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殿下,男人不能當老婆 作者:Lafuuu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一定不能在古代當文盲!
謝柏崢從柳監丞處離開,便去了本齋。每一齋都有齋長,由各年級的學長擔任,會給新生們介紹國子學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
謝柏崢一邊抄著課表,一邊聽齋長與他介紹。
監生們的日常十分規律,能參與的活動也隻有幾項,分別是:考試、聽課、背書。每月一次考試,五次會講,其餘時間都是背書!
不過背書也不是口頭背,而是要默寫,所以還要兼顧練字!
另外還有修沐。
古代大學生,月休兩天,分別是初一和十五。
國子監的考勤十分嚴格,除了外出歷事以外,每月的會講和考試都必須要參加,其它日子也都要點名。
換言之,謝柏崢的古代生活會非常忙碌。
比如每月五次的會講,他不僅在要講堂聽課,結束後還要和同窗們繼續交流學習。國子監的博士們講課是沒有內容提要和板書的,因為博士們都十分博學多才,因此講課時都很喜歡旁徵博引,若對典籍不熟悉,聽課便會非常痛苦。
監生們多半沒有博士們那樣廣的知識麵,故而會在會講結束後核對筆記,互相校正各個用典的出處,以免錯聽漏聽。校對完筆記,還要繼續探討一番,保證都理解透徹了才算結束。
這樣一通下來,當天的學習也就結束了。
一日,國子監博士的會講結束。謝柏崢正要收拾東西打算迴去過修沐,便聽說王司業找他。
謝柏崢在國子學的第二日便聽過王司業的坐講,因此並不陌生。司業一職,相當於國子監的副校長,為何突然找他?
王司業叫他來,倒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他:現在有一個去吏部觀政的機會,大家商議過後決定派你去了,你收拾收拾準備去上班吧!
謝柏崢:「……」
雖然知道這個機會很難得,但是他明天才修沐啊!
月休兩天變一天。
第70章 不當老婆70
國子監的監生們到各部歷事雖是常例,但實際上去吏部的機會並不多。雖然說是觀政,但肯定不是叫監生們看著,而是要幹活的。
通常各部都是忙不過來的時候才會找國子監選派監生,而吏部基本上沒有這樣著急的時候。
吏部在哪一朝都是六部之首,並非是沒有理由。例如本朝,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升遷、考評,乃至任免。
除了內閣大學士是受皇帝特指加封以外,其餘所有文職官員的調動都需要經過吏部。
因此哪怕是做事慢一些,也沒有人敢去催促。
近來實在是事出有因。
皇帝陛下借慈恩寺大肆侵占土地一案,開始清查各地的隱田、清丈土地。
這件事並不容易做,其一是各地豪強大戶都各有各的背景,關係網錯綜複雜,清丈土地必然會受到不小的阻力。
其二是即便真要做,也不是誰都能做的。以一個縣來說,戶房的算手即便多也就二三人,清丈全縣的土地不能隻靠這兩三個人吧?
且不說這些都需要人工計算,戶房算手還得忙錢糧賦稅,根本算不過來。
雖說基層缺人是常態,可朝廷要做這麽大的事,不派人不合適吧?
戶部派下的第一批官員是永壽初年恩科的進士們,這些人基本都是去任一縣主官的,比如新上任的長安縣縣令原嘉謨,便是如此。
可一兩個月過去,成效卻甚微。
要清查一個縣的土地隱田,隻靠一個人推動是不行的。哪怕這個人是本縣的縣令,一人也無法抗衡一個縣的大戶與胥吏。
縣令是流官,隻需要一個「拖字決」,將縣令的三年任期拖過去,便能不了了之。
更何況,進士上榜隻意味著文采出眾,本朝的科舉又不考算學。若是胥吏們被富戶們買通,要糊弄縣令也不是難事。
即便是縣令懂算學,也願意親自去做此事,他一個人又能做成多少?
再說還有百姓們。
土地是他們的命,你要在地上做什麽事,不管朝廷政令是為何而出,勸導說服百姓們配合也是件勞心勞力的事。
兼之大庸朝幅員遼闊,哪怕是把恩科進士們全都派出去也是不夠的。
陛下親自督促此事,戶部也隻能加緊催促各省。可是各地都缺人,戶部給不出令聖上滿意的結果,隻能據實相告。
吏部一合計,那就再派一批官員吧!
春闈也是三年一次,等下一場的進士張榜決計是來不及的,可本朝沒有授官的舉人卻有得是!
舉人們雖說可以做官,但也隻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至於真正授官卻要在吏部報名排隊等空缺。
這一等三五年有,十幾年也有。
畢竟庸朝派官最看重科考成績,哪怕是微末小官,也是進士先選,才輪到舉人。
這一迴各地需要的官吏眾多,故而吏部特意張榜通知,叫等授官的舉人們都來麵試。烏泱泱的,吏部的文選司擠滿了舉人。
——文選司負責官員的選拔、升遷。
通常舉人授官,都是些閑差或是不入流的小官。因此選拔的時候不必再考學問,直接麵試派官就是。
可這一迴是朝廷要清丈土地才選官,故而麵試之前要考兩道算學題。
人多,程序也多。
戶部忙實在忙不過來,這才與國子監商量,選派監生過來。除了謝柏崢以外,還有兩位監生一起去文選司報導。
謝柏崢從柳監丞處離開,便去了本齋。每一齋都有齋長,由各年級的學長擔任,會給新生們介紹國子學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
謝柏崢一邊抄著課表,一邊聽齋長與他介紹。
監生們的日常十分規律,能參與的活動也隻有幾項,分別是:考試、聽課、背書。每月一次考試,五次會講,其餘時間都是背書!
不過背書也不是口頭背,而是要默寫,所以還要兼顧練字!
另外還有修沐。
古代大學生,月休兩天,分別是初一和十五。
國子監的考勤十分嚴格,除了外出歷事以外,每月的會講和考試都必須要參加,其它日子也都要點名。
換言之,謝柏崢的古代生活會非常忙碌。
比如每月五次的會講,他不僅在要講堂聽課,結束後還要和同窗們繼續交流學習。國子監的博士們講課是沒有內容提要和板書的,因為博士們都十分博學多才,因此講課時都很喜歡旁徵博引,若對典籍不熟悉,聽課便會非常痛苦。
監生們多半沒有博士們那樣廣的知識麵,故而會在會講結束後核對筆記,互相校正各個用典的出處,以免錯聽漏聽。校對完筆記,還要繼續探討一番,保證都理解透徹了才算結束。
這樣一通下來,當天的學習也就結束了。
一日,國子監博士的會講結束。謝柏崢正要收拾東西打算迴去過修沐,便聽說王司業找他。
謝柏崢在國子學的第二日便聽過王司業的坐講,因此並不陌生。司業一職,相當於國子監的副校長,為何突然找他?
王司業叫他來,倒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他:現在有一個去吏部觀政的機會,大家商議過後決定派你去了,你收拾收拾準備去上班吧!
謝柏崢:「……」
雖然知道這個機會很難得,但是他明天才修沐啊!
月休兩天變一天。
第70章 不當老婆70
國子監的監生們到各部歷事雖是常例,但實際上去吏部的機會並不多。雖然說是觀政,但肯定不是叫監生們看著,而是要幹活的。
通常各部都是忙不過來的時候才會找國子監選派監生,而吏部基本上沒有這樣著急的時候。
吏部在哪一朝都是六部之首,並非是沒有理由。例如本朝,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升遷、考評,乃至任免。
除了內閣大學士是受皇帝特指加封以外,其餘所有文職官員的調動都需要經過吏部。
因此哪怕是做事慢一些,也沒有人敢去催促。
近來實在是事出有因。
皇帝陛下借慈恩寺大肆侵占土地一案,開始清查各地的隱田、清丈土地。
這件事並不容易做,其一是各地豪強大戶都各有各的背景,關係網錯綜複雜,清丈土地必然會受到不小的阻力。
其二是即便真要做,也不是誰都能做的。以一個縣來說,戶房的算手即便多也就二三人,清丈全縣的土地不能隻靠這兩三個人吧?
且不說這些都需要人工計算,戶房算手還得忙錢糧賦稅,根本算不過來。
雖說基層缺人是常態,可朝廷要做這麽大的事,不派人不合適吧?
戶部派下的第一批官員是永壽初年恩科的進士們,這些人基本都是去任一縣主官的,比如新上任的長安縣縣令原嘉謨,便是如此。
可一兩個月過去,成效卻甚微。
要清查一個縣的土地隱田,隻靠一個人推動是不行的。哪怕這個人是本縣的縣令,一人也無法抗衡一個縣的大戶與胥吏。
縣令是流官,隻需要一個「拖字決」,將縣令的三年任期拖過去,便能不了了之。
更何況,進士上榜隻意味著文采出眾,本朝的科舉又不考算學。若是胥吏們被富戶們買通,要糊弄縣令也不是難事。
即便是縣令懂算學,也願意親自去做此事,他一個人又能做成多少?
再說還有百姓們。
土地是他們的命,你要在地上做什麽事,不管朝廷政令是為何而出,勸導說服百姓們配合也是件勞心勞力的事。
兼之大庸朝幅員遼闊,哪怕是把恩科進士們全都派出去也是不夠的。
陛下親自督促此事,戶部也隻能加緊催促各省。可是各地都缺人,戶部給不出令聖上滿意的結果,隻能據實相告。
吏部一合計,那就再派一批官員吧!
春闈也是三年一次,等下一場的進士張榜決計是來不及的,可本朝沒有授官的舉人卻有得是!
舉人們雖說可以做官,但也隻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至於真正授官卻要在吏部報名排隊等空缺。
這一等三五年有,十幾年也有。
畢竟庸朝派官最看重科考成績,哪怕是微末小官,也是進士先選,才輪到舉人。
這一迴各地需要的官吏眾多,故而吏部特意張榜通知,叫等授官的舉人們都來麵試。烏泱泱的,吏部的文選司擠滿了舉人。
——文選司負責官員的選拔、升遷。
通常舉人授官,都是些閑差或是不入流的小官。因此選拔的時候不必再考學問,直接麵試派官就是。
可這一迴是朝廷要清丈土地才選官,故而麵試之前要考兩道算學題。
人多,程序也多。
戶部忙實在忙不過來,這才與國子監商量,選派監生過來。除了謝柏崢以外,還有兩位監生一起去文選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