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沒幾天,棉棉就自己趕車迴去了,不知道去了哪裏。
再過幾天,有人迴村裏出殯,說宋鈺病死了,迴村裏安葬,葉落歸根。
那些人把棺材抬了來,問過墳地位置後就把人埋了,連塊墓碑都沒有。
說著說著,周老婆子就開始抹淚。
她這一輩子也算見多了人,從來沒見過這麽俊又這麽能幹的女娃娃,隻可惜最後也孤零零病死在外頭。她說自己嫁了個好人家,可自己也沒見著她過的日子,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過得好。
薑遺光遞條手帕給她擦淚,安慰道:「不哭了……還好有婆婆您告訴我這些,我該謝謝您才是。」
說罷,他正色後退兩步,恭恭敬敬環手行一禮,唬得周老婆婆連忙從椅背上跳起來,連連擺手說不敢當不敢當。
薑遺光又追問了不少事兒,這才送周老婆婆上樓休息。
他轉頭就和近衛們說要給周老婆婆養老送終。
近衛們就是帶他迴來探親的,其他事兒不管,薑遺光表現得重情義也不錯,再說他花自己的錢給一個老婆子養老,關他們什麽事?沒有人反對。
薑遺光上樓後又安慰周老婆婆,讓她放寬心,不過他母親的事情就不要再和別人說了,誰來問都別提。
他麵上一派雲淡風輕,心裏卻不平靜。
自從被老薑頭領養後,他每年都會被祖父帶去給父母上墳,祖父告訴他他的父母合葬在一處,墳前的墓碑也是兩份的。可為什麽周老婆婆說她的母親死後埋迴了宋家村?
如果真是這樣,他每年祭拜的墳墓裏究竟埋著誰?
他父親留下的找墳,竟是指找他母親的墳嗎?父親也知道她葬迴了宋家村?
以及周老婆子說母親迴去後說自己男人死了,可父親明明是在自己三歲那年去世的,他記得清清楚楚。
父親也不止一次和他提起過,他母親難產去世。
兩方人,到底誰在說謊?
小時候的事情他已記不得太多,他也從來沒見過自己母親,不知道自己和母親的樣貌是否真的相似。不過他能看出,周老婆婆不像是騙人——起碼她認為自己說的是真話。
這樣一來,疑點就更多了。
薑遺光原本提的藉口是迴母親的娘家探親,找找自己外祖家,順便上墳。但現在……他能確定,父親口中的「墳」,就是他母親的墳墓。
近衛們都知道他在柳平城的經歷,有一個甚至陪他去上過墳。要是讓他們看見這裏還有一個墳,說不定會起疑心。
薑遺光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先進莊子再說。
隻是柳大那邊的交涉遇到了困難。
賈大人為單州司馬,他不知怎麽做的,手握大權,上頭的太守竟也奈何不了他。
「聽說是有巡撫在背後撐腰……」
柳大很是生氣。
賈大人本名賈伏源,朝中也有幾個賈家人當官,他知道近衛的厲害,但他不清楚薑遺光是幹什麽的,還以為是某個人買通了近衛讓他們給自己保駕護航。
他也不打算得罪近衛們,隻是想拿捏一二,最好薑遺光能主動送上些孝敬,不然就拖一拖。
畢竟上頭人都忙得很,你一不說為了什麽事,二沒有敲門磚,還是個白身,人家不想見也是情有可原。
柳大生氣的就是這點。
入鏡人身份不能輕易暴露,近衛們在京城中權力大,出京後,要是碰上識相的還好,碰上這種地頭蛇拿捏規矩噁心人的,他們若不聯絡上級一時半會兒還真沒辦法。
不過一個探親而已,還要驚動上官,怎麽想都不值當。更何況他卡著規矩也不能說錯,就算告上去也不能把人捋下來,到時候又得罪人。
薑遺光也不是第一迴碰上這種官了,京城裏的官員大多數都謹言慎行,生怕自己被禦史盯上。一出京城,這些地方官就不一樣,手中有一分權都必須施展出十二分的威勢。
「要送禮就送禮吧。」薑遺光說得輕鬆,他出生入死多次,又救下許多人,攢了不少家當,「就是不知他喜歡什麽。」
像這樣隻是拿捏一二,並不存心為難的還好,挑個貴重物表示態度就行了。
柳大一邊生氣一邊打點,拿銀子買了一對白玉環,一麵貼金穿花屏風,並一些江南絲綢和其他禮物上門去了。
薑遺光則按著周婆婆的話去找自己母親可能賣過書的書鋪。
十多年過去,當年的店鋪有些還在,有些早就沒了,沿著街道走去,每塊磚都帶著歷經久遠的味兒。
薑遺光身邊沒有帶近衛,讓他們自己忙去了,順便想辦法查查本地近衛是否玩忽職守,烏龍山一事也不往上報。
他獨自按照地址找。
周婆婆說的那家書鋪名叫平安書鋪,開在一家書院隔條街不遠處。隻是現在那間書院式微,招不來多少學生,連帶著書鋪也生意慘澹的樣子。
上頭的木牌匾都發黑了,有些裂紋,搖搖欲墜。
薑遺光走進來,掌櫃的隨意吆喝一聲,讓他自己挑,不準碰壞否則賠錢雲雲。
薑遺光在書架邊轉了轉,發現好些書架生了灰,上麵的書胡亂堆放,有些淩亂。
轉了一會兒,繞到櫃檯邊,薑遺光在頭髮花白的掌櫃麵前放下一錠銀子。
「掌櫃的,我想向你打聽一個寫書人,如果掌櫃的還記得,請一定告訴我。」
再過幾天,有人迴村裏出殯,說宋鈺病死了,迴村裏安葬,葉落歸根。
那些人把棺材抬了來,問過墳地位置後就把人埋了,連塊墓碑都沒有。
說著說著,周老婆子就開始抹淚。
她這一輩子也算見多了人,從來沒見過這麽俊又這麽能幹的女娃娃,隻可惜最後也孤零零病死在外頭。她說自己嫁了個好人家,可自己也沒見著她過的日子,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過得好。
薑遺光遞條手帕給她擦淚,安慰道:「不哭了……還好有婆婆您告訴我這些,我該謝謝您才是。」
說罷,他正色後退兩步,恭恭敬敬環手行一禮,唬得周老婆婆連忙從椅背上跳起來,連連擺手說不敢當不敢當。
薑遺光又追問了不少事兒,這才送周老婆婆上樓休息。
他轉頭就和近衛們說要給周老婆婆養老送終。
近衛們就是帶他迴來探親的,其他事兒不管,薑遺光表現得重情義也不錯,再說他花自己的錢給一個老婆子養老,關他們什麽事?沒有人反對。
薑遺光上樓後又安慰周老婆婆,讓她放寬心,不過他母親的事情就不要再和別人說了,誰來問都別提。
他麵上一派雲淡風輕,心裏卻不平靜。
自從被老薑頭領養後,他每年都會被祖父帶去給父母上墳,祖父告訴他他的父母合葬在一處,墳前的墓碑也是兩份的。可為什麽周老婆婆說她的母親死後埋迴了宋家村?
如果真是這樣,他每年祭拜的墳墓裏究竟埋著誰?
他父親留下的找墳,竟是指找他母親的墳嗎?父親也知道她葬迴了宋家村?
以及周老婆子說母親迴去後說自己男人死了,可父親明明是在自己三歲那年去世的,他記得清清楚楚。
父親也不止一次和他提起過,他母親難產去世。
兩方人,到底誰在說謊?
小時候的事情他已記不得太多,他也從來沒見過自己母親,不知道自己和母親的樣貌是否真的相似。不過他能看出,周老婆婆不像是騙人——起碼她認為自己說的是真話。
這樣一來,疑點就更多了。
薑遺光原本提的藉口是迴母親的娘家探親,找找自己外祖家,順便上墳。但現在……他能確定,父親口中的「墳」,就是他母親的墳墓。
近衛們都知道他在柳平城的經歷,有一個甚至陪他去上過墳。要是讓他們看見這裏還有一個墳,說不定會起疑心。
薑遺光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先進莊子再說。
隻是柳大那邊的交涉遇到了困難。
賈大人為單州司馬,他不知怎麽做的,手握大權,上頭的太守竟也奈何不了他。
「聽說是有巡撫在背後撐腰……」
柳大很是生氣。
賈大人本名賈伏源,朝中也有幾個賈家人當官,他知道近衛的厲害,但他不清楚薑遺光是幹什麽的,還以為是某個人買通了近衛讓他們給自己保駕護航。
他也不打算得罪近衛們,隻是想拿捏一二,最好薑遺光能主動送上些孝敬,不然就拖一拖。
畢竟上頭人都忙得很,你一不說為了什麽事,二沒有敲門磚,還是個白身,人家不想見也是情有可原。
柳大生氣的就是這點。
入鏡人身份不能輕易暴露,近衛們在京城中權力大,出京後,要是碰上識相的還好,碰上這種地頭蛇拿捏規矩噁心人的,他們若不聯絡上級一時半會兒還真沒辦法。
不過一個探親而已,還要驚動上官,怎麽想都不值當。更何況他卡著規矩也不能說錯,就算告上去也不能把人捋下來,到時候又得罪人。
薑遺光也不是第一迴碰上這種官了,京城裏的官員大多數都謹言慎行,生怕自己被禦史盯上。一出京城,這些地方官就不一樣,手中有一分權都必須施展出十二分的威勢。
「要送禮就送禮吧。」薑遺光說得輕鬆,他出生入死多次,又救下許多人,攢了不少家當,「就是不知他喜歡什麽。」
像這樣隻是拿捏一二,並不存心為難的還好,挑個貴重物表示態度就行了。
柳大一邊生氣一邊打點,拿銀子買了一對白玉環,一麵貼金穿花屏風,並一些江南絲綢和其他禮物上門去了。
薑遺光則按著周婆婆的話去找自己母親可能賣過書的書鋪。
十多年過去,當年的店鋪有些還在,有些早就沒了,沿著街道走去,每塊磚都帶著歷經久遠的味兒。
薑遺光身邊沒有帶近衛,讓他們自己忙去了,順便想辦法查查本地近衛是否玩忽職守,烏龍山一事也不往上報。
他獨自按照地址找。
周婆婆說的那家書鋪名叫平安書鋪,開在一家書院隔條街不遠處。隻是現在那間書院式微,招不來多少學生,連帶著書鋪也生意慘澹的樣子。
上頭的木牌匾都發黑了,有些裂紋,搖搖欲墜。
薑遺光走進來,掌櫃的隨意吆喝一聲,讓他自己挑,不準碰壞否則賠錢雲雲。
薑遺光在書架邊轉了轉,發現好些書架生了灰,上麵的書胡亂堆放,有些淩亂。
轉了一會兒,繞到櫃檯邊,薑遺光在頭髮花白的掌櫃麵前放下一錠銀子。
「掌櫃的,我想向你打聽一個寫書人,如果掌櫃的還記得,請一定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