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遺光要是因為這種可笑的理由喪命,她不介意殺官。
縣令再扭頭一看,九公子、黎恪,乃至看上去最溫柔的蘭姑娘麵上亦帶了兇煞之氣。
無人救他。
所有人都想殺他。
燭光幽幽,照得他們眼中森冷殺意更濃,好像已經在看一個死人。
「是,是……下官明白,下官一定派人去找……一定……」縣令忙不迭答應下來,完完全全真心實意。
他知道,這幾個人,是真的敢弄死他的。
謝文諍扭過頭去,權當自己沒看見這一幕。
陛下可是說了,不必管這幾人,反而要聽從姬鉞調遣。他說要做什麽,那就去做。
更何況,要不是這縣令自作聰明,哪裏會惹出這種事?
……
當天,黎三娘並一二近衛,十來兵馬,折返去追白大儒。
黎恪和蘭姑不能長九行路,否則也跟了去。
三娘他們騎的都是快馬,策馬者都是些好手,日夜兼程,很快就尋到了白大儒蹤跡。
那地縣令給他們指了方位,又道,往北走不遠處有赤月教餘孽猖獗,叫他們小心些。他已經稟報了上官,上官再遞摺子上達天聽,如果他們不著急,可以等陛下派兵剿匪後再走。
聽到赤月教這個名字,三娘的臉色就不太好看。
怎麽又是赤月教?這些個陰魂不散的傢夥,到哪兒都有他們。
謝大人也提醒過,赤月教餘孽沒有剿滅,原來是跑到這兒來了。
如果隻是薑遺光一個人,黎三娘相信他總有辦法逃走,可要是他一直在鏡中,被稀裏糊塗帶上山怎麽辦?他一個人可怎麽從那山寨裏出來?
「也罷,告訴我在什麽地方就好。」黎三娘道,「我一個人過去,先探探他們的虛實,攪亂這山上動靜,你們到時再來接應。」
跟隨她來的人們都知道些什麽,知曉這幾人有些神異之處,答應下來。
十幾人護送著黎三娘,一路走一路問,總算找到了地方。
一處群山,外頭看上去碧綠蔥蘢。
其他人看不出來,黎三娘一靠近,便感受到了這地方的詭異之處。
山下的荊棘、綠樹、野草,太過茂密了,茂密得讓人感覺心中發寒。
從大山中流出的泉水也有些怪異,隱約帶了些甜爛的腐臭味。
張成誌掬了捧水要喝,順帶抹抹臉,黎三娘連忙攔住他:「別喝,這水估計有問題。」
張成誌立刻甩了手,連忙在自己身上擦幹淨:「三娘,什麽問題,該不會又是那些東西吧?」
「估計是。」她道,「善多可能就在這附近。」
山海鏡所在處,陰氣聚集,要是鏡主人不在,鏡子靠近了生人,更是容易生出事端來。
黎三娘起初疑心薑遺光現在還沒有出鏡,可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再怎麽樣……那死劫也不至於要花這麽長時間。
現在,看到這山中詭異,她反而鬆了口氣。
不會錯的,赤月教的人如果真在這山中,薑遺光一時半會兒出不去,他一定會想辦法引來詭異,讓厲鬼和赤月教相鬥,自己再找時機離開。
她猜的既對,也不對。
薑遺光此刻的確坐在樹上,開始念念叨叨。
他聽了白冠文的故事後,決定再說個故事,把鬼引來,最好弄得大亂一場,他再帶白冠文逃跑。
但白冠文的老僕死去,其頭顱鮮血又因沾上山海鏡而變成厲鬼一事,薑遺光就不知道了。
山間清泉不斷將死人腥臭的血流送到山頭,沾在人衣服上,碰在人臉上,被人喝下肚去……
沒有人察覺不對,隻覺得這泉水比江水還要清甜幾分。
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會在這短短一段時間內變得古怪、扭曲,再是生病、狂躁、有些會重病而死。
群山外,黎三娘道:「你們先迴去吧,在附近鎮上等我,馬也不必留給我,以免引起那幫反賊注意。」
她知道一些法子,隻是這辦法用出來,有違天和,且多少會不分敵我地傷害周圍人。
不過……麵對這幫反賊,她可沒那麽多耐心。
張成誌等人確定方位後,騎著馬離開了。黎三娘又在原地等了很久,到聽不見馬啼聲後又等了約莫一刻鍾,才從衣襟內取出那麵小小銅鏡。
她靠坐在一棵樹下,在自己周圍一圈撒上藥粉,好驅蟲、驅蛇,一切做完後,才將銅鏡照向自己。
光亮鏡麵照出黎三娘的臉,格外清晰。
黎三娘隻靜靜地看著鏡子。不說,不動,不喜,不怒,像一尊人偶,靜靜看著鏡中的自己。
良久,她閉上了眼睛。
銅鏡依舊照出她閉眼的模樣,清晰得毫髮可見。
似乎沒有異樣。
可黎三娘聽見了。
她聽見有濕冷的風從不遠處吹來,那風簌簌的、涼涼的,圍在她身邊打轉。她聽到了一些古怪的聲音,那聲音絕不可能是山中任何一隻生靈發出的,很難去形容那是什麽聲響,隻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她感到有什麽東西在不斷地接近自己,不止一個,有很多很多,一直在不斷的往這邊湊近來,在遠處瞪著她。
死死的、直勾勾地盯著她看,目光怨毒、陰冷。
她還是沒有睜眼。
她聽到了鳥叫,那清脆的鳥鳴聲在她周圍響起,不斷圍著她打轉兒。
縣令再扭頭一看,九公子、黎恪,乃至看上去最溫柔的蘭姑娘麵上亦帶了兇煞之氣。
無人救他。
所有人都想殺他。
燭光幽幽,照得他們眼中森冷殺意更濃,好像已經在看一個死人。
「是,是……下官明白,下官一定派人去找……一定……」縣令忙不迭答應下來,完完全全真心實意。
他知道,這幾個人,是真的敢弄死他的。
謝文諍扭過頭去,權當自己沒看見這一幕。
陛下可是說了,不必管這幾人,反而要聽從姬鉞調遣。他說要做什麽,那就去做。
更何況,要不是這縣令自作聰明,哪裏會惹出這種事?
……
當天,黎三娘並一二近衛,十來兵馬,折返去追白大儒。
黎恪和蘭姑不能長九行路,否則也跟了去。
三娘他們騎的都是快馬,策馬者都是些好手,日夜兼程,很快就尋到了白大儒蹤跡。
那地縣令給他們指了方位,又道,往北走不遠處有赤月教餘孽猖獗,叫他們小心些。他已經稟報了上官,上官再遞摺子上達天聽,如果他們不著急,可以等陛下派兵剿匪後再走。
聽到赤月教這個名字,三娘的臉色就不太好看。
怎麽又是赤月教?這些個陰魂不散的傢夥,到哪兒都有他們。
謝大人也提醒過,赤月教餘孽沒有剿滅,原來是跑到這兒來了。
如果隻是薑遺光一個人,黎三娘相信他總有辦法逃走,可要是他一直在鏡中,被稀裏糊塗帶上山怎麽辦?他一個人可怎麽從那山寨裏出來?
「也罷,告訴我在什麽地方就好。」黎三娘道,「我一個人過去,先探探他們的虛實,攪亂這山上動靜,你們到時再來接應。」
跟隨她來的人們都知道些什麽,知曉這幾人有些神異之處,答應下來。
十幾人護送著黎三娘,一路走一路問,總算找到了地方。
一處群山,外頭看上去碧綠蔥蘢。
其他人看不出來,黎三娘一靠近,便感受到了這地方的詭異之處。
山下的荊棘、綠樹、野草,太過茂密了,茂密得讓人感覺心中發寒。
從大山中流出的泉水也有些怪異,隱約帶了些甜爛的腐臭味。
張成誌掬了捧水要喝,順帶抹抹臉,黎三娘連忙攔住他:「別喝,這水估計有問題。」
張成誌立刻甩了手,連忙在自己身上擦幹淨:「三娘,什麽問題,該不會又是那些東西吧?」
「估計是。」她道,「善多可能就在這附近。」
山海鏡所在處,陰氣聚集,要是鏡主人不在,鏡子靠近了生人,更是容易生出事端來。
黎三娘起初疑心薑遺光現在還沒有出鏡,可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再怎麽樣……那死劫也不至於要花這麽長時間。
現在,看到這山中詭異,她反而鬆了口氣。
不會錯的,赤月教的人如果真在這山中,薑遺光一時半會兒出不去,他一定會想辦法引來詭異,讓厲鬼和赤月教相鬥,自己再找時機離開。
她猜的既對,也不對。
薑遺光此刻的確坐在樹上,開始念念叨叨。
他聽了白冠文的故事後,決定再說個故事,把鬼引來,最好弄得大亂一場,他再帶白冠文逃跑。
但白冠文的老僕死去,其頭顱鮮血又因沾上山海鏡而變成厲鬼一事,薑遺光就不知道了。
山間清泉不斷將死人腥臭的血流送到山頭,沾在人衣服上,碰在人臉上,被人喝下肚去……
沒有人察覺不對,隻覺得這泉水比江水還要清甜幾分。
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會在這短短一段時間內變得古怪、扭曲,再是生病、狂躁、有些會重病而死。
群山外,黎三娘道:「你們先迴去吧,在附近鎮上等我,馬也不必留給我,以免引起那幫反賊注意。」
她知道一些法子,隻是這辦法用出來,有違天和,且多少會不分敵我地傷害周圍人。
不過……麵對這幫反賊,她可沒那麽多耐心。
張成誌等人確定方位後,騎著馬離開了。黎三娘又在原地等了很久,到聽不見馬啼聲後又等了約莫一刻鍾,才從衣襟內取出那麵小小銅鏡。
她靠坐在一棵樹下,在自己周圍一圈撒上藥粉,好驅蟲、驅蛇,一切做完後,才將銅鏡照向自己。
光亮鏡麵照出黎三娘的臉,格外清晰。
黎三娘隻靜靜地看著鏡子。不說,不動,不喜,不怒,像一尊人偶,靜靜看著鏡中的自己。
良久,她閉上了眼睛。
銅鏡依舊照出她閉眼的模樣,清晰得毫髮可見。
似乎沒有異樣。
可黎三娘聽見了。
她聽見有濕冷的風從不遠處吹來,那風簌簌的、涼涼的,圍在她身邊打轉。她聽到了一些古怪的聲音,那聲音絕不可能是山中任何一隻生靈發出的,很難去形容那是什麽聲響,隻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她感到有什麽東西在不斷地接近自己,不止一個,有很多很多,一直在不斷的往這邊湊近來,在遠處瞪著她。
死死的、直勾勾地盯著她看,目光怨毒、陰冷。
她還是沒有睜眼。
她聽到了鳥叫,那清脆的鳥鳴聲在她周圍響起,不斷圍著她打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