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他才能真正完全打開大門,陽間所有人都會變成鬼魂,享長生之樂。
如果薑遺光不照做,或者再蠢一點,算不出三重世界交匯的準確時間,就隻能困在鏡中,即徐福的迴憶裏。
薑遺光的身軀是一具空殼,沒有七情六慾。他會慢慢承載徐福的所有痛楚,成為徐福的「半身」。隻要徐福不主動進入孽鏡台,薑遺光就不能離開。
到時,鏡外的徐福便能徹底擺脫漫長歲月帶來的苦痛,感情都丟給薑遺光承受,他將變得和薑遺光原來那般無情無欲。
「你既然知道我的半身已毀,我沒有七情六慾,自然該想到我會識破。」薑遺光說。
他從未想過乖乖聽從命令,在見到徐福那一刻起他就想明白許多問題,知道自己從小到大的命運都被兩個人左右,一個是先帝,另一個便是徐福。
就像兩個人操縱同一個木偶,難免磕碰。他遇上的許多矛盾的人與事都是因為兩人理念不和。
如今先帝逝去,當今皇帝在徐福麵前沒有一敵之力。他也一樣,暫時聽命,不過因為無法反抗,並非徐福提出的條件。
入鏡後,其餘幾人受不了時間的磋磨,性情逐漸古怪,就連最堅定的明孤雁也偶然露出痛苦之色。
他漸漸察覺古怪,為何徐福歷經劫難時,他也生出幽怨、憤懣、驚懼之感?
這些情緒十分陌生,起先很淺淡,他根本沒有發現不對。直到徐福跪在阿房宮殘垣處痛哭,他便開始心酸。
然後,他生出聯想,想到了始皇帝死因,想到李斯與趙高合謀,將運屍體的車掛滿鮑魚,以掩蓋屍臭。
他才忽然反應過來,自己竟也生出悲痛感。
發現這點後,他自然產生懷疑。以往他在死劫中也偶然有過,但……將離已滅,他在徐福記憶中,他怎麽會有情緒?
不是鬼怪所為,也絕不可能他突然生出感情,答案不言而喻。
起了疑心後,薑遺光對徐福每一個舉動都產生了懷疑。
淩燭和符輪什麽也不知道,也沒懷疑,他們都說是自願進來的,這份自願必然也有徐福的推動。
皇帝是被逼入鏡中的,當時氛圍緊迫,讓她感覺如果不拚一拚就會落入徐福手中。
引路人……明孤雁,正因為她最忠誠,忠誠到幾乎沒有自己的主意,便最可能從她身上得到答案。
他決定把幾人挨個試探一遍。
埋葬淩燭那晚,符輪發現了。
他在暗中窺視一切,不敢出聲。即便他沒醒,也能算出發生了什麽事。
符輪便馬上離開了。
因為薑遺光已經起了殺心,計劃下一個就輪到他。他不走,一定會落得和淩燭一個下場。
符輪輕易離開,所以重點也不在符輪身上。
符輪離開後,薑遺光察覺自己能感知到的情緒更濃了些。
他推測,徐福記憶中的感情也如實體一般有份量,他們五人各自分擔,慢慢落在每個人身上的便不容易被發現。
要是隻有他一個人進來,他馬上生出情感,就會立刻識破。
徐福哈哈笑起來,邊笑邊斷斷續續附掌:「果然聰明,果然聰明……」
笑著笑著,臉上神情又扭曲起來,仿佛其中一縷魂魄正被抽走。之後茫然地趔趄一下站穩了,扶住頭猛地甩了甩,這才迴過神,抬眼就看見麵前巨大的一麵圓鏡。
第619章
鏡中, 徐福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麽,他好像和一個人說了什麽話,又好像沒有,四處看看, 不見一道人影。
是他糊塗, 生出幻覺了吧?
徐福蹣跚來到鏡前。
伸出手, 指尖顫抖著,眼看要觸碰到花紋,跟燙著似的馬上收迴。
他居然還在被迷惑!他又想碰這麵詭異的鏡子!
徐福用力一耳光打在自己臉上, 轉身飛快離開。
薑遺光跟了上去。
和他所想一樣,皇帝和明孤雁離開後,他能感知到的情緒更深幾分,好像他也有了喜怒哀樂,他就是徐福本人似的。
這也是他留下淩燭的緣故。有淩燭分擔徐福的七情六慾, 不至於讓他一個人承受。
徐福沒再去見文帝,隻留下一封書信請將軍轉交,信中他懇請文帝封鎖驪山作為禁地。他將遊歷四方,尋找解決之法。
徐福暗忖, 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犯下大錯, 即便文帝不是他的君王,即便對方提防他, 但文帝到底還是信任他居多的。他卻辜負了這份信任,還有什麽顏麵見文帝?
他不知身後有個孤魂野鬼,一直跟在他身後。
徐福一直在世間遊蕩, 靠行醫算卦寫書為生, 但他偏偏也不敢出名。自從將扶木栽下,孽鏡台放歸黃泉之上後, 他就失去了大部分力量。
他先前還真是可笑,把孽鏡台的邪祟的力量當成自己的。
失去力量,徐福不得不更加謹慎,絕不叫人注意自己。
他不能固定在一個地方長住,住了頂多五年就必須換地方,走得遠遠的,以免被人發現自己不老不死的異常。有幾次他沒留意,不慎當眾受傷後卻毫髮無損,即便當時沒什麽人懷疑,他也必須馬上離開。
因為這個緣故,即便他交友廣闊,也不能有任何交心的朋友。他不斷尋找各地能人異士,但大多無功而返,有少數幾個也叫他失望,那些人的能力完全無法抵擋來自陰界的恐怖。
如果薑遺光不照做,或者再蠢一點,算不出三重世界交匯的準確時間,就隻能困在鏡中,即徐福的迴憶裏。
薑遺光的身軀是一具空殼,沒有七情六慾。他會慢慢承載徐福的所有痛楚,成為徐福的「半身」。隻要徐福不主動進入孽鏡台,薑遺光就不能離開。
到時,鏡外的徐福便能徹底擺脫漫長歲月帶來的苦痛,感情都丟給薑遺光承受,他將變得和薑遺光原來那般無情無欲。
「你既然知道我的半身已毀,我沒有七情六慾,自然該想到我會識破。」薑遺光說。
他從未想過乖乖聽從命令,在見到徐福那一刻起他就想明白許多問題,知道自己從小到大的命運都被兩個人左右,一個是先帝,另一個便是徐福。
就像兩個人操縱同一個木偶,難免磕碰。他遇上的許多矛盾的人與事都是因為兩人理念不和。
如今先帝逝去,當今皇帝在徐福麵前沒有一敵之力。他也一樣,暫時聽命,不過因為無法反抗,並非徐福提出的條件。
入鏡後,其餘幾人受不了時間的磋磨,性情逐漸古怪,就連最堅定的明孤雁也偶然露出痛苦之色。
他漸漸察覺古怪,為何徐福歷經劫難時,他也生出幽怨、憤懣、驚懼之感?
這些情緒十分陌生,起先很淺淡,他根本沒有發現不對。直到徐福跪在阿房宮殘垣處痛哭,他便開始心酸。
然後,他生出聯想,想到了始皇帝死因,想到李斯與趙高合謀,將運屍體的車掛滿鮑魚,以掩蓋屍臭。
他才忽然反應過來,自己竟也生出悲痛感。
發現這點後,他自然產生懷疑。以往他在死劫中也偶然有過,但……將離已滅,他在徐福記憶中,他怎麽會有情緒?
不是鬼怪所為,也絕不可能他突然生出感情,答案不言而喻。
起了疑心後,薑遺光對徐福每一個舉動都產生了懷疑。
淩燭和符輪什麽也不知道,也沒懷疑,他們都說是自願進來的,這份自願必然也有徐福的推動。
皇帝是被逼入鏡中的,當時氛圍緊迫,讓她感覺如果不拚一拚就會落入徐福手中。
引路人……明孤雁,正因為她最忠誠,忠誠到幾乎沒有自己的主意,便最可能從她身上得到答案。
他決定把幾人挨個試探一遍。
埋葬淩燭那晚,符輪發現了。
他在暗中窺視一切,不敢出聲。即便他沒醒,也能算出發生了什麽事。
符輪便馬上離開了。
因為薑遺光已經起了殺心,計劃下一個就輪到他。他不走,一定會落得和淩燭一個下場。
符輪輕易離開,所以重點也不在符輪身上。
符輪離開後,薑遺光察覺自己能感知到的情緒更濃了些。
他推測,徐福記憶中的感情也如實體一般有份量,他們五人各自分擔,慢慢落在每個人身上的便不容易被發現。
要是隻有他一個人進來,他馬上生出情感,就會立刻識破。
徐福哈哈笑起來,邊笑邊斷斷續續附掌:「果然聰明,果然聰明……」
笑著笑著,臉上神情又扭曲起來,仿佛其中一縷魂魄正被抽走。之後茫然地趔趄一下站穩了,扶住頭猛地甩了甩,這才迴過神,抬眼就看見麵前巨大的一麵圓鏡。
第619章
鏡中, 徐福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麽,他好像和一個人說了什麽話,又好像沒有,四處看看, 不見一道人影。
是他糊塗, 生出幻覺了吧?
徐福蹣跚來到鏡前。
伸出手, 指尖顫抖著,眼看要觸碰到花紋,跟燙著似的馬上收迴。
他居然還在被迷惑!他又想碰這麵詭異的鏡子!
徐福用力一耳光打在自己臉上, 轉身飛快離開。
薑遺光跟了上去。
和他所想一樣,皇帝和明孤雁離開後,他能感知到的情緒更深幾分,好像他也有了喜怒哀樂,他就是徐福本人似的。
這也是他留下淩燭的緣故。有淩燭分擔徐福的七情六慾, 不至於讓他一個人承受。
徐福沒再去見文帝,隻留下一封書信請將軍轉交,信中他懇請文帝封鎖驪山作為禁地。他將遊歷四方,尋找解決之法。
徐福暗忖, 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犯下大錯, 即便文帝不是他的君王,即便對方提防他, 但文帝到底還是信任他居多的。他卻辜負了這份信任,還有什麽顏麵見文帝?
他不知身後有個孤魂野鬼,一直跟在他身後。
徐福一直在世間遊蕩, 靠行醫算卦寫書為生, 但他偏偏也不敢出名。自從將扶木栽下,孽鏡台放歸黃泉之上後, 他就失去了大部分力量。
他先前還真是可笑,把孽鏡台的邪祟的力量當成自己的。
失去力量,徐福不得不更加謹慎,絕不叫人注意自己。
他不能固定在一個地方長住,住了頂多五年就必須換地方,走得遠遠的,以免被人發現自己不老不死的異常。有幾次他沒留意,不慎當眾受傷後卻毫髮無損,即便當時沒什麽人懷疑,他也必須馬上離開。
因為這個緣故,即便他交友廣闊,也不能有任何交心的朋友。他不斷尋找各地能人異士,但大多無功而返,有少數幾個也叫他失望,那些人的能力完全無法抵擋來自陰界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