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慢慢落山,在落山前,船隻左右兩邊駛來一些小船。


    說是小船,也不過是和它們現在用的船相比之下小近一半,離岸遠,吃水深,一看就知道船上裝了不少東西。


    他們要下去,分散開,乘這些小船去倭國。到時候再來此地中轉,一併乘坐大船迴大梁。


    入鏡人們便跟著近衛下了大船,再登上小船。近衛和船夫們也一併分了五批,連同一些大梁士兵們一塊上去。


    期間,那些高句麗人一直用渴望的眼神看著他們,叫他們覺得很不舒服,瞪迴去後,那些人就畏畏縮縮低下頭,不敢多看。


    直到小船上載滿了人,晃晃悠悠往外駛,他們才敢重新抬頭,卻很快又被大梁士兵們趕走了,生怕他們破壞大梁船隻。


    「從這裏去倭國,大約要七八日,快些就五六日。小船要慢一些,耗時久。但好在這片海域向來風平浪靜,大家且耐心些。」近衛道。


    和一開始被「騙」上船相比,入鏡人們都平靜了許多,各自散開忙自己的事去。


    薑遺光自己坐在角落裏,不說話也不動,看著遠方,每日如此。


    他看著看著,腦海裏久違地一陣刺痛。


    海上不知何時起生了迷霧,叫船上人都有些慌。


    舉目望去,皆是白茫茫一片,什麽也看不見。薑遺光忍著那股刺痛到船邊往外看,在迷霧中,他竟漸漸看出了一些島嶼的影子。


    很多很多島嶼,茫茫白霧中若隱若現看不真切。


    倭國……到了麽?


    也不像倭國,不是說要好幾日嗎?


    不光是他,其他人也看見了迷霧中的島嶼,船隻立刻調轉方向,往島上去。


    但奇怪的是,不論船開得多快,島嶼始終和他們隔著不遠不近的距離。看似近在咫尺,卻怎麽也到不了。


    冷硬海風吹過,不過半刻鍾便將迷霧吹散,待迷霧散去後,薑遺光腦海裏的疼痛驟然消失。


    此時,其餘人皆譁然。


    眼前隻有一片海,哪裏還有半點島嶼的影子?


    第243章


    海上有仙山, 山中有仙人。


    仙人贈仙藥,予帝王長生。


    船上有人想起了這句打油詩,一時間真以為自己看見了仙山,還沒來得及叫呢, 仙山就消失了, 那群人不免悵然若失。


    「真是仙山?」


    「不過蜃景, 也能叫仙山麽?」


    有人信,有人不信。還有些更關心何時到倭國,問過後, 船夫辨認過方位,答還有三四日就能到。


    仙山出現得快,消失得也快,反而給那群人心裏留下了深深一道烙印,四下議論紛紛。


    小船上入鏡人少些, 大多都是近衛兼船夫、侍從,無形中讓那些入鏡人們聚到了一起,談論時有人把薑遺光也拉上了。


    大夥兒都看過卷宗,彼此報過姓名後, 也知道各自表現如何。薑遺光渡過的每一重死劫幾乎都是靠他自己解開, 實在令人驚艷。可真與對方談話,才發覺這人心情實在古怪, 無論怎麽說怎麽問,對方都沒動靜,問著能答的, 就迴答一兩句話, 不想說,就不說話不動彈, 活像個泥人偶。


    要說他瞧不上人吧,也不像,那幾個人自認為看人還算準,這人隻是性情怪而已。


    有人就是天生不愛和人說話,你叫他多開幾句口反而得罪人,也因此,漸漸沒人和薑遺光說話了。


    他好像被眾人一致遺忘在角落。


    小船上有個入鏡人,名叫甄廣生,農戶出身,沒有字,自己給自己起了個字,曰壽熙。甄壽熙覺著自己這雙招子看人還算厲害。他瞧著薑遺光,覺得他並不像自己在卷宗裏看到的那人一樣。


    卷宗裏,他話也挺多啊,別人說話也不會故意不搭理。這是碰上了什麽事兒?


    甄壽熙有心試探,可薑遺光仍舊不理人,不說不動,眼珠子都少轉動。


    他借著經過刻意往他身上潑了點水,嬉皮笑臉試圖惹怒他,薑遺光瞧著不知有沒有生氣,麵無表情走了,可在走遠後,卻迴頭看了他一眼。


    這一眼竟叫他打了個抖,立刻歇了心思,再不敢故意試探。


    四日後,已經能見到海中淺淺一層虛影,連綿山脈起伏。


    這叫已經看膩大海景象、吃膩了魚蝦的船上眾人都很是高興。然而船員說還不能立刻上岸,這兒是島的最南邊,得從南邊往北走,沿岸繞上島的東邊,倭國的國王才遷都過去,從那兒上島更近些。


    於是他們又不得不按捺住急切心思,看著船隻繞著彎彎曲曲的海岸,經過最南端,沿岸北上。


    和高句麗有些區別,倭國所在島上樹木鬱鬱蔥蔥,茂密非常,幾乎瞧不見人影子,也無人接應。


    近衛解釋道:「高句麗那邊也派了幾個入鏡人,暫時守著了,隻是這島上兇險,暫時隻派了幾個人過來守邊,再叫我們來探探。」


    換句話說,倭國大梁軍隊要等他們掃清障礙後才能到。


    說著,趁船漸漸靠岸的時機,近衛又重申了幾遍在船上定下的規則。


    例如,他們同坐一船,便被劃為一隊,留一人和四五侍衛在船上。其餘人皆下船,按年齡排列序,一旦他們當中有人出事,或見到了倭國中需要拔除邪祟之人,便按照年齡排序來收鬼,誰也不準推脫。


    眾人皆答應下來,都不必互相告誡,大夥全是從生死邊緣中掙紮出來的,誰也不會沒腦子到在這個時候發生糾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鏡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往生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往生闕並收藏鏡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