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叫白祖望,和白大儒白慎遠不是一支的,但白慎遠的父親和白祖望的爺爺算是關係不錯的堂兄弟。後來分家以後,白慎遠這一支去了京城,他們留在西南老家,兩邊就淡了些。
但不論如何,都姓白,打斷骨頭連著筋,更何況京城那一支並不是不認祖宗了,每年都會送些銀錢用作族裏出息。這邊若有人要去京城辦些什麽事,那邊招待得也很周到。到後來,白慎遠成了帝師,連帶著他們也飛黃騰達,一躍成為當地望族。
白祖望怎麽都沒想到,他們竟會遭此不測。
說了這一茬後,他又指著底下的人讓阿寄來認。
他把自己的七個孩子包括遠嫁的兒女、兒女們的孩子都叫來了,他底下四個弟弟妹妹也叫來了,弟弟妹妹們的孩子也在……所以看起來才有這麽多人。
這些人未必對京城那邊有多麽嚮往,但白祖望發了話,他們總是要來的。想到京城那支給予自家人的方便,又有老太爺領著,不哭也難。
還有些就是為了阿寄而來的了。
原本如果白驥跟著來,這些人自然不敢動心思。但是白驥在路上病逝,隻留下阿寄這麽小個孩子,他能知道什麽?能守的住這麽大家業?
就算阿寄隻帶了從手指頭縫裏漏出的一點,那也不是筆小數目。
薑遺光把他們的小心思看得一清二楚。
阿寄年紀小,雖然聰明,但和這幫人比起來心眼就不夠看了,方才哭過一迴,他以為自己找到了家人,心裏正寬慰。家裏從小也隻會教他要尊敬長輩,不會教他小小年紀就要怎麽分辨長輩是不是有壞心眼,於是很乖巧地問什麽答什麽。
直到有個人甚至直接問起他們帶了多少錢迴來、放在什麽地方,老僕臉一沉,從那個女人手裏接過阿寄,罵道:「虧你們還是長輩,就這麽算計個小孩子?」
那名義上是阿寄舅媽的女人的丈夫當即和踩了尾巴的老鼠一樣跳起來嚷嚷,說他們不過是問問,阿寄一個小孩子不懂管家,正是需要他們這些人幫忙的時候,主人還沒發話一個下人插什麽嘴雲雲。
年紀最大的白祖望一下子訓斥這個,一下指責那個,又要打圓場。但其中一個鬧起來了,其他人自然不肯罷休,他們所有人,都從來沒有見過阿寄,這時卻擺出了親熱又負責的長輩的態度,說要讓阿寄住到他們家去,至於家產,自然會等他懂事後歸還。
阿寄沒有蠢到連這都聽不懂,剛剛還升起的濡慕心思瞬間消失得一幹二淨。他氣得抓著老僕袖子就想把這群人趕出去,被老僕捂著嘴搖搖頭,不讓他喊出聲。
就讓這群人去吵吧,阿寄不能管,也管不了。
一屋子人吵吵不休,幾十口棺材沉默地擺在那兒。
阿寄又氣又急,氣到最後,眼睛瞟到外麵整整齊齊擺放的幾十口棺材,那些仿佛能把他吞噬的巨大的憤怒忽然就消失了,化為滿腔悲哀。
要是堂叔公還活著,他該有多難過?
明明是家人,卻要為了銀錢吵得連血緣都不顧了。不過堂叔公也說過,血緣都是虛的,處的人情才是真的。他初來乍到,憑什麽讓這群人把自己當親人呢?就因為都姓白嗎?
一群人都爭著想帶阿寄住在老宅裏,最好能把阿寄過繼來。尤其是馬上快過年了,要能把這事兒定下,年關時叩拜老祖宗,那其他人誰也說不了嘴。
人多吵架時,就免不了把彼此知道的醃臢事兒抖落出來。尤其是這群人還沾親帶故時,互相知道的醜事就更多了。
薑遺光一直在原地,不過半個多時辰,他已經聽了十幾件家中秘辛。聽來聽去,沒有自己想要的。
沒有宋玨的消息。
分家的人沒有見過她麽?
不應該。
依照母親舊人的說法,自己和她樣貌十分相似,隻要認識他母親的人都能看出兩人的關係。
是因為不熟悉而遺忘了?還是宋玨當年做了偽裝?亦或者……宋玨當年並沒有到白家來?
底下人還在吵。
一個個頭不高,細眉細眼的男人吸引了薑遺光的注意力,他正扯著另一個說自己家中隻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的男人叫罵:「你壞事做盡,缺了陰德,當然不會有兒子,就連女兒也要嫌棄你家的風水呢!」
那人大怒,一拳砸在瘦削男人臉上,那男人抹了把鼻子裏流出的血,更生氣,叫的聲音更尖:「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家二十年前發生的事,害死那麽多人,你們還有臉迴祖宅來?」
薑遺光看了過去。
二十年前?
兩方當家的都打起來了,他們家裏女眷和其他親戚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吵吵打打亂成一鍋粥,抓頭髮的撕衣裳的拳打腳踢的,氣血上頭時長輩喝止也不聽了,很快就有人臉上掛了彩。
爭吵間,薑遺光也聽出了大概。
最先動手那人他成婚早,娶了個比他大八歲,還帶著個隻比他小十歲的兒子的女人。那人父母肯定是不樂意的,但這兒媳婦有錢,在當地頗有名聲,拿了錢也不好說什麽。
這男人倒是真喜歡他妻子,連帶著對便宜兒子也十分疼愛,視如己出。一家三口過得倒也快活,不料後麵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那女人的兒子忽然殺死了家中十來人,包括男人的爹娘、他同母異父的妹妹、來探望女人的姨母和姨母的兒子等。
男人因為在外幹活,僥倖躲過一劫。
但不論如何,都姓白,打斷骨頭連著筋,更何況京城那一支並不是不認祖宗了,每年都會送些銀錢用作族裏出息。這邊若有人要去京城辦些什麽事,那邊招待得也很周到。到後來,白慎遠成了帝師,連帶著他們也飛黃騰達,一躍成為當地望族。
白祖望怎麽都沒想到,他們竟會遭此不測。
說了這一茬後,他又指著底下的人讓阿寄來認。
他把自己的七個孩子包括遠嫁的兒女、兒女們的孩子都叫來了,他底下四個弟弟妹妹也叫來了,弟弟妹妹們的孩子也在……所以看起來才有這麽多人。
這些人未必對京城那邊有多麽嚮往,但白祖望發了話,他們總是要來的。想到京城那支給予自家人的方便,又有老太爺領著,不哭也難。
還有些就是為了阿寄而來的了。
原本如果白驥跟著來,這些人自然不敢動心思。但是白驥在路上病逝,隻留下阿寄這麽小個孩子,他能知道什麽?能守的住這麽大家業?
就算阿寄隻帶了從手指頭縫裏漏出的一點,那也不是筆小數目。
薑遺光把他們的小心思看得一清二楚。
阿寄年紀小,雖然聰明,但和這幫人比起來心眼就不夠看了,方才哭過一迴,他以為自己找到了家人,心裏正寬慰。家裏從小也隻會教他要尊敬長輩,不會教他小小年紀就要怎麽分辨長輩是不是有壞心眼,於是很乖巧地問什麽答什麽。
直到有個人甚至直接問起他們帶了多少錢迴來、放在什麽地方,老僕臉一沉,從那個女人手裏接過阿寄,罵道:「虧你們還是長輩,就這麽算計個小孩子?」
那名義上是阿寄舅媽的女人的丈夫當即和踩了尾巴的老鼠一樣跳起來嚷嚷,說他們不過是問問,阿寄一個小孩子不懂管家,正是需要他們這些人幫忙的時候,主人還沒發話一個下人插什麽嘴雲雲。
年紀最大的白祖望一下子訓斥這個,一下指責那個,又要打圓場。但其中一個鬧起來了,其他人自然不肯罷休,他們所有人,都從來沒有見過阿寄,這時卻擺出了親熱又負責的長輩的態度,說要讓阿寄住到他們家去,至於家產,自然會等他懂事後歸還。
阿寄沒有蠢到連這都聽不懂,剛剛還升起的濡慕心思瞬間消失得一幹二淨。他氣得抓著老僕袖子就想把這群人趕出去,被老僕捂著嘴搖搖頭,不讓他喊出聲。
就讓這群人去吵吧,阿寄不能管,也管不了。
一屋子人吵吵不休,幾十口棺材沉默地擺在那兒。
阿寄又氣又急,氣到最後,眼睛瞟到外麵整整齊齊擺放的幾十口棺材,那些仿佛能把他吞噬的巨大的憤怒忽然就消失了,化為滿腔悲哀。
要是堂叔公還活著,他該有多難過?
明明是家人,卻要為了銀錢吵得連血緣都不顧了。不過堂叔公也說過,血緣都是虛的,處的人情才是真的。他初來乍到,憑什麽讓這群人把自己當親人呢?就因為都姓白嗎?
一群人都爭著想帶阿寄住在老宅裏,最好能把阿寄過繼來。尤其是馬上快過年了,要能把這事兒定下,年關時叩拜老祖宗,那其他人誰也說不了嘴。
人多吵架時,就免不了把彼此知道的醃臢事兒抖落出來。尤其是這群人還沾親帶故時,互相知道的醜事就更多了。
薑遺光一直在原地,不過半個多時辰,他已經聽了十幾件家中秘辛。聽來聽去,沒有自己想要的。
沒有宋玨的消息。
分家的人沒有見過她麽?
不應該。
依照母親舊人的說法,自己和她樣貌十分相似,隻要認識他母親的人都能看出兩人的關係。
是因為不熟悉而遺忘了?還是宋玨當年做了偽裝?亦或者……宋玨當年並沒有到白家來?
底下人還在吵。
一個個頭不高,細眉細眼的男人吸引了薑遺光的注意力,他正扯著另一個說自己家中隻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的男人叫罵:「你壞事做盡,缺了陰德,當然不會有兒子,就連女兒也要嫌棄你家的風水呢!」
那人大怒,一拳砸在瘦削男人臉上,那男人抹了把鼻子裏流出的血,更生氣,叫的聲音更尖:「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家二十年前發生的事,害死那麽多人,你們還有臉迴祖宅來?」
薑遺光看了過去。
二十年前?
兩方當家的都打起來了,他們家裏女眷和其他親戚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吵吵打打亂成一鍋粥,抓頭髮的撕衣裳的拳打腳踢的,氣血上頭時長輩喝止也不聽了,很快就有人臉上掛了彩。
爭吵間,薑遺光也聽出了大概。
最先動手那人他成婚早,娶了個比他大八歲,還帶著個隻比他小十歲的兒子的女人。那人父母肯定是不樂意的,但這兒媳婦有錢,在當地頗有名聲,拿了錢也不好說什麽。
這男人倒是真喜歡他妻子,連帶著對便宜兒子也十分疼愛,視如己出。一家三口過得倒也快活,不料後麵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那女人的兒子忽然殺死了家中十來人,包括男人的爹娘、他同母異父的妹妹、來探望女人的姨母和姨母的兒子等。
男人因為在外幹活,僥倖躲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