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淩燭看來,凡事都有風險。他為了家族也為了自己出人頭地才入鏡,他就必然做好赴死的準備。
入朝為官有沒有危險?做生意有沒有危險?當個平民百姓有沒有危險?都有,稍有不慎都是全家一起送命。
這些鬧不平的無非是不肯往這上頭想,怨氣總要找個發泄口才是。
他們也不想想,這麽多年過去,也就出了這麽一樁而已。但要是他們昏了頭被反賊拉攏去,那才是走上絕路。
除此外,淩燭也是來試探的。
他聽說薑遺光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其他入鏡人的父親早早去世,鏡中也現出了父親的模樣,但或許因為他們和生父不熟悉,故而鏡中出現的父親也有些僵硬,不如母親那樣生動。
薑遺光呢?他既然從沒見過生母,鏡裏又怎麽會出現和他母親一樣的人?
要麽他在說謊,他見過自己的母親。要麽……那惡鬼真有奪取魂魄的本事。
試探過後,確定薑遺光什麽也不會做,淩燭就先告退了,臨走前讓他好好養傷,可能還會有人來探望。等病養好了,之後自然會有人帶他去問話。
他們早就挪到了京城中的一處園子裏,園中處處是景。送走淩燭後,薑遺光也不要其他人服侍,自己披了鬥篷推開窗戶,寒風夾著雪粒子唿地往裏吹,暖意一下子全被吹散了。
天空明淨如洗,窗外栽了幾株臘梅,黃花落雪,再遠處假山曲徑,邊上一塊被圍起來冰封住的湖。
大約快過年了,來往僕從穿著艷麗,在園子裏很是顯眼,來來去去,或掃雪,或撒鹽,當中還有一二個近衛打扮的人走動。
已經在京城中了。
從這裏往東邊看,似乎能看見皇城金色屋簷上落的雪。
從他離開,再到迴京,過去了不算太久,但似乎發生了很多事。
他不能問淩燭,淩燭雖對他抱有善意,消息靈通,但從他那裏問了什麽就必須再告訴他一些消息算做交換,而對方又對皇室格外忠誠。以他現在的情形,多說多錯。
飯後,薑遺光叫來一個近衛,問他閆大娘在何處,是否平安,跟隨他去的那幾個近衛又在何處。
那近衛隻知道閆大娘似乎是活下來了,但不知道在什麽地方養傷,其他幾個人就真不知道去哪兒了,聽說還算平安。
「那就好,如此我也放心了。」薑遺光微笑起來。
「對了,明日巳時,會有一位大人來探視。」那近衛臉上露出神往之色,「你好好準備。」
「是誰?」
那近衛不答,隻說等明天就知道了。
下午也有人來探視,都是住在同一個園子裏的,不是近衛,便是入鏡人,大多都沒見過,麵生,來了寒暄兩句放下禮物就走了。
夜裏換了藥,左臉上的傷口已經在結痂,不久就能掉。右邊臉上被磨去的血肉也正在長,估計不出一旬就能恢復原樣,就連頭髮也長了一節指骨長。
這就是入鏡人……
渡過死劫越多,離正常人越遠。怪不得……他們都認為十八重死劫後,就是不老不死,永生不滅。
吹熄燈火,雪光映在窗戶上,明晃晃一片白,致使第二日天亮後也顯得黯淡了幾分,天公不作美,飄來不少烏雲,又過不久,劈裏啪啦下起雨來。
薑遺光被請去一間大院堂屋邊的暖閣裏等待,邊上放了刻漏,水滴聲被外麵雨點完全遮住了。屋裏也點了炭盆,侍奉的僕人將栗子割開一道口後倒進去,滿屋都飄著栗子的甜香。
聽著炭盆裏隱約的劈啪作響,薑遺光一直垂頭看腳尖。
不知等會兒來的是什麽人,今日大雨,他還會來嗎?到時他又會問什麽自己又該怎樣答……
刻漏正好落在巳時,外麵響起了叩門聲,不輕不重正好三下。
薑遺光側頭起身迴以注視——他剛才完全沒聽見腳步聲!
他本以為那人過來怎麽也要帶些僕從,到時叫人通報。誰知他竟就這麽悄無聲息地自己進門來了。
僕從急忙起身去外邊把門打開,少頃,引著一修眉俊目,身披玄黑麵赤紅裏鶴紋鬥篷的人進來,她隨手將鬥篷解了遞給僕人,裏麵又是件天青色箭袖袍子,同樣繡著鶴紋。
做男人打扮,卻是位女子。
女子道出他姓名後,免了見禮,自己上座自個兒倒了茶,等其他人上了點心後退下,她才直白地把自己來意說了。
她也是近衛之一,隻是具體官職、手下勢力、做什麽的一概不提,隻道自己姓鄔,聽說又有人渡過十重死劫,特地來看看,同他道喜。又聽說他同閆大娘習武,送來一把軟劍,說是給他做個趁手的武器。
那軟劍輕薄如綢,劍身呈銀灰色,半個手臂長,並不顯眼,像一條滑溜的灰色的影子在女子手中靈活遊走,停下後,它就像一條灰色的絲帶綿軟垂落,放到薑遺光身前。
「我聽說你從原來黎三娘那裏得了一把軟劍,那把劍和這個是一對,名字仿了商天子三劍的含光、承影。這把名為斂影,你那把原本名叫逐虹。」
薑遺光解下了逐虹劍,一左一右各握一柄,在女子示意下後退兩步,手腕一抖,兩把軟劍便如舞女手中披帛一般靈動地飛舞起來,劍影重重,鋒銳無匹。
但薑遺光並未學過雙劍,他左右手用著同樣的招式,一不留神就會左右互搏,因而隻演示了幾招就停了下來。
入朝為官有沒有危險?做生意有沒有危險?當個平民百姓有沒有危險?都有,稍有不慎都是全家一起送命。
這些鬧不平的無非是不肯往這上頭想,怨氣總要找個發泄口才是。
他們也不想想,這麽多年過去,也就出了這麽一樁而已。但要是他們昏了頭被反賊拉攏去,那才是走上絕路。
除此外,淩燭也是來試探的。
他聽說薑遺光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其他入鏡人的父親早早去世,鏡中也現出了父親的模樣,但或許因為他們和生父不熟悉,故而鏡中出現的父親也有些僵硬,不如母親那樣生動。
薑遺光呢?他既然從沒見過生母,鏡裏又怎麽會出現和他母親一樣的人?
要麽他在說謊,他見過自己的母親。要麽……那惡鬼真有奪取魂魄的本事。
試探過後,確定薑遺光什麽也不會做,淩燭就先告退了,臨走前讓他好好養傷,可能還會有人來探望。等病養好了,之後自然會有人帶他去問話。
他們早就挪到了京城中的一處園子裏,園中處處是景。送走淩燭後,薑遺光也不要其他人服侍,自己披了鬥篷推開窗戶,寒風夾著雪粒子唿地往裏吹,暖意一下子全被吹散了。
天空明淨如洗,窗外栽了幾株臘梅,黃花落雪,再遠處假山曲徑,邊上一塊被圍起來冰封住的湖。
大約快過年了,來往僕從穿著艷麗,在園子裏很是顯眼,來來去去,或掃雪,或撒鹽,當中還有一二個近衛打扮的人走動。
已經在京城中了。
從這裏往東邊看,似乎能看見皇城金色屋簷上落的雪。
從他離開,再到迴京,過去了不算太久,但似乎發生了很多事。
他不能問淩燭,淩燭雖對他抱有善意,消息靈通,但從他那裏問了什麽就必須再告訴他一些消息算做交換,而對方又對皇室格外忠誠。以他現在的情形,多說多錯。
飯後,薑遺光叫來一個近衛,問他閆大娘在何處,是否平安,跟隨他去的那幾個近衛又在何處。
那近衛隻知道閆大娘似乎是活下來了,但不知道在什麽地方養傷,其他幾個人就真不知道去哪兒了,聽說還算平安。
「那就好,如此我也放心了。」薑遺光微笑起來。
「對了,明日巳時,會有一位大人來探視。」那近衛臉上露出神往之色,「你好好準備。」
「是誰?」
那近衛不答,隻說等明天就知道了。
下午也有人來探視,都是住在同一個園子裏的,不是近衛,便是入鏡人,大多都沒見過,麵生,來了寒暄兩句放下禮物就走了。
夜裏換了藥,左臉上的傷口已經在結痂,不久就能掉。右邊臉上被磨去的血肉也正在長,估計不出一旬就能恢復原樣,就連頭髮也長了一節指骨長。
這就是入鏡人……
渡過死劫越多,離正常人越遠。怪不得……他們都認為十八重死劫後,就是不老不死,永生不滅。
吹熄燈火,雪光映在窗戶上,明晃晃一片白,致使第二日天亮後也顯得黯淡了幾分,天公不作美,飄來不少烏雲,又過不久,劈裏啪啦下起雨來。
薑遺光被請去一間大院堂屋邊的暖閣裏等待,邊上放了刻漏,水滴聲被外麵雨點完全遮住了。屋裏也點了炭盆,侍奉的僕人將栗子割開一道口後倒進去,滿屋都飄著栗子的甜香。
聽著炭盆裏隱約的劈啪作響,薑遺光一直垂頭看腳尖。
不知等會兒來的是什麽人,今日大雨,他還會來嗎?到時他又會問什麽自己又該怎樣答……
刻漏正好落在巳時,外麵響起了叩門聲,不輕不重正好三下。
薑遺光側頭起身迴以注視——他剛才完全沒聽見腳步聲!
他本以為那人過來怎麽也要帶些僕從,到時叫人通報。誰知他竟就這麽悄無聲息地自己進門來了。
僕從急忙起身去外邊把門打開,少頃,引著一修眉俊目,身披玄黑麵赤紅裏鶴紋鬥篷的人進來,她隨手將鬥篷解了遞給僕人,裏麵又是件天青色箭袖袍子,同樣繡著鶴紋。
做男人打扮,卻是位女子。
女子道出他姓名後,免了見禮,自己上座自個兒倒了茶,等其他人上了點心後退下,她才直白地把自己來意說了。
她也是近衛之一,隻是具體官職、手下勢力、做什麽的一概不提,隻道自己姓鄔,聽說又有人渡過十重死劫,特地來看看,同他道喜。又聽說他同閆大娘習武,送來一把軟劍,說是給他做個趁手的武器。
那軟劍輕薄如綢,劍身呈銀灰色,半個手臂長,並不顯眼,像一條滑溜的灰色的影子在女子手中靈活遊走,停下後,它就像一條灰色的絲帶綿軟垂落,放到薑遺光身前。
「我聽說你從原來黎三娘那裏得了一把軟劍,那把劍和這個是一對,名字仿了商天子三劍的含光、承影。這把名為斂影,你那把原本名叫逐虹。」
薑遺光解下了逐虹劍,一左一右各握一柄,在女子示意下後退兩步,手腕一抖,兩把軟劍便如舞女手中披帛一般靈動地飛舞起來,劍影重重,鋒銳無匹。
但薑遺光並未學過雙劍,他左右手用著同樣的招式,一不留神就會左右互搏,因而隻演示了幾招就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