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殿下,男人不能當老婆 作者:Lafuuu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靖川:「……」
霍靖川:「王妃是對本王的長相不滿意?」
第8章 不當老婆08
真是什麽話題都難不倒他,總有他發揮的。
謝柏崢默默地言歸正傳,說起正事:「既然嚴翰林也曾是神童才子,那他作為提學官,想來是更偏好少年書生的。」
那想必對鄭文清會留有一定餘地。
牽涉到這一樁案件裏的兩位書生,一個是當地商戶,有財;另一個是高官之子,有權。哪個都有嫌疑,都能用錢財或權勢完成「科舉舞弊」這一違法行為。
若是尋常主審官,大概都會先拿商戶子下手,畢竟柿子要挑軟的捏,畢竟官官相護是官場潛規則。
這麽一想,謝柏崢忽然有些不確定:「我這樣猜,對嗎?」
霍靖川聞言,竟然愣了愣。他道:「你也是書生,竟不覺得這世間少一個天縱英才對你來說是一件好事麽?」
「……」
謝柏崢完全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
觀他的反應,霍靖川似有所感道:「王妃心胸寬廣,倒是本王狹隘了。」
謝柏崢隻覺得無奈,他並非身在局中,自然覺得無關痛癢。他哪裏有什麽高尚品格,隻不過是占了幾百年歲月的便宜。
他所生活的時代,讀書人並不是隻有科舉考試這一條出路。
至於謝柏崢本人,他上大學選擇歷史這個專業也並不是就業導向,隻是因為他喜歡歷史,剛好他的家庭足夠支持他去追求自己喜歡跟熱愛,甚至他身邊的朋友們也都是學一些哲學藝術這種事實上並不好找工作的專業。
隻是這些話,沒法和霍靖川直說,即便說了也會讓人覺得是天方夜譚。謝柏崢想了想,道:「大庸朝科舉取士考的是四書五經,可數百年間也常有雜學家出現,若有朝一日不隻以儒學為尊,各家盡顯其能,鄭文清大概也就沒那麽招人恨了。」
霍靖川聞言,難得沉默下來,倒是沒有笑他一介書生竟這樣離經叛道。他似有思索,想說些什麽,最終卻迴答了前一個問題:「本王雖然與嚴徵並無深交,卻也知道他這般年輕便升做提學官,將來必是前途不可限量,自然無懼一個區區的布政使司副使。」
霍靖川這麽說,謝柏崢放心不少。
可即便嚴翰林並不偏私,這一樁案也是很難公斷的。
布政使司副使是從四品官,放在京中或許不夠看,但在這長安縣卻已經遙不可及的高管。自古讀書人,便沒有單打獨鬥的,本地鄉紳盤根錯節,定然不會眼睜睜看著這樣一位高官折在這場縣試之中。
因為朝中有人,是整個長安縣獲益。
不說別的,朝中風聲各種消息都能靈便不少,很多時候都能搶占先機。
現在這時候想必已經有不少人望風而動了——
根據後世史書來看,對兩位書生的處理也的確是輕拿輕放了,雖然不許再科考,但也並未禍及家人。
因此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眾說紛紜的科舉舞弊懸案。
可原主要的卻是還他清白。
光是輕拿輕放,成一個糊塗案,是不夠的。
謝柏崢得趕在那群人做成什麽,或者提學官查問到他身上之前找到背後的虎狼——雖然藏頭露尾,但好在也並不是無跡可尋。
謝柏崢將人溜夠了,終於在一個座橋邊停下。
長安縣水網密布,百姓們出行常走水路,岸邊便有攬客的船家。謝柏崢叫人:「船家,勞駕跑一趟船,隻需在這內河種逛上半圈,再迴到此處即可。」
行船的老人家忙招唿人上船:「公子這是要遊河?近日春寒料峭,趕緊在船艙內坐好吧,這就開船咯!」
謝柏崢向船家道謝,往裏走。
他人還沒完全進船艙,便聽到船家在他身後與人道:「兩位客人,小老兒這船已被裏麵那位公子包下了,兩位不如上隔壁的船?」
謝柏崢轉身,隔空與霍靖川對視一眼,魚上鉤了。那人
視線相錯,兩人一起轉身,看向試圖擠上船的兩個人。一個作風流公子打扮,錦衣長袍,衣服看著並不簇新,但在這長安縣已經是了不得的體麵,另一個看樣子應當是小廝。
「不必,不必。」那人忙不跌拒絕船家得提議,扯著嗓子對著船艙喊:「在下陸久之,是個做幫閑的,仰慕謝公子的文采久矣。今日偶遇小公子遊河,故特來相陪。」
霍靖川興致似乎淡了些:「你釣的魚就是這個?」
大庸朝的幫閑是個極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這些人普遍有一些學問,但卻在科舉一途上沒什麽指望,但是陪著那些愛附庸風雅的富家子弟吃喝玩樂倒是正好。
官家子弟們出門招搖,總喜歡有人捧著,若有個什麽詩會、結社,也要有人在場調節氣氛。
這些事,書童小廝們是做不了的。
幫閑們卻做得得心應手,去一些風流場所更是如履平地,他們能夠做到既隱蔽風雅,又讓人玩得盡興。
這其中,自然也涉及到好些不能明說的勾當。
謝柏崢看向陸久之,這人長得倒很麵善,開口便帶了三分笑,天生是吃這碗飯的。謝柏崢示意船家放人,隻是道:「你一個人上來。」
那小廝似有些不樂意,但還是本分地往後退了半步。
陸久之沒脾氣似的,拱手打了招唿,這才上船。
兩人在船艙裏坐下。一旁的霍靖川抱著胳膊,站得離陸久之遠遠的,似是連一片衣角都不要被沾到。謝柏崢奇怪地朝他看了一眼,不是很懂他。
霍靖川:「王妃是對本王的長相不滿意?」
第8章 不當老婆08
真是什麽話題都難不倒他,總有他發揮的。
謝柏崢默默地言歸正傳,說起正事:「既然嚴翰林也曾是神童才子,那他作為提學官,想來是更偏好少年書生的。」
那想必對鄭文清會留有一定餘地。
牽涉到這一樁案件裏的兩位書生,一個是當地商戶,有財;另一個是高官之子,有權。哪個都有嫌疑,都能用錢財或權勢完成「科舉舞弊」這一違法行為。
若是尋常主審官,大概都會先拿商戶子下手,畢竟柿子要挑軟的捏,畢竟官官相護是官場潛規則。
這麽一想,謝柏崢忽然有些不確定:「我這樣猜,對嗎?」
霍靖川聞言,竟然愣了愣。他道:「你也是書生,竟不覺得這世間少一個天縱英才對你來說是一件好事麽?」
「……」
謝柏崢完全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
觀他的反應,霍靖川似有所感道:「王妃心胸寬廣,倒是本王狹隘了。」
謝柏崢隻覺得無奈,他並非身在局中,自然覺得無關痛癢。他哪裏有什麽高尚品格,隻不過是占了幾百年歲月的便宜。
他所生活的時代,讀書人並不是隻有科舉考試這一條出路。
至於謝柏崢本人,他上大學選擇歷史這個專業也並不是就業導向,隻是因為他喜歡歷史,剛好他的家庭足夠支持他去追求自己喜歡跟熱愛,甚至他身邊的朋友們也都是學一些哲學藝術這種事實上並不好找工作的專業。
隻是這些話,沒法和霍靖川直說,即便說了也會讓人覺得是天方夜譚。謝柏崢想了想,道:「大庸朝科舉取士考的是四書五經,可數百年間也常有雜學家出現,若有朝一日不隻以儒學為尊,各家盡顯其能,鄭文清大概也就沒那麽招人恨了。」
霍靖川聞言,難得沉默下來,倒是沒有笑他一介書生竟這樣離經叛道。他似有思索,想說些什麽,最終卻迴答了前一個問題:「本王雖然與嚴徵並無深交,卻也知道他這般年輕便升做提學官,將來必是前途不可限量,自然無懼一個區區的布政使司副使。」
霍靖川這麽說,謝柏崢放心不少。
可即便嚴翰林並不偏私,這一樁案也是很難公斷的。
布政使司副使是從四品官,放在京中或許不夠看,但在這長安縣卻已經遙不可及的高管。自古讀書人,便沒有單打獨鬥的,本地鄉紳盤根錯節,定然不會眼睜睜看著這樣一位高官折在這場縣試之中。
因為朝中有人,是整個長安縣獲益。
不說別的,朝中風聲各種消息都能靈便不少,很多時候都能搶占先機。
現在這時候想必已經有不少人望風而動了——
根據後世史書來看,對兩位書生的處理也的確是輕拿輕放了,雖然不許再科考,但也並未禍及家人。
因此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眾說紛紜的科舉舞弊懸案。
可原主要的卻是還他清白。
光是輕拿輕放,成一個糊塗案,是不夠的。
謝柏崢得趕在那群人做成什麽,或者提學官查問到他身上之前找到背後的虎狼——雖然藏頭露尾,但好在也並不是無跡可尋。
謝柏崢將人溜夠了,終於在一個座橋邊停下。
長安縣水網密布,百姓們出行常走水路,岸邊便有攬客的船家。謝柏崢叫人:「船家,勞駕跑一趟船,隻需在這內河種逛上半圈,再迴到此處即可。」
行船的老人家忙招唿人上船:「公子這是要遊河?近日春寒料峭,趕緊在船艙內坐好吧,這就開船咯!」
謝柏崢向船家道謝,往裏走。
他人還沒完全進船艙,便聽到船家在他身後與人道:「兩位客人,小老兒這船已被裏麵那位公子包下了,兩位不如上隔壁的船?」
謝柏崢轉身,隔空與霍靖川對視一眼,魚上鉤了。那人
視線相錯,兩人一起轉身,看向試圖擠上船的兩個人。一個作風流公子打扮,錦衣長袍,衣服看著並不簇新,但在這長安縣已經是了不得的體麵,另一個看樣子應當是小廝。
「不必,不必。」那人忙不跌拒絕船家得提議,扯著嗓子對著船艙喊:「在下陸久之,是個做幫閑的,仰慕謝公子的文采久矣。今日偶遇小公子遊河,故特來相陪。」
霍靖川興致似乎淡了些:「你釣的魚就是這個?」
大庸朝的幫閑是個極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這些人普遍有一些學問,但卻在科舉一途上沒什麽指望,但是陪著那些愛附庸風雅的富家子弟吃喝玩樂倒是正好。
官家子弟們出門招搖,總喜歡有人捧著,若有個什麽詩會、結社,也要有人在場調節氣氛。
這些事,書童小廝們是做不了的。
幫閑們卻做得得心應手,去一些風流場所更是如履平地,他們能夠做到既隱蔽風雅,又讓人玩得盡興。
這其中,自然也涉及到好些不能明說的勾當。
謝柏崢看向陸久之,這人長得倒很麵善,開口便帶了三分笑,天生是吃這碗飯的。謝柏崢示意船家放人,隻是道:「你一個人上來。」
那小廝似有些不樂意,但還是本分地往後退了半步。
陸久之沒脾氣似的,拱手打了招唿,這才上船。
兩人在船艙裏坐下。一旁的霍靖川抱著胳膊,站得離陸久之遠遠的,似是連一片衣角都不要被沾到。謝柏崢奇怪地朝他看了一眼,不是很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