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夫人極力勸阻,縣令知道夫人望氣看風水功夫一流,便和母親站在一邊,不肯開工。兩方僵持下,縣令夫人親自去那座山看了眼,迴來後就改了主意,道那山中的邪祟長久鎮壓山下,怨氣衝天,已是快鎮不住了。不如挖出來,鎮壓在堤壩下,黃河水滔滔不絕,反而能把怨氣衝散,也是個出路。
於是一邊招來勞役挖山石修堤壩,一邊向朝廷要銀子。這時那姓劉的又閑不住,跑去周圍都看了一遍,迴來後就道此地修堤靠不住,水勢洶湧,堤壩隻能攔一時不能攔一世,不如挖開河道引水分流,如此可保永世平安。
這樣一來,連她母親也要反對了。
邪祟都快挖出來了,就等鎮入堤壩裏,大壩還沒開工呢,現在就說不修了?
在盧三兒看來,母親和劉先生算是半個知己?還是別的什麽關係,雖無男女之情,可有人能和母親說說山水走勢等,母親還是很高興。
這迴劉先生苦口婆心勸母親,和她說明利害。母親有些迴心轉意,但父親卻堅決不肯。
背後原因,起初盧三兒也不知道。
直到後來,母親重病,一夜白頭,將他悄悄叫到床邊,把一切都告訴了他。
母親想勸父親,可父親不聽,背後林趙王三家哪個都不是好惹的。他隻在任上幾年,又不管此地一世,何必做這個出頭鳥?
母親還要勸,父親就讓她「重病」,不見外人。再讓人根據母親之前畫的圖,挖出了山中邪祟。
「那是一個……很奇怪的雕像。一個石雕。」盧三兒顫巍巍打開一幅箱子裏的小像,紙已經變得很脆了,讓人懷疑用點勁就會把它吹碎,「我娘臨走前,畫下了那個石雕的樣子。」
泛黃紙張打開,上麵果然畫了一隻約七寸長,小臂粗細,睜眼怒視的石像,樣貌猙獰可怖,發如細蛇纏繞全身。
更詭異的是,這隻石像隻有一隻眼睛,有兩隻眼睛那麽長,橫著長在額頭上,眼眶裏赫然是一隻如蛇一般豎瞳的眼珠兒。
說像蛇也可以,說像蛟也可以。兩邊額頭的頭髮微微鼓起,乍一看還以為長了兩支角。
「山裏頭有一座古墓,墓裏沒棺材,墓外沒立碑,這東西就是從墓裏挖出來的。」盧三兒語氣平淡地說,「後來,我爹讓人把這個東西放進了巡撫的船裏。」
「它引來了洪水?」幾人好奇地看著這幅畫。
盧三兒慢慢把紙折好,重新放迴木箱裏,他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娘說,就是它引來的。」
「這東西邪乎,會帶來災禍。那條河又時常發大水淹死人,如果鎮進堤壩,以毒攻毒下反而是件好事。可現在石像已經和那條船一起沉入了水底。」
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
水流如此湍急,誰能下去找到沉船?誰又能在滔滔黃河水中找到這個石像?更何況,這麽多年過去,誰知道石像有沒有被沖走?
當初他爹不死心,不斷令撈屍人下河尋找,並不是想找到巡撫等人,而是要確定沉船的位置後好打撈石像。他害怕石像的詛咒會波及自己。
但……報應來的太快。
他直到死,都沒能把石像撈起來。
大約是人之將死,他也將不少事告訴了自己。
包括當初和三大家族的私下約定,母親的望氣術,他做的一些手腳等等。
將父親和母親的說法結合起來,盧三兒終是得知了真相。
他大病一場,之後身子竟慢慢好起來了。
之後,他不願意迴家鄉,他沒臉迴去。而後把所有家財都用來做善事,家財散盡後,他就改名換姓搬來到了這裏。
他的孩子們不全是親生的,大多都是遇災後被丟棄或者沒了家人的孤兒,被他撿迴來養著,有些沒能長大,有些長大後離開了,還有些留了下來,對他十分孝順。
善惡終有報啊……
盧三兒喃喃地說出這句話。
「我一生都在替他們贖罪,可我一人又能做到什麽地步?將來我死以後,閻王殿上,我又能得個什麽判詞?」
其他幾人卻隻是淡淡的。即便心腸最軟的陳鹿久也沒有接他這句話。
因為,他們都是假的。
鏡中一切都是假的。
「這麽說……如果把石像找迴來,重新填迴山底,就能避免這次大災?」裘月痕問。
盧三兒吃了一驚:「……話是這麽說,可石像已經不見了,山裏的墓也……也沒了。」堤壩和河道都沒修好,全都荒廢了一半放在那兒。
天災已經無法避免了。
薑遺光搖搖頭:「未必沒有出路,盧老先生,令堂應當畫過本地的風水圖吧?她可曾說過要將石像鎮在什麽地方?」
盧三兒遲疑著把風水圖拿出來,上麵的圖他看不太懂,但母親在圖上某個地方畫了標記。
「她說過,鎮在這兒就行。」
八個入鏡人幾乎都看不懂,唯有說話最少的陳鹿久接過圖,在心裏推算一番,篤定道:「我大概知道在什麽地方了。」
以他們當初醒來時的地點為起始,向南五裏左右,埋進河下淤泥三尺。
事不宜遲,幾人再三問過盧三兒,確定沒有遺漏後,幾乎馬上就動身了。
在上路前,盧三兒看他們似乎很堅決要去,還送了幾張黃符和一塊很大的不知什麽獸皮鞣的皮子,還有一根極長的紅線。叮囑他們,如果找到石像,要用這皮子把石像包好,繫上紅線,再貼上符籙,最後填入淤泥中,如此方能保萬無一失。
於是一邊招來勞役挖山石修堤壩,一邊向朝廷要銀子。這時那姓劉的又閑不住,跑去周圍都看了一遍,迴來後就道此地修堤靠不住,水勢洶湧,堤壩隻能攔一時不能攔一世,不如挖開河道引水分流,如此可保永世平安。
這樣一來,連她母親也要反對了。
邪祟都快挖出來了,就等鎮入堤壩裏,大壩還沒開工呢,現在就說不修了?
在盧三兒看來,母親和劉先生算是半個知己?還是別的什麽關係,雖無男女之情,可有人能和母親說說山水走勢等,母親還是很高興。
這迴劉先生苦口婆心勸母親,和她說明利害。母親有些迴心轉意,但父親卻堅決不肯。
背後原因,起初盧三兒也不知道。
直到後來,母親重病,一夜白頭,將他悄悄叫到床邊,把一切都告訴了他。
母親想勸父親,可父親不聽,背後林趙王三家哪個都不是好惹的。他隻在任上幾年,又不管此地一世,何必做這個出頭鳥?
母親還要勸,父親就讓她「重病」,不見外人。再讓人根據母親之前畫的圖,挖出了山中邪祟。
「那是一個……很奇怪的雕像。一個石雕。」盧三兒顫巍巍打開一幅箱子裏的小像,紙已經變得很脆了,讓人懷疑用點勁就會把它吹碎,「我娘臨走前,畫下了那個石雕的樣子。」
泛黃紙張打開,上麵果然畫了一隻約七寸長,小臂粗細,睜眼怒視的石像,樣貌猙獰可怖,發如細蛇纏繞全身。
更詭異的是,這隻石像隻有一隻眼睛,有兩隻眼睛那麽長,橫著長在額頭上,眼眶裏赫然是一隻如蛇一般豎瞳的眼珠兒。
說像蛇也可以,說像蛟也可以。兩邊額頭的頭髮微微鼓起,乍一看還以為長了兩支角。
「山裏頭有一座古墓,墓裏沒棺材,墓外沒立碑,這東西就是從墓裏挖出來的。」盧三兒語氣平淡地說,「後來,我爹讓人把這個東西放進了巡撫的船裏。」
「它引來了洪水?」幾人好奇地看著這幅畫。
盧三兒慢慢把紙折好,重新放迴木箱裏,他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娘說,就是它引來的。」
「這東西邪乎,會帶來災禍。那條河又時常發大水淹死人,如果鎮進堤壩,以毒攻毒下反而是件好事。可現在石像已經和那條船一起沉入了水底。」
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
水流如此湍急,誰能下去找到沉船?誰又能在滔滔黃河水中找到這個石像?更何況,這麽多年過去,誰知道石像有沒有被沖走?
當初他爹不死心,不斷令撈屍人下河尋找,並不是想找到巡撫等人,而是要確定沉船的位置後好打撈石像。他害怕石像的詛咒會波及自己。
但……報應來的太快。
他直到死,都沒能把石像撈起來。
大約是人之將死,他也將不少事告訴了自己。
包括當初和三大家族的私下約定,母親的望氣術,他做的一些手腳等等。
將父親和母親的說法結合起來,盧三兒終是得知了真相。
他大病一場,之後身子竟慢慢好起來了。
之後,他不願意迴家鄉,他沒臉迴去。而後把所有家財都用來做善事,家財散盡後,他就改名換姓搬來到了這裏。
他的孩子們不全是親生的,大多都是遇災後被丟棄或者沒了家人的孤兒,被他撿迴來養著,有些沒能長大,有些長大後離開了,還有些留了下來,對他十分孝順。
善惡終有報啊……
盧三兒喃喃地說出這句話。
「我一生都在替他們贖罪,可我一人又能做到什麽地步?將來我死以後,閻王殿上,我又能得個什麽判詞?」
其他幾人卻隻是淡淡的。即便心腸最軟的陳鹿久也沒有接他這句話。
因為,他們都是假的。
鏡中一切都是假的。
「這麽說……如果把石像找迴來,重新填迴山底,就能避免這次大災?」裘月痕問。
盧三兒吃了一驚:「……話是這麽說,可石像已經不見了,山裏的墓也……也沒了。」堤壩和河道都沒修好,全都荒廢了一半放在那兒。
天災已經無法避免了。
薑遺光搖搖頭:「未必沒有出路,盧老先生,令堂應當畫過本地的風水圖吧?她可曾說過要將石像鎮在什麽地方?」
盧三兒遲疑著把風水圖拿出來,上麵的圖他看不太懂,但母親在圖上某個地方畫了標記。
「她說過,鎮在這兒就行。」
八個入鏡人幾乎都看不懂,唯有說話最少的陳鹿久接過圖,在心裏推算一番,篤定道:「我大概知道在什麽地方了。」
以他們當初醒來時的地點為起始,向南五裏左右,埋進河下淤泥三尺。
事不宜遲,幾人再三問過盧三兒,確定沒有遺漏後,幾乎馬上就動身了。
在上路前,盧三兒看他們似乎很堅決要去,還送了幾張黃符和一塊很大的不知什麽獸皮鞣的皮子,還有一根極長的紅線。叮囑他們,如果找到石像,要用這皮子把石像包好,繫上紅線,再貼上符籙,最後填入淤泥中,如此方能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