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三娘暗地裏瞪一眼九公子。
薑遺光這才開口:「收到信前,我聽到船上有一個船夫,也有相似經歷。」
「他說,自己曾在出海時聽見了大海的聲音,而江海裏傳來的不是別的聲音,正是他自己的唿喊。」
「他在叫自己離開。」
蘭姑才撕碎信紙的手一僵,旋即緩緩笑道:「善多,你就不必操心此事了。」
「信,我撕了。即便有鬼怪要來找,那也是來尋我。」蘭姑溫溫柔柔一笑,「你記著,有山海鏡在,隻要端正本心,不受迷惑,一切邪祟不得近身。」
薑遺光默了默,抬眼看幾人,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緩緩躬身,雙手合揖行一禮:「受教了。」
無親無故,為什麽要教自己?
薑遺光不大明白。
蘭姑笑著受了一禮,連忙把人拉起:「不妨事,迴去休息就好,夜裏才——」
話音剛落,蘭姑腳下一個趔趄,薑遺光立刻把人扶住。
黎三娘和九公子都有武藝在身,大浪中站穩了身子,黎恪就被倒黴地摔倒在地,薑遺光眼疾手快,一手拉著蘭姑把她往座椅上一放,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拽住了倒在地上即將被甩到牆角的黎恪。
窗戶大開著,都不必出去看,幾人已知道了是怎麽一迴事。
一道大浪後,又是一重比一重高的浪花,青天白日下無端翻起的巨浪,高高拋到近半空中,再猛地落下——
船身翻騰更厲害,叫人以為這船幾乎要翻了。
「突然這麽大的風浪?怎麽會?」黎三娘撐著桌子,不可置信,麵上難掩憂色。
桌上紙團、筆墨、茶壺杯盞等全甩到了地上,一艘船好似被人拿捏起左右上下翻搖,裏頭的人也叫苦不迭。
鬧騰中,竟還有咚咚急促敲門聲作響。
離門最近的九公子拉開門,門外一個船夫扒著門外柱子不讓自己被甩出去。他大聲喊:「幾位貴人,前麵就是禹杭了——」
「再有兩刻鍾左右,就到禹杭了——」
船夫氣喘籲籲站穩了,孰料,下一瞬他就被一個沖刷在甲板上的大浪沖了出去。更多的水從門口灌了進來,九公子眼疾手快合上門,窗戶卻被衝破了些,好歹這一道浪過去了,勢頭和緩幾分。
九公子愕然,冷下臉迴頭,麵上是從未有過的嚴肅神情。
「善多,你剛才進來的時候,甲板上有多少人?」
薑遺光略一迴憶:「我所見,共六十八人。」
九公子深深吸了口氣,道:「這二層閣樓上也不安全,我們還是下去,到甲板下的艙房內。」
大浪來的又急又快,好似晴空當中一道驚雷,誰也反應不過來,按薑善多所說,能剩下一半人已是萬幸。
幾人都沒意見,黎三娘死死抓著趔趄行步的蘭姑,薑遺光拽住黎恪,步伐不穩地往樓下走。
閣樓和船內艙自有扶梯相連,幾人扒著扶梯往下走,總算安心些,有不少滿身狼狽濕淋淋的船夫、士兵往裏跑。
一邊跑一邊哭喊,剛才不少人猝不及防下直接被沖走了。風浪聲已經大到能撐破人的耳多,他們的叫喊聲更是穿透宏渾浪濤,刺耳嘹亮地交織在一起。
聽得最多的一道聲音,依舊是嚷嚷著喊海娘子發怒了。
要是再不能讓海娘子憤怒平息,他們整條船上的人命都會葬送在此。
「什麽狗屁海娘子!」黎三娘低罵一句。
一窩蜂往下湧去的船夫士兵們群龍無首,傳旨太監擠在裏頭也沒個主意,尖著嗓子叫:「不要慌,吵什麽?」
幾個小太監輪流隨身帶著明黃聖旨,匣子背在背上,一刻不敢離開。此刻他們卸下抱在了身前,往人群中擠:「你們的百戶老爺呢?他去哪了?」
一道聲音悲愴著迴答他:「周百戶剛才被浪捲走了。」
驀地,當中一道人影倒下去,頭顱骨碌碌滾地,血濺三尺高。
正是方才大叫著惹怒海娘子的一人,聲音極響,吵得人幾乎發瘋。
九公子森冷的聲音突兀地插進來:「誰再多說一句,有如此人。」
一片亂糟糟終於安靜下來。
有人咽了口唾沫,終於想起了身份尊卑,想起了這些時日和自己等人和平相處的人的真實身份。
「九,九公子饒命……」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很快,許多人在晃蕩中跪成一片。九公子提刀,指向第一個跪下的人:「其他人不必再吵,百戶既死,你就是新的百戶,他們交給你,可能做到?」
新上任的百戶正是那位給薑遺光說閩省紙紮故事的紅黑臉大漢,他上午才小小地出了風頭,這會兒又被臨危奉命為百戶,叫其他人嫉妒也沒奈何。
誰叫他們沒對方會拍馬屁呢。
臨時把這些士兵整頓過後,九公子臉色才好轉下來。
驀地,船身又是猛地一顫,發出重重聲響。
似乎是什麽重物落到了船上。
九公子示意幾人繩索綁在一塊兒,出去看看。那幾人一手拉一手,小心翼翼往外挪。
可能什麽消息也沒有,可能那不過是落在一塊船上的石頭。過了好一會兒,那群人才從濕淋淋變得更加濕淋淋迴來,眼裏滿是不解。
「甲板上,有個這麽大的蚌。」其中一人張開雙臂比劃了一下,「很大,我一雙手都抱不過來。」
薑遺光這才開口:「收到信前,我聽到船上有一個船夫,也有相似經歷。」
「他說,自己曾在出海時聽見了大海的聲音,而江海裏傳來的不是別的聲音,正是他自己的唿喊。」
「他在叫自己離開。」
蘭姑才撕碎信紙的手一僵,旋即緩緩笑道:「善多,你就不必操心此事了。」
「信,我撕了。即便有鬼怪要來找,那也是來尋我。」蘭姑溫溫柔柔一笑,「你記著,有山海鏡在,隻要端正本心,不受迷惑,一切邪祟不得近身。」
薑遺光默了默,抬眼看幾人,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緩緩躬身,雙手合揖行一禮:「受教了。」
無親無故,為什麽要教自己?
薑遺光不大明白。
蘭姑笑著受了一禮,連忙把人拉起:「不妨事,迴去休息就好,夜裏才——」
話音剛落,蘭姑腳下一個趔趄,薑遺光立刻把人扶住。
黎三娘和九公子都有武藝在身,大浪中站穩了身子,黎恪就被倒黴地摔倒在地,薑遺光眼疾手快,一手拉著蘭姑把她往座椅上一放,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拽住了倒在地上即將被甩到牆角的黎恪。
窗戶大開著,都不必出去看,幾人已知道了是怎麽一迴事。
一道大浪後,又是一重比一重高的浪花,青天白日下無端翻起的巨浪,高高拋到近半空中,再猛地落下——
船身翻騰更厲害,叫人以為這船幾乎要翻了。
「突然這麽大的風浪?怎麽會?」黎三娘撐著桌子,不可置信,麵上難掩憂色。
桌上紙團、筆墨、茶壺杯盞等全甩到了地上,一艘船好似被人拿捏起左右上下翻搖,裏頭的人也叫苦不迭。
鬧騰中,竟還有咚咚急促敲門聲作響。
離門最近的九公子拉開門,門外一個船夫扒著門外柱子不讓自己被甩出去。他大聲喊:「幾位貴人,前麵就是禹杭了——」
「再有兩刻鍾左右,就到禹杭了——」
船夫氣喘籲籲站穩了,孰料,下一瞬他就被一個沖刷在甲板上的大浪沖了出去。更多的水從門口灌了進來,九公子眼疾手快合上門,窗戶卻被衝破了些,好歹這一道浪過去了,勢頭和緩幾分。
九公子愕然,冷下臉迴頭,麵上是從未有過的嚴肅神情。
「善多,你剛才進來的時候,甲板上有多少人?」
薑遺光略一迴憶:「我所見,共六十八人。」
九公子深深吸了口氣,道:「這二層閣樓上也不安全,我們還是下去,到甲板下的艙房內。」
大浪來的又急又快,好似晴空當中一道驚雷,誰也反應不過來,按薑善多所說,能剩下一半人已是萬幸。
幾人都沒意見,黎三娘死死抓著趔趄行步的蘭姑,薑遺光拽住黎恪,步伐不穩地往樓下走。
閣樓和船內艙自有扶梯相連,幾人扒著扶梯往下走,總算安心些,有不少滿身狼狽濕淋淋的船夫、士兵往裏跑。
一邊跑一邊哭喊,剛才不少人猝不及防下直接被沖走了。風浪聲已經大到能撐破人的耳多,他們的叫喊聲更是穿透宏渾浪濤,刺耳嘹亮地交織在一起。
聽得最多的一道聲音,依舊是嚷嚷著喊海娘子發怒了。
要是再不能讓海娘子憤怒平息,他們整條船上的人命都會葬送在此。
「什麽狗屁海娘子!」黎三娘低罵一句。
一窩蜂往下湧去的船夫士兵們群龍無首,傳旨太監擠在裏頭也沒個主意,尖著嗓子叫:「不要慌,吵什麽?」
幾個小太監輪流隨身帶著明黃聖旨,匣子背在背上,一刻不敢離開。此刻他們卸下抱在了身前,往人群中擠:「你們的百戶老爺呢?他去哪了?」
一道聲音悲愴著迴答他:「周百戶剛才被浪捲走了。」
驀地,當中一道人影倒下去,頭顱骨碌碌滾地,血濺三尺高。
正是方才大叫著惹怒海娘子的一人,聲音極響,吵得人幾乎發瘋。
九公子森冷的聲音突兀地插進來:「誰再多說一句,有如此人。」
一片亂糟糟終於安靜下來。
有人咽了口唾沫,終於想起了身份尊卑,想起了這些時日和自己等人和平相處的人的真實身份。
「九,九公子饒命……」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很快,許多人在晃蕩中跪成一片。九公子提刀,指向第一個跪下的人:「其他人不必再吵,百戶既死,你就是新的百戶,他們交給你,可能做到?」
新上任的百戶正是那位給薑遺光說閩省紙紮故事的紅黑臉大漢,他上午才小小地出了風頭,這會兒又被臨危奉命為百戶,叫其他人嫉妒也沒奈何。
誰叫他們沒對方會拍馬屁呢。
臨時把這些士兵整頓過後,九公子臉色才好轉下來。
驀地,船身又是猛地一顫,發出重重聲響。
似乎是什麽重物落到了船上。
九公子示意幾人繩索綁在一塊兒,出去看看。那幾人一手拉一手,小心翼翼往外挪。
可能什麽消息也沒有,可能那不過是落在一塊船上的石頭。過了好一會兒,那群人才從濕淋淋變得更加濕淋淋迴來,眼裏滿是不解。
「甲板上,有個這麽大的蚌。」其中一人張開雙臂比劃了一下,「很大,我一雙手都抱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