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以真主之名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 作者:灰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是奧斯曼蘇丹的王座吧?”
“還真是挺奢華的。”
霍無疾踏入托普卡帕宮的大殿徑直走到了蘇丹王座前,拍了拍王座的扶手。
仔細打量著眼前的蘇丹王座。
王座以珍貴木材打造堅實框架,其上覆蓋著熠熠生輝的黃金,仿若太陽光芒凝於其上。
扶手處蜿蜒的黃金如靈動之蛇,精心雕琢的花紋細致入微,每一處紋理都訴說著尊貴。
靠背高聳,似王者之冕,鑲嵌著璀璨奪目的紅寶石、藍寶石與祖母綠,那深邃濃鬱的色彩在黃金的映襯下更顯神秘。
珍珠如繁星般點綴其間,圓潤的光澤為寶座增添了幾分柔和之美。
整個王座在宮廷璀璨光芒的映照下,散發出一種令人敬畏的王者之氣................
“不錯,又是黃金又是各種珍貴寶石的。”
“還極具奧斯曼的特色。”
“迴頭把它運迴京師當做戰利品敬獻給陛下正合適。”
“當個珍藏品也算是我大明征服奧斯曼的一個見證................”
“大帥,這些就是此次被俘的奧斯曼高級俘虜。”
“送迴京師參加獻俘儀式正合適。”
一名副將帶人押著一眾奧斯曼俘虜走進殿內向霍無疾稟告道:“大帥,最頭間的那個就是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
說著,副將指著一眾垂頭喪氣的俘虜依次介紹道:“這個是奧斯曼的大教長阿克瑪爾。”
“財政大臣費哈德。”
“宮廷大臣雷傑普。”
“那個是奧斯曼的卡普丹帕夏沙基爾。”
“此人正是負責坦丁堡防務的指揮官,也是奧斯曼海軍艦隊的最高指揮官...............”
看著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一眾人等。
霍無疾不由有些好笑:“這麽說——奧斯曼朝堂上的這些文武重臣都“到齊”了?”
“就沒一個為他們的奧斯曼盡忠殉國的嗎?”
“迴大帥,坦丁堡的這些高級官員好像還真沒一個選擇以身殉國的...............”
“而且好多都是主動投降的。”
“哈哈哈..............”
“看來奧斯曼所謂的聖戰號召令也不過如此。”
“上麵這些人隻負責喊口號讓下麵的人去拚命。”
“真到了該他們發揮“聖戰精神”的時候。”
“他們倒是挺懂得什麽叫說一套做一套的。”
說著,霍無疾將目光轉向了麵如死灰的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
此時的易卜拉欣臉上還有之前被踹倒在地所造成的擦傷。
易卜拉欣看著“大團圓”的一眾王公大臣,心中除了無盡的悲涼之外。
倒也沒有出言指責這些曾經信誓旦旦嚷嚷著要與奧斯曼共存亡的王公大臣。
畢竟,他自己也曾說過——如果君丁堡真的被明軍攻破,他會做一個“站著死”的蘇丹。
但到頭來,他也食言了.................
所以,雖然心中倍感氣憤。
但易卜拉欣確實沒什麽可指責的。
無非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誰也甭說誰了.................
“早就勸你們開城投降,你們要是早有現在這麽“高”的覺悟。”
“投降之後還是可以享受到很多優待的。”
“非得等我們打進來才玩這出,那不就什麽都沒了嗎................”
霍無疾“歎惋”道:“我都替你們可惜。”
“朝廷明明給過你們機會,你們偏偏不把握。”
“想當初那些個倭寇想讓我們招降都沒那個機會!”
“現在後悔也晚了,獻俘儀式上能不能得到陛下的赦免那就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
一旁的通譯隨即將霍無疾的話用奧斯曼語翻譯給了易卜拉欣等人。
搞清楚霍無疾的話後。
一眾奧斯曼的王公大臣們立時繃不住了。
紛紛跪在地上請求霍無疾可以為他們向大明皇帝陛下求情。
很多王公大臣為了爭取活命還主動提出——願意將他們的秘密小金庫全部貢獻出來。
隻求霍無疾可以對他們網開一麵。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一旦被以戰俘的身份押迴大明京師參加獻俘儀式。
那指定是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無生..................
一聽這些毫無氣節的“老六”竟然還藏著很多小金庫。
霍無疾立時“心軟”了。
當即表示——這事還是可以操作操作的,就看他們誠不誠心了。
畢竟,這獻俘名單還沒正式確定呢。
在沒定下來之前,還是有那麽些餘地的。
霍無疾自然不會為了這些人藏起來的金銀珠寶違背原則,更不會借此機會大肆斂財...............
反正自己又沒把話說死。
等這些人把他們的秘密小金庫都給貢獻出來。
然後將這些金銀珠寶統一裝船押迴京師,那又是大功一件。
然後,霍無疾又非常“和藹”地讓實在是沒有勇氣以死殉國的奧斯曼蘇丹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親自起草了一份投降詔書。
以號召奧斯曼的殘餘勢力放棄無謂的抵抗,放下武器主動向大明軍隊投降。
被俘的易卜拉欣對此也很是配合。
本著破罐子破摔的原則,非常爽快地便完成了投降詔書。
而且,還在明軍的“陪同”下親自登上君丁堡的城樓上宣讀了這份用詞誠懇的投降詔書。
《奧斯曼投降詔書》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吾奧斯曼之國民,吾乃你們的蘇丹,今在此向你們傳達這沉重之話語。
真主注視著我們的一切,而我們卻在戰爭之路上迷失,犯下諸多罪孽。
此次與大明交戰,實乃吾等之大錯。
我們因無知與狂妄,冒犯了偉大而正義的大明。
這還是對和平的褻瀆,對生命的輕賤,吾等深感懊悔。
命運之輪無情轉動,我們因為自己的貪念與狂妄而遭遇了強大無比之敵。
仿若星辰隕落,我們已至絕境。
那東方之大明,如洶湧之大海浪潮,勢不可當。
其力量之雄渾,恰似沙漠中最狂暴之沙暴,席卷一切。
我們的刀劍在其麵前如脆弱之蘆葦,我們的壁壘在其衝擊下如沙丘般崩塌。
然,大明乃寬厚仁德之邦,仿若慈愛之長者。
其對降者之善,有史可鑒,如陽光普照大地,溫暖萬物。
他們不嗜殺戮,亦不圖奴役。
他們尊重每一個生命,珍視每一片土地。
投降之後,大明將視吾等為子民,給予庇護。
吾等之孩童可歡笑如初,婦女可免受戰亂之苦,男子可在其治下謀求生計,重歸安寧之生活。
真主的旨意已經顯現。
為了不再讓無辜之血染紅大地。
為了不讓我們的城市化為廢墟。
為了讓母親不再失去孩子,父親不再失去家庭。
吾以奧斯曼蘇丹之權威、以奧斯曼之名義詔令:
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向大明投降,這是真主為我們指引的道路。
雖滿是荊棘,但可避免更多的死亡與毀滅。
願真主饒恕我們的罪過,保佑我們的子民,在這艱難時刻能夠得到安寧..............
“還真是挺奢華的。”
霍無疾踏入托普卡帕宮的大殿徑直走到了蘇丹王座前,拍了拍王座的扶手。
仔細打量著眼前的蘇丹王座。
王座以珍貴木材打造堅實框架,其上覆蓋著熠熠生輝的黃金,仿若太陽光芒凝於其上。
扶手處蜿蜒的黃金如靈動之蛇,精心雕琢的花紋細致入微,每一處紋理都訴說著尊貴。
靠背高聳,似王者之冕,鑲嵌著璀璨奪目的紅寶石、藍寶石與祖母綠,那深邃濃鬱的色彩在黃金的映襯下更顯神秘。
珍珠如繁星般點綴其間,圓潤的光澤為寶座增添了幾分柔和之美。
整個王座在宮廷璀璨光芒的映照下,散發出一種令人敬畏的王者之氣................
“不錯,又是黃金又是各種珍貴寶石的。”
“還極具奧斯曼的特色。”
“迴頭把它運迴京師當做戰利品敬獻給陛下正合適。”
“當個珍藏品也算是我大明征服奧斯曼的一個見證................”
“大帥,這些就是此次被俘的奧斯曼高級俘虜。”
“送迴京師參加獻俘儀式正合適。”
一名副將帶人押著一眾奧斯曼俘虜走進殿內向霍無疾稟告道:“大帥,最頭間的那個就是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
說著,副將指著一眾垂頭喪氣的俘虜依次介紹道:“這個是奧斯曼的大教長阿克瑪爾。”
“財政大臣費哈德。”
“宮廷大臣雷傑普。”
“那個是奧斯曼的卡普丹帕夏沙基爾。”
“此人正是負責坦丁堡防務的指揮官,也是奧斯曼海軍艦隊的最高指揮官...............”
看著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一眾人等。
霍無疾不由有些好笑:“這麽說——奧斯曼朝堂上的這些文武重臣都“到齊”了?”
“就沒一個為他們的奧斯曼盡忠殉國的嗎?”
“迴大帥,坦丁堡的這些高級官員好像還真沒一個選擇以身殉國的...............”
“而且好多都是主動投降的。”
“哈哈哈..............”
“看來奧斯曼所謂的聖戰號召令也不過如此。”
“上麵這些人隻負責喊口號讓下麵的人去拚命。”
“真到了該他們發揮“聖戰精神”的時候。”
“他們倒是挺懂得什麽叫說一套做一套的。”
說著,霍無疾將目光轉向了麵如死灰的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
此時的易卜拉欣臉上還有之前被踹倒在地所造成的擦傷。
易卜拉欣看著“大團圓”的一眾王公大臣,心中除了無盡的悲涼之外。
倒也沒有出言指責這些曾經信誓旦旦嚷嚷著要與奧斯曼共存亡的王公大臣。
畢竟,他自己也曾說過——如果君丁堡真的被明軍攻破,他會做一個“站著死”的蘇丹。
但到頭來,他也食言了.................
所以,雖然心中倍感氣憤。
但易卜拉欣確實沒什麽可指責的。
無非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誰也甭說誰了.................
“早就勸你們開城投降,你們要是早有現在這麽“高”的覺悟。”
“投降之後還是可以享受到很多優待的。”
“非得等我們打進來才玩這出,那不就什麽都沒了嗎................”
霍無疾“歎惋”道:“我都替你們可惜。”
“朝廷明明給過你們機會,你們偏偏不把握。”
“想當初那些個倭寇想讓我們招降都沒那個機會!”
“現在後悔也晚了,獻俘儀式上能不能得到陛下的赦免那就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
一旁的通譯隨即將霍無疾的話用奧斯曼語翻譯給了易卜拉欣等人。
搞清楚霍無疾的話後。
一眾奧斯曼的王公大臣們立時繃不住了。
紛紛跪在地上請求霍無疾可以為他們向大明皇帝陛下求情。
很多王公大臣為了爭取活命還主動提出——願意將他們的秘密小金庫全部貢獻出來。
隻求霍無疾可以對他們網開一麵。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一旦被以戰俘的身份押迴大明京師參加獻俘儀式。
那指定是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無生..................
一聽這些毫無氣節的“老六”竟然還藏著很多小金庫。
霍無疾立時“心軟”了。
當即表示——這事還是可以操作操作的,就看他們誠不誠心了。
畢竟,這獻俘名單還沒正式確定呢。
在沒定下來之前,還是有那麽些餘地的。
霍無疾自然不會為了這些人藏起來的金銀珠寶違背原則,更不會借此機會大肆斂財...............
反正自己又沒把話說死。
等這些人把他們的秘密小金庫都給貢獻出來。
然後將這些金銀珠寶統一裝船押迴京師,那又是大功一件。
然後,霍無疾又非常“和藹”地讓實在是沒有勇氣以死殉國的奧斯曼蘇丹奧斯曼蘇丹易卜拉欣親自起草了一份投降詔書。
以號召奧斯曼的殘餘勢力放棄無謂的抵抗,放下武器主動向大明軍隊投降。
被俘的易卜拉欣對此也很是配合。
本著破罐子破摔的原則,非常爽快地便完成了投降詔書。
而且,還在明軍的“陪同”下親自登上君丁堡的城樓上宣讀了這份用詞誠懇的投降詔書。
《奧斯曼投降詔書》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吾奧斯曼之國民,吾乃你們的蘇丹,今在此向你們傳達這沉重之話語。
真主注視著我們的一切,而我們卻在戰爭之路上迷失,犯下諸多罪孽。
此次與大明交戰,實乃吾等之大錯。
我們因無知與狂妄,冒犯了偉大而正義的大明。
這還是對和平的褻瀆,對生命的輕賤,吾等深感懊悔。
命運之輪無情轉動,我們因為自己的貪念與狂妄而遭遇了強大無比之敵。
仿若星辰隕落,我們已至絕境。
那東方之大明,如洶湧之大海浪潮,勢不可當。
其力量之雄渾,恰似沙漠中最狂暴之沙暴,席卷一切。
我們的刀劍在其麵前如脆弱之蘆葦,我們的壁壘在其衝擊下如沙丘般崩塌。
然,大明乃寬厚仁德之邦,仿若慈愛之長者。
其對降者之善,有史可鑒,如陽光普照大地,溫暖萬物。
他們不嗜殺戮,亦不圖奴役。
他們尊重每一個生命,珍視每一片土地。
投降之後,大明將視吾等為子民,給予庇護。
吾等之孩童可歡笑如初,婦女可免受戰亂之苦,男子可在其治下謀求生計,重歸安寧之生活。
真主的旨意已經顯現。
為了不再讓無辜之血染紅大地。
為了不讓我們的城市化為廢墟。
為了讓母親不再失去孩子,父親不再失去家庭。
吾以奧斯曼蘇丹之權威、以奧斯曼之名義詔令:
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向大明投降,這是真主為我們指引的道路。
雖滿是荊棘,但可避免更多的死亡與毀滅。
願真主饒恕我們的罪過,保佑我們的子民,在這艱難時刻能夠得到安寧..............