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芥想起了薑遺光所說,他在庫房中看到箱子裏的畫卷,每一幅畫卷上都貼了符咒。
而唯獨藏在暗格裏的一幅,符咒被割開。所以……那幅畫才變成了空白嗎?
因為符咒損毀,畫上的亡魂跑了出來,李芥覺得自己摸到了事情的真相。
看來在陸家作亂的,的確是陸寶華的鬼魂無疑了。
李芥很想知道陸寶華的執念是什麽,難不成是那陸老太太的娘家侄子?
可就算是,她侄子不也早就死了嗎?為什麽她還要糾纏不放?甚至要殺掉老太太?
不過李芥也知道和厲鬼是沒有辦法說道理的,鬼與人本就不同,他們覺得天經地義的事,誰知道厲鬼是怎麽想的呢?
這樣看來,老太爺書房中的符咒,很有可能就是他們能脫身的關鍵。
至於那幅空白畫卷……
畫上的鬼已經跑了出來,如果再把畫原樣地畫迴去,會不會能夠重新將鬼封在裏麵?
可現在他們已經沒有多餘的符咒了,天音寺的那位大師也已經去世,不知他有沒有徒弟在世。
想到這兒李芥就坐不住,拔腿往前院去。
沒記錯的話,陸家請來為老太太誦經的那些僧人全都來自天音寺,他可以打聽打聽。同時他也讓小廝去四房把四少爺叫過來,說自己有事相商。
那些和尚們還在露天的大院裏誦經,整整齊齊的木魚敲響,從背後望過去,幾十個光溜溜的腦袋低垂,心無旁騖念誦經文,送老太太往生,聲音齊整、浩大恢宏。
穿過香爐和火盆裏升起的裊裊白煙,李芥來到一眾僧人最前頭。
打頭的是一位看上去年近六旬的老僧,眉目和善,目光悲憫,念一句經,敲一下木魚,手中佛珠轉一轉。
李芥眼熟他,知道他已經在這裏好幾天了,他覺得對方很有些仙風道骨的意味,可再想到這是鏡內,鏡內所有的人或物都是厲鬼的幻境,便很快丟掉了這個念頭。
他雙手合十,向這位大師行禮討教了名號,那位大師道他法號明淨。令李芥欣喜的是,他正好拜在梵慧僧人座下。
李芥便請他單獨一敘。
過不久,薑遺光很快來了,他也從四夫人那兒又挖到了些東西。
棲芳園……過去就是陸寶華的居所。
這個現在用於陸家二十四位姑娘住的大園子,在過去隻給寶華姑娘一人居住。可想而知,陸老太爺爺有多麽疼愛她。
至於後來為什麽讓陸家所有的孫女全部住在棲芳園,又為什麽對她們不聞不問。薑遺光猜想,可能是因為陸家的姑娘們,讓他們想起了當年的寶華姑娘吧?
三人在一間屋裏坐下,李芥不要下人,親自給這位老僧端茶倒水,把自己打聽到的寶華姑娘的事兒說了,想問這位明淨大師再討要幾張符紙。
薑遺光留意到,當李芥說起陸寶華曾為陸老太太的娘家侄子私定終身時,那位老僧的目光瞬間變了變。
似乎很……悲痛?很快又釋然,掩飾住那份悲痛。
他悲痛什麽?這不關他的事才對。
不,不對。
算算年紀,這位僧人正好能對上。他應該……
薑遺光頭一迴打斷李芥,插話問:「這位大師,你可當年可曾聽過陸家的事情?」
老僧的眉毛都發白了,滿是滄桑皺紋的麵上波瀾不驚,先道了聲佛號,才告罪道:「實不相瞞,貧僧入門晚。陸家姑娘事發時,貧僧還未入佛門,實在不太清楚。」
「是嗎?看來是我多心了。」薑遺光嘆息一聲。
「所有人都說姑奶奶不識好歹,哥哥為他定下的親事也要逃,非要挑個混子。可我卻覺得……姑奶奶那麽聰慧的一個人,他又怎麽會真的找一個小混子呢?我實在想不通。」
老僧沉默半晌,繼續說:「話雖如此,可有時,情之一字總能蒙蔽人眼,寶華姑娘涉世不深,看走眼也是在所難免。」
「哦?大師您也認為她真是所託非人?」
老僧花白的眉毛顫了顫:「……是。」
原先薑遺光還不確定,可現在看到了僧人的神情,那幅強掩著巨大悲痛的模樣,他心裏的猜想終於確定下來。
「大師,我曾聽過一句話,出家人不打誑語,您能替我解惑嗎?」薑遺光步步緊逼,「您真的從來沒有聽說過陸家的事情嗎?」
「您既然沒有聽過,又為什麽會覺得姑奶奶是所託非人?看走了眼?」
老僧知道自己說漏嘴,沉默下來,枯瘦的手攥緊佛珠,一言不發。
無言的寂靜蔓延開,李芥也是個聰明人,早在薑遺光反問後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現在看來,眼前這位僧人身份成疑,很有可能就是當年被認為已死的陸老太太娘家侄子!
「我聽說過佛家一些規矩,例如出家人不打誑語,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例如,出家人應當六根清淨,斷絕塵緣。」薑遺光像是自言自語般問道,「大師,你又做到了哪一條呢?」
老僧攥著佛珠的時候攥得更緊,手背上都繃出了青筋。他想反駁,可是卻又無力反駁,酸澀、無奈、痛苦,最後都變為唇邊的一聲長長嘆息。
「你們為什麽能猜出來?你們既是陸家收養的嗣子,才來陸家沒幾天,不應該知道那麽多才是。」
李芥笑道:「話不是這麽說的,大師你既然從陸家出來,就應該知道陸家的事情,陸家過去所有的男丁全部死絕,我們既然作為新被收養的嗣子,又怎麽可能不重視,不打聽?」
而唯獨藏在暗格裏的一幅,符咒被割開。所以……那幅畫才變成了空白嗎?
因為符咒損毀,畫上的亡魂跑了出來,李芥覺得自己摸到了事情的真相。
看來在陸家作亂的,的確是陸寶華的鬼魂無疑了。
李芥很想知道陸寶華的執念是什麽,難不成是那陸老太太的娘家侄子?
可就算是,她侄子不也早就死了嗎?為什麽她還要糾纏不放?甚至要殺掉老太太?
不過李芥也知道和厲鬼是沒有辦法說道理的,鬼與人本就不同,他們覺得天經地義的事,誰知道厲鬼是怎麽想的呢?
這樣看來,老太爺書房中的符咒,很有可能就是他們能脫身的關鍵。
至於那幅空白畫卷……
畫上的鬼已經跑了出來,如果再把畫原樣地畫迴去,會不會能夠重新將鬼封在裏麵?
可現在他們已經沒有多餘的符咒了,天音寺的那位大師也已經去世,不知他有沒有徒弟在世。
想到這兒李芥就坐不住,拔腿往前院去。
沒記錯的話,陸家請來為老太太誦經的那些僧人全都來自天音寺,他可以打聽打聽。同時他也讓小廝去四房把四少爺叫過來,說自己有事相商。
那些和尚們還在露天的大院裏誦經,整整齊齊的木魚敲響,從背後望過去,幾十個光溜溜的腦袋低垂,心無旁騖念誦經文,送老太太往生,聲音齊整、浩大恢宏。
穿過香爐和火盆裏升起的裊裊白煙,李芥來到一眾僧人最前頭。
打頭的是一位看上去年近六旬的老僧,眉目和善,目光悲憫,念一句經,敲一下木魚,手中佛珠轉一轉。
李芥眼熟他,知道他已經在這裏好幾天了,他覺得對方很有些仙風道骨的意味,可再想到這是鏡內,鏡內所有的人或物都是厲鬼的幻境,便很快丟掉了這個念頭。
他雙手合十,向這位大師行禮討教了名號,那位大師道他法號明淨。令李芥欣喜的是,他正好拜在梵慧僧人座下。
李芥便請他單獨一敘。
過不久,薑遺光很快來了,他也從四夫人那兒又挖到了些東西。
棲芳園……過去就是陸寶華的居所。
這個現在用於陸家二十四位姑娘住的大園子,在過去隻給寶華姑娘一人居住。可想而知,陸老太爺爺有多麽疼愛她。
至於後來為什麽讓陸家所有的孫女全部住在棲芳園,又為什麽對她們不聞不問。薑遺光猜想,可能是因為陸家的姑娘們,讓他們想起了當年的寶華姑娘吧?
三人在一間屋裏坐下,李芥不要下人,親自給這位老僧端茶倒水,把自己打聽到的寶華姑娘的事兒說了,想問這位明淨大師再討要幾張符紙。
薑遺光留意到,當李芥說起陸寶華曾為陸老太太的娘家侄子私定終身時,那位老僧的目光瞬間變了變。
似乎很……悲痛?很快又釋然,掩飾住那份悲痛。
他悲痛什麽?這不關他的事才對。
不,不對。
算算年紀,這位僧人正好能對上。他應該……
薑遺光頭一迴打斷李芥,插話問:「這位大師,你可當年可曾聽過陸家的事情?」
老僧的眉毛都發白了,滿是滄桑皺紋的麵上波瀾不驚,先道了聲佛號,才告罪道:「實不相瞞,貧僧入門晚。陸家姑娘事發時,貧僧還未入佛門,實在不太清楚。」
「是嗎?看來是我多心了。」薑遺光嘆息一聲。
「所有人都說姑奶奶不識好歹,哥哥為他定下的親事也要逃,非要挑個混子。可我卻覺得……姑奶奶那麽聰慧的一個人,他又怎麽會真的找一個小混子呢?我實在想不通。」
老僧沉默半晌,繼續說:「話雖如此,可有時,情之一字總能蒙蔽人眼,寶華姑娘涉世不深,看走眼也是在所難免。」
「哦?大師您也認為她真是所託非人?」
老僧花白的眉毛顫了顫:「……是。」
原先薑遺光還不確定,可現在看到了僧人的神情,那幅強掩著巨大悲痛的模樣,他心裏的猜想終於確定下來。
「大師,我曾聽過一句話,出家人不打誑語,您能替我解惑嗎?」薑遺光步步緊逼,「您真的從來沒有聽說過陸家的事情嗎?」
「您既然沒有聽過,又為什麽會覺得姑奶奶是所託非人?看走了眼?」
老僧知道自己說漏嘴,沉默下來,枯瘦的手攥緊佛珠,一言不發。
無言的寂靜蔓延開,李芥也是個聰明人,早在薑遺光反問後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現在看來,眼前這位僧人身份成疑,很有可能就是當年被認為已死的陸老太太娘家侄子!
「我聽說過佛家一些規矩,例如出家人不打誑語,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例如,出家人應當六根清淨,斷絕塵緣。」薑遺光像是自言自語般問道,「大師,你又做到了哪一條呢?」
老僧攥著佛珠的時候攥得更緊,手背上都繃出了青筋。他想反駁,可是卻又無力反駁,酸澀、無奈、痛苦,最後都變為唇邊的一聲長長嘆息。
「你們為什麽能猜出來?你們既是陸家收養的嗣子,才來陸家沒幾天,不應該知道那麽多才是。」
李芥笑道:「話不是這麽說的,大師你既然從陸家出來,就應該知道陸家的事情,陸家過去所有的男丁全部死絕,我們既然作為新被收養的嗣子,又怎麽可能不重視,不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