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盛世無人問,越是亂世,進展越快。」


    按布渝的說法,陣法一道在周秦時就屬於有很大進展的時代。


    亂世戰國七雄,百家並起,無數人才脫穎而出,李耳、騶衍、騶奭……無數著作問世,《道德經》《鄒子》……


    多年亂世,史無前例的大一統。這份和平並不長久,秦皇為求長生,遍尋方士。煉丹也好風水也好五行八卦也好,這類人才通通搜羅來。要麽煉製丹藥要麽看風水尋龍脈要麽算卦占卜問吉兇,建秦皇陵時更是反覆測算,確定驪山底下有龍脈,才將陵墓修建在此。


    這麽多方士高人湊在一塊兒,能不互相切磋嗎?切磋著切磋著,技藝能不精進嗎?


    他先往大了說,絮絮叨叨半天,總算說明白,秦時的陣法機關因為當時人才多,又是朝廷親督,就算可能不如後世發展得花樣多,也是十分難解的。


    之後他又說,秦朝崇尚水德,陰陽五行中屬水,色玄黑,崇拜玄鳥。所以陵寢中的陣法五行定以水屬為主,金木次之。坎為水,方位之中屬北方,玄鳥當空,所以要破解,最好就是向北、向上走。


    他們剛才落下的地方,已經屬於繞行一圈當中最南端,這樣一來不管他們怎麽走都是往北走,所以他一開始也奇怪為什麽走不出來。


    其他人都糊塗了。


    「那這樣不就走不出去?還是得鑿牆?」他們出發的地方已經在最南端了,既然這兒是個圈,甭管往哪兒不都是往北嗎?這還出不去?


    「不不不。」布渝舉起手指頭搖了搖,「別忘了我們來的時候怎麽來的。」


    他們跟著影子人然後……不對!


    「我們是從下麵往上來的。」也不知道這裏弄了什麽精巧的機關,總之來時上下顛倒了,所以這麽算的話……


    「所以我們剛才一直是從北往南走的!」有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呢,誰能想得到上下顛倒以後方位也要反著算?難怪一直走不出去。


    既然要反著算,南實際為北,北實際為南,他們落下的地方實際上就是最北端。也就是說能離開這條通道的機關就在他們原本落下的地方!


    他們根本沒必要繞一個大圈子!


    一群人簇擁著迴到了剛才他們掉下來的地方,地上積了一堆從上邊掉下來的磚石,沒有動過。舉燈往上看,頂麵的牆被鑿開一個大洞,黑乎乎的看不清裏麵有什麽。


    薑遺光收迴視線,不再去看。


    他們都帶了下地用的傢夥,拿鏟子把地上的雜物全鏟了堆到牆角,再迴過來,看布渝沿著這一小塊地念念叨叨,又是掐指算又是在地上摸,他還帶了個小小的司南,隻是在這裏頭司南的指針亂晃不定,根本辨別不了方位。


    坎為水,主北。玄鳥當空,在上。顛倒過來,便是南端,向下。


    薑遺光就見布渝在地上摸來摸去,身上都蹭滿了灰。其他人留下幾個幫忙打下手出主意,剩下的都坐到一邊休息了,接下來誰知道還要走多遠的路呢?


    布渝在地上不知摸索出了什麽,找到了幾塊磚,又讓人把兩邊牆壁上某幾盞燈轉個方位,再吹熄。


    幾個幫忙打下手的人去了,其他人全都趕緊收拾好東西打成包裹背好抱好,以免等會兒出什麽岔子。


    他們這個準備是對的。


    等那幾個人將燈台一一擰轉後,所有人都聽到了……從四麵八方傳來的嚓嚓聲音。


    越來越大,越來越近……


    再然後,天翻地覆!


    「啊啊啊——」


    「閉嘴,別叫!」


    前邊嚇得叫出聲的趕緊把聲音咽迴去。


    陡然翻滾的地麵讓他們全都措手不及,抱著東西連忙試圖抓住身邊事物以穩定身形,可四周光禿禿的什麽也抓不住。驟然間翻滾的石頭瓦礫又兇狠地倒騰過來,順著翻滾的勢頭狠狠往他們身上砸。


    這條通道——翻了個身!


    頂與底顛倒,通道卡滋卡滋向,翻了個個兒!


    所有人都跟個被小孩子關進竹籠裏翻騰的蛐蛐、大鍋裏被菜鏟子翻炒的菜一樣給整得在半空中倒騰。


    好幾個湊太密集的人都被掉下來的同伴或和碎石給砸中了,捂著胸口喊疼。蔣大夫也被砸得不輕,哆哆嗦嗦被人從地上扶起來。


    還好,隻是整個通道翻轉了一圈,如此一來也有好處,剛才被薑遺光砸開的大洞,方位也從牆頂上轉到了地麵。


    他們可以進去了!


    第416章


    誰也沒想到, 那麽長又開闊的一條地道底下,竟然是一座地宮。


    地道竟然不是直接環在地宮外,而是在這座地宮的頭頂上繞了一圈,這誰能找得到?他們還以為剛才那一圈通道隔著牆裏頭圍著地宮呢, 都想著打破牆找到裏麵去了。


    現在看來當初設計地宮的人實在聰明。就算有進墓的, 闖進來了, 圍著那條道轉上一輩子都不會想到地宮在地道底下。


    不論怎樣,他們都下來了。


    一群人站在地宮門前,竟都有些膽怯, 不敢進去。盡管這扇門看起來沒有什麽特別的——駐守在驪山的人也不是一直在驪山,他們也要經常去其他陵墓看看,也都去過京城,見過莊嚴皇城在太陽下閃光那令人心折的盛景。


    相比起來,眼前這扇玄黑的足有三人高的, 上麵刻著玄鳥和祥雲圖案的大門就顯得很普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鏡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往生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往生闕並收藏鏡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