後就算是啥也不幹,也能富貴一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還管上頭那些貴人是什麽想法,就算我不做,其他那些遊俠也是要做的,大家都是兄弟,得講義氣,共同進退啊!
這些遊俠本來路子就廣,他們的行動力可比官府和那些貴族手下的人強多了,甚至,連一些貴族手下的小管事都被他們說動收買,裏應外合之下,外逃的人越來越多,齊地權貴倒是想要封鎖海岸線,但問題是,他們手裏也沒什麽船,哪裏封鎖得住。
這般情況,自然引起了禦史的注意,當下,就有信使直接帶著文書快馬加鞭往長安去了。
第32章
對於齊地的諸多諸侯王,陳平周勃他們是非常戒備的,畢竟之前他們擺了這幫諸侯王一道,齊地富庶,人口也多,齊地諸侯聯手,能夠集結的力量是很大的,這些人要是打出什麽「清君側」之類的名頭,他們這些人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而劉恆這個天子自從入了長安之後,過得也不甚舒心,什麽都得聽陳平周勃的,這兩位一文一武,朝堂上就沒劉恆能夠發揮的餘地,他上位之後,也就是將田稅從十五稅一降到了三十稅一,又減少了一部分口賦,得了個仁君的名頭,其他的,什麽都說了不算,隻能在朝堂上做個吉祥物。<="<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劉昌打的就是這麽個時間差,別說是這個年代了,後世也有許多人冒充大人物,上當受騙的不乏各種名流,現如今消息閉塞,一些偏遠的地方隻怕連如今皇位上坐的是誰都不知道,或許一些偏僻山區還以為如今還是大秦甚至是戰國那會兒呢!
等到長安那邊的準確消息傳到遼東,劉昌就已經是羽翼豐滿了。
像是現在,劉昌就已經開始從移民中挑選合適的人參軍,以後他手下的兵馬就會是以漢人為主,各部族的人為輔,當然,也不能分得太清楚,像是之前攻打王險城的,就有相當一批人直接入了漢籍,哪怕漢話說得還結結巴巴,但是在戶籍民冊上,就是正兒八經的漢人,最多就是在檔案上加上一句,原為xx部,因功入漢籍。
而對於軍隊,劉昌也是很捨得投入的,他需要的是一支可以脫產的軍隊,而不是那種自帶幹糧的士卒,對於家中有男丁參軍的,劉昌給予了極大的優惠,不光額外多分一份田,而且還能減免田稅,減免徭役,而軍中也有津貼,退伍之後,也能安排到鄉間做亭長嗇夫之類的職位,總之,隻要你能夠得上標準,那麽,參軍之後,福利多多。
在有著充足後勤的前提下,劉昌建立起來的軍隊可以放開來訓練,一日一練都沒問題,軍隊裏麵待遇好,福利高,即便是一些單身漢也樂意加入,像是宋二郎,他在聽到有人宣傳徵兵條例之後,一問待遇,幾乎是立馬就報了名。他雖說瘦弱了點,但是體格還是比較高大的,正符合條件,很快就成了新兵營的一員。
眼看著劉昌手底下的力量越來越膨脹,這些原本的朝鮮貴族除了捏著鼻子認了,也沒有別的選擇,老老實實配合朝廷開始釋奴,當然,也有玩花樣的,他們想要維持貴族的排場,那就得有足夠的人手,朝廷定下來的奴婢數量顯然是不夠的,那麽,完全可以將蓄奴改為僱傭。可惜的是,他們給出的待遇實在不怎麽樣,正兒八經編戶入籍的都分了大片的土地,自家耕種都耕種不過來,哪裏分得出人手去給這些貴族做下人。
因此,這些貴族隻能捏著鼻子,派遣私兵或者是幹脆僱傭那些部族,漫山遍野地去抓那些土人野人充作奴僕,他們倒是不敢打烏桓鮮卑的主意,當年東胡人因為大多數時間就在東邊一點,跟朝鮮差不多算是鄰居,東胡人當年的兇威他們還是記得的,別看東胡人被匈奴人給幹掉了,但是,朝鮮這邊當年在東胡人那裏可是吃了大虧的。何況人家如今換了個主子,匈奴人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別到時候為了幾個奴僕,惹得匈奴人打上門來。
朝鮮這邊的釋奴工作推進得還算順利,而齊國那邊,已經鬧翻天了!
別看齊國那些貴族地主豪強一個個絲毫不將下麵的百姓當做一迴事,大肆兼併,但是那麽多的土地,得有人幫他們幹活啊,難不成指望那些老爺自個下地扶犁割麥?這又不是後世,大機械化時代,隻需要少數操作人員,就能搞定一整片的農場,現在的農耕,是非常依賴人工的。那些佃戶奴僕都跑光了,那他們的地難不成隻能荒著嗎?
因此,齊國那邊頓時動員了起來,沿路設卡,阻止百姓逃亡,甚至差點就大開殺戒。
但是人心這種東西,是不好算的,你越是阻攔,原本那些還心有疑慮的人就越是篤定,那裏肯定是好地方,要不然,那些貴人能死命攔著?加上那些遊俠從這事上得了甜頭,一個個也顧不得許多了。沒錯,許多遊俠其實是給那些貴人做事的,但是,給貴人做事,那是有風險的,而且獲得的收益其實並不高。不是所有的遊俠都是什麽季布、朱家之流,即便是這些人,很多時候說是為了什麽義氣,其實為的也是利益。
這短短兩個月時間,哪怕是底層的小弟,手裏也已經拿到了足夠他們瀟灑半輩子的酬勞,而且還弄到了不少新鮮玩意,主要就是各種玻璃珠還有大量珍珠,雖說數量多了,價錢也下來了,但是這依舊還算是稀罕玩意,這些拿到關中去,還是能賣出好價錢的,可以說,做完這一票,他們以後就算是啥也不幹,也能富貴一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還管上頭那些貴人是什麽想法,就算我不做,其他那些遊俠也是要做的,大家都是兄弟,得講義氣,共同進退啊!
這些遊俠本來路子就廣,他們的行動力可比官府和那些貴族手下的人強多了,甚至,連一些貴族手下的小管事都被他們說動收買,裏應外合之下,外逃的人越來越多,齊地權貴倒是想要封鎖海岸線,但問題是,他們手裏也沒什麽船,哪裏封鎖得住。
這般情況,自然引起了禦史的注意,當下,就有信使直接帶著文書快馬加鞭往長安去了。
第32章
對於齊地的諸多諸侯王,陳平周勃他們是非常戒備的,畢竟之前他們擺了這幫諸侯王一道,齊地富庶,人口也多,齊地諸侯聯手,能夠集結的力量是很大的,這些人要是打出什麽「清君側」之類的名頭,他們這些人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而劉恆這個天子自從入了長安之後,過得也不甚舒心,什麽都得聽陳平周勃的,這兩位一文一武,朝堂上就沒劉恆能夠發揮的餘地,他上位之後,也就是將田稅從十五稅一降到了三十稅一,又減少了一部分口賦,得了個仁君的名頭,其他的,什麽都說了不算,隻能在朝堂上做個吉祥物。<="<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