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本意,是想讓這兩「人」殺了縣令,或者把一個衙役綁起來,假報失蹤。
在這座小城,縣衙的地位很特殊,淩燭覺得,讓人失蹤的是他們,假冒頂替的也是他們。他想知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會有什麽結果?
結果……他們沒見到縣衙,也沒見到縣令。
這根本不是縣衙……
可能在「嶽真」和「丁尉」是吧?他們進去後就不由自主地行了大禮,然後和裏麵的人說話。可放在淩燭等人眼中,他……他們隻是在和一大群滿山遍野的墳堆自言自語、磕頭行禮。有些墳堆還算完好,前邊墓碑苟延殘喘挺立著,有些就破敗得不成樣子,土堆邊露出白骨。
這就是一座無比巨大的亂葬崗!
淩燭在弄明白亂葬崗隻是想找替死鬼後,就徹底明白了什麽。
他們沒有驚動亂葬崗中的兩人,悄悄迴去了。
淩燭自稱找到了方法,他不斷安慰其他人,可人還是一天天消失,最後,終於隻剩下兩個人。
一個是淩燭,另一個是名叫崔琳琅的女子。
崔琳琅不傻,她知道淩燭要麽想把自己當替死鬼,要麽就是他也沒辦法,嘴上說說而已。
結果淩燭在最後一天時,悄悄私下找到她,主動提出,他自己先「消失」,藏在暗處。
然後讓崔琳琅去報官,等第二天「淩燭」來臨前,他就迴來。
這樣一來,很可能會有兩個「淩燭」。到時,請崔琳琅殺死那個假貨。
崔琳琅怎麽聽都覺得應該沒問題,就算有危險那也是淩燭更危險點,於是按照他吩咐的照做了。
……
「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淩燭喝了一口茶。
真假淩燭碰麵,就連他自己都分不出來。淩燭對過暗號後,拚死按住對方,由崔琳琅下了殺手,並正好讓衙役撞見。
他的確冒了很大風險,但在行動時,他刻意向對方忽略了幾點。
按順序,該消失的是崔琳琅,欺騙衙役的是崔琳琅,殺死假貨的還是崔琳琅。
所以……真正消失的,也是崔琳琅。
至於他自己,已經有一個淩燭存在,就不會有第二個。
這個辦法隻能有一個人活著。
所以,他才要一直等到最後,隻剩下兩個活人時才動手。現在看來,他賭對了。
薑遺光聽完,道:「我聽過一個類似的故事,就發生在鏡外。」
這件事是當今陛下告訴他的,她還是三公主時,曾和幾個夥伴玩過一個遊戲,那個遊戲不知是誰先發起的,早就記不清了。現在想來,恐怕正是有某種不知名的存在影響著他們。
遊戲很簡單,第一個人以匿名書信去描述他們當中的某個人,其他人要根據信猜測那個人是誰,並同樣隱去姓名寫下自己對那人的了解。
當時三公主在察覺不對後求助先帝並迅速處理了,否則,這個遊戲再繼續下去,很可能也會冒出一個和眾人描述的一模一樣的三公主。
薑遺光沒有說出三公主,隻道這是自己在路上聽過的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後來他把這個鬼收了,那人才沒有被害。聽罷,其他人紛紛道這鏡內鏡外兩件事的確有異曲同工之處。
其中一人猶豫片刻,道:「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這鏡內許多死劫,似乎都著重於一個——替代。」他覷了眼其他人神色,還是把最後兩個字說出口。
「哦?這話怎麽說?」很多人心裏早就猜到了,隻是不肯自己提出,有人肯趟這個雷,他們當然樂意。
薑遺光抬起眼,看他。
他當然也早就意識到這點。
不光是淩燭這次,卷宗裏的許多死劫,包括他自己經歷的不少,鏡內都有惡鬼試圖取代活人一事。淩燭這次隻是更明顯一點罷了。
他想得還更遠些。
自己曾在鏡中見過很可能是自己父母的存在……
姬鉞說,鏡內、鏡外,漸漸分不清了,界限漸漸模糊。
如果把他的意思,再和這人所說結合起來……
鏡內的惡鬼,是否終有一日會從鏡中逃脫,將他們取而代之?
薑遺光張張口,還沒來得及說話,眼前忽然亮起一道金光。
眾目睽睽之下,他突然消失了。
其他人隻是吃驚了一瞬,就開始掰著手指頭算薑遺光這是第幾迴,而後又是羨慕又是欽佩地看著明孤雁把掉落在地的山海鏡收好——淩燭本來想收走,被明孤雁攔住了。
明孤雁臉色永遠如千年不化的冰雪一般冷漠,如果不必要,她永遠不會露出其他表情。這叫其他入鏡人都不太樂意和她打交道——她眼裏就跟沒人似的。
明孤雁收好鏡子,心裏卻在想。
薑遺光消失前,很明顯想要說什麽。
他想到什麽了?他這次死劫,又和什麽有關?會不會也和剛才那人說的,惡鬼想要替代活人?
她的目光不留痕跡地掃過淩燭。
淩家書房裏的密室……裏麵會有什麽?
明孤雁將山海鏡交到近衛手裏,由他們挑選人看管。眼看著這些人急匆匆寫信寫摺子一層層往上報,淩燭也一臉擔憂又高興。明孤雁主動告辭,推辭了近衛的委託。她現在不能惹人注意。
深夜,她確定淩燭睡熟後,再次找上淩家,悄悄潛入。
淩家人口凋敝,夜裏更是寂靜,主子僕人都陷入了沉睡中。明孤雁還不放心,往每間屋裏都吹了一把迷煙,停了半刻鍾後,潛入書房,取下花瓶,將梅花型木雕放在印上,輕輕扭動。
在這座小城,縣衙的地位很特殊,淩燭覺得,讓人失蹤的是他們,假冒頂替的也是他們。他想知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會有什麽結果?
結果……他們沒見到縣衙,也沒見到縣令。
這根本不是縣衙……
可能在「嶽真」和「丁尉」是吧?他們進去後就不由自主地行了大禮,然後和裏麵的人說話。可放在淩燭等人眼中,他……他們隻是在和一大群滿山遍野的墳堆自言自語、磕頭行禮。有些墳堆還算完好,前邊墓碑苟延殘喘挺立著,有些就破敗得不成樣子,土堆邊露出白骨。
這就是一座無比巨大的亂葬崗!
淩燭在弄明白亂葬崗隻是想找替死鬼後,就徹底明白了什麽。
他們沒有驚動亂葬崗中的兩人,悄悄迴去了。
淩燭自稱找到了方法,他不斷安慰其他人,可人還是一天天消失,最後,終於隻剩下兩個人。
一個是淩燭,另一個是名叫崔琳琅的女子。
崔琳琅不傻,她知道淩燭要麽想把自己當替死鬼,要麽就是他也沒辦法,嘴上說說而已。
結果淩燭在最後一天時,悄悄私下找到她,主動提出,他自己先「消失」,藏在暗處。
然後讓崔琳琅去報官,等第二天「淩燭」來臨前,他就迴來。
這樣一來,很可能會有兩個「淩燭」。到時,請崔琳琅殺死那個假貨。
崔琳琅怎麽聽都覺得應該沒問題,就算有危險那也是淩燭更危險點,於是按照他吩咐的照做了。
……
「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淩燭喝了一口茶。
真假淩燭碰麵,就連他自己都分不出來。淩燭對過暗號後,拚死按住對方,由崔琳琅下了殺手,並正好讓衙役撞見。
他的確冒了很大風險,但在行動時,他刻意向對方忽略了幾點。
按順序,該消失的是崔琳琅,欺騙衙役的是崔琳琅,殺死假貨的還是崔琳琅。
所以……真正消失的,也是崔琳琅。
至於他自己,已經有一個淩燭存在,就不會有第二個。
這個辦法隻能有一個人活著。
所以,他才要一直等到最後,隻剩下兩個活人時才動手。現在看來,他賭對了。
薑遺光聽完,道:「我聽過一個類似的故事,就發生在鏡外。」
這件事是當今陛下告訴他的,她還是三公主時,曾和幾個夥伴玩過一個遊戲,那個遊戲不知是誰先發起的,早就記不清了。現在想來,恐怕正是有某種不知名的存在影響著他們。
遊戲很簡單,第一個人以匿名書信去描述他們當中的某個人,其他人要根據信猜測那個人是誰,並同樣隱去姓名寫下自己對那人的了解。
當時三公主在察覺不對後求助先帝並迅速處理了,否則,這個遊戲再繼續下去,很可能也會冒出一個和眾人描述的一模一樣的三公主。
薑遺光沒有說出三公主,隻道這是自己在路上聽過的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後來他把這個鬼收了,那人才沒有被害。聽罷,其他人紛紛道這鏡內鏡外兩件事的確有異曲同工之處。
其中一人猶豫片刻,道:「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這鏡內許多死劫,似乎都著重於一個——替代。」他覷了眼其他人神色,還是把最後兩個字說出口。
「哦?這話怎麽說?」很多人心裏早就猜到了,隻是不肯自己提出,有人肯趟這個雷,他們當然樂意。
薑遺光抬起眼,看他。
他當然也早就意識到這點。
不光是淩燭這次,卷宗裏的許多死劫,包括他自己經歷的不少,鏡內都有惡鬼試圖取代活人一事。淩燭這次隻是更明顯一點罷了。
他想得還更遠些。
自己曾在鏡中見過很可能是自己父母的存在……
姬鉞說,鏡內、鏡外,漸漸分不清了,界限漸漸模糊。
如果把他的意思,再和這人所說結合起來……
鏡內的惡鬼,是否終有一日會從鏡中逃脫,將他們取而代之?
薑遺光張張口,還沒來得及說話,眼前忽然亮起一道金光。
眾目睽睽之下,他突然消失了。
其他人隻是吃驚了一瞬,就開始掰著手指頭算薑遺光這是第幾迴,而後又是羨慕又是欽佩地看著明孤雁把掉落在地的山海鏡收好——淩燭本來想收走,被明孤雁攔住了。
明孤雁臉色永遠如千年不化的冰雪一般冷漠,如果不必要,她永遠不會露出其他表情。這叫其他入鏡人都不太樂意和她打交道——她眼裏就跟沒人似的。
明孤雁收好鏡子,心裏卻在想。
薑遺光消失前,很明顯想要說什麽。
他想到什麽了?他這次死劫,又和什麽有關?會不會也和剛才那人說的,惡鬼想要替代活人?
她的目光不留痕跡地掃過淩燭。
淩家書房裏的密室……裏麵會有什麽?
明孤雁將山海鏡交到近衛手裏,由他們挑選人看管。眼看著這些人急匆匆寫信寫摺子一層層往上報,淩燭也一臉擔憂又高興。明孤雁主動告辭,推辭了近衛的委託。她現在不能惹人注意。
深夜,她確定淩燭睡熟後,再次找上淩家,悄悄潛入。
淩家人口凋敝,夜裏更是寂靜,主子僕人都陷入了沉睡中。明孤雁還不放心,往每間屋裏都吹了一把迷煙,停了半刻鍾後,潛入書房,取下花瓶,將梅花型木雕放在印上,輕輕扭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