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恪發覺一切又變得「正常」以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迴客棧找人。可轉念一想,薑遺光和那些定在原地的人不一樣,他是消失了,如果他現在也有變化,估計不是什麽好事。
再者,就算薑遺光迴來了,他身邊的東西……自己貿然去找,要是不小心說錯什麽話,恐怕也會出事。
這麽想著,黎恪快走幾步,尋了個路邊租的騾車,付錢後讓他拉著自己重新去百花樓。
百花樓裏,其他入鏡人清醒後就被嚇出了一身白毛汗。
他們好好坐著吃酒吃菜,怎麽在裏間的黎恪和芙蓉姑娘就不見了?
該不會是黎恪打聽出來什麽事,然後就……
越想越害怕,更可怕的是他們抬頭一看天,少說過了一個時辰。可他們根本沒感覺!他們以為才過了不到兩刻鍾而已!
再蠢的人也察覺到百花樓有古怪了,黎恪那樣的智者都失蹤了,他們哪裏還敢待?匆匆忙忙就要跑。可芙蓉也不見了,老鴇帶著百花樓裏一眾打手將他們團團圍住,不讓他們走,非要他們交出芙蓉姑娘不可。
黎恪趕過去時,百花樓外麵聚了一大幫抄袖子看熱鬧的閑漢。
他在人群裏看一眼就忍不住搖頭。
這些人實在是……也不知他們到底歷過多少次劫,怎麽還能把幻境裏的「女人」當真?甚至還不好意思同老鴇爭吵。
須知進來以後,裏麵不論男男女女還是老叟稚兒,他們都是假象,都是厲鬼的幻象。沒看見他對那位芙蓉也是毫不手軟嗎?
這樣一批人,又為什麽會和他捲入同一場幻境?來送死的嗎?
商持那邊還在叫嚷,說他們同行的一個人也不見了,就是在百花樓的地界上沒的。他們樓裏肯定有問題,他們要去報官!讓官府來查!
聽商持這麽說,黎恪更不會跑出來拆台,特地後退兩步藏在人堆中偷聽。
芙蓉清醒後,不記得自己先前說過的話。
商持他們呢?還會記得嗎?他們的記憶是否也被篡改過?
為什麽他自己又能保持清醒?他有什麽特別的地方麽?因為他是十重後的死劫更難,還是因為薑遺光的緣故?又或者,他的記憶也被改過?
薑遺光不在客棧,會不會也是和自己一樣的原因?他發現周圍人都靜止不動,所以才跑了?他要跑的話,又會跑到哪裏去?
黎恪冷靜地想:他會去白家嗎?
應該不會,他應該會和自己一樣,找一個人讓他進白家替自己探路。
所以……還是出事了。
就算沒出事,薑遺光也沒辦法幫上忙。
薑遺光知道將離這個故事。所以幻境才要對付他吧?讓他沒法說出口,連動筆寫也做不到。
更何況,要是讓其他人察覺這是他寫的話本,恐怕還要對他不利。
薑遺光坐在黑暗中。
他還沒死。
在他心裏生出「逃跑」心思的下一息,一腳踏空,沒入了客棧地板。
但他沒死,隻是來到了一處完完全全的暗室中。沒有一絲光亮,也沒有一點聲音。
薑遺光試圖說話,聲音如石沉大海,於是他連聲音也發不出來了。
看不見,聽不見,完完全全的漆黑與虛無。他似乎在往下墜落,又好像隻是站在原地。
能把人逼瘋的黑暗……
薑遺光曾聽聞一種酷刑,不打不罵不用刑具,隻要將人關進暗室,不讓他見光,也不讓他聽見聲音,不和人說話,讓那人什麽都做不了。不出幾日,心智再堅定的人都會變成瘋子。
厲鬼想用這個方法來折磨他嗎?
剛冒出這個念頭薑遺光就暗道不好,連忙止住自己的糟糕想法,但人可以控製住自己的動作,卻很難控製住自己在想什麽。
他盡力去想些雜事填充心神,不要去想糟糕事,可他也沒法控製住。越讓自己不要去想,思緒越是止不住地如洪水洶湧,拉也拉不迴來。
*
李芥坐在台下,一個晃神,差點把台上吊死的女鬼看成了沈妍,再細看去,那女鬼臉色慘白如雪,麵目猙獰,和沈妍沒有半分相似。他才稍微放下心來,暗道自己果然是太緊張,多心了。
第二折戲緊鑼密鼓開場了。
第一折戲,平心而論,即便是假的,李芥也忍不住同情那位大小姐,既覺得她蠢笨,又覺得她可憐。
第二折戲卻完全扭轉了他的印象。
戲一開場,穿著書生長袍、頭戴方巾的小生亮嗓開唱。
小生姓白,自幼家境富裕,衣食無憂,卻沒有富家子弟的憊懶性子,反而整日刻苦用功讀書,待長大後好考取功名。
不料十歲那年,白家變故突生。
這位小生的父母在外跑商時,途中遇上暴雨,山塌了,夫妻二人連同商隊都被留在了山中,屍骨無存。
白家自此敗落,重擔都壓在了這年輕人身上。可他前半生都在念書,哪裏懂什麽做生意?不出半年就被各路「親戚」吞了大半家產去,無奈之下,隻得收拾了行囊賣了家宅,迴江南老家讀書。
卻說白家做的是布匹生意,他祖上傳下一種染色法,染出織錦色澤艷麗,如晚霞、如青空。染色之法自是一大機密,白公子也是怕這染色法被外人竊走,才親自迴鄉。
白公子做生意不通,好在他未過門的嶽家並不如何嫌他,時時派人來照顧,生意上也多有提攜。白公子心裏感激,越來越信重那對夫妻,生意上事情大多交給了那對夫妻,自己一心苦讀,隻待將來出人頭地。
再者,就算薑遺光迴來了,他身邊的東西……自己貿然去找,要是不小心說錯什麽話,恐怕也會出事。
這麽想著,黎恪快走幾步,尋了個路邊租的騾車,付錢後讓他拉著自己重新去百花樓。
百花樓裏,其他入鏡人清醒後就被嚇出了一身白毛汗。
他們好好坐著吃酒吃菜,怎麽在裏間的黎恪和芙蓉姑娘就不見了?
該不會是黎恪打聽出來什麽事,然後就……
越想越害怕,更可怕的是他們抬頭一看天,少說過了一個時辰。可他們根本沒感覺!他們以為才過了不到兩刻鍾而已!
再蠢的人也察覺到百花樓有古怪了,黎恪那樣的智者都失蹤了,他們哪裏還敢待?匆匆忙忙就要跑。可芙蓉也不見了,老鴇帶著百花樓裏一眾打手將他們團團圍住,不讓他們走,非要他們交出芙蓉姑娘不可。
黎恪趕過去時,百花樓外麵聚了一大幫抄袖子看熱鬧的閑漢。
他在人群裏看一眼就忍不住搖頭。
這些人實在是……也不知他們到底歷過多少次劫,怎麽還能把幻境裏的「女人」當真?甚至還不好意思同老鴇爭吵。
須知進來以後,裏麵不論男男女女還是老叟稚兒,他們都是假象,都是厲鬼的幻象。沒看見他對那位芙蓉也是毫不手軟嗎?
這樣一批人,又為什麽會和他捲入同一場幻境?來送死的嗎?
商持那邊還在叫嚷,說他們同行的一個人也不見了,就是在百花樓的地界上沒的。他們樓裏肯定有問題,他們要去報官!讓官府來查!
聽商持這麽說,黎恪更不會跑出來拆台,特地後退兩步藏在人堆中偷聽。
芙蓉清醒後,不記得自己先前說過的話。
商持他們呢?還會記得嗎?他們的記憶是否也被篡改過?
為什麽他自己又能保持清醒?他有什麽特別的地方麽?因為他是十重後的死劫更難,還是因為薑遺光的緣故?又或者,他的記憶也被改過?
薑遺光不在客棧,會不會也是和自己一樣的原因?他發現周圍人都靜止不動,所以才跑了?他要跑的話,又會跑到哪裏去?
黎恪冷靜地想:他會去白家嗎?
應該不會,他應該會和自己一樣,找一個人讓他進白家替自己探路。
所以……還是出事了。
就算沒出事,薑遺光也沒辦法幫上忙。
薑遺光知道將離這個故事。所以幻境才要對付他吧?讓他沒法說出口,連動筆寫也做不到。
更何況,要是讓其他人察覺這是他寫的話本,恐怕還要對他不利。
薑遺光坐在黑暗中。
他還沒死。
在他心裏生出「逃跑」心思的下一息,一腳踏空,沒入了客棧地板。
但他沒死,隻是來到了一處完完全全的暗室中。沒有一絲光亮,也沒有一點聲音。
薑遺光試圖說話,聲音如石沉大海,於是他連聲音也發不出來了。
看不見,聽不見,完完全全的漆黑與虛無。他似乎在往下墜落,又好像隻是站在原地。
能把人逼瘋的黑暗……
薑遺光曾聽聞一種酷刑,不打不罵不用刑具,隻要將人關進暗室,不讓他見光,也不讓他聽見聲音,不和人說話,讓那人什麽都做不了。不出幾日,心智再堅定的人都會變成瘋子。
厲鬼想用這個方法來折磨他嗎?
剛冒出這個念頭薑遺光就暗道不好,連忙止住自己的糟糕想法,但人可以控製住自己的動作,卻很難控製住自己在想什麽。
他盡力去想些雜事填充心神,不要去想糟糕事,可他也沒法控製住。越讓自己不要去想,思緒越是止不住地如洪水洶湧,拉也拉不迴來。
*
李芥坐在台下,一個晃神,差點把台上吊死的女鬼看成了沈妍,再細看去,那女鬼臉色慘白如雪,麵目猙獰,和沈妍沒有半分相似。他才稍微放下心來,暗道自己果然是太緊張,多心了。
第二折戲緊鑼密鼓開場了。
第一折戲,平心而論,即便是假的,李芥也忍不住同情那位大小姐,既覺得她蠢笨,又覺得她可憐。
第二折戲卻完全扭轉了他的印象。
戲一開場,穿著書生長袍、頭戴方巾的小生亮嗓開唱。
小生姓白,自幼家境富裕,衣食無憂,卻沒有富家子弟的憊懶性子,反而整日刻苦用功讀書,待長大後好考取功名。
不料十歲那年,白家變故突生。
這位小生的父母在外跑商時,途中遇上暴雨,山塌了,夫妻二人連同商隊都被留在了山中,屍骨無存。
白家自此敗落,重擔都壓在了這年輕人身上。可他前半生都在念書,哪裏懂什麽做生意?不出半年就被各路「親戚」吞了大半家產去,無奈之下,隻得收拾了行囊賣了家宅,迴江南老家讀書。
卻說白家做的是布匹生意,他祖上傳下一種染色法,染出織錦色澤艷麗,如晚霞、如青空。染色之法自是一大機密,白公子也是怕這染色法被外人竊走,才親自迴鄉。
白公子做生意不通,好在他未過門的嶽家並不如何嫌他,時時派人來照顧,生意上也多有提攜。白公子心裏感激,越來越信重那對夫妻,生意上事情大多交給了那對夫妻,自己一心苦讀,隻待將來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