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想往上爬, 就不該在未登頂前先變成孤家寡人。
所以, 他的行為的確受到了不知什麽事物的影響吧?
薑遺光心裏想著。
雨已經停了, 樹木、草地濕漉漉一片,點不著火。
薑遺光找了幾間屋子,搜出他們屋內簡陋的木桌椅, 用刀把桌子腿鋸下,又剝下那些人本就破爛不堪的衣服,撕成條,纏裹在木棍頭上。
隻是,這些人家中沒有找到油。即便想要煉油, 也沒有鍋。這樣做成的火把燒不了太久,但好歹能燒著一陣子。
薑遺光做了幾根「火把」後就停手了。
夜間行路雖不難,可他也需要休息。
每間屋子都很狹小,難以躺人, 薑遺光便沒在裏麵挑, 而是點著火把繼續往前行。
這一片如果專供民或奴隸居住的話,貴族們的房屋不會太遠。等找到了以後, 可以再看看有沒有活口。
天已經完完全全暗了下來,火把微光隻能照亮方寸黑暗,遠處叢生的樹木在夜色中恍若飄搖鬼影, 地麵仍舊帶著雨漬的草地被踩出沙沙聲響。
薑遺光將鏡子扣在掌心, 時不時對著照向自己的眼睛,再照向前方, 以免有鬼怪悄無聲息地迷惑了他的眼睛。
他要找……王宮。
王宮離海邊很遠,少說數十裏路,奇異的是,薑遺光也絲毫沒有和其他人同行的念頭。他現在需要找到一個歇腳的地方,等天亮了,再出發。
不知不覺間,夜裏又下起了雨,和白日不同,夜裏的雨格外小,落在臉上、身上涼涼的,卻也無法讓人忽視。
薑遺光重新撐開傘,火把伸直指向前方,以免將油紙傘燒了。聽著沙沙雨聲,走在一片荒地中,地麵崎嶇,滿是亂石,走著有些費勁,但又走了一段路後,他感覺腳下的路平整了許多,蹲下去細看,這片地明顯被處理過,大石碾碎了,鋪上小石頭,再篩了細土蓋上去,以好讓人行走。
原先環在周圍近一人高的野草也漸漸稀疏起來,顯然是平日有人打理。
薑遺光知道,他已經進入了一些人家的居住範圍。
手中火把忽地亮起一瞬,緊接著又黯淡下去,上麵的布條終於被火燒完了,隻剩下仍舊冒著赤紅火星子的小半截木炭。而在這條路盡頭,亮起了些許微光。
一個身著黑色長衫的女子撐著傘,手裏提了素色長圓燈籠,燈籠上寫了和大梁字不太一樣的文字。她的頭髮披在腦後,用一帶子束著,臉上抹了粉,削去眉毛,隻在額頭處塗了兩筆暈開的形狀,似是效仿唐時麻呂眉。她的步伐邁得細碎,慢慢往薑遺光所在處走來。
她沒有說話,一笑露出口中黑牙,見著陌生人也不害怕,反而更多像是恐懼後見到救兵的欣喜,眼裏還帶著淚。
薑遺光早就用鏡子照過,奇異的是,她並非鬼怪,而是一個活人。
燈籠將她淡淡的影子照在地麵,女子身上傳來活人的溫熱氣。
她很驚喜地說了什麽話,薑遺光聽不懂,搖搖頭,又指向她身後不遠處的宅子。那女子不知想了什麽,更加高興,點頭後欣喜地笑,她似乎以為薑遺光不會說話或是聽不見,便多用手勢,示意對方跟上自己。
而後,她謹慎地走在前麵小半步,用燈籠照亮路。
……
詩織本以為自己再也見不到活人了。
自那長眠詛咒在國中作亂伊始,淺野家便有不少人永遠陷入了沉睡中。即便請了陰陽寮的陰陽師們為亡靈送行,叫他們超脫往生,可他們心中仍不免悲痛欲絕。
以往也有妖邪作亂,可沒有哪一個能和長眠詛咒一般禍亂至此。淺野家家主心生懼意,想起家中逝去的人們又連連懊喪,悲痛幾日後,終於做下決定,帶著家人搬離京都。
可即便如此,長眠詛咒依舊不會停下它的步伐。淺野家上下日日誦經、撒豆驅邪納福,又請了高僧做法畫符,喝符水,依舊無用。起初是淺野家的家奴、家臣們,再後來,便是主家人,一個接一個,終難倖免。
又過了小半個月,終於連她最後一位婢女也倒下了,陷入了夢鄉。
詩織悲痛欲絕,數次要追隨家人離去。她隻覺自己孤身活在世上,還要被不知名鬼怪欺侮,實在可憐。於是這一日,她眼睜睜見長眠的侍女的氣息終於也斷了以後,獨自梳洗打扮,換上黑色喪服,但她不會梳發,隻好隨意係帶於腦後。而後,她撐著傘,提上燈籠,離開了家門。
她知道附近已經無人了。她也清楚,森林中,多半有鬼怪。她倒寧願自己也得上那詛咒,好一睡不醒,或是僥倖,讓她能碰上一兩個心地仁慈的妖怪,能叫她不嚐痛楚地離開世間。
詩織沒想到,自己會碰上一個近乎是山野精怪一般的少年。
她提著燈籠近前去,看見了對方的容貌,亦看清了他腳下的影子。
詩織起初以為他是鬼怪,欣喜之下便不顧一切向他奔來,後發現他原來是人,那欣喜又轉變成了另一種喜悅。
隻是可惜,對方似乎不會說話,自己問他姓名,又問他來處,對方都不開口,隻搖頭。詩織便在心裏想,這樣的一個人,卻不會說話,實在如美玉上的一塊瑕疵,可即便有了瑕疵,美玉也不減半分光華。再想他或許和自己一樣,也是家人離世,悲痛之下來尋求解脫,不免心生同病相憐之意。
詩織心裏百轉千迴,她原要尋死,卻又改了主意。
所以, 他的行為的確受到了不知什麽事物的影響吧?
薑遺光心裏想著。
雨已經停了, 樹木、草地濕漉漉一片,點不著火。
薑遺光找了幾間屋子,搜出他們屋內簡陋的木桌椅, 用刀把桌子腿鋸下,又剝下那些人本就破爛不堪的衣服,撕成條,纏裹在木棍頭上。
隻是,這些人家中沒有找到油。即便想要煉油, 也沒有鍋。這樣做成的火把燒不了太久,但好歹能燒著一陣子。
薑遺光做了幾根「火把」後就停手了。
夜間行路雖不難,可他也需要休息。
每間屋子都很狹小,難以躺人, 薑遺光便沒在裏麵挑, 而是點著火把繼續往前行。
這一片如果專供民或奴隸居住的話,貴族們的房屋不會太遠。等找到了以後, 可以再看看有沒有活口。
天已經完完全全暗了下來,火把微光隻能照亮方寸黑暗,遠處叢生的樹木在夜色中恍若飄搖鬼影, 地麵仍舊帶著雨漬的草地被踩出沙沙聲響。
薑遺光將鏡子扣在掌心, 時不時對著照向自己的眼睛,再照向前方, 以免有鬼怪悄無聲息地迷惑了他的眼睛。
他要找……王宮。
王宮離海邊很遠,少說數十裏路,奇異的是,薑遺光也絲毫沒有和其他人同行的念頭。他現在需要找到一個歇腳的地方,等天亮了,再出發。
不知不覺間,夜裏又下起了雨,和白日不同,夜裏的雨格外小,落在臉上、身上涼涼的,卻也無法讓人忽視。
薑遺光重新撐開傘,火把伸直指向前方,以免將油紙傘燒了。聽著沙沙雨聲,走在一片荒地中,地麵崎嶇,滿是亂石,走著有些費勁,但又走了一段路後,他感覺腳下的路平整了許多,蹲下去細看,這片地明顯被處理過,大石碾碎了,鋪上小石頭,再篩了細土蓋上去,以好讓人行走。
原先環在周圍近一人高的野草也漸漸稀疏起來,顯然是平日有人打理。
薑遺光知道,他已經進入了一些人家的居住範圍。
手中火把忽地亮起一瞬,緊接著又黯淡下去,上麵的布條終於被火燒完了,隻剩下仍舊冒著赤紅火星子的小半截木炭。而在這條路盡頭,亮起了些許微光。
一個身著黑色長衫的女子撐著傘,手裏提了素色長圓燈籠,燈籠上寫了和大梁字不太一樣的文字。她的頭髮披在腦後,用一帶子束著,臉上抹了粉,削去眉毛,隻在額頭處塗了兩筆暈開的形狀,似是效仿唐時麻呂眉。她的步伐邁得細碎,慢慢往薑遺光所在處走來。
她沒有說話,一笑露出口中黑牙,見著陌生人也不害怕,反而更多像是恐懼後見到救兵的欣喜,眼裏還帶著淚。
薑遺光早就用鏡子照過,奇異的是,她並非鬼怪,而是一個活人。
燈籠將她淡淡的影子照在地麵,女子身上傳來活人的溫熱氣。
她很驚喜地說了什麽話,薑遺光聽不懂,搖搖頭,又指向她身後不遠處的宅子。那女子不知想了什麽,更加高興,點頭後欣喜地笑,她似乎以為薑遺光不會說話或是聽不見,便多用手勢,示意對方跟上自己。
而後,她謹慎地走在前麵小半步,用燈籠照亮路。
……
詩織本以為自己再也見不到活人了。
自那長眠詛咒在國中作亂伊始,淺野家便有不少人永遠陷入了沉睡中。即便請了陰陽寮的陰陽師們為亡靈送行,叫他們超脫往生,可他們心中仍不免悲痛欲絕。
以往也有妖邪作亂,可沒有哪一個能和長眠詛咒一般禍亂至此。淺野家家主心生懼意,想起家中逝去的人們又連連懊喪,悲痛幾日後,終於做下決定,帶著家人搬離京都。
可即便如此,長眠詛咒依舊不會停下它的步伐。淺野家上下日日誦經、撒豆驅邪納福,又請了高僧做法畫符,喝符水,依舊無用。起初是淺野家的家奴、家臣們,再後來,便是主家人,一個接一個,終難倖免。
又過了小半個月,終於連她最後一位婢女也倒下了,陷入了夢鄉。
詩織悲痛欲絕,數次要追隨家人離去。她隻覺自己孤身活在世上,還要被不知名鬼怪欺侮,實在可憐。於是這一日,她眼睜睜見長眠的侍女的氣息終於也斷了以後,獨自梳洗打扮,換上黑色喪服,但她不會梳發,隻好隨意係帶於腦後。而後,她撐著傘,提上燈籠,離開了家門。
她知道附近已經無人了。她也清楚,森林中,多半有鬼怪。她倒寧願自己也得上那詛咒,好一睡不醒,或是僥倖,讓她能碰上一兩個心地仁慈的妖怪,能叫她不嚐痛楚地離開世間。
詩織沒想到,自己會碰上一個近乎是山野精怪一般的少年。
她提著燈籠近前去,看見了對方的容貌,亦看清了他腳下的影子。
詩織起初以為他是鬼怪,欣喜之下便不顧一切向他奔來,後發現他原來是人,那欣喜又轉變成了另一種喜悅。
隻是可惜,對方似乎不會說話,自己問他姓名,又問他來處,對方都不開口,隻搖頭。詩織便在心裏想,這樣的一個人,卻不會說話,實在如美玉上的一塊瑕疵,可即便有了瑕疵,美玉也不減半分光華。再想他或許和自己一樣,也是家人離世,悲痛之下來尋求解脫,不免心生同病相憐之意。
詩織心裏百轉千迴,她原要尋死,卻又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